分享

习练太极拳的12点原理阐述

 出水荷花fxykjq 2016-11-02
悦太极   中国国家工商总局注册认证商标


在之前的“太极拳,事半功倍的12点建议!”一文中,我谈及了对习练太极拳益处的12点建议。很多的太极拳爱好者们纷纷留言表示认同并迫切的希望能再看到相关的内容。故,今不揣浅陋再拟12条与太极拳习练相关的内容于下:


1

习练太极拳必须要把它独有的运动原理弄清楚了。因为,如果说太极拳的浩瀚和精深如同大海。那么,它的理就好比航海图,法则可被看做是航海器。航行的方向正确与否是基于航海图的坐标是否准确。所以,必须把理弄通了才好在身心上有着切实可行的准确操作。

2



松是习练太极拳入手的唯一途径,也须贯穿于终身的习练当中。只是,开始的松必须是大松。因为,太极拳的体用原理与后天思行的习惯有着很多的不同。所以,相对来说,这就犹如重病之躯须用猛药(大松)治之,而后再酌情逐量递减以和之(松紧适中)。而后来的这种松才是太极拳的真松。


3



太极拳是绝对不练力的。所以,练太极拳有成者皆无剑拔弩张之势,亦无肌肉博起之形。而不练力却让人感觉发放之时具有混元一体之整力,这是因为,肌肉虽然放松,但筋膜却在内里被默默的调动。古语云:筋长一寸,力长十分。加之太极拳在慢练中能够充分保证上下,前后,左右的相随相合的细腻,如此就能实现动则俱动,静则俱静的浑然一体。故看似表面无力,实则内里有力。此为“含而不露,蓄而不发”之义。

 

4



太极拳必须要练出“中定”。没有“中定”就别谈阴阳。万事万物皆有阴阳,人走路也是阴阳虚实的来回转换。但这些却都无法做到治病与技击的效应。因为什么?就是在于没有“中定”。“中”是所有“一处自有一处虚实”的对称,对等的标准,即“无过不及”这种度量。“定”是将“一处自有一处虚实”连接的纽带。没有纽带前提下的虚实转换就和其它运动没有任何区别,这样练拳就不会有好的效果!


 

5



都知道太极拳练的是圆。但是太多的人仅仅是停留在手上的认识。其实,在脚下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看不见的圆。这个圆没有认识到也就不会练到。如此,就会影响到整体的圆形滚动。另外,还有一个就是腰上的圆。这三个圆缺一不可。它们在整体的拳势当中做着平圈,纵圈,横圈的交错运动轨迹。从而组成了一个个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乱环。若是能够刻录下运动轨迹,整个拳势完成之后,将会是一副非常美妙的图画。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是圆就有圆心。找不准圆心的画圈都是白用功,空费力。

 

6



太极拳的诸多习练要求中有“轻灵”一说。“轻灵”与轻浮有着本质的不同。很多人搞不懂在习练当中什么是轻灵,什么是轻浮。轻灵者,有根之动也。如风摆荷叶,杨柳春风—上柔软而下稳固;轻浮者,无根之动也。如飘飞的杨絮柳絮—遇风即飞而不定。太极拳之根者,脚下也。

 

7



太极拳里的阴阳不能浅显的在外表有形上去看待。而是要从有无之中去对待分析。即,外形的动静开合和内里的精神意识。先在心(神意在内为阴),后在身(势动外显为阳)——外阴内阳,合坎卦之象也;身虽动(阳),心贵静(阴)——外阳内阴,合离卦之象也。余者类推。这种内外阴阳的运用准则才是“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有此一虚实”的真正含义。

 

8



练太极拳要用身体玩四肢,不能用四肢反过来玩身体。前者练的是功,后者练的是操。两者的区分在于动的主次之别。这就犹如“先在心,后在身”的意思一样。反过来就绝对不是那么回事了!

 

9



太极拳的抽丝练的是慢中稳,稳中匀,匀中细,细中绵。式子的动静开合要如抽蚕丝一般的轻慢匀细才不至于出现断点。久之养成绵绵如长江大河般的无有间隙的习惯。缠丝是缠绕之意。能够缠绕的有很多种象形的比喻,譬如蛇缠。但以丝与缠组合,仍是暗喻这种缠绕的练法一定要建立在抽丝的基础上,即轻慢匀细的周身缠绕。所以,抽丝是基础,缠丝是深化。

 

10



太极拳练的是三条腿的功夫。第三条腿指的就是脊柱。脊柱支撑整个躯干。两腿支撑整个身体。两腿之根在脚,脊柱之根在尾闾。三点相连构成的几何图形是三角形。三角形最是稳固。所以,尾闾中正的标准以其与两腿之间的架构是否让习练者本人感觉到尾闾的虚拟沿线有支地之感为准。能,则“腹内松净气腾然”的效应自现也!

 

11



太极拳是借假修真的一番手段。怎么个借假修真呢?譬如,“气沉丹田”是我们要实现的一个结果,但练拳不可以人为的直接去做。刻意人为皆是假。但是通过松肩,含胸,松腰,落胯,周身关节都尽量松开的情况下,自会“气沉丹田”。这种不调而调,无为而无为不为的手段导致出来的效果才是真正的自然。

 

12



精神内敛并将之收于腰椎的中点上。这样就是“神为主帅”坐中军,“腰为主宰”运周身。腰这处空间是太极拳这个部队的大本营,元帅府。动静开合,衔接转换都于此处出入。是谓“刻刻留心在腰间”,“出肾入肾是功夫”。练拳的每一手都要能和腰挂上,渐渐就会明白太极拳的守中,用中的功夫是怎么来的了。

 

以上是我和我李(瑞东)式太极老师郑昭明先生所学,所练,所得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有切实的帮助。

广告

多买几套练太极是银行存款, 

 大病一场患疾病会倾家荡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