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 体育:激情涌动

 孤凤 2016-11-02

文/蒋一帆

互联网+体育为体育行业赋能,体育行业加速井喷和升级,互联网体育生态圈渐成气候。各路巨头纷纷竞逐主流体育IP资源,创新创业企业则在移动体育领域表现活跃,互联网技术与体育的融合日益深入,体育行业展现勃勃生机。

互联网+体育进入井喷期

政策改革全面激活体育蓝海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体育相关政策的出台,体育产业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其中,《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建议》46号文件奠定了体育产业将迎来井喷期的主基调,文件中涵盖顶层设计、职业体育、大众体育等多项内容,提出2025年实现5万亿体育市场规模的主要目标;《体育总局关于推进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建议》则部署简政放权的措施,从制度上提升效率,取消商业性、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改善体育产业市场环境;从2015年8月颁布的中国足协调整方案以及2016年7月颁布的《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一系列文件中可以看到,各类政策的指引与支持在逐步激活体育这片蓝海,体育产业风口初具规模。

体育人口红利、消费升级促产业升级

201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产值为1.8万亿元,产业增加值占当年GDP比为0.7%,远低于同期美国水平的3%,以及世界平均水平的2.1%。从国家层面可见,体育产业总体体量较小,增长趋势明显,拥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同时,2015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比上年增长8.9%,同时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以每年高于5%的增速进行增长,因此居民收入增加带来的消费升级将进一步奠定体育产业升级的经济基础。从人口数量层面来看,尽管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但是体育人口数量不足5亿,相比巨大的人口总量,仍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

因此,全民体育运动习惯以及体育消费习惯将有较大培养空间,体育产业升级大势成定局。

互联网+体育诱发新兴业态

首先,互联网的改造能力常常以提高传统运营效率和产生新型业态的形式体现。在我国体育行业,互联网几乎进行了全方位渗透。最显而易见的,是互联网对于体育传媒渠道的改变。根据腾讯方面公布的数据,对于2016年里约奥运会用户习惯分析可以发现,在获取奥运会信息的渠道方面,有49.4%的用户在使用电视台传统渠道,有40.8%的用户运用了网上直播渠道,34.1%的用户直接使用社交平台(微信、微博)获取信息,体育传媒体变得多渠道,受众越来越青睐互联网。

其次,许多在互联网发展基础上产生的体育项目也作为互联网体育的补充进入体育产业生态圈,如以互联网环境作为原生态成长环境的电子竞技。电子竞技早在2003年被国家体育总局纳入为第99项体育项目,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拥有以电子竞技俱乐部、选手、主播、电子竞技赛事运营转播为核心的较为成熟的产业链条,颇具规模,如腾讯旗下的英雄联盟职业联赛,已在全球多个地区开展。据报道,2015年英雄联盟总决赛单场现场观赛人数就高达两万,各大直播平台同时在线人数突破百万。电子竞技的良好发展以及频繁的媒体曝光,不断提升社会大众对其认可程度,2015年,电子竞技被预列为2020年奥运会项目。

再者,随着体育行业逐渐崛起,年轻一代的健康生活方式逐渐呈现出移动互联化的特色,大众体育的互联网化成为了发展趋势,人们日常生活极其常见的如慢跑、塑形教学视频、睡眠监测、运动数据监控等运动健身活动,纷纷以“APP+云+大数据”或“APP+智能硬件+云+大数据”的形式在各类移动终端上运行,体育运动从个人行为逐步演变为一种社交行为。在应用宝搜索“跑步”关键词,应用数量就高达五十多个,其中咕咚作为运动应用,其公开数据显示,咕咚用户数量已经突破6000万。而如计步器、短视频教学等获得用户青睐的功能,逐渐成为运动类应用的标配,以推陈出新为主要竞争手段的运动健身类应用也在不断地突破用户的想象,值得关注。

体育生态圈渐成气候

职业体育初步市场化,产业链条巨变指日可待

在体育行业全景图中,位居上游的职业体育,长久以来一直以赛事IP资源为核心,因此,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涉及到赛事IP的政策均拥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以世界第一运动足球为例,2015年8月,中国足球协会调整方案的出台,建立起足球赛事电视转播权市场竞争机制,打破了以往足球赛事IP由中央电视台垄断的局面。

从2015年体奥动力以80亿元的“天价”购买未来5年中超电视公共信号制作及联赛全媒体版权情况来看,赛事IP的市场化竞争制度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部分优质的赛事IP资源由于政策控制普遍估值偏低、活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上游行业的影响将能迅速传播到行业中下游。体奥动力在高价拿下中超赛事IP之后,便与乐视体育签定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

一方面,运用体奥动力专业经验与资源提升赛事转播体验。根据报道,双方将从2016年赛季开始,普及超高速摄像机,使用360度全景、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一系列新技术,让中超直播实现升级换代,为用户提供全新的观赛体验。

另一方面,拥有庞大用户基础的乐视体育,将通过优质的赛事资源逐步引导用户养成付费收看的习惯,并在用户端不断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可以说,赛事IP资源的市场化,使得整个体育行业的产业链条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正向、有序的竞争在赛事观赏价值与用户体验两大方向上实现了切实而有效提升。

大众体育支撑消费升级,行业面临结构调整

据国家体育局数据统计,我国体育产业市场结构以体育用品制造业为主,约占到体育产业总值八成,而体育服务行业仅两成左右,其中体育休闲健身占到体育产业市场总值的5%,场馆运营占到2%,而体育培训仅1%。因此,我国体育产业目前处于制造为主的产业初期,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行业结构对比,服务业开发程度过低,因此从产业结构上来说仍具有较大的调整空间,未来在体育服务业方面拥有较高的增长潜力。

体育用品制造公司多方位转型。传统体育制造业已比较成熟,占体育产业结构比重较大,容易面临增速下滑的局面,因此许多体育用品制造公司进行了多方位的转型。渠道上的互联网化转型,可以说是绝大部分体育用品公司的标配,比如,安踏、乔丹、特步等一系列平民型体育用品公司在各类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非常重视线上渠道的开发。而占据较高品牌价值、理念更超前的李宁等公司,将更多精力倾注于自身产品的互联网化,推出智能跑鞋等新型产品。而商业模式上的互联网化,目前还没有典型的成功案例,虎扑体育与贵人鸟在资本上的合作,网络社交与传统制造的融合也许能推出合适的模式。

场馆运营与体育培训为主的体育服务业亟须互联网提升效率。由于运营门槛较高、盈利空间有限等现实原因,作为职业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场馆运营、体育培训与赛事IP火热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但是随着大众体育热情逐步高涨,部分场馆运营与体育培训开始转型服务大众体育。首先,在场馆运营方面,互联网对其改造程度仍不高,更多服务于预约场地、排程等较为简单的工作,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闲置场馆的使用效率,但是场馆的使用依然受到物理空间与大众运动时间的限制,场馆运营效率无法大规模提升;在降低成本方面,场馆运营依然是以人力资源成本为主,场馆运营的智能化改造或可成为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而在用户体验方面,场馆运营互联网化的效果是值得称赞的。其次,在体育培训方面,由于专业人才的缺失以及用户尚未养成培训习惯,供需两端均存在着流量不足的问题,这使得专注于体育培训的相关细分应用并未能拥有良好的生存环境。因此,加速推动体育培训市场的发展,更多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以及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提升供需端匹配效率。

市场格局平稳,局部动荡激烈

资本巨头争夺主流体育IP资源

第一,赛事IP资源争夺白热化。

我国体育赛事版权(简称赛事IP)主要覆盖商业赞助权、转播权、门票等商业衍生品开发、销售等多种权益。而由于视频平台已拥有较为成熟的变现模式,因此赛事IP中的转播权成为资本巨头竞相追逐的热点,特别是跨界创新能力更强的互联网巨头。总体而言,不同企业有不同切入体育市场的途径。

以视频平台为核心的乐视体育,通过海量赛事版权的收购与赛事IP自制进入了体育市场。乐视以用户为中心,围绕其观赏赛事的需求,提供广告、会员增值服务、赛事IP商业再开发等服务,从而实现盈利。

同样以用户为基本出发点的腾讯体育,也通过赛事IP的购买作为切入体育市场的主要途径。不同的是,腾讯体育对赛事IP的要求是重质不重量,腾讯体育只购买顶级赛事IP ,如NBA中国赛的数字媒体版权,腾讯体育为此支付了5年5亿美元的高价,腾讯体育通过优质的赛事IP支撑起媒体平台,并对平台上的用户进行社群运营,进而进行各层次的商业价值开发,如NBA类游戏、NBA球星官方中文社区等。

而万达体育更多是以并购的方式获得赛事IP资源,如以6.5亿美元并购美国世界铁人公司100%股权,并从产业角度对赛事IP资源进行运用,如使用赛事IP的运营权,将世界赛事举办地点设定在中国城市,通过体育赛事的举办带动酒店、旅游等其他产业的发展。

与前面三者均不同,阿里体育凭借自身运营平台的经验与实力,以体育基础平台为核心切入体育市场,通过体育大数据的收集与运用,一方面为B端客户提供IP集成运营服务,另一方面为C端用户提供个性化体育服务,通过资源的整合与创新,孵化新型体育业态。

因此,无论从哪种途径切入体育市场,赛事IP均拥有着非常高的盈利回报空间,因此,资本巨头们对于相关资源的争夺将愈演愈烈。

第二,赛事IP资源稀缺,IP多维度创新。

职业体育领域,优质赛事IP往往拥有观赏价值高、粉丝基数大、文化底蕴浓厚等优点。与普通赛事IP相比,优质赛事IP还具备高回报率的特点。归根结底,优质赛事IP的稀缺性是资本巨头竞争激烈的重要原因。为此,许多公司开始重视赛事IP资源的培育,但无论是将普通赛事IP升级为优质赛事IP,还是直接重新打造赛事IP,都需要大量的资源与精力进行培养,风险极高。在该背景下,IP多维度创新趋势明显。一方面,是对长尾赛事IP资源的挖掘。目前国内对足球、篮球两大球类体育赛事关注度是最高的,因此足球、篮球的商业化进程也比其他运动更快。但另一方面,如国内拥有庞大群众基础的羽毛球等运动,赛事上座率也极高,比如游泳、网球等长尾赛事均拥有不低的观众基数,这类赛事IP的商业价值尚待挖掘。

不仅如此,赛事IP的衍生资源也有许多潜在价值。随着体育界向媒体娱乐圈的不断输血进军,体育明星们成为了另一道靓丽风景线。以往运动员IP资源的价值常常是唯金牌论,运动员IP包涵的竞技价值成为所有。但是在今年8月的里约奥运会上,无论是加持了洪荒之力的游泳小将傅园慧,还是代表着一代又一代人精神的中国女排团队,竞技价值之外的精神风貌、性格特点带来的特性价值,都得到了社会群体的广泛认可。在体育产业与媒体、娱乐圈加速融合的大趋势下,体育运动员IP资源的创新性、综合性运用也值得各方关注。

除此之外,在便于大众广泛参与的业余或者社区体育赛事方面也面临组织缺乏的问题,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目前业余或社区赛事及覆盖的运动项目均较少。互联网体育领头企业咕咚、悦跑圈等,利用自身与用户的近距离接触,识别出用户对大众体育赛事IP的需求,推出了多个系列新型的赛事IP资源,不断增添体育新玩法,如荧光夜跑、线上马拉松等。以历史悠久的正统体育赛事马拉松为例,截止到2016年7月,悦跑圈共举办了19场线上马拉松,报名总人次达到490万,咕咚在2015年一年内便成功举办30余场线上马拉松,覆盖用户数量上百万,受用户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移动体育成焦点

第一,移动体育发力大众运动领域,用户痛点犹存。

移动体育作为互联网体育重要一环,更多服务于大众运动领域,尽管移动体育内运动健身的应用很多,但用户的痛点被解决的并不多。

运动爱好者专业需求未被满足。目前,各运动应用的标配功能基础计数器、里程测量,并不能满足最容易成为应用用户的运动爱好者的专业运动需求。比如,慢跑、游泳、骑行、球类单打等单人运动项目,运动爱好者的痛点并不在于自身运动时间和步数的记录,而在于期待应用能根据收集的数据提供伤病预防、姿势矫正等专业服务,从而提升运动技能整体水平,但是目前各大应用市场上这类应用数量极少。

运动爱好者团体项目需求未被满足。细分到团体运动项目,团体特训等专业化服务,尽管在专业体育市场已拥有较为成熟的技术,但是由于价格极其昂贵,或者是完全依赖于专业人员等资源,目前用于服务大众体育市场或业余体育爱好者这一方面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对潜在用户用处不大。对于大量尚未形成运动习惯的用户,移动体育运动应用没有办法辅助他们解决没有时间进行运动,甚至用户本身就厌恶运动的问题。作为运动类应用的“另类”用户,健康管理服务、运动习惯培养激励服务、日常碎片化保健服务是该类用户的痛点。目前运动类应用能解决的就只是表面上功能极其单一的问题,只能起到辅助管理、辅助激励的作用。

整体而言,运动类应用缺乏对于用户定位与习惯的深度思考,缺少针对用户痛点进行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的措施。

第二,移动体育助力健身领域提升效率,解决方案仍需摸索。

首先,注重C端用户需求的健身类应用,Keep模式获认可。
从上文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可以看出,体育培训占比仅为1%,用户消费习惯并不成型。同时体育培训领域中,私人教练的指导价格不菲,打击了一大批希望获得健身指导却无法支付较高成本的用户,而愿意支付较高成本获得指导的用户,常常受制于时间,无法使用大片时间进行健身活动。此时,以Keep为首的视频培训类应用,则通过优秀的教学视频内容与碎片化的教学模式设计,直击该类型用户痛点。

Keep成立于2014年,主推真人视频教学的服务模式,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健身水平与难度,进行真人同步训练,丰富的课程内容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经过短短两年时间的发展,截止至2016年3月,Keep用户数量已经突破了3000万人。
其次,注重与线下健身房资源对接的应用,重点在商业模式变革。

不同于运动类应用,健身类应用更加关注用户与健身领域资源的对接,因此健身类应用对商业模式变革的关注程度比运动类应用还要更高。源于国外的ClassPass模式是近两年在健身领域最受关注的模式之一,全城热炼、燃健身、乐刻运动健身是国内模仿ClassPass模式的典型创业公司。

其中全城热炼为用户提供99元包月享受所有合作的健身房健身体验,但是同一健身房每月体验次数不得超过3次;燃健身推出按次消费的团购服务等。从C端用户来看,由于健身并非刚需,健身人群数量少直接影响收入情况,而健身房密度低直接影响着用户体验,应用无法解决这一内在的问题;从B端来看,全城热炼与燃健身采用ClassPass模式直接连接私人健身教练、降低年卡消费欲望等可能间接损害健身房利益的现象,让许多健身房开始有抵触该模式创业公司的行动,这也是应用经历了从包月消费、按次消费、团购私教课堂等系列未触及问题根基的转变,最终获得黯然离场下场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整体而言,在国内市场环境中ClassPass模式并没有提升B端健身房的效率,或是改善C端用户的运动体验的效果,单纯依靠该模式无法支撑变现的过程。

不同于以上思路,智能化硬件改造成为不少健身领域创业者的实践思路:提升B端运营效率实现健身成本下降效果。火辣健身从Saas切入健身房,尝试为一些连锁的健身房或是健身俱乐部提供智能生态系统服务,比如通过构建健身房ERP系统减少人力在财务、运营商上的压力,或是根据地域范围内用户肖像,提供营销方案,整体上提升健身房运营上的效率。但是由于该模式面对B端,而与C端海量用户基本上脱节,因此对于市场需求的把握程度不高。同时,由于ERP系统方面属于软件市场,从本质而言,属于竞争程度激烈的红海,其产品的可替代性强,以火辣健身为首的该类应用依然面临着较多的困难。

另一个创业项目光猪圈健身,则通过小而精的小型健身房(300m2-500m2)切入健身市场。它以小型健身房降低运营成本,使用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物联网技术监控健身房内人数使用情况等,以减少运营成本中场地成本、人员成本,但又能在健身房密度上完胜大型健身房(2000m2),以此实现更为完美的用户体验,并提升整体效率,进一步实现年卡收费以外的收费模式。光猪圈健身未来成功与否,尚需时日证明。

互联网技术与体育行业加速融合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对身体健康的生理需求、对文体娱乐的精神需求都在不断增加,这让来自互联网体育蓝海的风愈吹愈烈。一方面,体育需求的增长不仅体现在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员数量上,还体现在体育运动项目数量的增长上。比如典型的球类运动,不仅主流的足球、篮球等热度居高不下,而且小众球类运动也经过了长时间的差异化发展以及由于互联网低成本普及,从而获得支持,体育项目的种类愈发丰富。另一方面,以体育为基础的互联网社群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垂直化、社区化的互联网体育社群使得更多的“球友”能突破地域限制约球成功,“懂球帝”之间也有着更丰富多样的交流形式。与其他行业的社群较为不同的是,体育社群常常只围绕着单一的体育项目或体育人物,有着非常明确的体育偏好。

除此之外,体育衍生产业空间巨大,涵盖体育彩票、体育旅游、体育众筹等多个层面。互联网不仅促使这些行业加速发展,还极大地提升了行业效率。以体育众筹为例,在众筹赛事、众筹体育公益项目等方面,都已经拥有许多成功的案例,2014年西甲球队埃瓦尔队依靠球迷众筹了170万欧元的参赛费用,顺利完成赛事,其中互联网技术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可以说,没有互联网就没有体育众筹的玩法。

再以体育旅游为例,随着国内旅游资源商业化开发水平不断提高,体育旅游作为其中的独特细分领域,已经拥有一定市场份额。体育旅游不仅包括以奥运会、冬奥会等大型赛事IP为核心的旅游项目,还逐步发展了围绕体育项目的短途旅游,比如马拉松城市赛所带来的短途旅游,电子竞技吸引的旅客等,两种形式体育旅游都将伴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财富获得长足发展。

云计算与大数据在许多行业都拥有重要战略定位,体育领域也不例外。尽管在该行业中许多数据应用并不具备大数据的“大”的规模,但是数据分析依然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如数据分析的竞技价值,根据对赛事气候、球员身体状况、草坪种类、对手实力等各方面数据的综合分析,进行调整自身战术、球员实力评估、预测胜率等多种用途。而体育数据分析的健康价值,则来源于对人们的运动数据、身体数据的分析,在预防病情、尽早检测病情、治疗病情等方面都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体育与互联网的多方面融合应用案例层出不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互联网体育最终仍需要回归体育、回归运动本身。从个人层面来看,互联网体育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培养用户运动习惯,体育运动的益处是众所周知的,但对有意愿进行运动却受限于时间、地点的人们,如何围绕他们的需求提供真正适合他们的服务,并非易事。而从体育资源层面来看,体育场馆等硬件设施是直接影响人们运动体验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运用互联网为我们建设更优质的场馆资源,如何运用互联网提供更高效的场馆运营模式,将是近几年互联网体育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因此,互联网体育未来,将会以需求为导向,让互联网技术与体育行业加速融合,从不同层面进行创新,并释放体育的魅力和激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