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爸妈掌握六个方法,孩子学习能力轻松提升

 智汇百川 2016-11-02

爸妈掌握六个方法,孩子学习能力轻松提升

一转眼,又到孩子的期中考试季,爸爸妈妈们不免又开始担心孩子的考试成绩。其实,成绩只是反映阶段性的学习成果,真正对学习成绩有长期作用的,还是孩子的学习能力。那么,在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上,爸爸妈妈能做点什么?分享一些真心爸妈的观点和方法。

1、培养孩子阅读

我们理解,孩子会阅读,是第一重要的学习能力。

会阅读的孩子,知识面广,对新知识新观点的接受能力强,就课堂学习而言,更容易理解课本、更容易理解老师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考试时也容易读懂题目,而且有阅读习惯的孩子,在学习上也更有“后劲”。

不会阅读的孩子,知识面窄,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差,而且在不容易把握到课本知识的要点,理解老师课堂讲授也相对逊色,甚至考试时理解考题也相对困难。通过集中强化,不会阅读的孩子可能可以短时间内提升考试成绩,但终究后劲不足。

如果说爸爸妈妈在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上有什么一劳永逸的方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第一个,也可以说是唯一的一个。

2、专注学校课堂学习。

真心家小儿讲到他的一个同学(五年级),几乎每天都要从学校早退,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班。

不知这位同学的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学习和未来是否另有考虑,真心爸妈是觉得,让孩子从学校早退去上辅导班,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在学校的学习,是孩子学习的主体。如果把孩子的日常学习比作吃饭,学校课堂学习,就是一日三餐,而针对学校课程的各种课外辅导班,可以算是加餐、营养补充剂或者零食。一日三餐吃得好的孩子,才会身强体壮,靠加餐、零食、钙片维生素来获取营养的孩子,则往往或过度肥胖,或面黄肌瘦。

而且课外辅导班大多只是提前讲授课堂内容,或者靠大量“刷题”来提升孩子学习成绩,说到底,不是提升孩子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恰恰相反,孩子在课外辅导班上投入的精力越多,留给学校课堂的精力越少。

所以,真心爸妈的理解是,家长越关注孩子的学习,越应该让孩子专注于学校课堂,提升他在学校课堂上的学习质量。在学校上课上得好的孩子,学习成绩通常都不会太差。

3、减少陪写作业,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不少爸爸妈妈把每天陪孩子写作业当成日常功课,真心爸妈也不是很赞同。由爸爸妈妈陪着写作业的孩子,遇到困难,一抬头就看到父母,可以很方便地求助,这样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得不到发展;而且孩子由父母“盯”着写作业,也很难培养出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的能力。

我们的建议是,无论孩子多大,爸爸妈妈都需要尽早缩短陪伴孩子写作业的时间,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像在学校上课一样,每天能按时、保值、保量地独立完成作业的孩子,在学习上让爸爸妈妈担心的地方,应该也不会太多。

4、别让孩子使用“作业帮助”软件

现在以中小学生为服务对象的作业帮助网站或者手机应用真是不少,真心爸妈也试过,几乎各种题目,都能很方便地找到答案。

有的孩子发现了这个窍门,就开始抱着手机或者抱着电脑写作业,遇到不会的,随时查找答案。这样完成作业的效率确实会提高,而且做题的准确率也明显提升——照抄答案,当然省时省力不出错。

但是,真心爸妈认为,这是在相当程度上是“作弊”,骗骗老师、骗骗家长,骗骗自己。遇到作业上的困难,自己复习课本、复习笔记、复习之前做过的习题,把不会的搞懂、搞会,才是真的在学习,网上“找帮手”,只是在完成任务而已,完全不是真正的学习,自然更谈不到提升学习能力。

5、扔掉教师用的教学参考书

真心妈妈小时候上学时,曾对一些家长是老师的同学从爸爸妈妈那里得到的教师专用的“教学参考书”非常好奇,喔~,老师要讲的内容、课程的重点,甚至一些思考题的“标准答案”,上面都有,好像是钻到了老师的办公桌上和大脑里,把老师准备的授课内容偷窥得一览无疑。

现在得到老师的教学参考书,当然比我们小时候更容易,于是一些爸爸妈妈会买来配合课本的教学参考书来辅导孩子,甚至直接把这些书交给孩子自己看。

表面上,这样好像可以帮孩子更容易把握老师的授课重点、准确了解课堂内容,实际上,却让孩子失去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的宝贵机会——课堂学习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需要孩子跟随老师的思路和讲授,一步一步理解和接受,而提前知道“结果”的孩子,则往往不会再耐心地跟随老师的讲解,而是一步跳到结果。

这样只知结果,跳过过程和过程中的思考,孩子缺乏通过按部就班的课堂学习来锻炼、提升学习能力的实践,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而且孩子习惯了用这种“取巧”的方式来学习,自己努力的意愿也会慢慢降低,当遇到考试等无法“取巧”的情景时,弊端就会一下子显现出来。

6、帮孩子把握关键:会做的做一千遍,不如不会的会做一遍

爸爸妈妈辅导孩子学习,不能“以量取胜”,“这个抄三遍”,“那个做五遍”。孩子已经会的,你让他重复,他会很烦,而且这样眉毛胡子一把抓,孩子真正不会、不懂的地方,也很容易被忽略过去,不会的还是不会。

爸爸妈妈需要帮助暂时还不会自己学习的孩子,把握那些“关键点”——做错的、不熟练的、感到困难的、完全不会做的,然后和孩子一起,在这上面多花时间,把做错的做对,不熟练的搞熟练、把感到困难的搞到不再困难、把完全不会的,从不会弄会。

这样有的放矢,学习效率会高很多。而且孩子在爸爸妈妈的引导下,也可以慢慢学会自己去找那些“关键点”,然后一个一个独立地去解决,“不会学习”的孩子,就可以变得“会学习”了。

总之,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强还是弱,不是天生的,绝大部分是靠后天训练。只要爸爸妈妈找对了方法,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可以轻松提升的。怕就怕大人的关注点,只在考试成绩上,考得好就高兴,考不好就批评,而不是关注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那样孩子考坏一百次,爸爸妈妈都只能束手无策干着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