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读懂:头晕到底该看什么科?

 rehab360 2016-11-02

导读:头晕不是病,只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看错了科室,可能导致病情被延误,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作者:小魁
头晕,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常见病症
很多头晕病人都有这样的困惑
来到医院不知道挂哪个科
实际上,头晕不是病
只是身体发出的一个危险信号
背后的疾病可以涉及很多科室
比如心内科、神经内科、脑血管科、
耳鼻喉科、骨科,甚至心理科等。
本来完全可避免的耳聋、脑中风甚至猝死
仅仅因为看错了科室
可能导致病情被延误
最终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
关爱生命,从读懂头晕开始
真实的病例
两年前,55岁的钱女士因为头晕,到当地医院的神经内科进行检查。她是这样跟医生描述的:“好好走着路,突然感觉一阵头晕,于是马上站住,闭上眼睛,几秒钟的功夫,头晕的感觉就过去了。因为没有造成不良后果,所以我并没有重视。但是从那之后,我头晕的次数越来越多,每次都是几秒钟,没有恶心和呕吐。”但经神经内科的全面检查,并没有什么问题。于是钱女士放心了,认为自己很健康,只是太过劳累。
就这么时不时地犯着头晕,一晃就是两年。近期,钱女士自觉头晕加重,严重时出现短暂黑矇,持续一两秒,甚至还昏厥过两次,出现短暂意识丧失,持续过程约10秒钟,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于是钱女士换了一家医院,在医生的建议下,到心内科做了动态心电图检查,最后被诊断为窦性停搏,安装了永久的起搏器,钱女士头晕的症状才逐渐缓解。
可见,对头晕的症状描述不清,也没有挂对科室,会导致病情被延误。
头晕≠眩晕≠晕厥
晕有很多种晕法,一般分为三种——头晕、眩晕、晕厥。不同的晕,往往意味着不同的病情。
 头晕,常表现为头脑持续昏昏沉沉的,不清晰感,多伴有头重、头闷、头涨、健忘、乏力。也就是一些人所描述的“头昏脑涨”、“头重脚轻”。再形象些说,高血压病人发病时的感觉、睡眠不足及饮酒过量时头昏沉沉的感觉,就是头晕。
 眩晕,强调的是一种运动性幻觉,就是那种“天旋地转”的感觉。如果感到周边的东西都在转,或者上下浮动、左右摆动,像在坐车坐船,那么就是眩晕。有的人还会有复视(看东西叠影)。症状虽然严重,但是人的意识是清醒的
 晕厥,就是通常所说的晕倒、昏迷、不省人事,强调的是意识的丧失
四个方面巧辨头晕
一般而言,头晕背后的疾病和心内科、脑病科、耳鼻喉科、骨科、心理科关系最为密切。
要想明白自己的头晕到底是什么状况,会不会有生命危险,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对头晕作出基本的判断:
 晕的类型与发作程度
 发作持续时间与次数
 与体位变化的关系
 伴发耳部特征与意识状态
 总结 
 心内科:头晕短暂发作,程度或轻或重,重者晕倒。最重要的是多伴有胸闷心慌,有心脏病史。
 耳鼻喉科:一般是突发的、短暂的、旋转性的,与体位有很大关系,伴有耳鸣、听力下降、耳堵闷感。
 脑病科:除了晕以外,一般都会伴有其他神经科的体征,比如复视、嘴歪、流口水、肢体麻木无力、平衡能力变差,而且发作时很剧烈。
 骨科:跟颈部活动密切相关,伴发视物模糊、听力下降、耳鸣、晕厥摔倒。
 心理科:除了头晕之外,伴发症状比较多样化,有呼吸系统的也有心血管的,同时也有神经系统的症状,最重要的是做了各种检查,却查不出病因。

简单小实验
测试有无神经系统损伤
发生头晕后,以下三个简单的小实验,可以在家简单地进行自我检测,测试有无神经方面的损伤,如呈阳性,说明存在平衡障碍,很可能是前庭性共济失调,应该立即到医院神经科进行检查。
 闭目直立试验:闭目站立,然后将双手平伸,边上的人观察患者,如果左右晃动或倾倒,说明问题比较严重。
 过指实验与患者相对而立,伸出双手食指,让患者先睁眼找到食指指尖,然后闭目再找,如偏斜找不到,说明有问题。
 指鼻实验闭目用手指自己的鼻子,如指到别处,说明有问题。

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头晕?
头晕性疾病可以涉及很多学科,因此要想预防头晕的发生,必须从多方面着手。保持饮食均衡、睡眠充足、戒掉不良生活习惯等老生常谈的话我就不说了,这是最最基础的日常保养。我着重说说以下五个习惯,尽量去养成,能很有效地预防头晕。
习惯一:赖床五分钟
赖床其实是个好习惯。清晨不要眼一睁就一骨碌爬起来,尽量在床上多赖上5~10分钟。醒来后,躺在床上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按摩一下耳朵、面部、颈部,过一会儿再起床,可以有效防止起床头晕。变动体位时动作一定要缓慢,变动之前先活动一下四肢,有利于静脉的回流,改善血液循环。
习惯二:按摩曲泉穴
膝盖内侧的曲泉穴是足厥阴肝经合穴,五行属水,具有补益肝肾、填精补髓、清利头目、升发阳气的功效。按摩曲泉穴有调节脑血管血流,可有效改善头晕耳鸣的问题。
按摩时,屈膝,在膝内侧部膝横纹尽头,股骨内上踝后缘凹陷处,寻找压痛点。用力按揉5分钟,以有酸麻胀痛感觉为好。两侧交替进行,每天早晚各1次。
习惯三:勿空腹晨练
很多人喜欢早上锻炼,这是一个好习惯,但如果运动量较大,你一定要吃一点容易消化的东西,比如香蕉、葡萄干等。而且要在30分钟之后再运动。空腹就进行大强度锻炼会导致头晕眼花,甚至呕吐,出现“运动性低血糖”,甚至出现晕厥;而吃完后马上锻炼会导致胃疼,甚至呕吐。
习惯四:勤锻炼勿久坐
练习正确的坐姿,不要长时间低头,经常站起来活动。游泳,打羽毛球,踢毽子对颈肩腰椎都是很好的。
习惯五:睡前鸣天鼓
“鸣天鼓”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种保健养生方法。其做法是:两手心掩耳,然后用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所以古人称作“鸣天鼓”。坚持每天起床后、睡前各敲击枕骨64次,可以预防和治疗眩晕、耳鸣、耳聋、内耳疾病等,还可强本固肾,有助于养神安神,促进睡眠,尤其对老年肾虚失眠更为有效。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