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首列样车曝光,简直帅呆!小伙伴们快围观!

 李涣 2016-11-03

在祖国的西北部

有这么一座城市



经过多年摸爬滚打

成为最耀眼的新星




它有一对和蔼的父母,叫新疆

而大家更习惯亲切地称呼它乌市


今天

对于乌鲁木齐来说

是个帅炸天的日子



因为

地铁1号线的样车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白车身

蓝腰带

车头前窗有橙色“U”边框

……


11月1日11时,在乌鲁木齐轨道交通1号线首列电动客车上线实验启动仪式上,专为乌鲁木齐“私人定制”的地铁1号线首列样车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


赶紧凑过来

看看我们的地铁1号线长啥样



当天,记者在地铁1号线百园路车辆段铺设好的轨道上看到了前脸戴着“大红花”的样车。为乌市地铁1号线“私人定制”的首列车目前已经在乌鲁木齐完成组装、调试,后续的1号线车辆将于2017年陆续制造完成并运抵乌市。


(乌鲁木齐轨道交通1号线首列电动客车亮相并上线实验,信号员指挥列车。)


整个地铁车辆共6节,采用白色为底色,彩条腰带,选用了“科技蓝”,车头部分用橙色线条勾勒出“U”字,代表乌鲁木齐英文“Urumqi”首个字母。车身的白色、蓝色和橙色代表了新疆的3种地域特色。其中,白色代表新疆的皑皑雪山,蓝色象征新疆湖泊的纯净,橙色和新疆瓜果之乡对应,代表着收获。车厢内部也采用了白、蓝、橙3色,和外观颜色对应。



“无论是外观、内饰、座椅安排、色彩搭配,都是根据乌鲁木齐的城市文化要素特点来做的。值得骄傲的是,我们列车的细节设计比较好。”列车生产方——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恩广说。


何恩广举例说,我们列车站点播报位置的设定,不管你在哪个地方都能听清;安防在国内也绝对是最强的,每个车厢内都装有4个无死角摄像头,可以全方位监控车内情况;还配有司机的自主呼吸装置,最大限度地确保车辆安全行驶,这也是别的城市没有的。


“之所以要让样车在通车前近1年的时间到乌市,正是为了让车辆多与线路磨合调试。因为要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就要在很多新技术方面进行磨合。当然,今天只是上线实验的开始,按照计划,头两辆列车都是试验车。”北京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副总经理陈曦说。


乌市政协副主席、乌市建委主任马伊磊表示,首列样车上线是地铁1号线建设向前推进的一座里程碑,为2018年运营通车奠定了基础。同时,目前地铁1号线贯通区间已达16.5公里,车辆信号牵引等设备已完成并进入安装阶段,相关运营筹备工作也已展开。


据介绍,地铁1号线列车初、近、远期均采用A型车6辆编组(四动两拖),最大载客量2650人,最高运营速度每小时80公里。其中,地铁1号线初期配属车辆共27列、162辆,每辆车全长140米,宽度3米,车厢净高2.1米。


量身打造的地铁1号线样车有多个首创设计


结合乌鲁木齐城市特点,1号线车辆实现了多项首创性设计,比如在国内外都是首创的全开式疏散门、全国首创的御寒防沙设计……1日,乌鲁木齐城市轨道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徐平介绍说。


(乌鲁木齐轨道交通1号线首列电动客车钥匙(纪念版))


全开式疏散门 疏散能力提高2倍


乌市地铁1号线列车将司机室前端的疏散门设置成了全宽结构,也就是说整个列车的前脸可以像汽车后备箱一样完全打开,这在国内外地铁车辆项目设计中也是首创。


徐平说:“全开式疏散门改变了传统地铁在列车前脸上开一道小门的设计方法,使得整个逃生门宽度达90厘米,可以轻松实现两人并行。这么一来,我们列车的疏散能力就是国内外其他A型地铁车辆的疏散能力高出2倍以上;而且全宽式前窗玻璃,司乘人员的视野也更加宽阔。”


不仅如此,列车的疏散坡道上还粘贴了防滑贴,在紧急疏散时可防止乘客滑倒摔伤。疏散坡道两侧设计的浅蓝色箭头就是疏散照明灯及疏散坡度指示标识,可以引导乘客安全疏散。


(一名穿着礼服的工作人员走在宽敞的车厢里。)


御寒防沙尘还耐火 -40℃也能跑


地铁1号线车辆在御寒防沙尘方面也属首创,是专门考虑乌鲁木齐环境情况设计而成的。据悉,1号线列车各系统及零部件在设计和采购上要求工作温度能满足-40℃的环境,空调、车门、制动等各系统需进行不低于-32.8℃下的第三方试验,持续时间不低于16小时;还特别增加整车预热功能,增加了冰雪模式等。确保低温情况下地铁也能正常跑。


此外,预计地铁1号线延长线将通过地面行驶,因此对车辆还进行了抗风沙设计。“乌鲁木齐地铁列车御寒防沙尘设计,在全国也是首创。不仅如此,列车采用了国际最高等级的耐火标准,地板结构能达到45分钟的耐火时间。”徐平说。


(几名参观首列样车的小伙子坐在车厢内拍照。)


跑道环形抓手让乘客更有依靠


车厢内的跑道环形抓手不同于普通公交车上见到的单排抓手,因为固定抓手的部分从单杠改为了环形,抓手数量大大增加,使更多乘客有了“依靠”,而“U”型扶手也是为了增加乘客的抓扶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为乌市地铁1号线列车设计的“U”型扶手设定在距地面1.2米处,这一设计正是为了防止儿童将手穿到“U”型扶手当中,在乘车时发生胳膊卡住等安全事故。



八字形防拥堵车厢出入口


考虑地铁城运量较大,防止车厢出入口拥堵发生事故也是设计地铁1号线的一个重要课题。徐平介绍说,乌市地铁车辆的出入口左右侧各空出了约半个座位大小的地方,在出入口处留出了更加充裕的空间,使门区基本为八字形,方便乘客上下车。


设腰靠、婴儿车和大件行李专区


由于地铁上座位有限,大多数乘客仍然是站乘,因此,充分考虑乘客的舒适度,1号线列车专门设置了腰靠。同时,在列车上增设了轮椅、婴儿车和大件行李专区。


(首列地铁样车的空间宽敞,座椅舒适。)


车厢内增设乘客信息显示屏


据介绍,一般地铁车厢内出入口门顶部都各有一个站点提示板,可以实时播报列车行驶位置和即将停靠站点信息。但是两块提示板都是贴着车厢两侧,车辆两头的乘客查看起来比较麻烦。


徐平介绍说,但是为了方便各个角落的乘客了解车辆行驶信息,我们的列车才特别在车厢中间又增设了一块乘客信息的显示屏。



每节车厢设4个无死角摄像头


据悉,传统地铁的车厢一般是头尾两个角落各有一个摄像头,而乌鲁木齐的地铁车厢内将布置4个摄像头,可以全方位无死角监控车厢的每个角落。徐平说:“这样可以确保地铁安全提供更充足的保障。”

 

来源:晨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