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确的分解游才能奠定正确的配合游

 昵称463039 2016-11-03


业余游泳爱好者激情四射,水中也极其热情勤劳。但存在一种通病:初学者如果一开始就刻苦的学着教学视频里的动作,照葫芦画瓢勤奋练习组合配合游,往往顾手顾不了脚,顾脚顾不了呼吸,顾着呼吸又顾不了手,到头来练成欧阳锋的蛤蟆功,倒练了九阴真经——在水里我们能够看到各种奇形怪状的泳姿,但泳者却浑然不觉,陶醉其中,认为自己的泳姿就和游泳教学视频的示范动作别无二致。若是这样快乐,也不算啥,旁观者的不忍直视,就让他捂眼便罢,只要你开心就好。然而,蛤蟆功长期下去,走火入魔不好说,错误的姿势能伤关节,伤身体,达不到业余游泳者强身健体的目的,而且不得法的游泳学习方式,非常容易让游泳进入瓶颈期,停步不前,游泳费力不讨好,十分郁闷。


如果不想让自己成为水中练蛤蟆功的泳友,还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练习基本功,分解游,功到自然成。比如练好了平衡和正确的打腿就可以保持一个很好的高平的体位。这对于练习呼吸,移臂等等都是很好的基础;反之如果身体平衡及打腿不好,划手再好,腿——有时候反而成了阻力了,就像有些泳友自由泳大腿夹板子游(不打腿),反而比配合游手脚并用还快的原因。


有的泳友总是羡慕游泳运动员那神秘莫测的“水感”。真正的水感不取决于在水中泡的时间的长与短,而是取决于你体内的巴西尼氏环层小体的多少(Pacinian corpuscle,体积较大,直径1 ~ 4mm,卵圆形或球形,广泛分布在皮下组织、肠系膜、韧带和关节囊等处,感受触压和振动。这种对水的压力的触觉感受器,通过细微的水压变化,指挥机体自然而然产生应激性变化。人在游进过程中,无论在静水还是在湍急的浪中,身体周围的水压时时刻刻在变幻,压力触觉感受器,或曰巴西尼氏环层小体数量和敏感度高的人,即水感强的人,会依靠自身的反应,做出正确的动作,比如,加速推水的过程会始终保持最大的迎水面积。人体对水的触压觉源于体内的巴西尼氏环层小体的数量和密度,这是天生的,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人的水感有所不同),但是对水压等参数的敏感程度和阈值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得到提高,这就是水性。换句话说,水感是天生的,人和人在水中的起点不同,但这不妨碍水性的提高。如果水感好的人不通过刻苦的训练,也发挥不出那难能可贵的水感;反之,天生水感不好的友,通过后天正确的训练方法,也会达到一定的层次。


了解了水感,还要知道在四种泳姿里面正确的身姿的重要性,就是我们常听到的一个术语:“体位高平”,只有体位高平了,才能谈到每一个游泳技术的细节。比如有些人“立”着游蛙泳,像“海马”一样,这就是没有做好体位高平。“体位高平”一个是指头的位置,要保持下巴永远夹着一个网球的姿势,目光始终垂直正视池底,一个是指不要挺胸抬头,要含胸收腹。就是身体在水面上要漂平,身体尽量平展,尽可能不产生抵抗使阻力加大。按理说,减小阻力要比增加游泳的动力更有效率,所以,在水中一定要做到体位高平!


了解了水感,以及正确的身姿的重要性,还要了解最关键的一点──超直流线型练习方法:在水中双手交叠,双臂靠拢,大臂紧紧地压住头部后面,拼命地将自己的胳膊朝中间并拢。身体保持适度紧张绷直,双腿紧并拢,脚尖像芭蕾舞运动员的脚一样尽量绷直成180度。注意:要确保大臂紧紧压住头,大臂和耳朵之间最好不要留有空隙。有些成年人肩关节不够柔韧,大臂不能完全置于耳后,则需要辅助压肩开肩等柔韧性练习。在水中保持超直流线型可以将阻力降至最低。


各位泳友从理论上了解了水感,在水中正确的身体位置和超直的概念以后,就可以下水实战演习啦!成年人和孩子一样,第一关是克服对水的恐惧感,即把头部浸入水中。菲尔普斯当年学习游泳时,开始最怕水没过头顶了,他的启蒙教练是妈妈,她就最先教他仰泳。波波夫也是最先学习仰泳的。可是在国内的泳池,游泳的人非常多,第一种泳姿学习仰泳不太现实,学习自由泳又难免遇到练习过程中与人冲撞等问题,不会靠踩水等待过渡。所以国外教学第一种泳姿是仰泳或者自由泳,在国内还是以自学蛙泳为主。但蛙泳的技术含量是最高的,泳池中大部分自学者游得是疑似蛙泳。泳者可以先学习“立”在水中用蛙泳腿踩水,以免和对面的人相撞。学会踩水后,再从自由泳学起,之后再学习仰泳,蛙泳和蝶泳。


在正式学习分解游之前,泳者应该先掌握这3个基础的基本功,依次练习(从下期开始会逐一写出练习的方法,要点和步骤):1,正确的呼吸(深呼吸);2,漂浮(静漂),包括仰漂和头埋在水中的俯卧漂浮;3,蹬壁直体滑:不借助外力,以超直流线型直体滑向前滑行,不打腿。水感好的能达到12米到15米,中级的达到8至10米,7米以下提示水感不好。


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学会游泳,游泳需要长期的不懈努力,学会学好游泳,和以疑似的姿态在水中移动,完全是两码事。这三项基本训练起码要经过十几个小时才能真正掌握,而且之后每次下水后都要反复练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