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静波——结合自然的艺术

 donglin58 2016-11-03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这号称“世界第一大苇场”的盘锦,蕴藏着不少带有盘锦文艺气息的手工艺术者,她们可以将这些被百姓称为“芦苇秆子”的东西,变废为宝,做为一幅幅精美的艺术品。在广厦艺术街的园区中,便有一位老师传承着这样的工艺。


       安静波老师自幼喜爱画画,退休后重拾画家梦,开始习画,进行艺术创作,尤以浮雕芦苇画见长,并且在传统芦苇画工艺上不断创新,发明了立体下料法,被业界称为“安氏”下料法。平平常常的芦苇秆在她的手中摇身一变,竟变成一幅幅或朴拙或灵动的艺术品。



《连年有余》


《憩》


        帕斯卡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在安静波老师眼里,芦苇是有思想的,嘻戏的顽童,摆尾的鱼儿,慵懒而又不失霸气的豹。我们看到的每一幅芦苇画,最初的原作都是由安静波老师绘制,每幅画作无论是简单还是繁复,都需要将每一部分分解开来,将芦苇片一片一片排列粘贴在画着分解画的白色纸张上,再进行最后整合。


《红滩鹤舞》


       一幅《红滩鹤舞》运用的是首创的仿生立体手法,利用盘锦本土资源芦苇,刻画出盘锦芦苇滩的风貌,笔直的芦苇,展翅欲飞的仙鹤和泥泞的沼泽,都被安静波老师赋予了生命,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幅作品多次进行展览,也获得很多大奖。

       制作芦苇画,选择芦苇也很有讲究。安静波老师说,不是所有的芦苇杆都能用。事实上,可能在一片芦苇荡里也找不出几根真正可以用的。要选择那些比较有韧性的芦苇秆,挑选好后,再进行刨割、压平、裱料、烙烫、粘贴等,一般简单的芦苇画要经过大约30个流程,每一个流程都需要特别精心制作。“今年的芦苇杆质量都不怎么样,找了很久,也只勉强装了这么一袋子。”安老师从工作室角落里拿出一个袋子,将去年冬季亲自采摘的苇杆拿出细细讲解。


《美人鱼》

安静波老师的工作室经常是那样的干净,也映衬出老师一丝不苟的艺术精神。“将每一片芦苇注入了灵魂,让每一幅作品赋予生命,在完成一幅作品时,都会感觉无比的充实和骄傲,充满成就感。”安静波老师享受的,就是这个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