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省连云港市外国语学校2016届高三(上)第一次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许愿真 2016-11-03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外国语学校高三(上)第一次调研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55分)

1.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clip_image002

A.反应“C6H12O6→2C3H6O3(乳酸)”可发生在③中

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

C.图中②③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

D.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稳态仅指内环境成分的相对稳定

B.手脚磨出的“水泡”中主要是组织液

C.血浆中的水主要来自消化道、组织液和淋巴

D.激素可以从组织液中进入血浆

3.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clip_image004

A.②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B.静息状态下无物质进出神经细胞膜

C.一定强度的刺激才能导致b处的电位变化

D.完成反射所需时间主要取决于⑥的数量

4.人体内环境中,与组织液成分最接近的液体是( )

A.血液 B.血清 C.淋巴 D.原尿

5.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B.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丙酮酸

C.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6.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

B.2mol/L和0.014mol/L的NaCl溶液均可溶解DNA

C.研磨植物细胞时加入洗涤剂是为了溶解DNA

D.在沸水浴条件下DNA与二苯胺反应呈现蓝色

7.下列各项不属于无性繁殖的是( )

A.以茎尖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兰花

B.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转基因克隆猪

C.通过早期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同卵双犊奶牛

D.通过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获得试管羊

8.如图为某兴趣小组探索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clip_image006

A.该实验对自变量的浓度范围和梯度设置不当

B.图示结果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C.为避免出现图示结果,本实验需进行预实验

D.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为10~50μmol/L

9.研究表明,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且这些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进入骨骼肌细胞

B.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细胞将葡萄糖转化成脂肪

C.胰岛素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可促进肌糖原的合成

D.胰岛素可抑制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

10.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1.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

12.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和核酸都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组成淀粉和糖原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

C.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氧来自氨基酸的羧基

D.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的ATP分子可直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供能

13.真核细胞具有一些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下列不属于此类结构的是( )

A.神经细胞的树突 B.线粒体的嵴

C.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 D.叶绿体的基粒

14.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培养液加入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后应立即镜检计数,防止酵母菌沉淀到计数室底部

B.培养液中酵母菌初始值不同,酵母菌种群的K值也不同,就可能得出不同的实验结论

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适当稀释后再计数

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将培养液小心滴入计数室,再盖好盖玻片,并吸去多余培养液

15.如图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两种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clip_image008

A.造成这两种现象的环境因素相同

B.图2中植物根为水平生长,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C.图2中茎的背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两重性

D.图1中生长素在背光侧多,细胞伸长快,出现向光生长现象

16.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某细菌质粒上的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情况也不同,右图示外源基因在质粒中可插入的位置有a、b、c点.某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对其插入的位点进行分析,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现象

实验推论

 

在含青霉素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在含四环素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目的基因插入的位置

A

能生长

能生长

a

B

不能生长

能生长

b

C

能生长

不能生长

c

D

不能生长

不能生长

c

clip_image010

A.A、 B.B C.C D.D

17.如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

clip_image012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18.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B.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

C.在变酸的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D.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

19.下列有关生物工程中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试管牛和克隆牛都属于无性生殖.

B.蛋白质工程是直接对蛋白质分子进行改造.

C.抗虫棉的培育需要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D.精心设计生态工程,能提高各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20.关于牛体外受精胚胎的工厂化生产,叙述正确的是( )

A.精子和卵子受精形成受精卵后可移入母牛子宫

B.采集的卵母细胞应立即与精子共同放入培养液才能形成受精卵

C.成熟卵子与收集来的精子相遇形成的受精卵,需培养到一定阶段才可移植

D.体外受精胚胎的工厂化生产即胚胎发育和受精过程只需在体外进行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21.下列各项,需要消耗ATP的有( )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B.分泌物形成中的囊泡转运

C.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D.氧气由血浆进入组织细胞

22.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可食用疫苗的部分过程,其中PstⅠ、SmaⅠ、EcoRⅠ、ApaⅠ为四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clip_image014

A.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表达载体构建时需要用到SmaⅠ、Pst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C.抗卡那霉素基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抗原基因在受体细胞表达

D.除图示标注的结构外表达载体中还应有启动子和终止子等

23.细胞工程中,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是成功的关键.下列选择合理的是( )

A.选择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有利于获得大量细胞

B.选择病人的核移植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后可形成免疫匹配的移植器官

C.选择既能产生专一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杂交瘤细胞培养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D.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可筛选出有用的突变体

24.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clip_image016

A.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B.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

C.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

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25.如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clip_image018

A.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细胞外液是①和②

B.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

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①、②、③、④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小题,共65分.

26.科研人员以生活污水中的洗衣粉、洗洁精及工业污水中的重金属镉为诱变剂,研究其对玉米种子萌发、根尖细胞分裂的影响,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诱变剂

洗衣粉溶液(g/L)

洗洁精溶液(g/L)

镉溶液(mg/L)

清水

0.1

0.5

2.0

0.1

0.5

2.0

5

25

100

 

发芽率(%)

96

84

68

94

88

76

100

80

56

92

分裂指数(%)

8

7

5

8

7

6

10

7

4

8

微核率(%)

2

4

9

1

3

6

3

5

9

1

注:①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占观察细胞总数的比例;②微核率:含微核的细胞数占观察细胞总数的比例.

(1)实验中用不同化学诱变剂处理种子前,需用清水浸种24小时,目的是增加细胞中_______含量,促进细胞代谢.

(2)分裂末期根尖细胞中_______产生的囊泡聚集后形成_______,最终发育为新的细胞壁.

(3)染色体的断裂片段在有丝分裂时不能进入子细胞核中,而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形成圆形结构,游离在细胞核之外,成为微核.镜检时,可用_______溶液作染色剂,在视野中寻找_______期的细胞才能观察到微核.含微核的细胞肯定发生了_______变异.

(4)据表分析,每种化学诱变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特点都是_______;洗衣粉和洗洁精溶液相比,对玉米根尖细胞微核率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

27.屈膝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它使肢体从伤害性刺激上缩回,以保护肢体不受伤害性刺激所损伤.图1表示屈反射的反射弧,图2为图1中神经元A和B相互接触部分的放大.请根据信息分析并回答问题.

clip_image020

(1)图1中神经冲动从神经元A传递到神经元B的过程中,信号转换是_______;请用箭头和图2中的数字表示信息分子的运动方向:_______;信号分子是_______与之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

(2)皮肤感受器受针扎之后,①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情况是_______,②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情况是_______.

(3)某人因车祸致脊髓在颈部断裂,导致高位截瘫,用针刺该患者脚部皮肤,被刺的腿的伸肌和屈肌的反应分别是_______,_______(“收缩”或“舒张”).

28.小球藻是一种绿藻,鱼腥藻是一种蓝藻,实验人员在15℃时对它们进行单独培养和共同培养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H218O培养小球藻,在叶绿体中最先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产物是_______.

(2)从结构角度看,小球藻与鱼腥藻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两者都是_______.

(3)在进行小球藻和鱼腥藻培养时,应将培养瓶放置于_______条件下,每天早晚需振荡摇匀培养瓶各一次,目的是_______.

(4)实验人员用_______方法定时检测培养液中藻类的密度,得到如上图所示曲线.每次检测前也需要振荡摇匀培养瓶,其目的是_______.据图分析,单独培养时普通小球藻的数量增长曲线为_______型.混合培养时,鱼腥藻和小球藻为_______关系.

clip_image022

29.1963年诺和诺德公司向洗涤剂中加入碱性蛋白酶,推出了第一款加酶洗衣粉.碱性蛋白酶一般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生产.图甲、乙为某科研小组对碱性蛋白酶相关性质进行测试的结果.图丙、丁为两种常见的平板划线法;连续划线法和四区划线法,前者适用于纯化菌种较少的样品,后者适用于纯化菌种较多的样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clip_image024

(1)由图甲、乙可知,碱性蛋白酶发挥作用的适宜条件为_______.

(2)图丁中依次进行四区划线,四区的面积要求为C<D<E<F,F区面积最大的原因是_______.每次划线后都要_______接种环,注意F区划线不要与_______(填字母)区相连.

(3)某兴趣小组欲从土壤中分离枯草芽孢杆菌,宜选择图_______所示的方法划线培养,分离得到的纯化单菌落属于_______(填“种群”或“群落”).

(4)碱性蛋白酶是枯草芽孢杆菌生长后期向细胞外分泌的一种酶,与该酶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若欲应用固定化技术提高该酶的利用率,减少产物中的杂质,则应采用_______方法.

30.如图甲为某农场的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乙为该农场的某年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为103kJ/(m2·y)],A、B、C、D共同构成生物群落.图丙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情况,据图分析回答:

clip_image026

(1)图甲中的蘑菇、蚯蚓相当于图乙中的_______(填字母).该生态农场建设主要体现的生态工程原理是_______.

(2)据图乙分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图丙标注的字母中,含动物粪便中能量的有_______,g的数值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h.

(4)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

31.为了研究早餐质量对学生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 40 名健康学生志愿者,按平时早餐习惯分成不进早餐组、高糖组、高脂高蛋白组和均衡营养组,按组别给予相应早餐,并分别于空腹(餐前)和餐后 1、2、3 小时取静脉血检测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含量,实验期间不食用其他食物,实验结果见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clip_image028

(1)不进早餐组 2 小时后表现出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主要原因是_______.

(2)在 4 组实验中,早餐后_______ 组血糖浓度升得最快,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3)高脂高蛋白组胰岛素水平较高,说明氨基酸和脂肪酸能_______.

(4)若餐后 1 小时取血的同时收集尿液进行尿糖含量检测,不进早餐组(A)、高糖早餐组(B)和高脂高蛋白早餐组(C)的检测结果最可能的是_______ (填序号).

①A<B<C ②A<C<B ③A

(5)若对进餐组同时检测胰高血糖素含量,那么其变化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胰岛素峰值_______ (在“之前冶、“之后冶、“同时冶中选择),这是因为_______.

(6)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既有体液调节又有神经调节,这与胰岛 B 细胞的多种受体有关.下列物质中可被胰岛 B 细胞受体识别的有_______ (填序号).

①胰淀粉酶 ②胰高血糖素 ③促甲状腺激素 ④神经递质.

32.如图甲为有关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示意图,①②③④为激素.图乙为某种免疫异常疾病的发生机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clip_image030

(1)当人体进入寒冷环境时,神经细胞分泌的_______作用于下丘脑,进而使得①②③增多.若某患者误服了过量的②,则物质③的分泌量_______,原因是_______.

(2)当人体大量失水时,激素④的释放量_______,该激素只作用于肾脏中的肾小管和集合管,是因为其细胞膜上_______有关.

(3)图乙中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为_______,a细胞由_______分化而来.图中抗体能与红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原因是_______.吞噬细胞对沉淀物的消除主要依赖于细胞中的_______(结构)完成.

33.SRY﹣PCR是对移植前的人胚胎进行性别鉴定的技术.基本操作程序如下:

(1)从被测胚胎的_______中取出几个细胞.

(2)以Y染色体上SRY基因(性别决定基因)的一段序列作引物,用被测胚胎DNA作模板进行PCR扩增.根据SRY基因序列设计的引物长度一般为20~24个核苷酸,其不宜过短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两种引物中G+C的含量相差不宜过大,原因主要是_______.

(3)最后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含有SRY基因的特异性DNA序列作_______,利用_______技术检测扩增产物.如果某早期胚胎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可判断该胚胎发育成的个体性别是_______.若该技术岗位上的操作人员为男性,要求一定要戴好手套、口罩和工作帽等,主要原因是_______.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外国语学校高三(上)第一次调研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5分)

1.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clip_image032

A.反应“C6H12O6→2C3H6O3(乳酸)”可发生在③中

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

C.图中②③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

D.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由图可知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细胞內液和淋巴.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解答】解:A、动物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可发生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A正确;

B、体液①为血浆,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B正确;

C、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为组织液,C错误;

D、①②④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内环境,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D正确.

故选:C.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稳态仅指内环境成分的相对稳定

B.手脚磨出的“水泡”中主要是组织液

C.血浆中的水主要来自消化道、组织液和淋巴

D.激素可以从组织液中进入血浆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1、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化学成分和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可以和组织液相互渗透,组织液的一部分形成淋巴,淋巴最后回流到血浆中.

【解答】解: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

B、手脚磨出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B正确;

C、血浆中水的来源是消化道、组织液、淋巴,C正确;

D、血浆可以和组织液相互渗透,激素可以从组织液中进入血浆,D正确.

故选:A.

3.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clip_image034

A.②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B.静息状态下无物质进出神经细胞膜

C.一定强度的刺激才能导致b处的电位变化

D.完成反射所需时间主要取决于⑥的数量

【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分析】图甲中结构:①感受器、②效应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⑥突触;图乙:a静息电位、b动作电位、c静息电位.

【解答】解:A、②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A正确;

B、静息状态时K+通透性增大,K+外流,导致膜内外表现为外正内负,B错误;

C、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C正确;

D、兴奋经过突触时需要借助体液的运输,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反射过程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反射弧中突触的数目,突触数目越多,所需的时间越长,D正确;

故选:B.

4.人体内环境中,与组织液成分最接近的液体是( )

A.血液 B.血清 C.淋巴 D.原尿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人体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clip_image036

【解答】解: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它们基本成分相似,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且淋巴是由组织液直接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的.因此,淋巴与组织液成分最接近.

故选:C.

5.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B.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丙酮酸

C.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本题是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结构.人体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外的液体环境,又叫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细胞内液和外界环境都不属于内环境.

【解答】解:A、神经递质和受体结合发生在突触间隙,属于内环境,A正确;

B、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丙酮酸是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内,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C、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只能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发生,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发生在神经细胞上,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故选:A.

6.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

B.2mol/L和0.014mol/L的NaCl溶液均可溶解DNA

C.研磨植物细胞时加入洗涤剂是为了溶解DNA

D.在沸水浴条件下DNA与二苯胺反应呈现蓝色

【考点】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分析】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

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

2、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解答】解:A、理论上只要含有DNA的生物组织均可作为该实验的材料,因此酵母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A正确;

B、2mol/L和0.014mol/L的NaCl溶液均可溶解DNA,只是2mol/L的NaCl溶液中DNA溶解度最大,0.014mol/L的NaCl溶液中DNA溶解度最小,B正确;

C、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而对DNA无影响,C错误;

D、应将DNA丝状物放入一定浓度氯化钠溶解,再滴加二苯胺试剂,在沸水浴条件下DNA与二苯胺反应呈现蓝色,D正确.

故选:C.

7.下列各项不属于无性繁殖的是( )

A.以茎尖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兰花

B.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转基因克隆猪

C.通过早期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同卵双犊奶牛

D.通过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获得试管羊

【考点】胚胎移植;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及原理;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胚胎分割移植.

【分析】1.有性生殖:

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融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

2.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的繁殖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新植株,且新植株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常见的方式有嫁接和扦插等.

【解答】解:A、以茎尖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兰花,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A错误;

B、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转基因克隆猪,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B错误;

C、胚胎已经是一个新的个体了,在此基础上分割并得到几个遗传物质组成相同的个体,属于无性生殖,C错误;

D、试管羊的培育经过体外受精阶段,体外受精涉及精卵细胞的融合,属于有性生殖,D正确.

故选:D.

8.如图为某兴趣小组探索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clip_image038

A.该实验对自变量的浓度范围和梯度设置不当

B.图示结果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C.为避免出现图示结果,本实验需进行预实验

D.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为10~50μmol/L

【考点】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分析】本题题图为解题的切入点.分析图可知,随着生长素素类似物的浓度的升高,月季枝条生根数先增多,后减少;但是该柱形图的最大生长素素类似物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也是促进生根的,没有体现高浓度抑制生根.

【解答】解:A、该实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值体现了促进生根,没有体现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抑制生根,浓度梯度也比较大,故该实验对自变量的浓度范围和梯度设置不当,A正确;

B、该柱形图的最大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也是促进生根的,没有体现高浓度抑制生根,图示结果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B错误;

C、由于不清楚月季插条生根的适宜浓度范围,实验中设置的浓度可能会偏高或者偏低,因此若要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应进行预实验,C正确;

D、看图可知: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为10~50μmol/L,D正确.

故选:B.

9.研究表明,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且这些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进入骨骼肌细胞

B.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细胞将葡萄糖转化成脂肪

C.胰岛素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可促进肌糖原的合成

D.胰岛素可抑制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1、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2、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加,当血糖浓度下降,胰岛素分泌液下降.

【解答】解:A、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需要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但不消耗ATP,表明其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A正确;

B、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故在能脂肪细胞将葡萄糖转化成脂肪,B正确;

C、胰岛素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可促进肌糖原的合成,C正确;

D、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胰岛素不能够调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D错误.

故选:D.

10.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同位素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时,叫做示踪元素.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变.人们可以根据这种化合物的性质,对有关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进行追踪.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如:原来的是水和二氧化碳,标记后就是(H218O)和(C18O2)二者没有本质区别.同位素不影响化学反应,只是便于与正常的物质进行区分,更容易进行观察.

【解答】解:A、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A正确;

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B错误;

C、“用15N标记核苷酸”这里的核苷酸指代不明确,是脱氧核苷酸还是核糖核苷酸,如果是后者(核糖核苷酸)则无法去对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进行研究;假设15N标记的是脱氧核苷酸,被标记的染色体只能对数目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而对染色体形态没有办法进行变化规律的研究,C错误;

D、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A.

11.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

【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本题是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水的存在形式、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有氧呼吸过程、光合作用过程最高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的综合性考查,回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水的存在形式、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有氧呼吸过程、光合作用过程最高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A、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细胞中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故A选项正确;

B、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反应形成1分子的水和肽链,因此生成物水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故B选项正确;

C、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水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产物,在线粒体内膜上,氧气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的还原氢反应生成水,反应式为:O2+[H]clip_image040 H2O+能量;因此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和水的分解和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酵解,故C选项错误;

D、光反应过程中水光解产生的还原氢用于还原三碳化合物形成有机物,故D选项正确.

故选:C.

12.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和核酸都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组成淀粉和糖原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

C.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氧来自氨基酸的羧基

D.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的ATP分子可直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供能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糖类的组成元素;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细胞内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A、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供能;蛋白质为结构物质,一般饥饿时摄入的蛋白质才能少量供能,A错误;

B、组成淀粉和糖原的化学元素只有C、H、O三种元素,没有其他元素,B错误;

C、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化学式表示为﹣NH﹣CO﹣.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的同时产生水,其中H来自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氧来自氨基酸的羧基,C正确;

D、ATP分子为高能磷酸化合物,可直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供能,其分子式中有一个普通化学键和两个高能磷酸键,D错误.

故选:C.

13.真核细胞具有一些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下列不属于此类结构的是( )

A.神经细胞的树突 B.线粒体的嵴

C.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 D.叶绿体的基粒

【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分析】细胞内酶具有催化作用,一般附着在膜结构上,以提高代谢的效率.细胞内含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主要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解答】解:A、题目中提到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附着的结构,而神经细胞的树突是扩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并没有酶的附着,所以A不属于;

B、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增大了膜面积并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附着提供场所;

C、粗糙内质网是附着了大量核糖体的细胞器,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内质网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场所;

D、叶绿体增加膜面积的方式是类囊体堆叠成基粒,分布有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故选:A.

14.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培养液加入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后应立即镜检计数,防止酵母菌沉淀到计数室底部

B.培养液中酵母菌初始值不同,酵母菌种群的K值也不同,就可能得出不同的实验结论

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适当稀释后再计数

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将培养液小心滴入计数室,再盖好盖玻片,并吸去多余培养液

【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分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原理:

(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

注意事项:

①用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至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

②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A、血球计数板加样后,需静置片刻再使用显微镜计数.这是因为计数室中的菌悬液有一定的高度(0.1mm),需要让细胞沉降到计数室底部的网格线中,避免细胞分布在不同液层深度,导致计数时被遗漏,A错误.

B、由于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一定,虽然酵母菌的初始值不同,但酵母菌种群的K值相同,B错误;

C、培养后期酵母菌种群数量多,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需先适当稀释再计数,C正确;

D、利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应先放置盖玻片,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待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吸去多余培养液,再进行计数,D错误.

故选:C.

15.如图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两种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clip_image041

A.造成这两种现象的环境因素相同

B.图2中植物根为水平生长,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C.图2中茎的背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两重性

D.图1中生长素在背光侧多,细胞伸长快,出现向光生长现象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横放的植株,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也横向运输,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

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的双重作用与浓度和器官有关,如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两图现象分别是单侧光和重力影响了生长素分布造成的;图1茎两侧的生长情况是: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快,没有体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图2中根由于重力作用,会向地生长,不会水平生长.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A、甲图为植物的向光性,受单侧光影响,而乙图是植物的背重力性,受重力的影响,所以这两种现象的产生分别与单侧光和重力影响了生长素分布有关,A错误;

B、图2中植物根向下弯曲生长,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B错误;

C、图2中茎的背重力性,因为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只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而根的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C错误;

D、图1中由于单侧光的作用,生长素在背光侧多,细胞伸长快,出现向光生长现象,D正确.

故选:D.

16.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某细菌质粒上的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情况也不同,右图示外源基因在质粒中可插入的位置有a、b、c点.某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对其插入的位点进行分析,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现象

实验推论

 

在含青霉素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在含四环素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目的基因插入的位置

A

能生长

能生长

a

B

不能生长

能生长

b

C

能生长

不能生长

c

D

不能生长

不能生长

c

clip_image043

A.A、 B.B C.C D.D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是抗四环素基因,如果外源基因插入到a中,会破坏此基因结构,使细菌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b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如果外源基因插入到b中,会破坏此基因结构,使细菌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解答】解:A、目的基因插入的位置是a,这会破坏抗四环素基因,但不会破坏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因此细菌不能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存,但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上的生长,A错误;

B、目的基因插入的位置是b,这会破坏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但不会破坏抗四环素基因,因此细菌不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存,但能在含有四环素培养基上的生长,B正确;

CD、目的基因插入的位置是c,这不会破坏抗四环素基因,也不会破坏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因此细菌能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存,也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的生长,C错误,D错误.

故选:B.

17.如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

clip_image045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分析图解:图①双链DNA分子中间出现了黏性末端,图②两个具有黏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成一个完整的DNA分子,图③中DNA分子的双链解开,图④是以解开的单链DNA作为模板形成子链的过程.

【解答】解: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黏性末端,因此作用于①;DNA聚合酶用于DNA分子的复制,能在单链上将一个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因此作用于④;DNA连接酶能在具有相同碱基末端的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作用于②;解旋酶能够将DNA分子的双螺旋解开,故作用于③.

故选C.

18.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B.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

C.在变酸的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D.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

【考点】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

【分析】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活:在有氧时,酵母菌大量繁殖,但是不起到发酵效果;在无氧时,繁殖速度减慢,但是此时可以进行发酵.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

2、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表达式为:C2H5OH→CH3COOH+H2O;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

【解答】解:A、果酒制备的菌种是酵母菌,瓶口需密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果醋制备的菌种是醋酸菌,属于好氧型细菌,则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A正确;

B、温度对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都有影响,在制葡萄酒时温度要控制在18~25℃,而在制葡萄醋时则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温度影响细胞呼吸过程中酶的活性,对酵母菌酒精发酵和醋酸菌的发酵都有很大影响,B错误;

C、在变酸的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醋酸菌发酵形成醋酸使得果酒变酸,C正确;

D、制备果酒和果醋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D正确.

故选:B.

19.下列有关生物工程中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试管牛和克隆牛都属于无性生殖.

B.蛋白质工程是直接对蛋白质分子进行改造.

C.抗虫棉的培育需要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D.精心设计生态工程,能提高各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考点】基因工程的应用;蛋白质工程;动物体细胞克隆;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

【分析】1、蛋白质工程指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2、试管动物核克隆动物的比较:

 

试管动物

克隆动物

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技术手段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

遗传规律

遵循

不遵循

【解答】解:A、试管牛是经过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产生的,属于有性生殖,A错误;

B、蛋白质工程通过改造基因来实现对蛋白质分子的改造,B错误;

C、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体细胞后,还需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受体细胞培养出抗虫棉,C正确;

D、生态工程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D错误.

故选:C.

20.关于牛体外受精胚胎的工厂化生产,叙述正确的是( )

A.精子和卵子受精形成受精卵后可移入母牛子宫

B.采集的卵母细胞应立即与精子共同放入培养液才能形成受精卵

C.成熟卵子与收集来的精子相遇形成的受精卵,需培养到一定阶段才可移植

D.体外受精胚胎的工厂化生产即胚胎发育和受精过程只需在体外进行

【考点】胚胎移植.

【分析】1、体外受精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受精.

(1)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

①主要方法是: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其超数排卵,然后,从输卵管中冲取卵子.

②第二种方法:从已屠宰母畜的卵巢中采集卵母细胞或直接从活体动物的卵巢中吸取卵母细胞.

(2)精子的采集和获能

①收集精子的方法:假阴道法、手握法和电刺激法.

②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包括培养法和化学诱导法.

(3)受精:在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过程.

2、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②配种或人工授精;③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或胚囊胚阶段);④对胚胎进行移植;⑤移植后的检查.

【解答】解:A、精子和卵子受精形成受精卵后还需要发育成早期胚胎才能移入母牛子宫,A错误;

B、采集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成熟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受精,B错误;

C、成熟卵子与获能的精子相遇形成的受精卵,需培养到一定阶段(桑椹胚或囊胚)才可以移植,C正确;

D、体外受精胚胎的工厂化生产即受精过程和早期胚胎发育在体外进行,但移植后的胚胎发育过程在受体子宫进行,D错误.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21.下列各项,需要消耗ATP的有( )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B.分泌物形成中的囊泡转运

C.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D.氧气由血浆进入组织细胞

【考点】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分析】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ATP在细胞内数量并不很多,可以和ADP迅速转化形成.人和动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只有呼吸作用,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但形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或植物的光合作用.

【解答】解: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涉及到离子的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其中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

B、分泌物形成中的囊泡转运需要消能量,B正确;

C、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C正确;

D、氧气由血浆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ABC.

22.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可食用疫苗的部分过程,其中PstⅠ、SmaⅠ、EcoRⅠ、ApaⅠ为四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clip_image047

A.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表达载体构建时需要用到SmaⅠ、Pst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C.抗卡那霉素基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抗原基因在受体细胞表达

D.除图示标注的结构外表达载体中还应有启动子和终止子等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其中启动子在基因的首段,它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能控制着转录的开始;终止子在基因的尾端,它控制着转录的结束;标记基因便于目的基因的鉴定和筛选.

【解答】解:A、限制酶具有特异性,即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在特点的位点切割,A正确;

B、用SmaⅠ酶切割会破坏目的基因,因此表达载体构建时需要用到EcoRⅠ、Pst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错误;

C、抗卡那霉素基因的主要作用是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C错误;

D、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启动子、标记基因、目的基因和终止子等,因此除图示标注的结构外表达载体中还应有启动子和终止子等,D正确.

故选:AD.

23.细胞工程中,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是成功的关键.下列选择合理的是( )

A.选择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有利于获得大量细胞

B.选择病人的核移植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后可形成免疫匹配的移植器官

C.选择既能产生专一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杂交瘤细胞培养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D.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可筛选出有用的突变体

【考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与应用.

【分析】1、动物细胞核移植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克隆个体.

2、选用去核卵(母)细胞的原因:卵(母)细胞大,容易操作;卵(母)细胞质多,营养丰富;含有促使细胞全能性表达的物质.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解答】解:A、高度分化的细胞已经失去分裂能力,因此选择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不有利于获得大量细胞,A错误;

B、胚胎干细胞有很强的分裂和分化能力,病人的核移植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形成的器官,移植到病人体内,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B正确;

C、选择既能产生专一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杂交瘤细胞,可培养制备单克隆抗体,C正确;

D、愈伤组织细胞处于分生状态,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因此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再进行人工选择,可获得优质的突变体,D正确.

故选:BCD.

24.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clip_image049

A.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B.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

C.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

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解答】解:A、a点受刺激时,Na+内流,导致膜外电位由正变负,A正确;

B、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依次经过两个电极,所以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B正确;

C、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兴奋不能传到最右边的神经元上,所以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C正确;

D、由于电表①能偏转,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所以该实验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D错误.

故选:D.

25.如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clip_image018[1]

A.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细胞外液是①和②

B.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

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①、②、③、④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内环境由①②④组成,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①②③④共同构成体液.

【解答】解:A、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细胞外液是①血浆和②组织液,A正确;

B、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而突触间隙充满组织液,B正确;

C、与组织液与淋巴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大分子蛋白质,C正确;

D、内环境由①②④组成,①②③④共同构成体液,D错误.

故选:ABC.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小题,共65分.

26.科研人员以生活污水中的洗衣粉、洗洁精及工业污水中的重金属镉为诱变剂,研究其对玉米种子萌发、根尖细胞分裂的影响,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诱变剂

洗衣粉溶液(g/L)

洗洁精溶液(g/L)

镉溶液(mg/L)

清水

0.1

0.5

2.0

0.1

0.5

2.0

5

25

100

 

发芽率(%)

96

84

68

94

88

76

100

80

56

92

分裂指数(%)

8

7

5

8

7

6

10

7

4

8

微核率(%)

2

4

9

1

3

6

3

5

9

1

注:①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占观察细胞总数的比例;②微核率:含微核的细胞数占观察细胞总数的比例.

(1)实验中用不同化学诱变剂处理种子前,需用清水浸种24小时,目的是增加细胞中 自由水 含量,促进细胞代谢.

(2)分裂末期根尖细胞中 高尔基体 产生的囊泡聚集后形成 细胞板 ,最终发育为新的细胞壁.

(3)染色体的断裂片段在有丝分裂时不能进入子细胞核中,而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形成圆形结构,游离在细胞核之外,成为微核.镜检时,可用 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溶液作染色剂,在视野中寻找 期的细胞才能观察到微核.含微核的细胞肯定发生了 染色体结构 变异.

(4)据表分析,每种化学诱变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特点都是 低剂量对玉米种子发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剂量抑制玉米种子的萌发 ;洗衣粉和洗洁精溶液相比,对玉米根尖细胞微核率影响较大的是 洗衣粉溶液

【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基因突变的原因.

【分析】1、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干种子萌发前需要大量吸收水分,其萌发和细胞分裂受洗衣粉、洗洁精及工业污水中的重金属镉的影响.

2、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合成有关.

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解答】解:(1)实验中用不同化学诱变剂处理种子前,需用清水浸种24小时,目的是增加细胞中自由水含量,促进细胞代谢.

(2)有丝分裂末期,根尖细胞中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聚集后形成细胞板,将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并最终发育为新的细胞壁.

(3)染色体呈酸性,可用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作染色剂.由于微核是染色体的断裂片段在有丝分裂时不能进入子细胞核中,而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形成圆形结构,游离在细胞核之外,所以镜检时,要在视野中寻找间期的细胞才能观察到微核.由于微核是染色体的断裂片段形成,所以含微核的细胞肯定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4)由于清水中玉米种子发芽率是92%,所以每种化学诱变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特点都是低剂量对玉米种子发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剂量抑制玉米种子的萌发.根据题意和图示表分析可知:洗衣粉和洗洁精溶液相比,对玉米根尖细胞微核率影响较大的是洗衣粉溶液.

故答案为:

(1)自由水

(2)高尔基体 细胞板

(3)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间 染色体结构

(4)低剂量对玉米种子发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剂量抑制玉米种子的萌发 洗衣粉溶液

27.屈膝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它使肢体从伤害性刺激上缩回,以保护肢体不受伤害性刺激所损伤.图1表示屈反射的反射弧,图2为图1中神经元A和B相互接触部分的放大.请根据信息分析并回答问题.

clip_image051

(1)图1中神经冲动从神经元A传递到神经元B的过程中,信号转换是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请用箭头和图2中的数字表示信息分子的运动方向: 5﹣﹣4﹣﹣6 ;信号分子是 神经递质 与之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 高尔基体

(2)皮肤感受器受针扎之后,①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情况是 保持正电位 ,②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情况是 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

(3)某人因车祸致脊髓在颈部断裂,导致高位截瘫,用针刺该患者脚部皮肤,被刺的腿的伸肌和屈肌的反应分别是 舒张收缩 (“收缩”或“舒张”).

【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图1中:皮肤感受器在钉子扎了后,经传入神经纤维将兴奋传入中枢,由于对侧反射的效应是伸肌收缩,经过中枢的分析处理之后将信息传到①而不传到②,所以②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情况保持静息时的电位即正电位,①处神经纤维会发生电位变化,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正电位→负电位.由于神经冲动经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向上传导至大脑皮层,所以皮肤被针扎之后,会感觉到疼痛.

图2中:③是突触后膜、④是突触间隙、⑤是突触前膜、⑥是受体、⑦是突触小泡.

【解答】解:(1)图1中,神经冲动从神经元A传递到神经元B经过突触结构,信号的转换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图2中神经递质的运动路径是⑤突触前膜→④突触间隙→⑥突触后膜.信号分子是神经递质,与之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2)分析题图1可知,皮肤感受器在钉子扎了后,由于反射的效应是屈肌收缩,经过中枢的分析处理之后将信息传到②而不传到①,所以①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情况保持静息时的电位即正电位,②处神经纤维会发生电位变化,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

(3)由于神经冲动经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向上传导至大脑皮层,所以皮肤被针扎之后,会感觉到疼痛.

故答案为:(1)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5﹣﹣4﹣﹣6 神经递质 高尔基体

(2)保持正电位 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

(3)舒张 收缩

28.小球藻是一种绿藻,鱼腥藻是一种蓝藻,实验人员在15℃时对它们进行单独培养和共同培养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H218O培养小球藻,在叶绿体中最先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产物是 氧气

(2)从结构角度看,小球藻与鱼腥藻的本质区别是 有成形的细胞核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两者都是 生产者

(3)在进行小球藻和鱼腥藻培养时,应将培养瓶放置于 光照充足 条件下,每天早晚需振荡摇匀培养瓶各一次,目的是 使小球藻和鱼腥藻彼此分散开来,以充分利用光照及溶液中的营养物质

(4)实验人员用 抽样检测 方法定时检测培养液中藻类的密度,得到如上图所示曲线.每次检测前也需要振荡摇匀培养瓶,其目的是 使其分布均匀,减少取样误差 .据图分析,单独培养时普通小球藻的数量增长曲线为 S 型.混合培养时,鱼腥藻和小球藻为 竞争 关系.

clip_image053

【考点】种间关系;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据图分析,单独培养小球藻呈现S型曲线;单独培养鱼腥藻呈现J型曲线,共同培养鱼腥藻也呈现J型曲线,不过增长率下降.

【解答】解:(1)用H218O培养小球藻,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进行水的光解形成氧气和[H],则最先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产物是氧气.

(2)小球藻是一种绿藻,属于真核细胞,鱼腥藻是一种蓝藻,属于原核细胞,则小球藻与鱼腥藻的本质区别是有成形的细胞核.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两者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

(3)小球藻和鱼腥藻属于自养型生物,则培养时,应将培养瓶放置于光照充足条件下,每天早晚需振荡摇匀培养瓶各一次,使小球藻和鱼腥藻彼此分散开来,以充分利用光照及溶液中的营养物质.

(4)检测培养液中藻类的密度用抽样检测方法,得到如上图所示曲线.每次检测前也需要振荡摇匀培养瓶,其目的是使其分布均匀,减少取样误差.据图分析,单独培养时普通小球藻,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增长曲线为S型.混合培养时,鱼腥藻和小球藻为竞争关系.

故答案为:

(1)氧气

(2)有成形的细胞核 生产者

(3)光照充足 使小球藻和鱼腥藻彼此分散开来,以充分利用光照及溶液中的营养物质

(4)抽样检测 使其分布均匀,减少取样误差 S 竞争

29.1963年诺和诺德公司向洗涤剂中加入碱性蛋白酶,推出了第一款加酶洗衣粉.碱性蛋白酶一般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生产.图甲、乙为某科研小组对碱性蛋白酶相关性质进行测试的结果.图丙、丁为两种常见的平板划线法;连续划线法和四区划线法,前者适用于纯化菌种较少的样品,后者适用于纯化菌种较多的样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clip_image055

(1)由图甲、乙可知,碱性蛋白酶发挥作用的适宜条件为 pH为10.2左右和43左右的温度

(2)图丁中依次进行四区划线,四区的面积要求为C<D<E<F,F区面积最大的原因是 使该区出现大量的单菌落以供挑选纯种用(或便于菌种分散) .每次划线后都要 灼烧 接种环,注意F区划线不要与 C(C、D (填字母)区相连.

(3)某兴趣小组欲从土壤中分离枯草芽孢杆菌,宜选择图 所示的方法划线培养,分离得到的纯化单菌落属于 种群 (填“种群”或“群落”).

(4)碱性蛋白酶是枯草芽孢杆菌生长后期向细胞外分泌的一种酶,与该酶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核糖体 .若欲应用固定化技术提高该酶的利用率,减少产物中的杂质,则应采用 化学结合或物理吸附法 方法.

【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分析】据图分析:图甲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pH为10.2左右,图乙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3℃左右.图丙、丁为两种常见的平板划线法;连续划线法和四区划线法,前者适用于纯化菌种较少的样品,后者适用于纯化菌种较多的样品.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解:(1)图甲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pH为10.2左右,图乙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3℃左右.

(2)由于通过平板划线操作后在F区域出现大量的单菌落以供挑选纯种用(或便于菌种分散),所以F区面积最大.每次划线后为避免接种环上的菌种的残留影响下次划线,需要将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杀死上次划线残留的菌种.据图丁分析,F区划线不要与C区相连.

(3)土壤是土壤的微生物的培养基,含有大量的不同的微生物,从土壤中分离枯草芽孢杆菌,宜选择图丁所示的方法划线培养.分离得到的纯化单菌落是一个细胞增殖下次的肉眼可见的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的菌群,它属于种群.

(4)碱性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与核糖体有关.碱性蛋白酶的分子较小,可以使用化学结合或物理吸附法的固定化酶的方法提高该酶的利用率.

故答案为:

(1)pH为10.2左右和43℃左右的温度

(2)使该区出现大量的单菌落以供挑选纯种用(或便于菌种分散) 灼烧 C(C、D)

(3)丁 种群

(4)核糖体 化学结合或物理吸附法

30.如图甲为某农场的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乙为该农场的某年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为103kJ/(m2·y)],A、B、C、D共同构成生物群落.图丙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情况,据图分析回答:

clip_image026[1]

(1)图甲中的蘑菇、蚯蚓相当于图乙中的 D (填字母).该生态农场建设主要体现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2)据图乙分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8.5×104 kJ/(m2·y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6.7%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图丙标注的字母中,含动物粪便中能量的有 acf ,g的数值 小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h.

(4)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低,主要原因是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据图分析:

甲图为某农场的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蘑菇、蚯蚓是分解者;

乙图为该农场的某年能量流动示意图,A是生产者,其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25+39+16+5=85×103kJ/(m2·y);B是第二营养极,总能量为16+2=18×103kJ/(m2·y);C表示第三营养极,总能量为3+8=11×103kJ/(m2·y);D表示分解者,据此答题.

【解答】解:(1)图甲中的蘑菇、蚯蚓为分解者,图乙中的D 也表示分解者,该生态农场建设主要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2)据图乙分析,A是生产者,其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25+39+16+5=85×103kJ/(m2·y)=8.5×104 kJ/(m2·y);.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6.7%(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图丙含动物粪便中能量的有acf,g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小于h呼吸消耗.

(4)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所以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故答案为:

(1)D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2)8.5×104 kJ/(m2·y) 16.7%

(3)acf 小于

(4)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31.为了研究早餐质量对学生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 40 名健康学生志愿者,按平时早餐习惯分成不进早餐组、高糖组、高脂高蛋白组和均衡营养组,按组别给予相应早餐,并分别于空腹(餐前)和餐后 1、2、3 小时取静脉血检测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含量,实验期间不食用其他食物,实验结果见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clip_image057

(1)不进早餐组 2 小时后表现出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主要原因是 血糖浓度降低,能量供应不足

(2)在 4 组实验中,早餐后 高糖早餐 组血糖浓度升得最快,其主要原因是 糖类消化水解成葡萄糖后被快速吸收

(3)高脂高蛋白组胰岛素水平较高,说明氨基酸和脂肪酸能 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4)若餐后 1 小时取血的同时收集尿液进行尿糖含量检测,不进早餐组(A)、高糖早餐组(B)和高脂高蛋白早餐组(C)的检测结果最可能的是 (填序号).

①A<B<C ②A<C<B ③A

(5)若对进餐组同时检测胰高血糖素含量,那么其变化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胰岛素峰值 之后 (在“之前冶、“之后冶、“同时冶中选择),这是因为 胰岛素浓度的升高和血糖浓度的降低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6)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既有体液调节又有神经调节,这与胰岛 B 细胞的多种受体有关.下列物质中可被胰岛 B 细胞受体识别的有 ②④ (填序号).

①胰淀粉酶 ②胰高血糖素 ③促甲状腺激素 ④神经递质.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近年的高考试题中曲线表征试题,多倾向考察学生的表述能否体现知识信息间的层次关联,结合代谢调节及稳态知识的特点,要求学生能结合“诱发因素(或者代谢起始状态)﹣过程描述﹣结果呈现”递进式表述,藉此考察学生思维和知识结构的层次是否清晰.(1)问需要考生一方面能围绕图形横纵坐标变量提炼出“血糖浓度变化”信息,而且能联系起血糖主要指的是葡糖糖,另一方面需要结合“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联系教材中“葡糖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然后确定递进式的表述方式.(2)问需要考生明确早餐中的糖与血液中的血糖的层次关联,方能在答案中体现“食物要经过消化、吸收才能进入循环系统成为血糖的递进式表述.

【解答】解:(1)不进早餐2小时,体内贮存的糖大量被消耗后,导致血糖降低,能量供应不足.因此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

(2)在4组中,高糖早餐,大量糖类被消化水解成葡萄糖进入人体血液中,因此血糖升的最快.

(3)高脂高蛋白食物被消化成氨基酸和脂肪酸,能够促进体内胰岛素的合成.

(4)虽然高糖、高脂高蛋白在短期内都会使血糖显著升高,但没有超过人体血糖调节能力,并没有超过肾糖阈值,肾小管能对原尿中葡萄糖进行重吸收.所以三者检测结果相同.

(5)胰高血糖素的峰值出现在胰岛素之后,胰岛素分泌促进血糖合成与转化,并贮藏起来,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葡萄糖大量被消耗,血糖下降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6)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胰岛细胞能接受血液中葡萄糖升高的直接刺激,从而分泌活动增强.其次血糖升高引起下丘脑某一区域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副交感神经)达到胰岛B细胞.所以胰岛B细胞具有接受来自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的受体.最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因此胰岛B细胞上具有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故答案为:

(1)血糖浓度降低,能量供应不足

(2)高糖早餐 糖类消化水解成葡萄糖后被快速吸收

(3)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4)④

(5)之后 胰岛素浓度的升高和血糖浓度的降低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6)②④

32.如图甲为有关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示意图,①②③④为激素.图乙为某种免疫异常疾病的发生机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clip_image059

(1)当人体进入寒冷环境时,神经细胞分泌的 神经递质 作用于下丘脑,进而使得①②③增多.若某患者误服了过量的②,则物质③的分泌量 无明显变化 ,原因是 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经消化分解后失效

(2)当人体大量失水时,激素④的释放量 增加 ,该激素只作用于肾脏中的肾小管和集合管,是因为其细胞膜上 特异性受体 有关.

(3)图乙中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为 自身免疫病 ,a细胞由 B细胞或记忆B细胞 分化而来.图中抗体能与红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原因是 红细胞表面具有类似于与该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物质 .吞噬细胞对沉淀物的消除主要依赖于细胞中的 溶酶体 (结构)完成.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寒冷条件下,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细胞代谢增强,图中物质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物质②是促甲状腺激素,物质③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的细胞.

2、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储存在下丘脑,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其对水分的吸收.

3、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了损伤并出现了症状.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解答】解:(1)当人进入寒冷环境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丘脑,进而使得①②③增多,从而使细胞代谢增强.物质②是促甲状腺激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后在消化道被消化而失去作用,因此用②饲喂正常动物,物质③的分泌量无明显变化.

(2)人体大量失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增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由于只有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的细胞膜上有与抗利尿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因此抗利尿激素只能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3)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乙中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为自身免疫病,a细胞由B细胞或记忆B细胞在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而来.由于红细胞表面具有类似于与该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物质,所以图中抗体能与红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吞噬细胞对沉淀物的消除主要依赖于细胞中的溶酶体完成.

故答案为:

(1)神经递质 无明显变化 ②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经消化分解后失效

(2)增加 特异性受体

(3)自身免疫病 B细胞或记忆B细胞 红细胞表面具有类似于与该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物质 溶酶体

33.SRY﹣PCR是对移植前的人胚胎进行性别鉴定的技术.基本操作程序如下:

(1)从被测胚胎的 滋养层 中取出几个细胞.

(2)以Y染色体上SRY基因(性别决定基因)的一段序列作引物,用被测胚胎DNA作模板进行PCR扩增.根据SRY基因序列设计的引物长度一般为20~24个核苷酸,其不宜过短的原因主要是 防止引物随机结合 .两种引物中G+C的含量相差不宜过大,原因主要是 G+C的含量差别过大,低温复性温度难以统一

(3)最后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含有SRY基因的特异性DNA序列作 探针 ,利用 DNA分子杂交 技术检测扩增产物.如果某早期胚胎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可判断该胚胎发育成的个体性别是 雄性 .若该技术岗位上的操作人员为男性,要求一定要戴好手套、口罩和工作帽等,主要原因是 男操作员的RY基因可能污染样品

【考点】基因工程的应用.

【分析】1、取囊胚中滋养层细胞进行性别鉴定,这样不会破坏胚胎.

2、用SRY特异性探针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若形成杂交带,则说明其含有SRY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性别决定基因),则胚胎的性别为雄性.

【解答】解:(1)对移植前的胚胎进行性别鉴定时,宜取囊胚期的滋养层细胞进行鉴定.

(2)以Y染色体上SRY基因(性别决定基因)的一段序列作引物,用被测胚胎DNA作模板进行PCR扩增.根据SRY基因序列设计的引物长度一般为20~24个核苷酸,其不宜过短的原因主要是防止引物随机结合,两种引物中G+C的含量相差不宜过大,原因主要是G+C的含量差别过大,低温复性温度难以统一.

(3)最后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含有SRY基因的特异性DNA序列作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扩增产物.如果某早期胚胎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可判断该胚胎发育成的个体性别是雄性,若该技术岗位上的操作人员为男性,要求一定要戴好手套、口罩和工作帽等,主要原因是男操作员的RY基因可能污染样品.

故答案为:

(1)滋养层

(2)防止引物随机结合(或引物的特异性差) G+C的含量差别过大,低温复性温度难以统一

(3)探针 DNA分子杂交 雄性 男操作员的RY基因可能污染样品

2016年9月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