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先锋】混凝土离析原因探讨

 一克拉的幸福6 2016-11-03



混凝土离析是指拌合物组成材料之间的粘聚力不足,拌合物成分相互分离,粗集料下沉、砂浆上浮,以致造成混凝土硬化后出现蜂窝、麻面、薄弱夹层等质量缺陷的现象。


1水泥

1)水泥细度的变化:水泥细度越高,其活性越高,需水量也越大,水泥颗粒对减水剂的吸附能力也越强,能明显减弱减水剂的减水效果。因此,当水泥细度突然降低时,外加剂的减水效果会明显增强。此时,如果外加剂掺量不变,混凝土的用水量将大幅度减少。如果不及时调整,容易造成外加剂用量过大,产生离析。

2)水泥含碱量的变化:碱含量对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影响很大,含碱量降低,减水剂的减水效果增强。当水泥的含碱量发生明显变化时,可能对混凝土的黏度、流动度产生较大的影响,产生离析。

3)水泥保管与存放时间:水泥如果保管不好,极易受潮,受潮后需水量将降低。水泥存放时间越长,颗粒之间经吸附作用互相凝结为较大颗粒,降低了水泥颗粒的表面能,削弱了水泥颗粒对减水剂的吸附,表现为减水剂的减水效果增强。如果不及时调整,容易造成外加剂用量过大,产生离析。

2外加剂

1)混凝土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的掺量过大,减水率过高,单方混凝土的用水量减少,有可能使减水剂在搅拌机内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而在运输过程中不断的发生作用,致使混凝土到现场的坍落度大于出机时的坍落度,产生离析。

2)外加剂和水泥的适应性不好也会造成混凝土离析。

3粉煤灰

1)当粉煤灰的质量突然变好时(如细度从19%变为4%),粉煤灰的需水量降低很大,易造成混凝土离析。

2)当粉煤灰的质量突然变差时(如细度从19%变为38%),由于粉煤灰的很大一部分已失去胶结料的功能,因而外加剂相对胶结料掺量实际上是提高了,容易出现离析。

粉煤灰是混凝土重要的掺和料之一,能极大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密实性及强度性能。如果粉煤灰质量波动较大,则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难度增大,容易产生离析。

4骨料

骨料是混凝土中用量最大的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骨料质量的波动很容易造成混凝土的离析。

1)碎石质量不好。碎石粒径增大、级配变差、级配单一,都容易造成混凝土的离析现象。

2)砂子质量不好。砂子中石头多、含水过高、片状石屑量过大将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产生离析。

3)骨料含水率过高,混凝土拌合料在搅拌机中搅拌时,骨料表层毛细管中的水不能及时释放出来,容易使拌合水用量过大。而在运输过程中,毛细管中的水不断的往外释放,产生离析。

4)骨料含泥量过大,使水泥浆同骨料的粘结力降低,对骨料的包裹能力下降,导致骨料分离,产生离析。

5施工管理

1)施工配比不当。水加多了、水泥用量少等造成离析。此外,计量系统不准确也会导致。

2)混凝土运送到施工现场后,工人随意向拌和物中加水,导致水灰比增大,水泥砂浆变稀,拌和物的粘聚性变差,产生离析。

6罐车

1)水量多了造成的离析。最主要也是新手特别容易犯的错误,没有严格按照搅拌车使用流程来,在头一天洗车时搅拌罐里的水没有放,或者没有放完就直接进料。致使混凝土送入罐车后水灰比发生变化,拌和物变稀,产生离析。

2)搅拌罐停转造成离析。搅拌罐在运输途中千万不能停,没有搅拌混凝土会出现沙、石、水泥互相脱离,从而离析变质,但是这时更要担心闷罐。

3)搅拌罐转速过快离析。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如果驾驶员使搅拌罐转速太快,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造成较重的碎石子下沉。

4)罐体设计不当也会离析。主要是罐体内部搅拌叶片的安装设计角度以及做工等不合格造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