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观主义者

 客家书院 2016-11-03

乐观主义者

 

刚才读到一句话:“见多识广的法律家,必须是真正的乐观主义者,尽管他们经常提出令人沮丧的观点。”我不是见多识广的法律家,但后半句套在我身上还是非常合适,为自己经常胡说八道开脱辩解。

 

律师的作用在于化解已发生的矛盾和防患潜在的风险,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老子说“哀兵必胜”、“慈故能勇”。哀兵为什么能够胜利?哀兵不是哀伤沮丧的军队,“哀”的意思是忧患意识,有忧患意识而早作准备的军队一定会取得胜利。慈悲为什么能够勇敢?慈悲生善良,善良生正义,只要坚持正义就会有勇敢。

 

所以,纵使律师是传递坏消息泼冷水最多的职业人,所提出的建议和观点的确常常令人沮丧,令人讨厌。但只要自己内心充满乐观,对实现人生价值充满信心,无论他对个案的观点是如何地沮丧,传递给客户一样是充满希望的未来。

 

西方人眼中有两位东方文化代表,辜鸿铭和印度诗人泰戈尔。辜鸿铭也被印度的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他1857年生于马来西亚英国人布朗的橡胶园内,布朗先生独具慧眼,见辜鸿铭极有语言天赋且天资不凡,收其为义子并倾心培养,送他到英、法、德等国留学,所以辜鸿铭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希腊语、拉丁语等九种语言。

 

有一天布朗先生对辜鸿铭说:“你可知道,欧美列强已变成了野兽,他们仗恃着坚兵大炮,到处杀人放火疯狂掠夺,非洲黑人成千上万被掠走,像牲口一样贩卖到美洲做奴隶。美洲的印第安人,也被杀得差不多了。而你的祖国——中国,正被放到砧板上,侵略者正操起屠刀,准备分而食之......孩子,如果我有你的天赋,我甘愿做一个学者,拯救人类。我希望你学贯中西,担负起富国强家的责任,教化欧洲和美洲。”之后,辜鸿铭带着这份内心的坚守和希望,回到了百孔千疮的祖国。

 

如今人们谈起辜鸿铭,只知道他是保皇派代表,是腐朽大清的卫道者。只记起他留着大清的最后一条辫子,一口流利的外语却坚持穿长袍而不穿洋装,还为纳妾和小足女人进行头头是道的辩护。虽然辜鸿铭用这些奇装异行和奇谈怪论来吸引人们眼球,常常进行绝望的批判,更是提出许多让人沮丧和无奈观点......但是,从未见他停止过积极的思考。正如他对英国作家毛姆说:“你看我留着发辫,那是一个标记,我是老大中华的末了的一个代表。”

 

穿越百年,才知道辜鸿铭所做的坚定而绝望的守护,正是基于他内心强大的乐观。正因如此,他才敢用看起来荒诞乖张的行为和离经叛道的语言,去实现他对东方文明的坚守。

 

用老子的“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作为结语。给予越多,自己反而更加富有;给予越多,自己反而得到更多。

我想,除了乐观,没有其他。

                           二0一六年十一月一日于书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