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一个高中生的作品让伦敦大学教授吃惊!他说你应该申请世界顶尖的艺术大学!

 晨星楼藏书 2016-11-03



昨天,耳朵人创始人之一,高二学生田地参加了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纯艺系在重庆的交流活动。研究生导师David Mabb教授看了田地的绘画、动画作品后非常吃惊,他甚至认为田地的能力都可以不用上大学了!



David Mabb教授认为田地应该申请更顶尖的大学,如耶鲁大学。


David Mabb教授为什么如此看重田地?田地的作品到底有什么不同?田地是怎么开始画画的?


而这一切,和田地的爸爸田太权(注:田太权,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家)的引导有直接的关系。


田地从五岁开始画画,今年十六岁了。下面看看田爸爸是如何引导田地画画的吧。


田爸爸在田地漫长的十多年绘画中,从不教田地美术基础,也不过多的干预田地画画,一个月也仅指导几次。田爸爸认为,过度指导会让孩子失去自我和养成依赖心理。


田爸爸说:“孩子在某个节点上给予指导才是真正有用的。”


田爸爸指导秘诀


田爸爸指导秘诀:1:要田地每天坚持画画  2:不画素描、不写生,不教色彩,只是不断提醒田地画身边的任何东西,同时进行改变、想像。


田爸爸说:这种方法是我自创的《改变绘画》。对于孩子来说,绘画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改变意识。边画边改变,让孩子慢慢意识到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他们长大后,无论从事什么行业,他们会下意识去改变,去创新。


田爸爸说:2011年底我创办了耳朵人艺术儿童工作室。孩子们来到耳朵人,学习的就是《改变绘画》,这也是我对田地十多年来最重要的指导方法。我希望更多的孩子因此而受益。


下面看看田地的故事,看看田爸爸是如何指导田地画画的吧!


田地五岁

下图:田地正在画画



下图:田地作品《鱼图》。这幅画最有意思的,鱼的眼睛变成了一只蜜蜂!


田爸爸一开始就告诉田地:画画是好玩的魔术,是超级变变变!

鱼的眼睛变成了一只蜜蜂,就是田爸爸最重要的引导方法。这个方法田爸爸把它叫为《改变绘画》

田爸爸说:《改变绘画》就是思维训练!

爸爸认为:改变意识的培养,越小越好,而画画是最好的培养载体。


田地六岁

下图:田地在他的作品前



下图:田地作品《发光的溜冰鞋》



如果观察田地的作品,会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他画画的内容都和生活有直接的关系。

田地六岁的时候天天和爸爸在小区溜冰。《发光的溜冰鞋》画的就是他自己的溜冰鞋。

田爸爸不断的告诉儿子:画身边的一切,你的灵感永远不会枯。


田地七岁

下图:田地正在画画



下图:田地作品《酸奶》



田地七岁时,每天放学妈妈都会给他买一瓶酸奶。田地在母亲节那天特别画了这幅画。

田爸爸告诉儿子:艺术是表达。画画除了好玩,还可以表现喜怒哀乐。

所以,田地在作品里不断融入自己的喜怒哀乐,把他喜欢的讨厌的都画进了画里。


田地八岁

下图:田地在田爸爸北京工作室。芙蓉姐姐拜访田爸爸工作室,她非常喜欢田地,于是在田地作品前合影。



下图:田地作品《十二层烤腿香肠面包·毛毛虫面包》



田地小时喜欢吃汉堡包,汉堡包就成了他画画的题材

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田地创作的素材。这个作品内容特别丰富,有生活场景,有战争场景,汉堡包夹层部分又是密密麻麻的毛毛虫。

田爸爸不断提醒田地:画任何东西都要去改变它,画任何东西都要加上想像。对于田地来说,改变意识的培养从五岁就开始了。

田爸爸说:好多家长送孩子去美术班,巴不得马上看到画面效果!其实,表面上的画得好是没有意义的,孩子的改变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才是重要的。


下图:田地八岁时把买作品的7000元全部捐给灾区。



下图:田地应法国大使馆邀请参加慈善拍卖。



田地九岁

下图:田地正在画画



下图:田地作品《电池逃跑了》



田地嘴里念念有词:画什么呢?画什么呢?突然“啪”的一声,一节电池掉到了地上。他高兴大叫:哈哈,我知道画什么了,就画电池逃跑了!一节电池给了他创作的灵感。

田爸爸:很多孩子回家不知画什么。其实,身边一切都是观察、想像和创作的源泉,关键你是不是每天坚持边观察边画画,边画画边想像!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每天坚持边观察边画画,边画画边想像!

每天坚持边观察边画画,边画画边想像!

每天坚持边观察边画画,边画画边想像!


田地十岁

下图:田地正在画画



下图:田地作品《云南十八怪》

田地十岁时去云南大理玩,他特别喜欢吃烤乳扇,于是他把烤乳扇和酒店的灯泡作为素材,创作了这幅作品。

田爸爸朋友,歌唱家火风当时也在大理,田地画完送给了火风叔叔。


田地把身边的一切变成自己的作品。所以,重要的事情再说三遍!

身边的一切是创作的素材!

身边的一切是创作的素材!

身边的一切是创作的素材!


下图:田地作品《单身汉》拍卖9000元,全部捐款。



田地十一岁

下图:田地正在画画



下图:田地作品《耳朵人冒险的故事》

田地在多年的绘画中,创造了一个人物叫耳朵人。在《耳朵人冒险的故事》作品里,田地讲述了耳朵人冒险打怪兽的故事。

其实,耳朵人就是田地自己。


点击!田地10岁创作的动画作品《耳朵人冒险的故事》



田爸爸:很多人问为什么叫耳朵人,大家知道原因了吧!田地在2011年2月画这幅画的时候,我压根儿没有想到会创办耳朵人工作室。没想到2011年底,耳朵人工作室就成立了。


下图:田地十一岁时,德国慈善机构在上海策划了《为了中国的孩子——田地作品专场慈善拍卖》。



下图:这位美女花了8000元买了田地这幅作品(田地身后那幅画)。



田地十二岁

下图:田地十二岁去秦国旅游时创作了这幅作品。

每年寒暑假,田地爸爸妈妈都会带田地出去旅游。每天,田地都会把他所见所闻所想画进画里。

田地写道:我是在这个名叫“顺和吴”的咖啡店画的画。画中的泰文全部都是咖啡店的目价表,底下的三个杯子就是我们喝的冷饮,还有旁边的一些用来装饰的植物我都画在画里面了。


下图:田地正在“顺和吴”咖啡店画画


下图:田地作品


下图:田地作品


下图:田地作品


下图:田地作品


下图:田地十二岁创作的这幅作品拍卖并捐款给雅安地震灾区。


田地十三岁

下图:田地正在创作大幅丙烯作品


田地创作的大幅丙烯作品



为什么没有学美术基础的田地会画出这样的作品?

看看田地这些大幅的作品。作品内涵丰富,色彩张扬,扑面而来的是强烈的表现力和张力。

田爸爸一直没有教田地素描、色彩写生等美术基础。田爸爸经常告诉田地:不要去学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一只签字笔就可以创造世界!

田爸爸认为,画画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画画训练孩子的改变意识,从而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田爸爸不赞同社会上哪些美术机构,天天变着花样教各种画法、技法,尝试这样那样的手工,虽然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满足了家长当堂课就看得到的结果,但对于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创作能力没有多大的益处。


田地呢,更多的用一只笔,不断去观察周边事物,不断的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想像,多年的坚持培养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创作能力。

有了创造力,今后无论是用油画、丙烯,还是选择木刻、雕塑、动画等,都可以迎刃而解。

而田地就是典型的案例,有了创造力,他几周就可以熟练在电脑上创作动画;有了创造力,创作巨幅的丙烯画作品也没有任何问题。


下图:田地作品《马年》。


下图:田地十三岁时出版《蚊子也会做梦》。



下图:田地十三岁时威尼斯艺术驻留一个月




田地十四岁

下图:田地作品《童话拯救世界》


田地为了创作《童话拯救世界》,从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初中时)就画画。一年完成了24幅作品,这些作品都是油画布上创作,尺寸60X60cm。


田爸爸:在耳朵人有些孩子在家里不画画。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的孩子,他们都异口同声的说作业多,没有时间。

真的没有时间吗?

画画是乐趣,但也是一种学习,它和电视的精彩节目、电脑、手机里的游戏以及其它娱乐、玩耍相比,大多数孩子经不住后者的诱惑。

所以,不是没有时间,是家长缺乏智慧的引导——即如何让孩子从小坚持做一件事情。


一个孩子如果在五年每天坚持做一件事情,一定会成为习惯。田地从五岁开始坚持,到现在,画画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下图:2013年7月,田地正在创作《童话拯救世界》



下图:2014年8月,十四岁田地正在创作《童话拯救世界》


下图:田地十四岁作品《童话拯救世界》



下图:田地十四岁作品《童话拯救世界》


下图:田地十四岁作品《童话拯救世界》


下图:田地十四岁作品《童话拯救世界》


下图:田地十四岁作品《童话拯救世界》



田地十五岁

下图:田地十五岁创作的作品


下图:田地十五岁作品《等待》


作品诠释:他们充满希望的等待爱人归来,等了几百年,衣服都破了,植物在身上生长,胸前开出了花,他们依然在等待......


下图:田地十五岁作品



下图:田地十五岁时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



下图:田地参展作品《活在梦里》( 十岁时创作)



下图:田地十五岁作品



下图:田地十五岁作品


田地十六岁

下图:田地素描习作


下图:田地素描习作


下图:田地第一张人物色彩创作




田地从小不学素描,并不等于以后不学素描。

田地爸爸说:家长送7岁左右孩子去学素描,简直是乱搞!一个小孩子能够理解素描中的立体感、质感、透视、结构、空间感吗?


田地爸爸认为:十五岁左右学习美术基础最有效率,一年的时间可以轻松的超过那些从小学素描五年以上的孩子。


所以,田地爸爸说:儿童过早的学习素描等美术基础,反而会扼杀他们天生的艺术感觉,从而禁锢他们想像力和创造力。


田地在学习素描的同时,开始把掌握的造型能力和准确度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下图:他作品的素描草稿。








田地学习了素描,很快就融入他的创作中。想像力、创造力加上造型能力,将给他未来带来无限的可能!


田爸爸说:目前中国的少儿美术教育,大多数老师没有创作能力,只有可怜的美术基础,所以他们只能简单给孩子们复制自己——学习技法。同时,为了满足孩子猎奇心理和家长“当堂课结果”的需求,天天挖空心思围绕技法、画法、形式上变花样,而忽视了艺术教育的本质——艺术素养及创造力的培养。


田地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坚持才有结果。

田地爸爸引导田地的秘诀:把画画变成思维训练,因为决定孩子未来的是创造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