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万没想到,能给孩子最好的奖励,其实就是你自己

 培根阅读 2016-11-03


“爸爸真棒”在美国的主笔、家有三宝的特雷西一直在管教孩子上费尽心思。不过自从研习了一本武林秘笈后,孩子们竟然都乖乖听话了,不仅如此,二女儿更深情的说出了“Mom,you know how much I love you.”

掌声欢迎特老师就正式开班教学啦。



该不该奖励孩子?

我和不止一个朋友讨论过——如果孩子好好学习,好好完成作业,好好帮助做家务,我们是不是应该给他们奖励?

大家的意见分成两派——

赞成派

孩子嘛,和大人也是一样的,大人工作,上班挣钱,如果不挣钱,那谁还会愿意去上班?

所以,奖励孩子是必须的,扫地给1块,洗碗给5毛,买个玩具,或者买个冰激淋,很公道;

反对派

做好事是应该的,做作业是应该的,作为家庭成员之一,做家务当然也是应该的。

所以,我们根本不该去奖励孩子的好行为,否则,如果等我们老了,要孩子给端一杯茶,倒一杯水,买点水果看看我,难道都要付钱吗?

我要是穷呢,我要是没钱给他们呢?难道他们就不来看我了吗?所以,歪风不能长,坚决不能给奖励。


问题其实在于该“如何奖励”

到底哪一派的说法是正确的呢?我一度很迷惑,直到后来看了一本书,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行为管理专家LynnClark的《SOS解救父母》,才觉得茅塞顿开。

Clark的观点非常明确——父母应该奖励孩子的好行为,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奖励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

我们的问题,不在于“应不应该”奖励孩子,而在于“如何选择”奖励孩子的方式。

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努力工作,加班加点,绝大多数是为了一个“钱”字;即便是期盼“升职”,也多半是为了后半句的“加薪”。

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大多数父母,会只简单地把“奖励”二字和“物质奖励”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往往敏感地认为:给孩子物质奖励就是在娇惯孩子的臭毛病。

然而,Clark告诉我们:给孩子的奖励可以分成好几种呢!

更好笑的是,咱们大人在意的“奖励”,还往往并不是孩子最在意的奖励!

Clark把孩子喜欢的奖励分成了三个大类:

物质奖励

冰激淋、球、钱、书本、跳绳、气球、悠悠球、手电筒、特别的甜点、CD。

行为奖励

包括特权奖励。和妈妈一起玩牌,去公园,和爸爸一起看书,帮助烘焙饼干,看晚间电影节目,约小朋友在家过夜,和爸爸一起玩球,一起做游戏,一起出去吃披萨;

精神奖励

微笑、拥抱、拍拍、关注、肢体接触、鼓掌、目光鼓励、表扬、“干得好”;

对许多大人来说,第一类奖励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

而对孩子呢?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精神奖励>行为奖励>物质奖励


家有儿女,奖励也需讲策略

我想给大家讲讲自己的经历。

我家老大是个男孩,老二是个女孩。

老大除了做事有点拖拉,性格很乖,很随和,大人一说就听。

妹妹就完全不一样,暴脾气,我们给老二取了个绰号叫“格格”,不是因为她长得漂亮(当然作为亲妈我认为她长得也是挺漂亮的),但叫她格格主要是因为她,脾气特大。

所以你们看到了吗?同样的家庭教育,一样会教出完全不同的孩子来!

这个暴脾气小格格,看上去浑身都是问题。

早上起床,不肯好好穿衣服,挑剔衣服选得难看不舒服;

刷牙洗脸,嫌弃哥哥没冲马桶,嫌弃洗脸池边的水渍没擦干净……总要哇哇乱叫半天;

放学回家嫌弃饭菜不好吃,总是要拖拖拉拉,哼哼唧唧地作天作地一番……

总之就是各种吵闹和坏行为,你批评她,不得了,惊天动地哭。

有一次,她睡觉的时候做梦,张嘴问了一个问题,把她爸给吓得,她爸说:“我好纠结啊,到底要不要回答这个问题呢?万一答错了,她一定会哭醒;万一答对了,但不是她心里的答案,她也会哭醒;可万一不回答,她感觉受了冷落,会不会还是要哭醒呢……”

一个30多岁的大男人,眼看着冷汗都掉下来了,可见受煎熬之深。

为了女儿的坏脾气,我没少想办法——

玻璃球罐


比如说设置“玻璃球罐”(marble jar)。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这个链接(美国的激励系统有这么牛?七个方法让皮大王秒变乖孩子)来看我往期的文章。

效果:明显。

至少大人让她做什么事情,她会去做了,禁止她做什么,她也会乖乖停下来。

时间表

第二个方法是“时间表”,什么时候起床,用几分钟来吃饭……都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给她养成良好的习惯。

对“时间管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这个链接(有了这些时间管理神器,再也不用跟着孩子屁股后面吼)。

效果:明显。

别的都很好,就是吃饭一定会拖拉。

以上两种方式都很有效,问题是,它们安抚不了她的情绪,她做很多事情仍然是不情愿的,有时候一边做,还会一边嘟囔:


Mom!I hate you!

当然,儿童心理学家也说了,这种小情绪,你大人也不用当真。孩子虽然是在抱怨你,但他内心还是爱你的。

看了Clark博士的书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

奖励方法是不是出了偏差?

我给妹妹的奖励,到底是不是她所迫切需要的那种奖励呢?

你们看,我家的老大是个男孩,作为男孩,他简直就是“神经大条”的代名词。比如,一条裤子,他可以反穿一整天,也没有任何感觉。

你奖他一套乐高,他乐呵呵拿着就跑,自己在角落里一玩就是几小时。根本懒得搭理你大人。

而老二,她是情感细腻的女孩。你奖她玩具,她开心,但是她也会不停地跑过来,拉你和她一起玩。

这是精神层面上的需求,就好比一个成年的女性,老公送她名牌包包大钻戒,她当然高兴,但如果老公送完包包不理她,又跑去加班了出差了,她的心里仍然会觉得空落落地……

有时候,再多的物质也比不上一个温暖的拥抱。

对于孩子来说,道理也是一样的。

从表面看,妹妹是一个乱发脾气,不讲道理的“坏孩子”,可如果你静下心来想一想,她的地位实在很特殊——

  • 她是一个女孩,有着女孩特有的敏锐感官;

  • 她出生在多子女家庭,位列老二,一生下来就有兄弟和她分享父母的关注;

  • 她的成长阶段,恰好位于爸爸的事业上升期,以及她妈我最忙碌的时期,所以每次她来要求我们陪伴的时候,我们经常都在各忙各的,会不停要求她等一等,再等一等……

所以,大吵大闹的小格格的内心深处,其实住着一个孤独的,哭着喊着“求抱抱”的小小灵魂。

如果你看懂了这一层,自然就会明白,暴脾气妹妹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奖励。

于是,我改变了奖励孩子的策略:


陪伴和倾听

每天早晨,我先提前10分钟起床,然后来到妹妹的房间,抱着她,和她聊天,有时候,我会求她讲一个故事给我听,或者,唱一段在学校新学的儿歌——这种奖励,叫做“陪伴”和“倾听”;


关注和赞扬

吃早饭的时候,我会坐在妹妹身边,摸摸她的头发,看着她吃饭,如果她吃得又快又好,我就夸张地大声夸奖她——这种奖励,叫做“关注”和“赞扬”;


爱的抱抱

吃完早饭送她出门上学,我会用力地拥抱她,让她猜猜“妈妈爱你有多少”,然后,我会把两只手臂尽量伸长,告诉她“有那么那么那么多!比所有的妈妈加起来还多!”——这种奖励,叫做“爱的抱抱”。

当然,如果她一整个早上都表现优秀,我还会加上一点小小的物质奖励,在她的 marble jar 里,放上两个大大的玻璃球。

然后,奇迹就发生了,短短两天之后,女儿起床就再也没让我催促过,刷牙也没抱怨过,吃饭也没磨蹭过。

更让我眼睛发酸的是,一天,她在出门上学的时候,突然回头看着我说:

Mom,you know how much I love you.

父母,对孩子来说,真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我们全都忘记了,其实我们本身,就是孩子最看重的礼物。



以下是心理学家建议的,奖励孩子的几个要点:

 必须奖励好的行为。

 要经常奖励孩子。

孩子们学会说话、穿衣,分享玩具,做家务,是因为他们能够从父母和其他人那里得到奖励。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经常性地充分奖励孩子的好行为。

一个成年人完成工作,作为回报,他能从别人那里得到认可和报酬。认可和报酬就是对完成工作的奖励。

报酬能够改变我们的行为,它们也因此被称为“强化刺激”(reinforcers)。

当孩子因为某一个特殊的行为得到了奖励的时候,他们的行为就得到了强化。这也意味着,这个行为在不久的将来更可能重复发生。

我们坚持上班,是因为我们能一直得到工资。所以,如果孩子的一些行为能让你感到高兴,那么你一定要记得用经常性的奖励去强化它。

一些父母非常吝啬,不愿意给孩子表扬和关注,他们说他们太忙,而且孩子即便没有奖励也应该坚持有好的表现。

吝啬奖励的父母,根本无法理解微笑、拥抱、赞扬对孩子的意义。

如果你4岁的孩子帮助你整理房间,做一些家务,你应该告诉他,你有多么感激。如果你不说,未来他几乎不会再帮你做这些事情。

 奖励的动作要迅速。

为了让奖励更有效,你应该在孩子做出好的行为之后“立刻”、“马上”去奖励他。

如果你的女儿把家里的垃圾拿出去(哪怕这是她每天的任务),你也应该立刻表扬她,而不是在一个小时之后才想起来夸奖她。

我们所有的人都希望在自己做好事之后立刻得到表扬。

 赞扬特定的行为。

你应该赞扬的是孩子的特定行为,而不是泛泛地表扬孩子本人。

所谓“描述性的表扬”,是指表扬行为,而非孩子。

如果你的女儿帮你整理了房间,你应该说:“你的房间看上去太棒了,你整理房间的水平真高。”

这比夸奖她“好孩子”要有效得多。

 物质奖励放最后。

孩子们经常会在做好事之前向你索要物质奖励。如果你偶尔使用物质奖励,那么请记住,你应该只在他们“做完好事之后”去奖励他们。

当你给孩子提供了物质奖励,或者行为奖励,不要忘记也要同时给他们一个精神奖励。

“奖励”就说到这里,下次,特老师会和大家谈一谈关于“惩罚”的秘诀,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您可以在后台输入关键词“好习惯”见“爸爸真棒”原创的更多的行为教养类文章;输入关键词“特雷西”见“爸爸真棒”这笔特雷西的更多文章。

特雷西是“爸爸真棒” 联合创始人,原上海“白骨精”,现在美国边带三个娃儿边近距离观察美国教育,复旦新闻系毕业的她对中美教育的比对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见解。


清华爸+复旦妈打造的原创教育平台

聚焦国际化教育和学习力研究


点击菜单栏,阅读我们为您精选的专栏文章;

或回复以下关键词找到您需要的:

国际教育 | 学习力 | 在美国 | 他山石 | 爸爸说 

优学习 | 好习惯 | 特会玩 | 心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