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你从分类思维的角度一口气读完《人类简史》

 昵称3322452 2016-11-03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以色列人,1976年生,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著作《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被业内称为“奇书”。豆瓣现有9700多人评价,评分高达9.3分。


《人类简史》是好书吗?

        朱自清说:
        ”其实,‘概论’‘大纲’‘小史’也可以做得好。一是自己有心得,有主张,在大著作之前或之后,写出来的小书;二是融会贯通,博观约取的著作;虽无创见,却能要言不繁,节省一般读者的精力。“
        这本书我读了两遍,在我看来,朱自清所说的这两条,《人类简史》显然都符合,甚至它本身已不是“小书”,已然是本“大著作”,因为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这本书中有自己的“创见”。


《人类简史》的亮点在哪儿?

        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说:
        “一个科学家最重要的贡献通常并不是提出一个新理论,或是揭示一个新现象,而是于旧理论和旧现象中发现观察的新方法。”
        在我看来,尤瓦尔·赫拉利有着非常敏锐和独特的分类思维,这成了《人类简史》整本书中“观察的新方法”最耀眼的亮点。


《人类简史》是如何利用分类思维来观察的?

        开篇,尤瓦尔·赫拉利寥寥数语就概述了135亿年前到目前的世界概况,他描述道:
        135亿年前,“大爆炸”宇宙形成现在的样子,成了物理学
        之后过了30万年,物质和能量形成复杂结构,原子、分子如何互动,成了化学
        38亿年前,地球上,分子结合形成有机体,有机体的故事成了生物学
        7万年前,智人开始创造出更复杂的架构,称为“文化”,人类文化继续发展,成了历史学
        这种独特的分类视角,解决本书“人类”的定义问题,从生物学的角度,人和其他任何动物相比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文化让人类这个群体脱离了生物属性,和其他动物区分开来。理解这一点是理解本书的前提,是读者和作者在“人类”概念上应达成的共识。

        接下来,尤瓦尔·赫拉利又开始分类:
        大约7万年前,认知革命让历史正式启动。
        大约12000年前,农业革命让历史加速发展。
        不过是500年前,科学革命让历史画下句点而另创新局。
        这本书的内容,讲述的就是这三大革命如何改变了人类和其他生物。
        在前面分类达成的共识基础上,尤瓦尔·赫拉利将人类文化进行了分段处理,也就是根据人类文化在不同时间段的特点先区分开来,然后再连成一线。
        同时,尤瓦尔·赫拉利还用分层思维强调了一个事实,我们人类并不是一条单线演化下来的,大约200万年前到大约1万年前为止,整个世界其实同时存在多种不同人种。只不过后来智人——我们直接的祖先——的崛起造成了其他人种逐渐灭绝。

        说到“认知革命”时,我们都认同人类因为有了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才和动物区分开来,不再只是尤瓦尔·赫拉利分类中的“生物学”,而进入到文化层面。但是,具体是什么思维和沟通方式呢?我们其实还是模糊的,我们说人类有语言,但其实很多动物也有比较复杂的语言。
        尤瓦尔·赫拉利又展示了他分类思维的天分,找出了人类这种新思维真正独特的功能,并不在于能够传达关于人或狮子这类的客观事物信息,而是能够表达关于从来没有看过、碰过、耳闻过的事物,开始讨论虚构的事物。而且虚构这件事的重点不在于让人类拥有想象,更重要的是可以一起想象,编织共同的虚构故事。从而得以用虚构故事集结大批人力、灵活合作。从此,文化演化绕开了基因演化,快速前行。人类统治了世界。
        尤瓦尔·赫拉利又不遗余力将语言的演化进行了分段处理:
        河边有狮子(客观事实)——八卦信息(社会关系)——虚构故事(共同相信的虚构概念

        尤瓦尔·赫拉利似乎有着一种独特的天分,能从模糊复杂的现象中找出事物的根本不同点,从而将彼此区分开来。让模糊的概念一下变得清晰起来,英文单词definition本身就兼具“定义”和“清晰度”双重含义。分类思维这一工具的重大功效就是将模糊的变成清晰的,它需要有发现不同的眼力。

        与此同时,尤瓦尔·赫拉利站在一个“间谍卫星的高度”来看整个世界,这也是一种整体的眼光,尤瓦尔·赫拉利毫不吝惜地在书中明确写到了这一点,甚至在书末致谢中第一个就是要感谢贾雷德·戴蒙德给他的整体观点(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也是将整体观点和分类思维应用绝佳的著作)。
        整体和分类矛盾吗?是,也不是。
        说矛盾,是指你在抓整体的时候,不要纠结于细节,人类大规律当中总会有些事例是跳出来的,但它们并不影响这大规律。多数时候,正是矛盾之间的较量推动了历史前行。
        说不矛盾,是因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用分类思维当然是要找不同,但更进一步是要发现各个不同之间的共鸣和联系。就好比一段音乐,如果音符都是一样的,那整体想必是呆板无趣的,只有不同的音符组成和弦,联成旋律,才能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整体。

        在“间谍卫星的高度”,尤瓦尔·赫拉利又以他犀利的分类,概述了人类整个历史和地球生态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一波:认知革命后,在人类还没有发明轮子、文字和铁器的时候,智人就让全球一半的大型兽类灭绝了。
        第二波:农业革命后,生态浩劫重演。1500年前,人类第一次踏上马达加斯加,多数大型动物突然消失;太平洋,同时开始了一波物种灭绝的浪潮。
        第三波:工业革命。因为污染,物种灭绝开始波及到了海洋生物。

        更精妙的是,为了将人类文化的特点说的更明白,尤瓦尔·赫拉利又将“主观”这个概念细分了,简直让人拍案叫绝,尤瓦尔·赫拉利是这样分类的:
        客观,不受人类意识和信念影响;
        主观,单一个人的意识和信念,随个人的改变而变化;
        主体间,许多个人主观意识之间的连接网络,某个人改变想法对此影响不大。如果这个网络的大多数人改变想法,这种主体间的事物就会改变。法律、金钱、神、国家等等。
        简直是醍醐灌顶,这个主体间的主观意识的分类,可以帮我们从根上解决很多人际网络的问题。

        书中这样精妙的分类还有很多,比如,关于预测,可以这样分类:
        一级混沌:不会因为预测而改变,天气预报;客观的自然事物;
        二级混沌:会受到预测的影响而改变,市场、政治、文化预测。文化,是人类共同想象的事物,存在于主体间的,会受到相互间的影响的。我们可以想想另一个极端,预测纯属个体主观的事物:比如我明年会喜欢红色的衣服。

        关于推理谬误
        把自己的期望加在了别人的物质条件上。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难点就在这儿,常常不自觉或者说很自然的把自己的想法、期望和价值观加在了当事人身上。包括个体主观,也包括群体想象。

        关于佛教(相比其他宗教之后找出不同):
        佛教认为,快乐既不是主观感受到愉悦,也不是主观觉得生命有意义,反而是放下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
…… ……

        读《人类简史》,可以充分感受到尤瓦尔·赫拉利将分类思维这一工具应用得十分纯熟,无处不在又那么天衣无缝。好书就是这样,不仅带给我们新鲜的体验,更给我们的思维带来启发,还能让我们深思。
        不会忘记尤瓦尔·赫拉利在书中以“间谍卫星”的高度给我们展示了人类由来之后,提出了人类将何往的问题,从生物学角度来说,人类演化成了地球最成功的物种,但从个体角度来说,我们的幸福真的增加了吗?我们的未来将会怎么样?未来还是由现在的我们共同选择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