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人熬鸡汤还有这讲究,谁知道?|阿兮随笔

 阿兮随笔 2020-08-22

在农村,鸡是农家待客的佳肴。记得小时候,家里若突然来了客人,没什么像样的饭菜,父亲就会捉一只家养的小公鸡,宰了待客。

农村里,母鸡的生命最有保障。尤其是正下蛋的母鸡,地位大大的。命最贱的,是公鸡。

公鸡,在农村人眼里,就是养大杀来吃的。现在都有闹钟,谁还闻鸡起舞?睡个懒觉都不安生。长大后不下蛋每天吃粮食,农民觉得心疼。所以农村老公鸡几乎没有,春天养的公鸡,八月十五杀几只,其余的过年也宰杀了。

农村人熬鸡汤还有这讲究,谁知道?|阿兮随笔

农村熬鸡汤的鸡,是有讲究的。

不知道为啥,农村人一直觉得自家养的老母鸡,炖汤最滋补。尤其是一两年甚至更久的老母鸡。还记得儿时农村,若有至亲的老人身体不太好,又或者是有刚生了娃的产妇,最好的补品就是老母鸡汤了。去看老人拎一只肥肥的老母鸡,是最有心的孝敬。

老母鸡要慢火炖,最好在砂锅里,小小的火,锅里似开非开。一炖就是几个小时。炖到最后,那老母鸡的肉就像棉花胎,所有的味道都到了鸡汤里。鸡汤清亮,顶上若滴了香油一般,撒上点葱花,那叫一个鲜美。

农村人说,喝了老母鸡汤,营养易吸收,有催乳、补气、强身作用。在农村,若是看到哪个媳妇气色不好,听到最多的关心话语就是:“炖只老母鸡补补身子吧”。

农村人熬鸡汤还有这讲究,谁知道?|阿兮随笔

可这样的老母鸡,一般忌讳给孩子吃。尤其是有些母鸡,肚子里一堆不成形的蛋,就更不准给孩子吃了。母亲说那叫“亡魂蛋”,孩子吃了就没了脑醒,啥都记不住。孩子只能吃小公鸡,朝气蓬勃,聪明。

小时候不懂,吃不到鸡肉,可委屈。长大后读了《红楼梦》,看到贾母说未见过天日的东西,小孩子不要吃,才恍悟。一代代相传下来的说法,母亲宁可信其有,也不想冒险。

农村人熬鸡汤还有这讲究,谁知道?|阿兮随笔

农村的风俗,也是一种民俗文化。您老家有这样的讲究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