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攻打四川时,诸葛亮负责镇守荆州。当时,孙权派人出使荆州,想跟荆州方面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使者问诸葛亮,当今荆州本地人才中谁有经天纬地之才?诸葛亮回答:“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说庞统和廖立就是这样的精英人物。在历史上,廖立的名气远不如庞统,但诸葛亮把他跟有“凤雏”之称的庞统相提并论,说明廖立才能非同一般。 廖立,字公渊,荆州武陵临沅人。刘备领荆州牧时,因廖立才华出众,见识渊博,便让他做了从事官。辅佐刘备后,廖立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官运亨通,不到三十岁就做到了长沙太守。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见刘备占领四川后仍不归还荆州,而且遭到荆州守将关羽的排斥,于是命吕蒙袭取长沙等三郡。廖立抵挡不住,便脱身逃走,到了四川与刘备会合。对于荆州事变,刘备自觉理亏,不但没有深责廖立,反而又让他做了巴郡太守。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命廖立为侍中。刘备伐吴惨败病死后,后主刘禅即位,廖立任长水校尉,掌握了一定军权。廖立认为自己是刘备麾下的旧人,且“自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贰”,能力与诸葛亮差不多,论资历、论水平、论能力、论见识,应该跻身显赫的重要位置,至少应在李严之上,但刘备临终时只是让诸葛亮和李严辅政后主,而廖立只能“游散在李严等下,常怀怏怏”。因为内心不满,廖立满肚子牢骚,对谁都有意见。
诸葛亮组织北伐前,李邵、蒋琬等人前去造访廖立。廖立对北伐持反对意见,故五八四十地说了一番话。大概意思是说,刘备在争夺三郡和进军汉中的问题上有严重失误,致使“徒劳役更士,无益而还。……几丧一州”;关羽刚愎自用,不懂兵法,一味地冲杀,致使“前后数丧师众”;向朗、文恭、郭攸之等人十分庸俗,只会拍马溜须,却在朝中占据高位,“今弱世也,欲任此三人,为不然也”;王连俗不可耐,就会横征暴敛,“使百姓疲弊,以致今日”。 廖立这番话,火药味十足,既借刘备、关羽往事暗指诸葛亮北伐属于重大的决策失误,又指出诸葛亮所用非人,提拔重用的一干人没什么本事,属于低级的用人失误。其实,廖立的话虽然火气很大,而且不讲政治,但能切中要害,针砭时弊,称得上是“忠言逆耳”。当李邵、蒋琬把这番话原原本本地转告诸葛亮后,诸葛亮大怒,认为廖立这是与自己针锋相对,于是一纸奏章告到了刘禅那里,罪名不外乎“坐自贵大,臧否群士”“诽谤先帝,疵毁众臣”,并特别指出廖立是“羊之乱群”,其言行举止全是负能量,是一个典型的浑蛋。 廖立毕竟是元老级重臣,且刘备对他非常信赖,故刘禅对诸葛亮的奏章没有批复,做了冷处理。然而,诸葛亮必欲扳倒廖立,肃清反对势力,故而又有第二份奏章。在这份《又弹廖立》(见《诸葛亮集》)中,诸葛亮旧账重翻,对廖立先前的“历史问题”进行了猛烈抨击,什么“奉先帝无忠孝之心”“随大将军(关羽)则诽谤讥訶”“挟刃断人头于梓宫之侧”等等。刘禅拗不过诸葛亮,只能顺从,“废立为民,徒汶山郡”,而且“遂终徒所”(《三国志》)。一无高位,二无实力,公然跟权臣叫板,往往没有好果子吃。 *作者:刘秉光,鱼羊秘史原创专栏作家。历史学者,今日头条签约作家。已出版《历史上那些帝王们》《你所不知道的帝王》《笑谈囧闻趣史》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