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条文章

 抹云阁 2016-11-03


/33

前段时间白银连环杀人案重启调查,细节公布,凶手十四年内杀九人,多数女性受害者身中几十刀,胸部和阴部被切走,最小的受害者才八岁。旋即案子告破,凶手被抓获,杀手是一个貌似忠厚,甚至有人形容为“气质儒雅、说是大学教授也说得通”的人。


人们觉得无法理解。一个人正常娶妻生子,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表现出暴力,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行为?为什么还能保持一个看上去无害的形象?


是的,我们都试图理解,以正常人的逻辑来理解。因为这事情太让人困惑了。也许在潜意识里,我们觉得理解这个问题,就有希望破解它。


记者采访了他的儿子,他很淡然,但是说了一句: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而且看似无意地揭晓了一部分原因:考飞行员失败,然后感情受挫。不,什么样的过往也不能为这么残忍的事正名。日剧GOLD里,天海佑希饰演的女主角在访问监狱时说过这样掷地有声的话:


“这些犯人,很多人都不为自己犯下的罪行感到悔恨。唯一悔恨的只是自己被逮住。他们说自己的成长经历,说自己不被父母爱护,说社会对自己不理不踩。可是,即便是被塞进同样的环境,不,即便是遭遇更残酷的命运,很多人也绝不会犯罪。绝不会去伤害、欺骗、抢劫、杀害他人。抢劫,强奸,杀人,会那么轻易地剥夺他人尊严的人,他心琴的弦早就断得一根不剩了。”

残忍,冷血,毫无同理心,你得承认人群中就是这样的人存在。也许10万人中会有1个这样的人。这是概率。承认他们存在,避开他们,不要试图理解他们。


我也反思过连环杀手是否真有这么特别,特别到需要把他们当作另一个物种,需要放弃去解读他们的疯狂。正值那时我在看挪威小说家尤·奈斯博的犯罪小说《雪人》里,哈利·霍勒警探将接连发生的女性失踪案的真凶推断为连环杀手时,他的警察同事嘲笑他说:“挪威从来没有过连环杀手,你是在美国受训太久了吧”的时候,我还想,连环杀手有这么稀奇,需要单独拿出来说吗?杀完一人再杀一人,不就是连环杀手了吗?


并不是那么简单。连环杀手们挑选下手对象或许与各自的心理阴影有关,但那种残忍和淡然,绝对是极为罕见的。与偶然杀人的人完全不同。所以当挪威出现第一个连环杀手“雪人”的时候,连警察都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读《雪人》的时候我一度想,追缉连环杀手的警察,和连环杀手一样都有着超高的智商,也能同样掌握犯案的手法,那为什么警察不可能成为连环杀手呢?即使内心有很深的创伤也不会。我后来明白,因为他们都是对人类饱含深情的人。他加诸别人的痛苦,自己身受百倍,又怎会轻易伤害别人?


动漫里的反派经常会说:你们人类的弱点就是有感情。可是最后,正是因为人类有感情,彼此关心、救助,才会获胜。


我疑心过这是正义的一方在给自己打气。但是想一想,连环杀手或许能造成极大的恐惧,但首先他自己就藏匿在黑暗之中,以阴暗为养分,相比阳光之下的一切,他实在是微不足道的。


所以我们创造出哈利·霍勒那样的警探,接连抓获连环杀手。我们相信,连环杀手终将受到惩罚。因为他们是全人类的敌人。


在比《雪人》更曲折疯狂的后作《猎豹》里,衰弱将死的“雪人”想寻求原谅、乞求他曾想杀害的女人去医院看他(让我们假设这件事会发生吧),而她是这样的态度:


“我办不到。”

……

本文摘自——《猎豹》


挪威最畅销作家、北欧悬疑小说天王尤·奈斯博

丹麦年度最佳犯罪小说

全球销量突破2500万册,各畅销榜top1

重新定义疯狂的极限

原文地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