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点资讯】莱芜铁路建设者:一段铁路线 牵出四十多年老情谊

 cdf1959 2016-11-03

许向东(前排中)和村民的合影

许向东(前排中)和村民的合影

许向东

许向东

许向东(中)和村民的合影

许向东(中)和村民的合影

谈起绿皮小火车,不免想到老站台、老站牌、延伸的老铁轨以及火车的汽笛和缓慢前行时窗外渐行渐远的风景。对于经历了发展巨变后的城市来说,闭上眼更迭变化的不仅是林立的高楼大厦,畅达的公路交通,还有那一份如万花筒不断滚动的浓浓情谊。作为见证了城市快速发展的火车站,它的建设者们也因为它的出现有了一段难以忘怀的情谊。

平房变楼房 情谊没变

“村里变得都不认识了,请问张居华家在哪儿?我想找张居华。”2014年10月的一天,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来到莱芜市徐家河社区,不断跟人打听张居华、李秋明的地址,很快,在社区居民的指引下,老人顺利找到了张居华。而这位“寻亲”老人到来的消息迅速在徐家河社区传扬开来,原徐家河村里50到60岁左右的村民都知道许大爷回村里了!

据介绍,这位来寻人的老人叫许向东,他是徐家河村民非常熟悉的老朋友,虽然他不是徐家河村的村民,但是在村民眼里,他就是自己村里人,50岁左右的村民都亲切地叫他许大爷。“好多年没见到许大爷了,当时他从报纸上看到市里和济南开通了济莱城际快客的消息,他就直接坐车到火车东站下车,但是村里由平房变为现在的高档社区,许大爷都不认识了,所以最后是出租车师傅把他送过来的。”村民张宝玲告诉记者,下车后的许向东老人就出现了开头找人的那一幕,而张居华也非常热情地给许大爷安排了住处。“许大爷在家里待了好几天,大家看见他都可亲了,村里好多人都请他去家里吃饭。后来也是咱们把他安全送回济南去的。”

驻村建铁路 初始结缘

一个外地人为什么能让徐家河村民如此欢迎?这段缘分,源自于火车站的建设。许向东老人今年92岁了,40年前正是他所在的民工团驻扎在徐家河村,建设了辛泰线火车客运站这一段。“那时候有那个‘三线建设’,火车站就是1972年开始动工建设的,当时采用民工助勤的方式,这一块工程就成了泰安的建设任务,泰安民工团下面公社的民工营:省庄、祝阳两个民工营修建的火车客运站。”村民王秀玉跟记者介绍,“这条铁路线修建的作用就是运输物资,把辛店炼油厂的油运出来,并把肥城的煤炭运到辛店去。”

当时的民工营就驻扎在徐家河村的河南边,村民们每天都能看到民工们的建设工作,“那时候哪有现在这么多机械,就是推土方,民工用小车推土,当时推了有几十万方的土,小车一车是500来斤,民工推一车土发一张票,到了吃饭的时候就用票去换饭,多少张票换一个粮食,条件非常艰苦。”民工们就这样一车一车地推了两年,1974年才建成了火车客运站。“当时他们的团部就驻扎在咱们村里,许大爷就是那时候认识的。”

完工离开后 路远情深

“民工团里也是有明确分工的,有团部政工组、施工组、后勤保障组等等,许大爷当时是政工组的组长,他们下面还设有宣传队,经常在工地上为民工表演节目,鼓舞士气。”王秀玉回忆说,“许大爷那时候住在王克富家里,他人很好,又热情喜欢交际,很快就跟村里人打成一片了,天天去串门儿。”不仅是许大爷和村民关系好,民工团的宣传队也多次为村民表演节目,“那时候村里经常和民工团搞联欢,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有首歌叫《我给民工洗衣服》,具体怎么唱倒是记不清了,不过那时候看他们跟咱们自己村里人一样。”

1974年工程完工后,泰安民工团就离开了莱芜,但是许大爷和徐家河村的感情却丝毫没有改变,“许大爷非常热心,他回泰安以后也没少帮助村里忙活,当时还是计划经济,化肥都是规定好的,很难多弄些份额。许大爷知道村里的困难后,主动联系了一位老家周村的好朋友,托他帮村里联系到了20吨的化肥,可是给村里解决了大问题。不仅是化肥,后来许大爷还请人联系到了磷肥,要知道计划经济的时候,为了能多给地里施肥,都有去偷氨水的,磷肥可是稀罕东西。”

正是因为心里始终记挂着徐家河村,许向东老人在泰安工作的那些年,村民们偶尔去泰安都能得到他的热情招待,“对村里人非常好,每回去都是安排一桌子饭菜,说话也没啥距离感,就跟他还住在咱们村里似的。”就是因为这份亲近,90岁高龄的许向东老人得知济莱城际快客的消息后才自己一个人来到徐家河社区,“虽然这几年咱们村里变化很大,完全没了以前的样子,但是村里人都还记得许大爷,他来了就跟到家一样,不管谁家都会好好招待他,这是咱们的‘老家亲戚’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