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两任首相的书法老师,40多年来180次来华

 伯乐书香小屋 2016-11-04
书画家在线(zhshy08):点击标题下蓝字“书画家在线免费关注,免费推广,为您呈现不一样的价值,不一样的精彩!

绍兴日报-掌上绍兴客户端记者记者 潘晓华 文 樊蕾 摄(部分)

自1972年中日建交至今,日本书法大家高桥静豪一直肩负“遣唐使”的交流使命,180次来华,其中80多次来到绍兴,成为当之无愧的中日友好大使。

这位已是耄耋之年的长者说,中国是他的第二故乡,绍兴则是他心中的故乡。10月28日早晨,记者赶赴上虞采访了他。


“昭和遣唐使”

秋浓微凉,清晨雨后,空气清冽,上虞宾馆内桂香清甜。

将要赶赴萧山机场的高桥静豪先生,仍从容而淡定地接受记者访问。八旬老人耳聪目明,举止高雅,语调轻柔,如一位抱朴含真的道家之人。翻译王君德成为我们沟通的桥梁。他与高桥静豪先生相识已近30年,与其说是翻译,不如说是朋友更为妥帖。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与毛主席会见,使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当时,日本书法界在日本全国选出了130名书法家前往中国北京、西安、上海等地访问。

“我非常荣幸作为其中的一员,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而今天这一次是我第180次来到中国。”高桥静豪对记者说,当年,日本的年号是“昭和”,依据历史上曾有过的“遣唐使”,他们被称为“昭和的遣唐使”。

王君德向记者介绍,1934年,高桥静豪生于日本神奈川县,毕业于日本大东文化大学。1956年拜佐藤佑豪为师,接受以郑文公碑、曹全碑为中心的书法教育,后拜熊谷恒子、今关修竹为师,接受了关于《古今集》为中心的日文书法教育。现任日本书道院副会长。

高桥静豪在日本樱美林大学执教25年期间,专门研究中国书法,特别是对《兰亭序》的研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可谓日本研究《兰亭序》第一人,还曾是日本两任首相的书法老师。

“日本崇尚三道:书道、茶道、花道,我研习其中的书道与茶道,我太太潜心于书道和花道。”高桥静豪对记者说。王君德补充说,高桥先生也精通茶道,也是日本前首相的茶道老师。

2004年,高桥静豪被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聘任为客座教授,每年自费来学院八九次,免费向书法学生讲授日本书法史、中日书法比较、书法创作等课程。

2005年到2009年高桥先生连续五次作为嘉宾受邀参加中国兰亭书法节。每次活动中,高桥先生都会当场挥毫,受到中外书法家的高度赞赏。此间,他在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和鲁迅纪念馆举办过个人书展,还把自己近200件作品无偿赠予绍兴。

迄今为止,高桥先生已访问中国180次,深入考察和研究中国书法,来绍兴访问及学术交流80次。“他来绍兴这座城市是最多的,已把绍兴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心中的故乡。”王君德说。


“伯牙遇子期”

10月27日,高桥静豪作为日本孝德文化协会会长,赴上虞中华孝德文化园参观时,忽然间就热泪盈眶。是什么让这位一直淡泊从容的长者动容?这背后有一段“伯牙遇子期”的故事。

让老人泪目的是在上虞中华孝德文化园内,看到了他多年前和已故知音钱明锵共同创作的作品。钱明锵是当代诗人、辞赋家,历任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新时代诗社社长等职,2012年2月病逝。

高桥先生细细讲述了他与钱明锵的相识与相交——

我与钱明锵先生第一次相遇是在2006年农历三月初三,一年一度的中国兰亭书

法节在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绍兴隆重开幕。我当时在兰亭书法艺术学院执教,作为42位嘉宾之一受邀参加书法节。钱明锵也作为42位嘉宾之一受邀参加了这次活动,他参观了我的个人书法作品展后,对我的作品十分感兴趣,赞不绝口。

随着与钱明锵交往的不断深入,每次来兰亭书法艺术学院给学生上课,我都会去杭州登门拜访钱明锵先生,一边谈论诗赋和书法创作,一边喝酒。

2007年6月10日,我又一次登门拜访钱先生时,开始洽谈他作赋作诗、我书写的具体事宜。他给我的第一件作品是“新兰亭序”。通过3个月的构思和创作,2007年9月11日,我再次登门拜访钱先生,把创作好的作品亲手交给他本人。

创作这部作品时,我在书写到“幽林畅叙”、“群情激越”等词时,深深感受到钱先生的文学修养,同时也体会到钱先生已达到“人如赋、赋如人”的境界。而当他拿到我书写好的“新兰亭序”时,也是激动不已。

从那以后,他不断地写赋写诗,我不断地将之创作为书法。2008年汶川大地震,钱明锵先生为此创作了“新国殇”,那是我为他创作的第三件作品,我一边创作,一边深深体会到他的爱国之心。我深为感动。

我俩共同的作品“西溪赋”、“新国殇”、“东山赋”、“大舜庙赋”相继问世,还约定一起创作“黄河赋”、“天池赋”,准备在黄河边及长白山边立碑。2009年,他还特意为我在鲁迅纪念馆举办的个人书法展创作了《鲁迅赋》,后赠送给鲁迅纪念馆。

现在我回想起来,或许是上天的安排,或许有书圣王羲之的牵引,让我在日本研究《兰亭序》25年后,在兰亭与钱先生相遇相识,并成为知己。

故友已逝,知音难觅,但二人合作的作品长存,这让高桥先生既伤心又欣慰,所以有了参观上虞中华孝德文化园时动容含泪的一幕。

深厚的情谊

高桥先生在日本樱美林大学担任书法教授25年,退休后,又被聘为该大学的名誉教授,同时,他也是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的客座教授,对于两国年轻人学习书法上的不同,深有体会。

“中国的年轻人,研习书法时比较重视传承,各学派的传承讲究纯正,比较肯下苦功去练习前人的作品。而日本年轻人,相对来说喜欢创新,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想办法突出自己的风格。”高桥先生说,他觉得中国最大的优势是有很多文化遗存,比如西安的碑林,就非常值得每一个书法研究者和爱好者观摩。

“我在给中国学生上课时,课后有同学会提及就业的问题,认为学习书法,就业方向比较窄。这一点,我跟我的女儿和儿子也交流过。我女儿今年40岁,继承了我的艺术细胞,在法国学艺术,现在从事设计。儿子今年36岁,在日本是一位优秀的神经科医生,其实,儿子从小学书法,也很喜欢书法,但并没有从事和书法相关的职业。”

高桥先生认为,可以先找到一个谋生的饭碗,然而再继续学习书法。“书法需要岁月的沉淀,如果为了想当一名书法家而去写字,很少会有成就的。”高桥先生说,“如果我儿子真心喜欢书法,我也会支持他40岁以后‘弃医从书’。”

对于他的中国学生,高桥先生给予深厚的关怀。王君德告诉记者:“他来华多达180次,其中,近100次是我陪同,到绍兴陪他超过50次。2004年至2009年,他每年来绍兴八九趟,给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学生讲课。他还自己出钱,将中国学生的作品拿到日本展出,每年有中国学生获奖,获奖后他带回奖状给学生。这是对学生学习书法莫大的鼓励,他对待这些孩子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

“他对绍兴有特殊的情感,因为兰亭和王羲之,所以他也一直梦想成为一个绍兴人。”王君德说。

告诉你个秘笈:在文章的底部写留言,你的精彩点评,会提高你的宣传曝光率,举手之劳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