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神派扶阳第一要药——附子(中一)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16-11-04


一、张仲景应用乌附的经验

(一)用法用量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应用附子非常广泛,《伤寒论》中应用有20方,《金匮要略》中(除去重复的)有13方,共计33方,加上方后加用附子者4方,经方中共有37方中应用附子。

张仲景所用之附子,有生用者,也有炮用者。生附子多用于少阴病证中,共8方,其它则全用炮附子。关于炮附子之制法,现代已经无法考证,但从一些专家研究者分析认为,可能是火制的一种,现代多不采用。

张仲景用附子有两个阶段。小剂量为1~2枚,多用于治疗脉沉微、四肢逆冷等症;大剂量为3~5枚,多用于治疗关节疼痛或心腹大痛等症。关于张仲景所用之附子相当于现代的多重?

考证的结果,近些年来比较公认的张仲景时代的剂量,其一两相当现在的15g左右。张仲景多是把附子炮,分8片。已故名医何绍奇先生研究认为,一片附子相当于6~8g左右,如果按照所分为8片,少者也有50g左右,大者也有60g左右,也就是说,张仲景所用之附子的重量,一枚附子折算相当现在的50~60g左右。如果用的是生附子话,生附子毒性很大,研究认为相当熟附子的5~10倍之多。按照这样的情况分析,张仲景时代所用治少阴病的生附子,一枚相当现在的250~500g以上。就是按照张仲景用一枚附子保守的计算50g,二枚也相当100g,三枚相当150g,四枚相当200g,五枚相当250g之多。表明,张仲景时代用附子的剂量,已经相当很大了,不然的话,不可能写了一本著作《伤寒杂病论》成了经典与圣人。这表明,火神派学术思想,并非是一种凭空异想天开,而是沿着张仲景的思路与方法,走了下来,并走到了现在。

在煎药方法上,张仲景并未指明先煎,均是与它药同煎。但张仲景所同煎药物,多数是姜、甘草,特别是炙甘草的量,有时间用的量很大。这充分地证明,附子与姜、草同煎,足以达到解毒并增效之双重目的,圣人肯定考虑了又考虑,思索了又思索。而且现代所有的研究结果都表明,张仲景的这种附子与姜、草同煎的方法,不仅降解附子毒性疗效确切,而且尚有增效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附子配方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共有33首方(除去附方及方后加味方)涉及到附子的配方。

在《伤寒论》中,附子配方有20方,如下:

1.干姜附子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

2.乌梅丸:附子六两,干姜十两,桂枝六两,乌梅、细辛、黄连、当归、黄柏、人参、蜀椒。

3.四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半,炙甘草二两。

4.四逆加人参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半,炙甘草二两,人参。

5.甘草附子汤:炮附子二枚,炙甘草二两,桂枝四两,白术。

6.白通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

7.白通加猪胆汁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人尿、猪胆。

8.芍药甘草附子汤:炮附子一枚,炙甘草三两,芍药。

9.附子汤:炮附子二枚,茯苓、人参、白术、芍药。

10.附子泻心汤:炮附子一枚,大黄、黄连、黄芩。

11.茯苓四逆汤:生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茯苓、人参。

12.桂枝加附子汤:炮附子一枚,桂枝三两,炙甘草三两,生姜三两,芍药、大枣。

13.桂枝附子汤:炮附子三枚,桂枝四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

14.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炮附子三枚,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白术、大枣。

1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炮附子一枚,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

16.真武汤:炮附子一枚,生姜三两,茯苓、芍药、白术。

17.通脉四逆汤:生附子大者一枚,干姜三或四两,炙甘草二两。

18.通脉四逆加猪胆汤:生附子大者一枚,干姜三或四两,炙甘草二两,猪胆汁。

19.麻黄附子细辛汤:炮附子一枚,细辛、麻黄。

20.麻黄附子甘草汤:炮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麻黄。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除去与《伤寒论》中重复者23方外,还有13方如下:

1.九痛丸:炮附子三两,干姜一两,狼牙、巴豆、人参、吴茱萸。

2.大黄附子汤:炮附子三枚,大黄、细辛。

3.乌头赤石脂丸:炮附子半两,干姜一两,蜀椒、乌头、赤石脂。

4.头风摩散:炮附子大者一枚。

5.白术附子汤:炮附子一枚半,炙甘草一两,生姜一两半,白术、大枣。

6.竹叶汤:炮附子一枚,桂枝一两,甘草一两,生姜五两,竹叶、葛根、防风、桔梗、人参、大枣。

7.附子粳米汤:炮附子一枚,甘草一两,半夏、大枣、粳米。

8.肾气丸:炮附子一枚,桂枝一两,干地黄、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

9.栝蒌瞿麦丸:炮附子一枚,栝蒌根、茯苓、山药、瞿麦。

10.桂枝芍药知母汤:炮附子二枚,桂枝四两,生姜五两,甘草二两,芍药、麻黄、白术、知母、防风。

11.桂枝去芍加麻黄附子细辛汤:炮附子一枚,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麻黄、细辛。

12.薏苡附子散:炮附子大者十枚,薏苡仁。

13.薏苡附子败酱散:附子二分,薏苡仁、败酱草。

 

(三)附子配方治疗病证范围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应用附子配方治疗的病证极为广泛,总结出主要有以下8个方面。

1.治疗少阴病阳虚证:

1)干姜附子汤:主治少阴阳气暴虚而引起的烦躁证。

2)茯苓四逆汤:主治少阴病阴阳两虚引起的烦躁证。

3)四逆汤:主治少阴病亡阳厥逆证。

4)通脉四逆汤:主治少阴阴盛格阳证。

5)白通汤:主治少阴病戴阳证。

6)白通加猪胆汁汤:主治少阴病格阳证。

7)四逆加人参汤:主治亡阳阴竭证。

2.治疗痹证

1)乌头赤石脂丸:主治胸痹心背彻痛证。

2)薏苡附子散:主治胸痹寒湿阻络证。

3)桂枝附子汤:主治风寒湿痹证。

4)白术附子汤:主治风寒湿痹证。

5)甘草附子汤:主治风寒湿痹证。

6)桂枝芍药知母汤:主治正虚邪痹历节病。

7)附子汤:主治少阴阳虚而寒湿留着于骨节者。

3.治疗水气病

1)真武汤:主治少阴阳虚、水湿泛滥证。

2)栝蒌瞿麦丸:主治寒热夹杂小便不利证。

3)麻黄附子汤:主治阳虚表寒证。

4)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汤:主治少阴阳虚外有寒湿者。

5)肾气丸:主治阴阳两虚、水湿内停证。

4.治疗太少两兼病

1)麻黄附子细辛汤:主治少阴感寒证。

2)麻黄附子甘草汤:主治少阴感寒轻证。

3)桂枝加附子汤:主治少阴感寒表虚证。

4)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治少阴感寒表虚重证。

5)竹叶汤:主治产后少阴阳虚兼表热证。

5.治疗表阳虚证

1)附子泻心汤:主治阳虚胃热证。

2)芍药甘草附子汤:主治阴阳两虚证。

6.治疗中焦虚寒证

1)附子粳米汤:主治脾胃虚寒、寒气攻冲证。

2)乌梅丸:主治厥阴病寒热错杂证。

3)理中丸:方后加附子,主治脾胃虚寒重者。

4)四逆散:方后加附子,主治肝郁夹中焦虚寒证。

5)黄土汤:主治脾胃虚寒便血证。

6)大黄附子汤:主治寒实内积证。

7.治疗金疮

1)薏苡仁附子败酱散:主治寒性肠痈证。

8.治疗头风

1)头风摩散:主治寒性头风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