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感冒了?别着急,中医自有妙方

 我心飞扬695 2016-11-04

本文为《精品国药》专栏第13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秋冬是感冒的多发季节。虽说感冒不是啥大病,可一旦染上,还是很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的预防感冒?感冒了,又应该如何治疗呢?来听听中医的看法吧。

感冒的类型

中医认为,当体质虚弱、生活失调、卫气不固时,外邪乘虚侵入会引起感冒。轻者出现乏力、流涕、咳嗽等症状,称为“伤风”,重者会发烧。中医将感冒归为外感(外邪)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按临床证候表现,感冒可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时行(疫)感冒和暑湿感冒四类。只有根据辨证施治的理论,认真加以区别,然后选用相应的药物,才能药到病除。

今天,我们主要讲讲风寒型感冒的发病症状及中医治疗之法。风寒感冒症状

起病较急,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声重、打喷嚏、流清涕、喉痒咳嗽、骨节酸痛、口不渴、舌苔薄白或微黄、脉象浮紧等。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以辛温解表为治疗之法,常用九味羌活汤(中成药为九味羌活片)治疗“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此方出自张元素《此事难知》。九味羌活片

【成份】羌活、防风、苍术、白芷、黄芩、川芎、地黄、甘草、细辛。

【方解】方中羌活性味辛温,散风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行痹,为君药。防风辛甘微温,长于祛风胜湿,散寒止痛;苍术辛苦温燥,可发汗祛湿,二药共助君药散寒祛湿止痛,为臣药。细辛、川芎、白芷散寒祛风通痹,以止头身疼痛;黄芩、生地黄清泄里热,生地并可防辛温燥烈之品伤阴之弊,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配伍,共奏疏风解表,散寒除湿之效。

【适应症】解表,散寒,除湿。用于外感风寒挟湿导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且重,肢体酸痛。临床应用

中医认为,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患本病。 

临床中,也常采用九味羌活片治疗外感风寒,兼有蕴热湿邪所致的感冒、痹证及头痛等病症。

痹证:表现关节作痛,痛无定处,局部怕冷,但扪之发热,寒热错杂。

头痛:表现头痛遇风而发,兼见恶风无汗口渴等均可用本品治疗。食疗之法

风寒感冒特点是发热、无汗、身痛、恶寒、鼻流清涕等,治疗时宜多选些如生姜、葱 白类具有辛温发汗作用的药物做药膳。

1)神仙粥:大米50~100克,生姜3克,入沙锅同煮1~2沸,再放入连须葱白5~7段,待粥将熟时,放入米醋10~15毫升,稍煮即可。此粥要趁热服,食后宜盖被青卧,以微微出汗为佳。

2)姜糖饮:生姜10克(洗净),切丝,放入水杯中,用沸水冲泡,盖盖浸泡5分钟,再调入15 克红糖,趁热顿服,服后盖被取汗。

3)菜根姜片饮:白菜茎根1个,萝卜根1个,共切粗片,生姜3片,红糖50克,加水适量,煮 开3~5分钟,热服取汗。

4)姜丝萝卜汤:生姜25克,萝卜50克。生姜切丝,萝卜切片,两者共放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0~15分钟,再加入红糖适置,稍煮1~2分钟即可。有祛风散寒解表之效。每日1次,热服。

5)香葱饮:香菜根、葱须、白菜头煎水,加红糖适量,代茶饮,有发汗解表通鼻窍作用。预防措施

1、室内空气要新鲜,注意通风。

2、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也可提前打预防针。

3、宜进食藕粉、牛奶、稀饭、米汤、新鲜蔬菜和水果,饮食要清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