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陈氏太极拳内功三调

 财务和时间自由 2016-11-05

陈氏太极拳作为一门优秀的内家拳法,“技通于道”。它的内功训练要从调身、调心、调息这三调入手。调身、调息、调心是内功修炼中的三大要素。传统内家功法虽有门派之分,且有万千之众,但无一不基此而构成。可见,三调实属内功修炼的本质与核心内容。三者作为一种依次制约,互相惨透,融为一体的有机构成,在同步发展和协同运作的前提下,共同发挥作用。

一、陈氏太极拳的调身

陈氏太极拳拳式严谨规范,每一拳式内意至深,所以其调形有一套严格的身法要求。“打拳原是备身法”,因为陈氏太极拳就是在身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可见身法的重要。它是立身中正的要诀,松开全身的艺术。其调身要领可以从以下九个方面入手。

(一)虚领顶劲

就是下颏内收而让头顶虚虚领起,头顶若有垂线吊着,使百会穴朝天,这样颈椎就会自然拉长松开,气血便能充盈其间,且使百会、脊柱、会阴成一垂直线,头颈正直,神贯于顶,提挈全身。

(二)眼神内敛

面部自然放松,不悲不喜,松开面部的肌肉经络,使两眉间印堂穴舒展开来,不使其夹住气血。眼神内敛,与心意相通而融人拳架动作之中,自然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使心神不致散乱,有利于形神相守,神气相注。而形神相守、神气相注就是陈氏太极拳内功的核心。

(三)舌抵上颚

舌尖轻轻抵住上颚,以沟通阴经和阳经,又叫“搭鹊桥”。如高血压者可轻抵下腭或齿龈交处。盘架全过程都要如此.这有利于生津。口有津液即以意咽人丹田。

(四)沉肩坠肘

两肩松开,气往下沉,两肘尖常有下坠、内合之意,使腕灵活松开。这样肩、肘、腕三关节松开放长,经络贯通,气血通流其间,且有助于气沉丹田。一耸肩则气浮,气不沉丹田,下盘不稳固。

(五)含胸拔背

含胸是挺胸的反面,两肘外翻,肩胛有略开之意,并稍稍内含,把胸骨柄与两乳头之间的三角地带放松。同时要虚腋宽胸,就是两腋部不要夹紧,而是自然虚开,腋若容球。这样便可打开气门,拉开夹脊(配合拔背),使胸胁部宽舒放松。肩关节为肱之枢纽,夹脊为通督之一关,含胸虚腋相配合,两肩根略有互撑之意,便可使两肩关节松开,两肩骨与胸椎相连的韧带也松开拉长,气血就从后背贯通双臂,上下通开督脉之夹脊关。

拔背,是大椎穴部后撑,向后上略略鼓起,使脊骨伸直, (胸椎12节)节节松开,由平时挺胸时的向前弯的浅弓形改变为向后弯的浅弓形,恢复到天然的垂直状态,即婴儿态,以利于气贴于背;力由脊发,以利于通开督脉。同时背部肌肉也必然外张松开,使胸宽背阔,胸廓之呼吸肌群舒展开,肺腔扩大,增大了肺活量。要注意,大椎穴向后上领起,但气要向下沉,不可使两肩上耸,保持沉肩坠肘。有人担心含胸拔背容易驼背,这是不必要的。因为随着拳式、进退、虚实的不断承接转换,都会引起全身肌肉张力的重新调整,肌肉会一松一紧地交替转换。即使是同一块肌肉同一个关节被拉长松开,也会是在十个方位中不断变换它拉伸的角度,使其得到不同的锻炼。

(六)辞腰松胯

腰向后绷劲,吐气,则腰松;臀部略向后坐,似坐非坐,气略下沉则胯松。这样腰劲下去了,而两腿得力。以意将两胯根微微互撑,两胯根与相连的腰椎前后互撑,使5节腰椎节节松开,把内气通督的第一关尾闾关打开,使两胯之间气血贯通,两肾命门性腺系统得以滋养。辞腰松胯也有助于气沉丹田。

(七)圆裆敛臀

圆裆,又叫裹裆,自然弯屈的两膝着力,有内扣之意,前不过脚尖,不塌裆,两大腿根撑开,撑圆,与两膝合住劲,会阴部要虚,以意放松。 敛臀,为突臀之反,就是要两股有力,臀部前送,略提肛,命门绷开绷圆,也就是两屁股向前敛起,泛起,翻起。这样前裆才能合住劲,有助于腰劲下去,气归丹田,使下盘稳固。否则,不仅前裆合不住,就是上体也都扣合不住,上下扣合不住劲,则足底无力,重心不稳。

(八)尾闾中正

尾闾骨,又叫尾椎骨,脊骨根。尾闾中正,就是要尾闾骨与整个脊柱上下自然垂直,与敛臀相配合,尾闾骨向前托起丹田,小腹有上翻之意;并且与提顶相呼应,头顶与尾闾骨根互逆相撑,使脊椎节节松开,以利于内气通督,且利于立身中正,周身劲整。正是“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九)分清虚实

两腿弯曲,始终要虚实分明。身体重心要放在一腿上,则此腿为实,另一腿即为虚。两腿不断虚实互换。虚非完全无力,着地实点要有腾挪之意,不使偏浮;实非完全站煞,神气贯注于实腿,支撑全身,有上领之意,不使偏沉。分清虚实,运动起来才转动轻灵,重心在两足上交替变换,利用重心的连续变化协调、浑融周身的虚实、阴阳,求中和而达至灵、至空。

以上几点要领相辅相成,互相联系成一整体,其实质是为了松开全身关节、肌肉,使全身关节都有对拔拉长之意,而整体上又开合相连虚凌支撑、协调自然,从而为打通全身经络、贯通气血,为气沉丹田、增强内气内劲打下基础。盘架中无论定势还是在运动过程中,都必须始终保持这些身法原则的正确。身法全面落实之时,就是打陈氏太极拳有成之日。

二、陈氏太极拳的调息

内功调息的方法十分繁杂,包括自然呼吸,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停闭呼吸,口呼鼻吸,体内呼吸、胎息等等。凡此种种调息之法,尽管各为所用,千差万别,但基础训练阶段无一不要求其细、长、匀、弱、深、稳。

何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则在于:急促紊乱和无节少律的呼吸直接刺激大脑神经使之兴奋,从而致使身心紧张以至使练功无法进行。事实上,无论是哪个层次的调息,也不管练功人是出于什么治病、强身健体、技击、延年益寿等具体目的,但就调息的本质而言,无一不是为了协同调心入静入定,以利于诱导和发动气机运行。因为肺通人体百脉,气路全身遍布。气通才能气和,气和才能心平。可见,基于调身的调息,不仅受制于调身的正确与否,而且还是练功者调心是否如法得当的决定性因素。

习练陈氏太极拳初级阶段的呼吸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呼吸,一种是腹式呼吸。自然呼吸是以拳式为主导,不去过分关注呼吸,以自然舒适的原则使呼吸与拳式动作相配合。腹式呼吸是在呼气、吸气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以腹部的收缩相配合,形成腹部横膈肌的升降活动,这样就会扩大或缩小肺部的体积容量。解剖和生理学说明,人的呼吸靠胸肋的开阖和横膈肌的升降活动来完成,而横膈肌的升降所促进的呼吸量,远大于胸肋开阖所得到的呼吸量。所以腹式呼吸能取得更多的新鲜空气。

空气是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特征,营养物质之所以能化为能量,是依靠氧化才能进行的。所以,人体吸入氧气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水平,特别是人的大脑,如果严重缺氧几分钟就可以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形和坏死现象,造成对生命的严重损害。太极拳的自然呼吸和腹式呼吸都要求做到细、匀、深、长,都是有节奏地有规律地呼吸大量的空气,并且通过缓慢的运动,形成气息在体内的充分交换,促进生命活力。

腹式呼吸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通过横膈肌比较大幅度的活动,对胸腹腔的脏器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使这些脏腑循环旺盛。横膈的运动,还加强了血液及淋巴循环,可以使心脏冠状动脉反射性的扩张氧化与还原作用加强,增加了心肌的影响,为有效地预防各种心脏疾病及动脉硬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调息是陈氏太极拳的一个主要练习内容。太极拳家陈鑫说:“打拳以调养血气,呼吸顺其自然。调息绵绵,操固内守,注意玄关。轻轻运行,默默停止,惟以意思运行。”呼吸之道,在于自然。绵绵调息,就是不间断、轻微、深长、均匀。在调息中,也要和意念相结合,注意行拳、调息过程中身体一些特别的感受和反应,就是调息和动作、内气相呼应,不是孤立、简单的呼吸。

调息的过程也就是调动人体內各种气的积极性的过程,运用可以随时得到调节,补充的后天之气去滋养,扶植先天之气,使气血调和,阴阳既济,则人体器官自然健旺。太极拳的调息是练习太极拳的基础,要打好陈氏太极拳,必需先进行太极拳调息的修练,调好了太极拳的呼吸便可为陈氏太极拳的体用提供浩然之正气。

三、陈氏太极拳的调心

陈氏太极拳盘架是打通经络气血、生发增强内气的重要途径,但它是以修心养神为首要。因此盘架以调形为基础,以调息为条件,而以调心为关键。与静功不同,盘架动功中的调心有其特殊性。其特点有二。

(一)以意念引导形体的运行

心神为一身之主宰,打拳时“意在先”调控动作,一心专注于落实身法松开全身,协调内外。无论是中定还是动转中,都要求同时落实诸多身法原则。随时保持全身松开,谈何容易。因而必须全神贯注,神形不可须臾分离,不能散乱走神。如此意守身内周天游走而无所不守,以此一念代万念,就会诱导大脑人静,又不会出偏,却和静功同理,“神返身中气自回”,“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在形神相亲、神气相抱中,和合形、气、神,凝结精、气、神,使周身内外更加协调有序。特别是习练纯熟后,动作趋于缓慢、均匀、轻灵、从容,虽动犹静,动静合一,心神更须内敛,意念更须放淡,就更易进入“恬淡虚无”的心境。

心静把大脑活动推向一个更高的有序化状态,加强了大脑、脊髓、神经系统的指挥协调功能,提高了人体的心理稳态水平,即提高了心理适应机能。这样就易于进一步提高生理稳态水平。心静则更易求得松开全身,不仅能松开全身关节,进而放松全身肌肉,使全身肌肉似有若无,松不着力,而且还能进而松开胸腔,松开腹腔。哪儿松开,哪儿气血就通流、充盈。松开全身,则全身经络气血畅通,正如拳论所说,“气遍身躯不稍滞”,“腹内松净气腾然”。内心静外体松,周身协调一致,内外相合为一,身心有序协调达致中和。

(二)“在练习太极拳中要意守丹田”

意守丹田,是指意守下丹田。意守:是指练功人将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自身某一部位,引导意识进入气功入静状态,并且在此基础上发挥意识能动性。下丹田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位于人体中心部位,是人脉、督脉、冲脉三脉经气运行的起点,十二经脉也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丹田而输入本经,再转入本脏。下丹田是男子藏精,女子养胎的地方。也是真气升降的基地。因此我们盘架中以意导形虽要意守全身,但以意守丹田为主,而意守丹田的直接效应即是起火炼内,心肾水火相交,即神气合一而化生内气。

至此,陈氏太极拳内功三调的训练并没有结束,而是在此前依次调整达到既定水平的基础上,又以对身形体态的再一次调整,而开始了“更上一层楼”的新一轮三调练功进程。如此循环往复,步步深入,以至无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