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霍国玲《红楼解梦》日月双悬

 果冻0881 2016-11-05
angelnun的玫瑰园 楼主

  2015-07-11 13:36

  21楼

  霍国玲《红楼解梦》

  双悬日月照乾坤(五)

  在红楼纪年的第十六年写进“雍正十六年”的事,一方面交待出孀居的香玉在这一年二十三岁,作者曹公二十四岁。用傅秋芳寓赋菊之意使读者悟出这段文字应与《咏菊》一节文字相勾挂。明确出《咏菊》一组诗词描绘、吟咏的是在这个历史阶段中香玉的情景。另一方面,像在红楼纪年的第十七年又隐入曹氏九年雍正生母“老太妃薨逝”一样,在本来似在描述“曹氏十六年”时的故事时忽然又夹入“雍正十六年”的事来写。使本来只像是写了十几年的故事的小说,突然被展前、拓后,把它的历史容量一下子扩大了。所以说,作者在这里写下二十三岁的傅秋芳与第五十八回写到的那位薨逝的老太妃都是支撑红楼纪年骨架的重要支撑点。

  贾母八旬大寿,即乾隆五年

  在红楼纪年的第十六年作者告诉我们贾母约在七十岁左右,而到了第十八年却让她作起了八十大寿。在前文中我们论述了这里的“第十六年”用的是曹氏纪年的第十六年,即1730 年。而“第十八年”则用的是“雍正纪年”的“第十八年”——即雍正十三年加乾隆五年,亦即1740年。在1730年,作者借交待贾母的年纪,使我们得知雍正帝其时当为五十三岁;香玉与曹雪芹在这一年分手,进了皇宫。在1740年,作者又同样借交待贾母寿辰的情况,偷运出一些隐讳甚深的情节内容。贾母的年纪和生辰在小说中与前文所叙的老太妃薨逝和二十三岁的傅秋芳实际是起一种对红楼纪年骨架的支撑作用。

  我们说作者为了讲述历史,才书写了贾母八月初三的八十寿辰。因为贾母的生日不在八月,而是在正月。她的生辰月份曾由探春告诉过读者,“过了灯节(即正月十五)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的生日。具体日期则是凤姐讲的二十一日。就是说贾母的生日应该在正月二十一日,与八月初三毫不相干。所以,笔者以为八月三日过的这个生日完全是为了服务于记史的需要,为了记叙贾府这一年的多事之秋,作者特意将贾母的生日从正月挪到了八月。

  说它是贾府的多事之秋,因为就在这个为贾母庆寿的八月初旬,以鸳鸯在大观园内偶遇司棋与她的表兄私通起始,书中紧跟着写了痴丫头误拾绣春囊,从而使王夫人在刁奴的谗惑之下决心抄检大观园。司棋案发,同时牵扯到入画、惠香、芳官、晴雯。最后以众芳被逐,晴雯丧命,将悲剧推向高潮。

  司棋一案粗看似乎只是大观园被抄的引线,是为晴雯被逐给宝玉心中带来深重悲哀的一种铺垫,是大观园全面衰落的前奏。因为作者在叙述司棋之事时似乎只是淡淡写来,不像写晴雯时字字句句都凝聚着作者对她珍怜珠惜的血泪之情。然而正是司棋情案的始末才是大观园彻底衰微的最关键笔墨。

  秦司棋的含义为“情思奇”

  司棋姓秦。小说初提秦钟时,脂砚斋说:“设云‘情种’。”启发读者,秦寓“情”。脂砚怕读者不解,又加批出:“古诗云:‘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二语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作者借“种蓝田玉”的典故,将香玉的身世遭遇等等情况用分身法写到小说中的黛玉、妙玉、著玉、红玉和宝玉身上。“玉”就是香玉的化身。对“玉”我们暂无暇细论,我们还是看“秦”。秦何以谓“情”呢?小说中可卿、鲸卿姓秦,司棋又姓秦。在这三人身上写出三段情案:可卿与贾珍;秦钟与智能儿;司棋与表兄潘又安。其中又以司棋一案最奇。

  秦司棋的这段情案确实叫人思之甚奇。

  首先,司棋与她的表兄为姑表兄弟,从小儿就在“一处顽笑起住”;黛玉和宝玉也是姑舅表亲,他们也是自小儿“一桌吃,一床睡”。

  司棋与她的表兄在小的时候“小儿戏言,便都订下将来不娶不嫁”,宝玉、黛玉间的爱情盟订是用《西厢记》中的戏文“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原来是从“小孩儿家口没遮拦就接了案了”。用孟光梁鸿夫妻间相敬如宾的典故交待出他二人在孩童之时就已经私订了终身。

  在从司棋表兄潘又安给她的便笼中使我们得知,司棋送给她表兄两个香袋;而黛玉也恰恰送过宝玉两个香袋。潘又安回赠司棋香珠一串;宝玉也曾欲将北静王所赐香念珠一串送黛玉。

  这都是偶然的巧合么?

  笔者以为,小说之所以将原本赋予宝玉和黛玉二人的一些特点转而又都写到司棋兄妹身上,正是要告诉我们,大观园中鸳鸯女错撞上的一对鸳鸯正是作者与香玉。这段笔墨正是写他二人在幽期密约之时被人撞破的写照。所以我们说作者给司棋赋予现有的名字正是为启发读者,秦司棋一案实为“情思奇”。令读者将这段情案的许多玄秘微妙之处与前文产生遐想。然而“情思奇”的奇还并不仅止于此。这个案子并没有因为潘又安逃走,秦司棋被逐就宣告结束。由于它又与可卿之死牵扯到一起,使人觉得更加扑朔迷离,同时使这个悲剧的容量更加扩大了。

  秦可卿并不像小说表面上所写的那样早在第十三回就死了。因为在后文中贾蓉不见续娶,但他的妻子却又不止一次地出现。对此戴不凡先生认为可卿没有死得那样早。在他的《秦可卿晚死考》一文中对这一点论之甚详,并将第十三回以后秦可卿再度出现的情况一一做了记录,如:

  第二十九回写清虚观中“只见贾珍、贾蓉的妻子婆媳两个来了。”

  第五十三回“一时贾珍进来吃饭,贾蓉之妻回避了”。

  第五十三回元旦献茶“蓉妻捧与众老祖母,……蓉妻又捧与众姐妹”。

  第五十三回元宵夜宴席次“再下便是尤氏、李纨、凤姐、贾蓉之妻”。

  第五十四回……

  第七十五回……

  第七十六回中秋赏月时,贾母让尤氏回家,尤氏未允,贾母说:“既这样,你就越性别去,陪着我罢了。你叫蓉儿媳妇送去,就顺便回去罢。”尤氏说了,蓉妻答应着,送出邢夫人,一同至大门,各自上车回去,不在话下。

  直到小说的第七十六回描写的中秋夜宴秦氏中途退席才是她在小说中的最后一次露面。作者为什么要首尾倒置来铺述故事我们先暂时不去理会,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小说中对于秦氏这最后的交待与秦氏得病之间却有一个轮廓鲜明的棒头可接。这就是小说第七十六回,中秋夜宴后众人陪贾母赏月,贾母却命贾蓉之妻送邢夫人回去:

  蓉妻答应着,送出邢夫人,一同至大门,各自上车回去,不在话下。

  前文交待秦氏之病也正是得之于中秋之夜。她婆婆尤氏曾对王夫人说:

  她这个病得的也奇。上月中秋还跟老太太、太太们顽了半夜,回家来好好的。到了二十后,一日比一日觉懒,也懒待吃东西

  这是书中通过尤氏交待出蓉妻秦氏得病的时间约在中秋之夜。可是对于她得病的缘由却始终讳莫如深不吐一字。结果使多少热心于秦氏一案的好事者一筹莫展。但是如若我们遵循脂砚斋前述的批语,将可卿及司棋这两段情案对照来看,则可使我们眼前重又豁然开朗。

  评论只看楼主

  angelnun的玫瑰园 楼主

  2015-07-11 13:37

  22楼

  霍国玲《红楼解梦》

  双悬日月照乾坤(六)

  我们先看,秦可卿“上月中秋还跟老太太、太太们顽了半夜,回家来好好的。到了二十日后,一日比一日觉懒,也懒待吃东西”,自此一病不起。

  而司棋和她表兄潘又安在大观园私会被鸳鸯撞破回去后,“一夜不曾睡着”,后来——

  挨了两日不见动静,方略放下了心。这日晚间,忽有个婆子来悄告诉他道:“你兄弟竟逃走了,三四天没归家。如今打发人四处找他呢。”

  司棋听后对她表兄不讲情义,闹出事来自己一走了之甚气。

  次日便觉心内不快,百般支持不住,一头睡倒,恹恹的成了大病。

  注意,秦可卿中秋夜“回家来好好的。到了二十后,一日比一日觉懒。”

  是时隔五天后发病。

  秦司棋被人误撞后,先“挨了两日不见动静,方略放了心”。后来听说她表兄逃走了,“三四天没归家”。“次日便觉心内不快,百般支持不住,恹恹的成了大病”。

  三四天加次日,约五天。

  作者之所以让这两段笔墨能够如此精确地处处呼应,无非是启发我们,鸳鸯“行至一湖山石后大桂树阴下”碰到司棋兄妹私会正是秦氏中秋夜宴只身早归后,没有交待她去向的文字的张本。而这也正是秦氏发病的缘由。秦氏得“病”后,用张太医的话说,“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秦氏自己则说,“好不好,春天就知道了”。秦氏于第四年秋天死了,享有了那盛大的、非同寻常的葬礼。

  笔者认为,作者利用可卿之死隐写了香玉之死。现在,我们利用《双悬日月照乾坤》中所提出的方法,一步步推算出香玉死于何年。

  作者将可卿之死记入了红楼纪年第十四年,即曹氏纪年 第十四年。

  我们以雍正纪年十四年取代曹氏纪年第十四年。

  由于雍正在位只有十三年,所以说雍正十四年实为乾隆 元年。

  乾隆元年时,曹雪芹二十二岁。

  曹雪芹二十二岁时的这一年,可被视为曹氏纪年第二十 二年。

  以雍正二十二年取代曹氏纪年二十二年。

  由于雍正在位只有十三年,因此说,雍正二十二年实为 乾隆九年的一种隐写。

  根据上述推算我们得知:隐写在秦可卿身上的香玉,悬梁自尽于乾隆九年。

  在《红楼梦》中,作者将可卿之死记入了红楼纪年第十四年的秋天,而史实则是:香玉悬梁于乾隆九年春天。此说依据有二: 1.冯紫英所推荐的那位张大夫给秦可卿诊视后说:“依小弟看来,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痊愈了。” 由此可知,可卿之死应该在春天。2.在第一回的“对月寓怀”一诗之眉端,有眉批曰:

  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又用起诗社于秋日,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做关键。

  由脂批中的“所叹者三春也……”披露出,与曹公相关密切的三件事均发生在春天。作者为了遮人耳目,在将其记人书中时,却把它们记入了秋天。香玉之死,对于作者来说,当然是件不能不记人书中的大事,作者却通过可卿之死将其记入了秋天。我们了解了写在第一回的这条脂批后,便可依照批书人的揭示,将这一史实还原回春天!

  对于秦氏的葬礼,“只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限于本文的容量,笔者无暇细论,此处只想就秦氏入殓的棺木略谈几句。小说中说:

  贾珍见父亲不管,亦发恣意奢华。看板时,几副杉木板皆不中用。

  最后到底用了薛蟠家“没人出价敢买”的“纹若槟榔,味若檀麝,声如金玉”'的“樯木板”。对此,贾政劝道:

  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殓以上等杉木也就是了。

  笔者以为这正是小说暗示我们,可卿并非寻常人物。脂砚斋怕读者有所忽略,特留“政老有深意存焉”数字。此处“深意”意在何指呢?《大清会典》卷三八一中载:

  贵妃薨,金棺用杉木。

  足见身份不是贵妃,而是皇后。

  司棋案发后,大观园内另一个直接受害者是惜春的丫鬟入画。由于各房丫鬟被抄检,

  在入画箱中寻出一大包金银银子来,共三四十个,又有一副玉带板子并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

  经考间,入画供认上述财物均系贾珍赏给她在宁府的哥哥的。对香玉和作者的一段情案,批书人在批语中透出“其事”“未漏”;但在写到抄出入画的上述财物时在蒙府、戚序和甲辰本中都有“为察奸情反得贼赃”八字(后来被认为是批语给删掉了)。这几个字向我们透露出入画一案的不孤立性,告诉读者它与司棋一案有关联。这一点贾母也曾给过我们提示:

  殊不知夜间既耍钱,就保不住不吃酒;既吃酒,就免不得门户任意开锁。或买东西,寻张觅李,其中夜静人稀,趁便藏贼引奸引盗。

  不想抄检大观园时,真的抄出司棋、入画“奸、盗”的证据。“引奸引盗”不幸都被贾母言中。而司棋、入画又都是烦托张妈里外穿针引线。所以说作者写出入画一案是要暗点出:香玉将雍正赐给她的一些东西又私赠给曹公这件事。

  结语

  作者写小说时为逃避文网,故意不着迹于朝代年纪。然而在“双悬日月照乾坤”这句令词的启发下,使我们将隐藏在小说背后这条表面上错综复杂,事实上又异常整齐的历史脉络给爬梳整理出来。在曹公一生的每个关键时刻,小说中都留下种种欲盖弥彰的笔墨。把它们揭示出来后则大致如次:顽石坠地标志着曹公出世;黛玉进京暗隐着曹府被抄;贾雨村复出是比附雍正登极;贾母骂贾琏交待出雍正年龄;金钏被逐则映照香玉进宫;贾瑞、贾敬之死寓指雍正暴崩;老太妃薨逝、“十三载”、花神等等意在交待时间;傅秋芳一节则传达出孀居后的香玉与曹公的一段暧昧之情;贾母寿辰交待曹家的多事之秋;司棋一案则是宝黛、秦氏之谜的集中反映,故事的结局当为香玉自缢,曹家再度被抄,闹了个“家亡人散”。然而读者要问:由于小说的不完整,曹公所要叙述的历史是否讲述完整了呢?对此他在作《芙蓉女儿谏》时曾向我们作过交待。他说:

  辞达意尽而止,何必若世俗之拘拘于方寸之间哉。

  这岂不正是作者对自己著书本旨的自白。一部《红楼梦》正是一纸“另出己见,自放手眼”的诔文,一部《红楼梦》正是一座“别开生面,另立排场”的葬花家。他在《葬花吟》中吟出了:莫若锦囊收艳骨,强如污淖陷渠沟。

  用李贺背负锦囊,呕尽心血作诗的旧典交待出作者要呕尽心中的热血来哭诔他的香玉,要用血泪凝聚的文字来收殓香玉的灵骨。写到第八十回时,作者自认为这条历史的轮廓业已勾勒清楚,他胸中的悲苦也“辞达意尽”地得到了表现。至于小说行文的足与不足,小说表面故事的完整与否,对他来说并不重要。由于他根本不受一般小说写作的绳墨限制,以至给人世间留下了这样一部似完未完、未完已完,一手二牍,一声两歌的千古奇书。

  霍纪平

  该文写于1985年。曾在1986年召开的哈尔滨《红楼梦》国际研讨会上印发。1987年刊登在《山西师范大学学报》上。随后收入1989年版《红楼解梦》中, 这次出版,作了少量修改和补充。

  评论只看楼主

  创福科技

  2016-11

  爆:打工妹买《双色球》中500万大奖内幕揭秘!


  广告

  angelnun的玫瑰园 楼主

  2015-07-11 13:38

  23楼

  霍国玲《红楼解梦》

  《红楼解梦》第二集,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年5月初版,1998年2月再版

  前言

  《红楼解梦》出版后,反响很大。有人认为:该书揭开了《红楼梦》百年之谜,誉该书作者为“曹雪芹的当代知音”。为此,北京电视台于1995年10月8日、21日、11月26日先后报导三次。

  由于该书通过对《红楼梦》的“反照”,“照”出的史实是:黛玉原型香玉是个优伶出身的丫鬟,曾作过曹雪芹的伴读,后被其婶娘收作女儿送进宫去,最终做了皇后。雍正十三年,雪芹、香玉合谋用丹砂害死雍正。于是有人提出疑问:皇后竟与情人合谋杀死皇帝,雍正暴亡竟与曹雪芹有关!一一难道不是荒诞无稽的天方夜谭?一些了解红学史的人,便将它与历史上的“索隐派”相勾挂,认为:这不过“使‘索隐派’又增加了一种曹雪芹自传说”罢了,“学术价值并不大”。因而使《红楼解梦》很快成为全国许多报刊的共同话题,一时沸沸扬扬,一片反对声。鉴于这种情况,《红楼解梦》撰稿人委托我,在第二集出版之际,对上述问题作一个统一回答。限于篇幅,笔者着重谈两个问题:一是曹雪芹谋杀雍正帝,是否可以找到史料佐证?二是对于《红楼梦》一书,应不应该进行索隐?以什么方法进行索隐?

  曹雪芹谋杀雍正帝——有史料佐证

  “曹雪芹谋杀雍正帝”——乍一听的确难以令人置信,无怪乎许多报刊冠以“耸人听闻”进行报导。但只要认真地研读一下《红楼解梦》,详查一下史料,便会发现《红楼解梦》中所揭示出的历史竟是真的!

  雍正晚年沉淫女色

  雍正刚即位时,因忙于政务,似并不好色。雍正二年正月二十八日,他在《大义觉迷录》中写道:“联自幼性情不好色欲。即位以后宫人甚少。联常自谓:‘天下人不好色,未有如朕者!’”但当他的皇位稳固后,便要广纳佳丽于后宫了。

  《红楼梦》中隐写:八年,雍正五十三岁时,曾聘选十七岁少女为嫔妃,香玉这年十五岁,亦进宫;查史料:雍正之谦嫔刘氏,生于1714年,比香玉大两岁。雍正八年雍正五十三岁时,刘氏十七,香玉十五,与《红楼梦》中隐记之史实,惊人地相符。关于雍正晚年好色的问题,当时朝鲜《承政院日记》所记君臣对答中亦有记载:(雍正十三年)九月十四日(雍正暴亡后的第21天)酉时,上御熙政堂,召对入侍。……(参赞官洪)景辅曰:“雍正沉淫女色,病入膏肓,自腰以下不能运用者久矣。”即是说他已性功能衰竭。这条记载,恰是雍正晚年纳刘嫔、香玉后的反映。

  雍正死于丹砂

  雍正暴亡,是清宫四大谜案之一。对于雍正的死,历来说法有三:一是中风而死,二是遇刺身亡,三是丹药中毒。其中最合情理的说法是死于毒丹。此说有以下史料为证——《清帝外记?世宗崩》载:“惟世宗之崩,相传修炼饵丹所致,或出有因。”在《高宗实录》中,亦记有炼丹道士被逐的上谕。乾隆在强调雍正“未曾听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药”后,便威胁道士们:“若捏称在大行皇帝御前一言一字,定严行拿究,立即正法,决不宽贷。”父皇刚死,乾隆需办的大事很多,却将驱逐道士放在首位,不能不令人深思!

  清史专家杨启樵教授经多方验证后,也认为雍正是“服饵丹药中毒而亡”的。

  雍正帝素喜食丹。他所常服的是“既济丹”。这种丹药“性不涉寒热温凉,征其效不在攻击疾病,惟补益元气,是乃专攻。”雍正若仅服此丹,决不会暴亡。今暴亡,所服定是毒丹。而《红楼解梦》所揭示的,雍正帝恰恰是服用了“新法秘制”的丹砂后丧命的,与清史专家作出的判断十分吻合。

  关于香玉皇后

  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后宫不可长期无后。查史料:雍正嫡配孝敬宪皇后于九年九月薨逝后,至十三年雍正驾崩前,任何官修史书中均未记载皇后是谁——清宫竟然四年无后,岂非咄咄怪事?

  查寻不到,决不等于根本没有。那么,这最后一个皇后到哪里去了?

  同时解开两个大谜:雍正暴亡——史学大谜;《红楼梦》中隐写的真事——文学大谜

  ……

  紫军

  1996年2月9日

  评论只看楼主

  angelnun的玫瑰园 楼主

  2015-07-11 13:39

  24楼

  霍国玲《红楼解梦》

  第二集内容简介

  本集主要对《红楼梦》中的下述问题进行了论证:

  第一集论证出曹雪芹的诞辰为1715年五月初三日(公历为6月4日)。因王靖、肃之先生提出质疑,本集刊有答辩文章。

  第一集从理论上论述了《红楼梦》小说诗词背后隐有真实的历史。从本集开始将把此论断具体化。在本集将涉及两个主要问题:

  《红楼梦》中的人物活动的主要地点是宁、荣二府及大观园。那么它们背后所隐写的是何处呢?本集对此做了专门 论证,认为:宁国府所隐写的是清皇宫;大观园所隐写的是圆明园。后一篇文章还对“隐喻”等问题作了理论阐述。

  《红楼梦》中写了众多女子。这众多女子背后隐写着何人呢?她们主要隐写着的一个人名叫香玉,小名叫红玉。正、副、又副、三副……十二钗都是她的分身。此外,在花袭人、平儿、薛宝钗等人身上还隐写着另一人——柳惠兰。

  收入本集的论文共九篇,现一一作个简介:

  《再论曹雪芹的生辰》:这是对王靖、肃之先生的答辩文章。通过答辩,不仅使“五月初三日”说更加坚实可信,而且从不同角度找出旁证或进行验证,并指出王靖、肃之错在何处。

  《宁国府实隐清皇宫》:从宁国府的九重大门、双重祭 祀、吉林岁贡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说明其背后所隐,实为清皇宫。

  《大观园实隐圆明园》。该文分为两大部份:第一部份为立论基础。强调《红楼梦》一书必有所隐。这不是主观臆测,而是作者和脂砚斋的明示与指引。文章中指出:“隐喻”笔法在中国文学中是有传统的,以西方文学理论去否定它是不对的。同时指出:中国应该建立自己的文学理论体系。第二部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大观园与圆明园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并详尽地论述了两园各景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论述过程中亦进行了验证。

  《花袭人原型柳惠兰》:曹雪芹少年时代有两个伴读,柳蕙兰是其中之一。花袭人是依据她创造出的艺术形象,麝月、平儿、薛宝钗是她的分身。本文并对花袭人作了正名。

  《黛玉原型小名红玉》、《宝玉所佩之玉是红玉》、《红玉姓竺不姓林》、《林黛玉的原型名叫竺香玉》。这几篇文章剖析了曹雪芹的另一个伴读的名字。她姓竺,名香玉,小名叫红玉。她是曹雪芹的“命根子”。

  《<红楼梦>里的二玉与四春》:该文论述了“二玉”(黛玉、妙玉)与“四春”(元、迎、探、惜)每个人身上都隐写着香玉的一段经历:黛玉隐写着香玉入宫前的情况,惜春、 探春、迎春、元春隐写着香玉入宫后及作娘娘时的情况,妙玉则隐写着香玉出宫后,再度为尼时的情况。

  评论只看楼主

  angelnun的玫瑰园 楼主

  2015-07-11 13:43

  25楼

  霍国玲《红楼解梦》

  霍国玲女士考证曹雪芹生辰是1715年五月初三日;年份上我同意,但在具体日子上,有人提出质疑,这是一位读者反驳霍国玲的文章,他强调:曹雪芹诞辰于1715年旧历四月二十六,angelnun读来觉得也有些道理,便发在这里。

  其实,曹翁已经说明了,他过生日的时候,正是芍药花落的时候,正是蔷薇花最茂盛的时候(龄官划蔷),那么,我们就在芍药花开、蔷薇花开的初夏季节缅怀曹翁,不就最好吗?

  《再论曹雪芹的生辰》

  肃之《贾宝玉生辰考》,该文载于《红楼梦学刊》1993年第3期

  ……

  第27回记有“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这个特殊日子,以及第29回所写:“张道士笑道:‘别的倒罢,只记着哥儿(按:指贾宝玉),一向身上好?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诞……我说请哥儿来逛逛,怎么说不在家’?”这个适逢“芒种节”又是“遮天大玉的圣诞”的四月二十六日,原来令人深感不解,而今却茅塞顿开而洞然明白了:“遮天大王的圣诞”不正是第3回被称为“混世魔王”的贾宝玉的“圣诞”吗?第1回石头坠世时,到士隐梦醒后抱着英莲“看那过会的热闹”不正是在看“遮天大王的圣诞”的店会的热闹吗?这是作者的点睛之笔呀!这里点出了第一主人公贾宝玉的生辰,怎能不大书特写呢!这里明书生辰而不叙庆寿,另外大写寿宴却不书生辰,恰似绛树两歌、黄华二牍,明暗虚实,相映成趣,的是妙笔!

  将这个结论进行检验,原来作者笔下的四月和五月都是小月,贾琏偷娶竟然在贾敬宾天的第三十五天。那么凤姐口称的“才五七”竟能作“才满五七”解。狡猾呀!凤姐之口。

  若非作者有意在书中留下蛛丝马迹,尤其是那两个确切日期及有关数据,谁能解开宝玉生辰之谜呢?看来,作者对宝玉生辰并非秘而不宣,只是故意闪烁其辞,“留将一半给人看”罢了。这又令人不得不赞叹再三:雪芹之才,冠夺古今!雪芹之笔,“狡猾之甚”!

  最后欣然郑重宣布:贾宝玉生辰是四月二十六日。

  一九九二年元月十日

  评论只看楼主

  急用钱,快办5-100【信用卡】凭身份证即可!广告

  angelnun的玫瑰园 楼主

  2015-07-11 13:44

  26楼

  霍国玲《红楼解梦》

  宁国府实隐清皇宫(一)

  宁荣府位于北京。

  宁国府的府邸建筑实属逾制:“君门九重”这已近乎是常识性的知识了,能说是因为作者偶尔疏忽而错误的败笔吗?

  对于《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一个落魄的穷儒,虽为世家出身,但终因一生穷愁潦倒,未经富贵。所以他笔下官僚贵族奢侈生活的写照就成了“大碗的鱼,大碗的肉,大碗的鹅,大碗的海参……”对于这种失真的描述,读者只宽宥地一笑而谅之。对曹雪芹却不同了。因为他毕竟是“钟鼎之家”、“书香之族”出身的富贵公子。他能写出莲叶羹、茄鲞这样的细菜,能够淋漓尽致地描写饫甘餍肥的贵族生活,能写出贵妃省亲的礼仪细节,为什么写到宁府祭祖时竟一下子写出门深九重?用偶尔的疏忽作解释是难以服人的。然而以他这样一个精细的作家来说,写出这样明显犯忌的笔墨又是为了什么呢?确令读者无限狐疑。

  宁国府除夕祭祖方式令人难解

  但是作者在大书祭祖的这回文字中令人生疑之外还并不仅止于此。下面我们来看宁府祭祖时的一节典制文字。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祭祀祖先的不同方式。以满、汉两族的祭祀方式为例,汉人祭祖,是把祖宗的名字写在木牌上,是木主,称为神位或牌位,以供后代子孙祭奠。富贵人家的牌位是常年安放在祠堂里的,不常移动,每到年节,后代子孙便备制供品焚香,并施叩拜礼;满人则是画出祖先遗影,称为影像。祭祖时将影像请出悬挂,礼成后再将影像收存。其二是,汉族祭祖时,主祭者一定是家族中辈份最尊的男性;满族祭祖时,则以旗人中辈份最尊的女性为主祭。《天咫偶闻》中谈到满人祭礼时说:“满洲六礼唯婚祭二礼不与世同”它的不同在于:

  其祭也,夫妇亲之,仪礼之主人主妇也。祭之先一日,主妇亲成糕饵,仪礼之主妇视喜也。祭日厥明,主妇献糕饵十一器,仪礼之主妇直祭也,奉首盘于神板上迩黍稷于席上也……

  而“宁国府除夕祭宗祠”时,似乎揉合了汉满两种祭法:

  次日(即除夕),由贾母有诰封者,皆按品级着朝服,先坐八人大轿,带领着众人进宫朝贺,行礼领宴毕回来,便到宁国府暖阁下轿。诸子弟有未随入朝者,皆在荣国府门前排事伺候,然后引入宗祠。且说宝琴是初次,一面细细留神打量这宗祠,原来宁府西边另一个院子,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悬一块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字,旁书“衍圣公孔继宗书”。两旁有一副长联,写道是: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息;

  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

  亦衍圣公所书。进入院中,白石南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月台上设着青绿古铜鼎彝等器。抱厦前上面悬一九龙金匾,写道是:“星辉辅弼”。乃先皇御笔。两边一副对联写道是:

  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

  亦是御笔。五间正殿前悬一闹龙填青匾,写道是:“慎终追远”。旁边一副对联,写道是:

  已后儿孙承福德,

  至今黎庶念荣宁。

  俱是御笔。里边香烛辉煌,锦帷绣幕,虽列着神主,却看不真切。只见贾府人分昭穆排班站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摔香,贾菖贾菱展拜毯,守焚池。青衣乐奏,三献爵,拜兴毕,焚帛奠酒,礼毕,乐止,退出。众人围随着贾母至正堂上,影前锦慢高挂,彩屏张护,香烛辉煌。上面正居中悬着宁荣二祖遗像,皆是披龙腰玉;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影。贾荇贾芷等从内仪门挨次列站,直到正堂廊下。槛外才是贾敬贾赦,槛内是各女眷。众家人小厮皆在仪门之外。每一道菜至,传至仪门,贾荇贾芷等便接了,按次传至阶上贾敬手中。贾蓉系长房长孙,独他随女眷在槛内。每贾敬捧菜至,传于贾蓉,贾蓉使传于他妻子,又传于凤姐尤氏诸人,直传至供桌前,才传于王夫人。王夫人传于贾母,贾母才捧放在桌上。邢夫人在供桌之西,东向立,同贾母供放。直至将菜饭汤点酒茶传完,贾蓉方退出下阶,归入贾芹阶位之首。凡从文字之名者,贾敬为首;下则从玉者,贾珍为首;再下从草头者,贾蓉为首;左昭右穆,男东女西;等贾母拈香下拜,众人方一齐跪下,将五间大厅,三间抱厦,内外廊檐,阶上阶下两丹樨内,花团锦簇,塞的无一隙空地。鸦雀无闻,只听铿锵叮当,金铃玉珠微微摇曳之声,并起跪靴履飒沓之响。一时礼毕,……(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乍看起来,十分像是使用了汉满双重祭法。自“里边香烛辉煌,锦幛绣幕,虽列着神主,却看不真切”,至“青衣乐奏,三献爵,拜兴毕,焚帛奠酒,礼毕,乐止,退出。”酷似汉族祭法。这是由于被祭者不是影像,而是“神主”,而主祭者不是贾府中辈份最尊的女子,而是辈份最尊之男性,此祭完全符合汉族祭礼;自“众人围随着贾母至正堂上,影前锦幔高挂,彩屏张护,香烛辉煌。上面正居中悬着宁荣二祖遗像,皆是披龙腰玉”,直至“鸦雀无闻,只听铿锵叮当,金铃玉佩微微摇曳之声,并起跪靴履飒沓之响,一时礼毕,……”则是一套标准的满式祭礼。这是因为被祭之祖,皆是“披龙腰玉”的影像,而主祭之人是宁荣二府中辈份最尊之女姓——贾母。

  贾府除夕祭祖不同于寻常人家的这种奇特祭法,台湾著名红学家赵冈先生首先发现,并于1980年12月28日在《中国时报》上首先发表文章提出。赵先生说:

  曹雪芹为什么要写满汉双重礼仪,令人不解。而且叙述文字有简有详,似乎是两者之中,特别偏重满洲祭礼。有关汉族祭礼,前后只有两三行文字。神主不是放在正堂里,而且看不真切。对于满洲祭礼部分,文字要长出好几倍。影像是悬挂在正堂上,披龙腰玉的情状清晰可见。参加典礼的贾府人员,每一辈如何排站,菜如何送,一一详细描述,丝毫不马虎。而且这种满洲式祭礼,一直要连续十六天,直到元宵节之后才完毕,书中也就不时提及,直到第五十四回末尾才写:“十七日一早又过宁国府行礼,伺候掩了宗祠,收过影像才回来。”

  对于赵先生提出的问题,笔者亦长时间疑惑不解。后来在查阅了大量清代关于皇室、王公贵族、士民阶层的祭祖的典制规定和记录文字后,对上述这种奇怪现象才逐步有所了解……

  乌进孝的一纸租单暴露出解谜的关键

  在短短的第五十三回一节祭祖文字中令人生疑之处还不仅仅是上述两点。在祭祖之前,作者还特意穿插进宁府田庄上的乌庄头交租子一段插曲。为便于说明,我们权把它录之于次:

  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狍子五十只,猪二十个,汤猪二十个,龙猪二十个,野猪二十个,家腊猪二十个,野羊二十个,青羊二十个,家汤羊二十个,家风羊二十个,鲟湟鱼二个,各色杂鱼二百斤,活鸡、鸭、鹤各二百只,风鸡、鸭、鸽二百只,野鸡、兔子各二百对,熊掌二十对,鹿筋二十斤,海参五十斤,鹿舌五十条,牛舌五十条,蛏干二十斤,榛、松、桃、杏穰各二口袋,大对虾五十对,干虾二百斤,银霜炭土等选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万斤,御田胭脂米二石,碧糯五十饵,白糯五十斛,粉粳五十斛,杂色粱谷各五十斛,下用常米一千石,各色干菜一车,外卖粱谷、牲口各项之银共折银二千五百两……

  有的红学家认为,作者为了暴露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才特地在此书中写进这纸租单。这种看法虽然不无道理,但这只是从小说表面看到的现象。其实,在它的背后,还有更深刻的含义。

  评论只看楼主

  angelnun的玫瑰园 楼主

  2015-07-11 13:45

  27楼

  霍国玲《红楼解梦》

  宁国府实隐清皇宫(二)

  对于《红楼梦》,胡适、俞平伯、周汝昌先生都曾指出过它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这是因为他们发现作者借着写宝玉的家世,隐写了自己的家世。而我们则认为:《红楼梦》小说本身是空虚幻设的假话,但在小说背后却隐写着一部真实历史,其中包括作者的自传和家世,曹家和清宫的关系及一段清宫秘史。假如《红楼梦》仅仅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书中的宁荣二府便只能是喻指江南的曹家,书中宁荣二府的田庄自然应当在江南。因为曹家三代四人都在江南作织造,在江南经营60余年。这一点在雍正六年隋赫德抄曹家时给雍正帝的奏折中可以得到印证。奏折中写道,曹家江南有“地八处,共十九顷零六十七亩”。然而从乌进孝向贾珍呈上的这纸租单上的内容看却多为东北出产。如:大鹿、獐子、狍子、熊掌、鹿筋、鹿舌、榛、松、桃、杏穰等物都是人所熟知的东北特产。而其中的鲟鳇鱼、家风羊,风鸡、鸭、鹅则更有东北出产的鲜明特征。……

  所以说乌进孝的这纸租单并不单纯为了暴露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我们看到它上面所载竟多为东北出产。作者为何在写一部有关自己家世的小说之时,竟又扯上与他家并无多少相干的东北方物呢?当笔者发现乌庄头租单上所载之物与从《清碑类钞》上读到《吉林岁贡》的贡单上的内容如出一辙时,胸中的疑惑便顿然消释了。下面请看此件贡单:

  吉林所贡方物,岁有数次。……十月,进二年野猪二口,一年野猪一口,鹿尾四十盘,鹿尾骨肉五十块,鹿肋条肉五十块,鹿胸岔肉五十块,晒干鹿脊条肉一百束,野鸡七十只,秕子米一斛,铃铛米一斛。十月,由围场先进鲜味,计二年野猪一口,一年野猪一口,鹿尾七十盘,野鸡七十只,树鸡五十只,稗子米一斛,铃铛米一斛。十一月,进七里香九十把,公野猪二口,母野猪二口,二年野猪二口,一年野猪二口,鹿尾三百盘,野鸡五百只,树鸡三十只,鲟鳇鱼三足,,翘头白鱼一百尾,鲫鱼一百足,稗子米四斛,铃铛米一衅,山楂十坛,梨八坛,松塔三百个,山韭菜二坛,野蒜苗二坛……

  接驾及恭贺万寿进贡物产:貂鼠、梅花鹿、角鹿、獐、虎、熊……海参、白肚鱼肉丁……草根鱼、鲤鱼、花鱼、鱼油、晒干鹿足,、晒干鹿舌、鹿后腿肉、小黄米、稗子米、高粮米粉面,玉米粉面。……山核桃仁、松仁、榛仁、核桃仁、杏仁、松子……山韭菜、贯众菜、蒿菜、枪头菜、河白菜、黄花菜、红花菜、蕨菜、芹菜、丛生蘑菇、鹅掌菜。

  我们看,作者只是将《吉林岁贡》贡单上的“草根鱼、螃头鱼、鲤鱼、花鳞鱼”写为“各色杂鱼”,将贡单上的“小黄米、稗子米、高粮米”等写为“各色粱谷”,贡单上的“山韭菜、贯众菜、河白菜”等则被他改写作“各色干菜”。然后,其它只是稍作加减、遮掩之后就将一纸给皇宫进贡的贡单埋伏在乌进孝交租的租子单中。对此,周汝昌先生在他的旧版《红楼梦新证》中的“新索隐”一文中曾指出这两纸单子之间的极其相近之处。陈诏先生也在他的《<红楼梦>小考》一书中,将从《竹叶亭杂记》一书中录出的“吉林属每岁进贡方物”的贡单列在乌进孝的租子单后,作为参照。

  本来以曹公之才,要随便写出一纸租子单来未为难事,那么他非要如此做的道理又何在呢?如果我们把这一问题与前面所提出的诸般存疑拿来同解的话,答案就不难得出了。原来,作者将《吉林岁贡》贡单写在乌进孝的租单中是为了说明乌进孝不是向宁府交租,而是给皇家进贡。门深九重的宁国府也根本不是什么公侯之家,而是天子的宫庭禁闱了!当我们对作者的写作手法有了上述发现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宁府祭祖的一节文字,对小说的隐秘写法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自宁国府的大门看宁国府即清皇宫

  “宁国府”三个字。从字面解释,“宁国”即“天安”之意。这是因为,宁,即宁静、安宁的意思;安亦是安宁、平安、宁静的意思。由此看来,安与宁为同义词。“国”即国家之意。“天”为“天下”之意。“国家”与“天下”在当时亦是同义词。如果说某人得到了“天下”,便是说此人夺得了政权,即得到了整个国家。由此想到,“宁国”是国家安宁之意,“天安”是天下安宁之意。而天下安宁即是国家安宁。由于作者在书中要写的是整座清皇宫而不仅仅是它的一座门,因此将天安门的“门”改成了宁国府的府。这便是宁国府的由来了。作者之所以将天安门改写成宁国府当然是出于隐写的需要。

  作者对宁国府正门的描写,是从黛玉进京时一路所见写出的:

  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眼,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点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才是荣国府……

  宁国府即是清皇宫,它的大门,自然是天安门。宁国府门前的两个大石狮子,则是指天安门前的两个大石狮子。所不同的是宁国府有三间兽头大门,而清皇宫却有五间兽头大门。不过,小说中在写了宁国府的三间兽头大门之后,又写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数语。那么三间上两间不正是五间吗?作者只绕了个小小的弯子,便将清皇宫的大门隐写在宁国府的大门上了。

  从前述《大清会典》中,五间兽头大门则为皇宫所特有。因此作者不敢直接写出,而将它分成了“三”和“两”,分别交待。皇宫五间大门中的正门平时是不开的,因为正门是皇帝出入的门。因此,小说在写到宁国府的大门时,便特意加上“正门却不开”一句。宁国府中“宁”字的另一种含意是:满清的发祥地是东北的宁古塔。宁国府的“宁”字,是取了宁古塔三字中的第一个字,可视为宁古塔的缩写。这可算是“一笔两用”的一例吧。笔者认为,宁国府的“宁”字用的极妙,它既与宁古塔相关,又与天安门的“安”字暗合。作者真乃妙心妙手。

  自宁国府的建筑布局看宁国府即清皇宫

  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九座门庭。这种建筑规模,绝不是一般贵族、权臣所能具有的。笔者认为宁国府的九座主要建筑,正是隐写了清皇宫外朝的九座主要建筑。

  清朝的皇宫,分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是皇帝和官员们举行各种典礼及政治活动的地方。内廷则是皇帝、后妃及其幼年子女生活居住的场所。

  自宁国府除夕祭祖看贾氏家族即清皇族

  上面我们将乌进孝的租单和宁府九座门庭的问题解释清楚后,对于宁府祭祖时的种种逾制现象和满汉合祭这种令人难解的祭祀形式就能比较容易地得出正确答案了。

  譬如前文已述,《大清会典》中规定,宗室封王者的庙制“立庙七间,中五间为堂,左右二间隔以墙为夹室”。贝勒、贝子、公则为“立庙五间,中三间为堂”。一品至三品官与贝勒等;世爵公侯之家同。宁国公家店本来只应有三间正堂,结果书中不但使它有五间正堂,还令其在正堂前又拥有三间抱厦。另外,宗祠内不临街的五间大门也殊属异常。可是当我们发现这:“黑油栅栏门内五间大门”与清太庙(当今天安门东侧劳动人民文化宫)墙内的“五间门”恰好相同;而小说所叙“进入子,白石南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的宁府宗祠,恰又与太庙内白石铺地,古柏参天处处照应,我们又该作何想法呢?作者故意设下这影影绰绰,欲彰还露的笔墨,难道不是有意识地扣启发读者将它与清太庙之间产生联想么?!

  评论只看楼主

  angelnun的玫瑰园 楼主

  2015-07-11 13:46

  28楼

  霍国玲《红楼解梦》

  宁国府实隐清皇宫(三)

  批书人脂砚斋唯恐读者忽略了宁府祭宗祠这一重要隐写,因此在此回之前加上了大段脂批,以期引起读者的重视与研究:

  《祭宗祠》一题极博大,《元宵开夜宴》一题极富丽. 拟此二题于一回中,早令人惊心动魄,不知措手处。乃作者偏就宝琴中款款叙来,首叙院宇匾对,次叙抱厦匾对,后叙正堂匾对,字字古绝。槛以外槛以内是男女分界处,献帛献爵择其人,应昭应穆从其讳。是一篇绝大典制文字。最高妙是神主看不真切一句,最苦心是用贾蓉为槛边传蔬人,用贾芷为仪门传蔬人,体贴入细。哇,文心至此,脉绝血枯矣,谁是如音者。

  批书人因何在作者写出上述一篇典制文字之后,便迫不急待地写下批语以求知音呢?笔者以为,这恐怕正是由于这篇典制文字的非同一般。同时我们还看到,批书人利用批书之机不仅寻求知音,而且还处处小心谨慎地诱导读者成其为“知音”。上述脂批中提到的“首叙院宇匾对,次叙抱厦匾对,后叙正堂匾对,字字古绝”中便大有文章。我们不妨对其隐密略作探讨。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院宇两侧的对联: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

  功名贯天,百姓仰蒸尝之盛

  仅此长联业已透出,贾氏宗祠实当为清皇室家庙。请看上联中“兆姓赖保育之恩”中的“兆姓”,其实是泛指全国各族人民而言。众所周知,“百姓”即百家之姓,只有汉族才用“百家姓”,而中国是由几十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作者以“兆姓”将此作了高度的概括。试想,能给予“兆姓”以“保育之恩”的,不是皇家,更指何人?!再看下联中的“功名贯天”。“功名”是指官爵,“功名贯天”则是说这个族的官运可以直贯云天,高与天齐。这就厉害了,在封建帝王时代,谁人的“功名”地位可以直贯云天?不是皇家,又能更属何人呢?!抱厦两边的对联亦非等闲所为:

  勋业有光昭日月

  功名无间及子孙。

  ……

  宁荣二府亦南亦北的作用

  至此,曹公将宁荣二府写得亦南亦北之谜就可以结案了。我们看到他之所以这样写,一方面是要通过宁荣二府隐写清皇宫;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它们隐写自己的家。

  曹雪芹的家原在南京;而清皇宫却在北京。要将南京的“家”与北京的“皇宫”合写在宁荣二府之中,宁荣二府出现在小说中时自然要亦南亦北。写宁荣二府在南京,作者是希望读者据此可知他的“家乡”、“老宅”在南京(即金陵);写宁荣二府地处北京,是因为清皇宫位于北京,作者希望读者能够据此知道宁国府确实是隐写了清皇宫。这便是宁荣二府出现在小说中时亦南亦北的根本原因。君不见,为了启发读者的思路,作者在书中还特意写出一现家,用来喻指自己的“真家”。这个“真家”在金陵。“真家”曾四次接驾。而且“真家”里还有个“甄(真)宝玉”,又有在甄(真)宝玉14岁时其家被抄一事。这个“真家”的情况与曹雪芹家的情况竟是那样相合。小说中的贾家,实为作者的“假家”。这个“假家”中的荣国府虽有作者“真家”的影子,可与“真家”在一定程度上,互为补充、映照,然而“假家”中的宁国府却是专门用来隐写清皇宫、清王朝的。正因为如此,“假家”才只能写在北京,也必须写在北京。宁荣二府在《红楼梦》中亦南亦北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曹雪芹家的“老宅”原在南京。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上谕对其家进行了查抄。转过年来其叔曹頫就带领全家进京领罪。自那时曹家便迁入了北京。由此得知,南京有作者的“老宅”,北京亦有作者的“新家”。

  《红楼梦》自它问世迄今不过200多年的历史。可是,由于缺少史料记载,我们对作者本人的情况反而知之甚少,这是令人十分遗憾的事。感谢红学前辈,由于他们对曹公家世细致精到的考证,使我们对他祖上的情况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知道他的始祖曹世选是归旗较早的明朝军官,曾祖母孙氏曾作过康熙皇帝的奶妈,祖父曹寅作过康熙皇帝的伴读。由于跟清朝宫廷这种特殊的背景关系,使曹家成为一支“烈烈轰轰”的“百年旺族”。那么作者在荣国府中隐入了自己的家,在宁国府中隐入了清皇宫,他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叙述曹家祖上与宫廷的这段特殊历史么?答案是否定的。

  简单说,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因为小说一开始就说,荣府已是末世了。(注意,只提荣府)这是说书中所叙之事己非曹家极盛时期之事,而是处在没落衰败的晚期。

  这一点在第十六回被交待得更为具体。当凤姐儿和赵嬷嬷说及“当年皇帝仿舜巡”,地方上权贵们接驾的事时,故意引出“还有如今在江南的瓢家,哎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在写到“现在江南的甄家”时,脂砚斋批道:“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勿作泛泛口头语看。”此处的甄家“关键”在何处,这点可以结合从“独他家接驾四次”后的脂批,“点正题正文”合并求解。小说中的甄家接驾四次正可以和康熙六下江南,曹公的祖父曹寅接驾四次相合。由于接驾“银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耗资浩繁,致使曹家亏欠巨额官银,久偿不清,最终被抄家籍产,这是后话。此处只说,这曹家和甄家都接驾四次,经脂批点明这又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点正题正文”,从而使我们得知此处所叙甄家之事正是影射了作者“真正之家”当年的真实情况。而凤姐儿和宝玉等人因为“小几岁年纪”,“晚生了二三十年”,所以“爷爷”一代当年的这种“千载希逢”的盛事叫他们没能赶上。

  作者正是通过对甄(真)、贾(假)家事的叙述,将他这故事发生在曹家兴衰过程中己处于衰败的晚期这个具体时间,交待清楚。同时,透过他告诉我们此书转述的是他“亲自经历”的“故事”,又将其与他祖上相关的牵扯彻底排除。

  我们看到,对于作者祖上与皇家的关系,他可以通过接驾而明书其事,而对他“亲自经历”的“离合悲欢”反倒不得不暗隐深埋。这恰恰暴露出是他自身经历的“陈迹故事”与清皇宫之间有着某种极为密切的关系,同时又有着不得不深存避讳的种种缘由。是这些,致使他借助了上述多种隐曲笔法,将宁国府事实上是清皇宫,向读者作出明确的暗示。它明确得使我们对宁国府的种种反常情况不可能做出别的解释;它明确得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作者是处处笔刺清宫。

  正是将清皇宫巧妙地埋伏在宁国府中,才有可能“按迹循踪”地记述他这“亲自经历”的“离合悲欢”的“陈迹故事”,才有可能为小说中的人物奠定出一块符合真实历史状况的活动舞台。所以说,宁国府是清皇宫在小说中的重要隐写。只有搞清这一点,才能搞清书中人物的真正身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从作者在宁荣二府问题上所作的种种文章中,难道还不能使我们体会到,《红楼梦》这部小说背后所潜蕴着的巨大波澜吗!

  霍国玲、霍纪平

  本篇成文过程中得到《北京清代王府概述》作者刘之光先生及故宫博物院清史专家的指教,特志于此以示感谢!

  评论只看楼主

  angelnun的玫瑰园 楼主

  2015-07-11 13:47

  29楼

  霍国玲《红楼解梦》

  花袭人原型——柳蕙兰

  ——曹雪芹少年时代的伴读之一

  对花袭人这个小说人物,历来争议很多,而且否定多于肯定。其实,对袭人的否定,多源于对她的误解,笔者愿利用这个机会,与读者共同分析,重新认识花袭人。并从书中解析出她的生活原型——柳惠兰。

  花袭人一名有出处

  宝玉房里有个主事的丫头,名叫花袭人。在第三回中,当作者写到“大丫头名唤袭人”处,有甲戌侧批曰:

  奇名、新名,必有出处。

  《红楼梦》一书中,有着数百人,因何在“花袭人”一名出现时,批书人便连忙批出此名“必有出处”呢?这不能不引起读者的深思。

  提到《红楼梦》里的人名,笔者又想到了另一条批语:

  从起名丰设色,别有可玩。

  袭人一名出自何处?作者又是如何在这个人名上“设色”的,我们不妨作些探讨。

  在书中,当贾政问到“袭人是何人”时,王夫人道:“是个丫头”,贾政道:“丫头不管叫什么罢了,是谁这样刁钻,起这样的名字?”宝玉忙起身回道:“因素日读诗,曾记古人有句诗云‘花气袭人知昼暖’,因这丫头姓花,便随口起了这个名字。”

  “花气袭人知骤暖”是宋朝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一诗中的诗句。全诗如下:

  红桥梅市晓山横,

  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

  鹊声穿树喜新睛。

  场坊酒溅贫犹醉,

  原野泥深老亦耕。

  更喜早期官赋足,

  终年无吏叩柴荆。

  不难看出,此诗是歌颂太平盛世的。全诗洋溢着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春意盎然的农村景象。诗中“花气袭人知骤暖”,应解为:花香扑面而来,让人感到天气突然变暖了。这是严冬之后,融融春意、阵阵花香的写照。然而,曹公却悄悄将诗句中的“骤”字,偷换成了“昼”字,使原来的诗句变成了“花气袭人知昼暖”,虽只一字之差,而其中含意便相去甚远了。

  曹公偷改古人诗句意图何在?其用意在于——借此向读者暗示:花袭人一名的出处,并不在陆游的《村居书喜》一诗中。因为此诗中并无“花气袭人知昼暖”这样的诗句。 看来要找到花袭人一名的出处,还需下些功夫。

  我们要追索出花袭人一名的真正出处,首先由分析花袭人一名的“花”字入手。

  薄命司的判词中有如下一首:

  枉自温柔和顺

  空云如桂似兰。

  堪羡优伶有福,

  谁知公子无缘。

  一般认为,这首判词是属于花袭人的。因为与此判词相配的图上画着一张破席(谐袭),席上放着一簇鲜花。

  判词中提到的花是桂和兰。究竟是桂还是兰?作者在第二十八回中作出了交待:蒋玉菡行酒令时,拿起一朵木樨来,念道:“花气袭人知昼暖”。何为木樨?木樨即桂花,因此我们说,蒋玉菡口中所吟诵的“花气袭人知昼暖”中的“花”,专指桂花。 桂花只开在秋天,与骤暖新晴的春天有何相干?为此,作者只 能将陆游诗句中的“骤”偷改为“昼”。此改的意义有二:一,是要利用这样的改动来蒙蔽那些不学无术的统治者(在书中贾政为代表)。作者借此欺骗他们说,花袭人一名出自歌颂太平盛世的陆游《村居书喜》一诗。因此决无伤时骂世之旨。诗中以“昼”代“骤”,是由于作者的一时疏忽。二,作者以“骤”“昼”之差知会读者,花袭人一名并不出自陆游诗句,而是另有出处。因为陆游诗中并无“花气袭人知昼暖”这样的诗句。而曹雪芹这样的伟大作家,决不会出现上述“骤”“昼”之间的错误。

  袭人一名出自何处,作者借香菱之口向读者作出了暗示:

  前日我读岑嘉州五言律,现有一句说“此乡多宝玉”,怎么你倒忘了?后来又读李义山的七言绝句,又有一句“宝钗无日不生尘”,我还笑说他两个名字都原来在唐诗上呢。

  作者特意让香菱说出宝玉、宝钗名字均出自唐诗,这就很自然的启发了读者的思路——花袭人的名字是否也在唐诗上?果然,我们自唐朝诗人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一诗中,找到了花袭人一名的真正出处:

  长安古意(唐)卢照邻

  ……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唯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卢照邻是唐朝诗人,北京大兴县人,诗著颇佳,被人们尊为唐初四杰之一。

  此诗写长安古道四通八达,楼阁高耸,富丽堂皇。帝王豪贵、文官武将、娼女侠客、纨绔膏粱,乘车骑马,来来往往,甚嚣尘上。更有将相,骄横专权,肆无忌惮,相互倾轧。上述种种人物,终日沉溺于花天酒地,淫逸歌舞。其中豪贵,自谓可以高乐千载,称霸百世。却不料想“节物风光不相待”,转瞬桑田变碧海,到头来却只能待留虚墓。作者在长诗的最后道出:扬雄远离都市繁华,隐居终南山中著书立说,虽然冷清寂寥,却能留芳千古。

  卢照邻借《长安古意》一诗以汉讽唐,并以扬雄自喻。曹雪芹从《长安古意》最后一句中,取“花袭人”三字为宝玉房里的丫鬟命名。其用意有三。

  借《长安古意》之寓意,讥讽康、雍、乾盛世。

  借扬雄自喻。

  借此向读者表明,当他贫穷潦倒、隐居香山著书立说时,只有小说中花袭人的原型与他为伴。

  以上三点,便是曹雪芹不便直接道出“花袭人”一名真正出处之原因所在。由此看来,为“花袭人”起名之人,确实“刁钻”!

  读者已从“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中找到了“花袭人”,而且此花,正是蒋玉菡行酒令时手中所拿的桂花(木樨即桂花)。这才是《红楼梦》中“花气袭人”之本意。我们由此得知,在作者家遭二次巨变,贫居香山著书立说的艰苦岁月里,独有小说中那个心地纯良、恪尽职守、忠心不二的花袭人的生活原型,自始至终跟随在他身边,陪伴服侍着他。由此看来,为花袭人正名已刻不容缓了。

  袭人原型名叫柳蕙兰

  柳氏女子名叫蕙兰

  ……

  “正经叫晦气罢了,不必什么蕙香兰气的,那一个配比这些花,没的玷辱了好名好姓。”

  在上述原文处有庚辰夹批曰:

  花袭人三字在内,说的有趣。

  宝玉上述一席话中,何曾有“花袭人”三字在内?如果一定说有,也只有一个“花”字,并无“袭人”二字。如此看来,此处的批语岂不是成了无的之矢,无稽之谈?

  笔者默思:脂砚斋利用这条批语向我们所透露的,应该是:宝玉的那段话中,隐进了花袭人原型的名字。

  笔者在逐字研究了宝玉的那几句话之后,认为其中的蕙、 香、兰三字,均可组成人名。由这三个字可以组合成六个名字,即:蕙香、蕙兰、香兰、香蕙、兰蕙、兰香。在这六种组合中,究竟哪一组是花袭人原型的名字,尚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笔者从蘅芜苑的匾额和对联中找到了线:

  兰风蕙露

  三径香风飘玉蕙

  一庭明月照金兰

  在匾中,兰在前而蕙在后,因此说,出现在匾上的是兰蕙这种组合;在对联中,上联出现的是蕙,下联出现的是兰。因此说,出现在对联中的是蕙兰这种组合,……由此断定,花袭人原型名叫柳蕙兰。

  作者用分身法为蕙兰作传:

  麝月身上隐写的柳蕙兰……

  平儿身上隐写的柳蕙兰……

  宝钗身上隐写的柳蕙兰……

  评论只看楼主

  angelnun的玫瑰园 楼主

  2015-07-11 13:48

  30楼

  霍国玲《红楼解梦》

  梁希超先生的信(摘录)

  (梁希超系天津河北工学院铸造学教授)

  国玲女士:你好!

  很高兴能给你写此信。作为《红楼梦》的爱好者与崇拜者,九零年二月廿八日购得《红楼解梦》的欣喜心情是不言而喻的。

  拜读完你们的大作《解梦》后,首先感到的是新奇——新奇的独辟蹊径的角度、新奇的观点、新奇的故事情节。新奇之余,想听听其他人的反应,于是又购书几本分赠给亲朋好友,乃至于台湾的红学研究者。反应是相同的——一部新奇的书,考据严密、推算准确、情节有理。想提出反驳的理由和根据,似乎又一时找不出,即尚无懈可击。人们沿着《解梦》所指引的路,走向梦的迷宫,就感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可以说,一部梦般的奇书,配以解梦的奇书,正好比宝鉴的正反两面,形成一完璧!人们不能不为你们所取得的这一红学研究中划时代的硕果而表示衷心的祝贺。

  读后的第二个想法是,这么多年、这么多研究者,为什么都没有从“此门”入手,理出个头绪来?我想这得归结于悟性和努力。也许正因为你们不是专业红学研究者,思想上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框框,才能在这片神秘而新奇的土地上,独立耕耘,结出异样的果实来。作为一名工程技术工作者,我深有体会,要想研究出新颖的成果,没有独立思想、不落前人巢臼的精神是很困难的。当然,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下去,也是另一条正确的道路。记得郑板桥老先生有副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我想这其中的关键是谁具备“领异”的开拓思路,谁有“标新”的能力。人们往往有“领异”之心,但缺少“标新”之力而没有具体的成果。我想说的,你们不但有此悟性,还有锲而不舍的毅力。

  在红学研究的百花园中,你们这一朵“二月花”的开放,估计会有不同的反响。鼓励者、称赞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沉默者亦有之。《解梦》初版就印了二万八千册,读者之面决不只十万、廿万。作为一名热心读者,我也很想知道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借此以提高研究的深度与质量,在将来的第二版、第三版中,使内容更充实、推论更严密。

  最后,我想将九零年七月十二日读《解梦》偶感小诗一首寄去,望笑纳。

  解悟恰逢顿悟人,

  梦幻宝鉴现真情;

  有如曹公九泉笑,

  功垂红史叹艰辛。

  (此首诗为藏头诗。将每个诗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即为“解梦有功”。)

  评论只看楼主

  广告

  


  angelnun的玫瑰园 楼主

  2015-07-11 13:49

  31楼

  霍国玲《红楼解梦》

  《红楼解梦》第三集分上下两册,中国文学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发行一万二千册

  《红楼解梦》第三集前言

  关于“解梦派”的理论体系

  《红楼解梦》的立论基础

  “解梦理论”早在1986年哈尔滨《红楼梦》国际研讨会上就已经提出了。当时霍国玲、霍纪平姐弟带去六篇共计十余万字的论文。其中一篇《反照“风月宝鉴”——试论<红楼梦>的主线》一文,便是《红楼解梦》的立论基础。

  《红楼解梦》认为:

  《红楼梦》一书犹如正反皆可照人的“风月宝鉴”,它既有正面,又有背面。正面是空虚幻设的假话,而背面却隐写着真实的历史。读者可以遵循脂砚斋批语的指点,透过小说和诗词,去探寻隐藏在书中的历史。

  《反照“风月宝鉴”》一文,1987年10月在《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第四期上刊出,1989年收入《红楼解梦》初版,1995年收入该书增订本第一集。因此说“解梦理论”虽新,却已历时十载了。

  《红楼解梦》的六个理论支柱

  《红楼解梦》在《红楼梦》有正、反两面的理论基础上,又创立出六个理论支柱。

  关于中国古典文学有自己的特殊的创作规律的理论。现在一般认为文学既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其作品便应是一定社会生活在文学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即是说塑造出的人物形象已经过文学家加工,成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般认为中国古典文学决不会超脱出这种基本文艺理论,对其研究,也应像对西方文学或中国近代文学的研究一样,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看其思想性如何,即是否正确地反映了现实,是否有人民性,是否有积极的教育作用等;二是看其艺术性如何,环境和人物是否典型,人物刻画得怎样,语言运用得怎样等等。一部作品,不仅思想性高,艺术性也高,才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才有历史价值。

  “解梦派”认为:不能将上述一般文艺理论生搬硬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上来。这是因为它的基本特点与西方文学,乃至中国近代文学有很大不同:1.西方文学突出特点是写“人”,即使神话,其神也被人格化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突出特点是用来写“史”(或“事”),文和史是结合一起的,即使神话也带有记史性质。2.从艺术手法来看,西方文学因是写“人”,当然就要塑造典型人物,强调其人物的内心世界。中国古典文学既是写“史”(或“事”),因“史”(或“事”),是由人完成的,所以所记之人往往也栩栩如生。但其塑造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行为,而决不能是心理活动。因记“事”时,人物所说所做可记,所想却记不出。3.西方文学因是写“人”,宣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描写当然可以直言不讳。中国古典文学因写的是“史”(或“事”),而中国又是一个封建专制国家,对封建统治阶级不利之事往往不敢直截了当写出,于是便采用隐喻与影射之法。这点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大特色。

  “解梦派”认为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这些特殊性,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贬低它,诋毁它,而应尊重它、研究它、探寻它的规律,把它提高到理论上来认识,并进一步建立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艺理论体系。《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西方文艺理论只能作为对该书进行研究时的参考,而决不能作为依据,用来束缚自己的研究。“解梦派”把探寻中国古典文学的特殊性,尤其是《红楼梦》的特殊性,作为自己的一条重要研究原则。

  关于“带脂批的八十回本《石头记》即曹著之全璧”的理论:

  红学界普遍认为:八十回本《石头记》,仅仅是半部书,曹公或者未能写完全书便病逝了,或者写完后,后半部丢失了,致使读者无缘窥及全豹,因而深感遗憾。

  《红楼解梦》认为:带脂批的八十回本《石头记》即曹著之全璧。曹雪芹生前不仅写完过此书,甚至还曾经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曹雪芹曾经写成过一百一十回的《红楼梦》。他利用这样一部一百一十回的完整小说,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深埋其中。书成后,曹公发现——一部完整的小说,竟将自己苦心孤诣隐入其中的历史全部淹没。于是便忍痛割爱,亲自动手,将八十回后的那三十回删去,再以增设小说人物及增加故事情节的手段,将隐于后三十回中的史实移入前八十回中。与此同时,在前八十回中又增加大量诗词曲赋与批注,至此完成借助八十回小说隐写一段历史的全部工作。如今,读者只要认真研究带脂批的八十回本《石头记》中的正文、批语及诗词曲赋,便不仅能了解到书中小说人物在八十回之后的归宿,同时能从这仅存的八十回小说中,解析出一段深埋于其中的历史。——鉴于《解梦》中这一理论的形成与完善,读者便可以从带脂批的八十回本《石头记》中,析辨出曹公隐入其中的历史,从而窥见“风月宝鉴”背面之影像。关于曹公利用半部小说写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并隐写了一段真实历史的理论,请读者详见本书第一集《带脂批的八十回本<石头记>即曹著之全璧》一文。

  关于脂砚斋即曹雪芹及其妻子批书时合用的笔名的理论。

  《红楼解梦》中留下了脂砚斋的大量批语,计有数千条之多。脂批的内容涉猎极广,从《红楼梦》的著作权,到此书的成书过程,从著书宗旨到作者的身世经历,从写书奇法、秘法到八十回后的小说内容,从该书的艺术构思到对作者生不逢时的感叹……应有尽有。

  脂砚斋究竟是何许人物?红学界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甚至是男、是女,是作者本人、还是作者家中之人,是他的平辈还是他的长辈,至今远未达成共识。对于脂批中大量揭露书中隐秘的条文,绝大部分尚无研究者触及。更有甚者,近年来竟有人贬低脂批的价值或否认有脂砚斋其人。

  《红楼解梦》关于脂砚斋是曹雪芹与他妻子批书时合用的笔名这一理论,不仅解决了脂砚斋是何许人的问题,结束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的长期争论,更重要的是——由于认识到了脂批中的核心部分,即揭秘部分出自雪芹及其妻子之手,读者便可将脂批视为《红楼梦》全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有了这样的认识,便为从脂批入手进行索隐,确立了理论依据。(关于此问题可详见《解开脂砚斋之谜》等文。)

  关于曹雪芹写书奇法、秘法的理论:

  红学界普遍认为:《红楼梦》既然是一部小说,就不可能超出一般的文学创作规律,而包含着另外的什么写作手法。甚至有人教训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的研究者“应该从头学点文学和历史的A B C。”

  《红楼解梦》则认:《红楼梦》既然是一部不同于任何文学著作的“奇书”,就必然有它自身独特的创作规律。“解梦派”在“脂批”的引导下,揭示出该书所独具的写作奇法、秘法,诸如:分身法、合身法、谐音法、拆字法、注彼写此法、不写之写法、射覆法……。从而使解索出书中之隐秘成为可能。

  本集《脂砚斋批语与<石头记>》一文中,《利用批语揭示写书技巧》部分,对曹雪芹的写书奇法、秘法作了系统介绍;对书中常用的“谐音法”、“拆字法”等则通过载于书中的各篇论文,作出了具体阐释;对“射覆法”则在本书第二集《林黛玉的原型名叫香玉》一文中作了重点介绍。另外,书中还有《<红楼梦>里的分身法》<第一集>与《<红楼梦>里的合身法》<第四集>等专论。

  当读者了解并掌握了曹公隐写历史时所使用的诸多奇法、秘法后,便可自行去识辨曹公隐入书中的“真事”了。曹公利用小说隐写历史时使用了奇法、秘法的理论,是《红楼解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红楼梦》中存在两套纪年的理论:

  细心的读者都会发现,《红楼梦》里的纪年十分混乱。例如:黛玉抛父进京城时,只是个六岁的幼女,而一到了荣国府,便突然变成十三岁的少女了,路上竟然走了七年之久。又如:贾母在“村姥姥是信口开合”一回中曾说她比刘姥姥小好几岁。当时刘姥姥七十五岁,据此可以料及贾母当时也不过七十一、二岁。时隔两年,贾母却办起了八十大寿。再如:黛玉刚刚到京时十三岁,宝玉大她一岁自然是十四岁,宝钗大宝玉一岁,应该是十五岁。然而过了两年之后,当宝玉已经十六岁的时候(红楼纪年第十六年),荣国府却为宝钗办起了十五岁生日,宝钗竟然度过了三个十五岁。……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关于《红楼梦》中纪年混乱的问题,红学界时有争论。有不少人认为,这决不是可以说得清楚的问题。有人说:“再争论五十年,即使五千年也得不出结论来的”。甚至有人认为:《红楼梦》中纪年的混乱,是曹雪芹“合成”了“畸笏叟等曹雪芹的叔辈们”作品的结果,这正是曹雪芹没有能力统一小说人物年龄而留下的破绽。

  《红楼解梦》则认为:曹雪芹在对《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之后,又修订了近十载,却仍在人物年龄上留下明显矛盾,决不是作者一时疏忽或能力低下,更不是抄袭他人作品留下的痕迹,而是出于隐写历史的需要,在书中使用了两套纪年的结果——一套雍正纪年,一套曹(雪芹)氏纪年。两套纪年在书中交错使用。《红楼梦》中使用了两套纪年的理论,不仅妥善解决了书中人物年龄问题上的诸多矛盾,而且曹公在书中将自己的年龄与皇帝的年号相提并论,亦表现出他对皇权的蔑视和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叛。

  关于《红楼梦》中存在着两套历史纪年的理论,请详见《双悬日月照乾坤》一文。

  ……

  紫军

  1996年7月1日

  评论只看楼主

  angelnun的玫瑰园 楼主

  2015-07-11 13:50

  32楼

  霍国玲《红楼解梦》

  《红楼解梦》第三集内容简介

  本集内容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向读者公布了新发现的部分支针,用以证明《红楼解梦》所揭示出的《红楼梦》背后所隐写的历支是真实的,从而进一步证明“解梦理论”的正确性。

  这部份由两篇文章组成:

  (一)《曹雪芹把乾隆皇帝钉上了篡改历史的耻辱柱》:该文披露了一些史料,并进行了论证:雍正崩时身边有皇后,雍正崩后的一个短时期内(雍正十三年八月至乾隆元年九月),宫中有两个皇太后,一个是乾隆生母,另一个当是香玉皇太后;弘瞻是皇后所生,并非像正史所记为谦嫔刘氏所生。——从而弥补与纠正了被当时统治阶级削删、篡改、歪曲的部分史实。

  (二)《香玉皇后的十二幅画像》:该文发掘并论证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雍正时期的十二幅年轻汉“妃”画像,便应是香玉皇后像。这些像每月绘一幅,全年共绘十二幅,与脂砚斋“周岁十二月之象(像)”批语十分吻合。而脂批的“十二月之象(像)”所指正是“金陵十二钗”(均是香玉的分身)。此外,每张画都有竹,也应有特殊的隐意。

  第二部分:该部分揭示了《红楼梦》中是如何隐写雍正其人,以及他暴亡的详情。

  这部分由四篇文章组成:

  (一)《薛蟠浅析》:论述了《红楼梦》一书如何通过薛蟠全面隐写了雍正的卑劣品德及他的必然下场。

  (二)《雨村其人》:论述了《红楼梦》一书如何通过雨村隐写了雍正争夺帝位的前前后后,以及他与曹家的关系。

  (三)《贾敬探源》:论述了《红楼梦》一书如何通过贾敬隐写了雍正暴亡的前后情况。

  (四)《试解“十二支寓”》:该文论证出“十二支寓”实际是以此隐骂雍正帝。

  第三部分:该部分论证丁脂砚斋和畸笏叟都是何人,并阐释了大量脂批。

  这部分由五篇文章组成:

  (一)《解开脂砚斋之谜》:论证出脂砚斋是曹雪芹和他的妻子——此前曾做过他的伴读和妾的柳惠兰——合用的批书笔名。

  (二)《对<解开脂砚斋之谜>一文的评价、验证和补充》:通过验证说明《解开脂砚斋之谜》一文的观点基本正确,并进一步论证出在柳惠兰去世后,代替惠兰的是雪芹的续弦妻子许芳卿。并论证出有些眉批、侧批不是由脂砚斋所批。

  (三)《畸笏叟辨析》:论证出畸笏叟是曹雪芹的堂兄。

  (四)《从脂批的两首佚诗看曹雪芹的身世——兼论曹雪芹参与了批注<石头记>》:通过对脂批的两首佚诗的校正,不仅证明曹公参与了批注《石头记》,脂批中有曹雪芹的佚诗,而且证明雪芹确是曹頫的遗腹子。

  (五)《脂砚斋批语与<石头记>》:该文分成十二部分,解释了数百条脂砚斋批语,其中绝大部分前人尚未作过阐释。

  ……

  评论只看楼主

  angelnun的玫瑰园 楼主

  2015-07-11 13:51

  33楼

  霍国玲《红楼解梦》

  曹雪芹把乾隆皇帝钉上了篡改历史的耻辱柱(一)

  隐写在《红楼梦》中的一段历史: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隐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这段史实便是——曹公的恋人,书中林黛玉之生活原型香玉,原籍苏州,六岁时被南京江宁织造曹家买来做了小优伶。后因雍正生母薨逝,曹家戏班遣散,香玉便做了曹雪芹的伴读丫头。香玉十五岁时,恰逢清宫聘选嫔妃、秀女、才女,香玉被雪芹王氏婶娘收养做了女儿,送进宫去,做公主、郡主的入学陪侍。雍正九年,孝敬宪皇后薨逝。十年,香玉十七岁时,被雍正纳为皇贵妃。十一年六月,香玉为雍正生下了皇子弘瞻后,便被册立为皇后。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夜,雪芹、香玉用丹砂害死雍正。乾隆元年,香玉离开清宫,遁入空门,其子弘瞻交由雍正谦嫔刘氏养育。

  乾隆朝正史中的记载:

  根据《红楼梦》中的隐写,我们去核查当时官修的各种档案资料及现有史籍。其结果是:

  在雍正的嫔妃中,既无竺姓者,又无曹氏女。

  雍正死时,清宫没有皇后。

  宫书记载,雍正曾有两个皇后:

  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内大臣费扬古女,雍正为皇子时受封为嫡福晋。雍正即位后被册立为后,九年九月病逝,生长子弘晖。

  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四品典仪凌柱女,十三岁入雍正贝勒府,为格格。雍正称帝后,封她为熹妃、熹贵妃。她生子弘历(即高宗乾隆)。雍正驾崩乾隆即位后,于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尊她为崇庆皇太后,并被追封为孝圣宪皇后。

  雍正死时,清宫亦无皇贵妃。

  史籍中记载,雍正只有两个皇贵妃:

  敦肃皇贵妃,年氏,雍正元年封为贵妃,三年十一月病危时,晋封为皇贵妃。

  敦肃皇贵妃,为雍正死后追封,雍正在世时被封为裕嫔,后晋封为裕妃,裕贵妃。乾隆即位后,为其加尊号裕皇贵太 妃。

  雍正死时只活着三个皇子。

  按正史记载,雍正一生其后宫嫔妃曾为他生下过十个皇子,到雍正驾崩时,却只活着三个皇子,他们是:

  皇五子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雍正十一年,他二十三岁时,受封为和硕宝亲王,即后来的乾隆皇帝。

  皇六子弘昼,为纯懿皇贵妃耿氏生(雍正生前,她只做到贵妃,雍正逝后她才被晋封为皇贵妃),生于康熙五十年。雍正十一年,他二十三岁时受封为和硕和亲王。

  皇十子弘瞻,生于雍正十一年。为贵人刘氏生(生子后晋为谦嫔,雍正死后晋封为妃)。乾隆三年,果亲王允礼逝后,弘瞻被过继于他的名下,并袭封为果亲王。十二年,刚十五岁便让他和缄亲王允秘一起“总理”《三希堂法帖》;十五年,刚十八岁就让他“管理武英殿,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御书房、御药房事务。十八年,弘瞻二十一岁时王爵被夺,降为贝勒。三十年,受封为果郡王,不久死去。”

  关于雍正之死。

  关于雍正之死,史籍中记为: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日生病,但仍“听政如常”,直到二十二日仍照常会见大臣,处理政务。至二十二日晚间戌刻(十九时至二十一时)病情加重。二十三日子时(二十二日夜十一时至翌日一时)宾天。死因未作说明。

  截然相反的“史实”

  从前面两节的介绍中,读者已经看到了,曹公在书中隐记的历史,与乾隆时期所修著的历史,截然不同,甚至连雍正死时后宫有无皇后都是相反的记载。但两种记载只能有一种记载是对的。孰真孰假必须辨明。

  我们首先看看对立的双方,各自是如何记载历史的,在各自的记载中,存在着什么疑点。

  首先让我们看看曹雪芹是如何写史的:曹公为了隐写这段历史,他“滴泪为水,研血成墨”,“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由于这段历史是隐写在“空虚幻设的假话”背后的,因此他在书中专设一人名叫甄士隐,用以谐“真事隐”;为了说明他的隐记十分真实,他特地在书中强调:“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摄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

  除了作者暗示书中有隐外,脂砚斋也积极配合,不断引导读者将小说翻转过来,从而看到隐写在其背后的历史,期待有一天,隐于书中的历史被人识破并揭出。

  由于曹公利用小说隐记历史时使用了许多写书奇法、秘法,因而便产生了下述两个问题——一是:如此记史,不易被人发现。他生前甚至从未有人识得,因此他便有许多类似“以待高明”,“以待知音”,“谁为智者”,“谁人识得”,“谁是知音者”等感叹留在书中;二是:即使隐写在书中的历史有人揭破,也不易被整个社会所承认。《红楼解梦》<初版>1989年出版,已揭示了书中所隐记之真事,而到六年后的1995、1996年,社会上还掀起过反《解梦》的浪潮,便是明证。

  我们再来看看乾隆时期的正史是如何写成的——清末民初人对官修档案及正史是这样看待的:“当顺康之时,入关未久,天下文网尚不甚密。……至乾隆朝,事多忌讳,档案类多修改。(原注:闻内阁尚有未经改之档案,光绪中人犹见之)。”

  我们查史料,也确发现颇多可疑处,现罗列如下:

  九年九月雍正嫡配皇后薨逝,到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整整四年时间,清宫不仅没有皇后和皇贵妃,而且也查不出谁在主持后宫事务。

  雍正死时,乾隆只有两个弟弟:一个是与他同岁的和硕和亲王弘昼,一个是年仅三岁的弘瞻。弘瞻生母若确是雍正的谦嫔刘氏,那么,从谦嫔在后宫的地位来看,乾隆对待弘瞻的态度十分反常。因为按清制,除睿亲王、礼亲王、郑亲王、豫亲王、庄亲王、克勤郡王(顺治八年改为平郡王)、顺承郡王及怡亲王等八个“铁帽子王”“世袭罔替”外,其余亲王、郡王、贝勒等皆降等承袭。继子入嗣也如此。乾隆对待自己的皇子便是遵此而行的。如:康熙帝十二子履亲王允掏死后无子,乾隆帝“命以皇四子永成为允掏后,袭郡王”;康熙帝二十一子慎郡王允禧无嗣,乾隆帝“以皇六子永荣为之后,封贝勒”。再有,皇子一般到成婚年龄时才受封,大约是15岁,查康、雍、乾三朝皇子受封情况,即使到15岁能受封者也并不多。我们之所以说乾隆帝对待弘瞻的态度反常,就在于弘瞻当时仅六岁,尚未到成年,即未到承袭年令,为什么就让这个嫔妃生的幼弟袭王爵?既袭王爵,为何不按祖制降等,却仍保持亲王位?其次,从弘瞻对乾隆的态度看,更反常。乾隆对弘瞻,不仅让他袭了果亲王的王位,而且当他刚十八岁便委任他“管理武英殿,圆明园八旗护军营”等要职,弘瞻理应感激,但却相反,为什么还要反乾隆?否则为什么三年后,二十一岁时便被夺了王爵?

  雍正如果是正常死亡,史书上为什么不写明死因,反而讳莫如深?

  对于雍正晚年和乾隆初年的这段历史,既然存在着两种记法,而曹公所记与乾隆所记又截然不同,这就产生了谁真谁假,谁是谁非的问题。事至如今,我们已经具备了辨明这一是非的条件。

  如果我们在有条件辨明是非时而不去辨明,便可能把篡改历史的罪人,误认作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而将另一位身兼史公的超级文豪,仅仅视为会编写故事的小说家——我们便会愧对身兼文学家和史学家双重身份的曹雪芹,因而我们将愧对历史。

  对于从雍正晚年到乾隆初年的这段历史需要辨明的,有以下五个问题:雍正宾天时身边有无皇后?雍正宾天后及乾隆初年,清宫有一位皇太后还是有两位皇太后?乾隆刚刚即位时,因何急于关注曹家?弘瞻是谦嫔刘氏之子,还是雍正最后一位小皇后之子?雍正的死因是什么?

  需要辨明的第一个问题一一 雍正死时身边有无皇后?

  雍正崩时身边有无皇后的问题,我们首先看看宫中史籍与曹公各是如何记载的。

  宫中史籍记载:

  清宫各种有关史籍档案中,不仅没有记载雍正死时清宫皇后是谁,甚至当时连皇贵妃也没有。

  曹公在书中的隐记:

  雍正十年,香玉(以曹家女儿身份)进宫被封为皇贵妃。第二年生子弘瞻。之后,便被册立为后。

  我们来看看上史实是如何被曹公隐记在《红楼梦》中的。

  书中的元春身上,隐写着做了皇贵妃乃至皇后的香玉。元春省亲时的规模排场,非同寻常。在元春省亲的仪注中,作者竟写出以“曲柄七凤黄金伞”为前导,“昭容,彩嫔等引领”下舆等,显然这已超越了贵妃出行时的规格排场。查《雍正会典》,皇贵妃、贵妃所用者为“红缎七凤曲柄伞”,而非“黄金伞”。该伞改为金黄色,是乾隆十年以后的事了。

  庚辰本中写元春省亲,贾政曾跪在她面前启道:“……愿我后万寿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幸也。”——由此可证隐写在元春背后的香玉,是以雍正帝之皇后身份省亲的。

  在第五十三回中,贾蓉在谈到娘娘赏赐时说:“总赏银子, 不过一百两金子,”按清朝典制:

  册立皇后补行纳采礼

  补行大征礼

  赐后父母

  金百两、金茶器一、银五千两、银茶器一、银茶盆一、 串五百匹、布千匹,……

  由此可知曹雪芹已将香玉被册立为后一事,隐记在《红楼梦》中。这就是说,雍正死时他身边应该有位皇后。这位皇后就是香玉。

  既然正史所记与曹公所记之史实大相径庭,我们必须寻找其它旁证,或对现存史料进行辨析,用以判断谁是谁非。

  其它史料的佐证

  史料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收藏的,清义所著《雍乾嘉三帝事记》载:

  雍正十三年秋皇上暴病,鄂尔泰飞马及鞍,疾走入内,御榻数人。皇后至,面泪容,……近瞩御容,都吓了一跳。……面请皇后安,后咽道:“好端端人,为什么立刻暴亡?”

  ……

  评论只看楼主

  angelnun的玫瑰园 楼主

  2015-07-11 13:52

  34楼

  霍国玲《红楼解梦》

  曹雪芹把乾隆皇帝钉上了篡改历史的耻辱柱(二)

  史料之三:

  故宫博物院中藏有雍正妃子的十二幅画像。笔者已通过对这十二幅画像的论证,证明画中之人,便是雍正的最后一位皇后即香玉皇后,详见本集《香玉皇后的十二幅画像》一文。

  史料之四:……

  史料之五:《批本随园诗话》有一批云:《红楼梦》……书中内有皇后,外有王妃……

  史料之六: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吴世昌、吴恩裕等五人,曾于1963年访问过张永海老人。周汝昌先生在《曹雪芹小传》中写道:“香山张永海老人听先世说:曹家是皇室的‘内亲’关系’”。“内亲”自然是说曹家与皇室有联姻。此外,周教授还发现小说所写归省仪注,绝非“王妃”所能有。

  上述资料说明,曹家有女做了皇后,不仅《红楼梦》中有隐写,即使在民间,亦不乏传闻。

  如果是单文孤证,当然有可能是历史上的误记,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从各个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查找到的数份史料。在将各种线索、材料作综合思考后,便可揭示雍正死时“后宫无主”的真象了。

  雍正死时,清宫有位皇后并由她主持后宫事务。在正史中找不到这位皇后,只能说明正史作了手脚,将其删除了。

  这位皇后是汉族(包衣)出身,且年轻漂亮,留下十二 幅“行乐图”。

  这位皇后的徽号为“孝仪后”。

  这位皇后出自曹家。

  经过辨析,对这个问题可作如下小结: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作的隐记(雍正死时清宫有皇后)为真,而乾隆时期所修著之正史,没将这位皇后载入书中,是作了手脚,为假。因此,我们决不能用已被乾隆篡改后的假史去否定曹公所记之真史。而应以曹公所记之真史去揭露并补充乾隆所修著之假史,从而填补雍正晚年缺后的这页历史空白。

  需要辨明的第二个问题——雍正死后及乾隆元年,清宫有一位皇太后还是有两位皇太后

  正史记载

  清朝正史中记载,雍正死时没有皇后。雍正于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时(二十二日23时至二十三日1时)驾崩。当即决定,即日由圆明园奉大行皇帝(雍正)还宫。首先内大臣海望和多罗履郡王允淘入城,到乾清宫做迎接的准备。由果亲王允礼掌管紫禁城的钥匙,公讷亲、内大臣常明为后护。乾隆在公丰盛额率领乾清门侍卫的严密保护下为前导,于寅刻进宫(早3到5时),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取下内藏雍正密诏的橘匣,等待扶舆回宫的大队人马。橘匣等到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张廷玉、原任大学士鄂尔泰到齐后,始启封。遗诏中提出立宝亲王弘历为皇太子,“著继胶登基,即皇帝位。”遗诏宣读后,大行皇帝的黄舆进宫。乾隆即位之后急于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确定其生母及其嫡妻的地位与名份。经与总理事务王大臣议论并查典籍,决定称其生母为皇太后,其嫡妻为皇后。从奏第二日即八月二十四日起,乾隆每天要到乾清宫东暖阁向皇后请安。

  从上述记载得知:雍正死后至乾隆即位之间,有十几个小时没有皇太后,乾隆继位后也只有他生母钮钴禄氏一人为皇太后。他对母亲极孝。雍正刚死,乾隆便急不可待地首先为母亲被争得皇太后名份,并从第二日起,每日都要向皇太后请安。

  在乾隆生母被尊称皇太后之前,宫中已有一位皇太后

  根据正史记载,在雍正驾崩后乾隆即位前这段时间内,没有也不可能有皇太后。试想乾隆自己尚未称帝,他的生母原只是个贵妃,怎能称为皇太后呢?

  然而在《清高宗实录》中却有这样的记载:

  雍正十三年己卵八月丁卵朔己丑

  大行皇帝黄舆进宫,庄亲王允禄随。

  皇太后及宫眷进域,圆明园阿哥弘瞻年甚幼不必随进城,派显亲王衍潢带散秋大臣二员在园照着。王大臣奏。

  此奏折的时间是八月二十三日雍正驾崩当日黄舆进宫前。奏折的内容为:由于大行皇帝(雍正)的黄舆要进宫,皇太后(即原雍正皇帝的正宫皇后)须随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年甚幼”的弘瞻的问题。他不必随进城,而由一名亲王和两名大臣留在圆明园照看。

  从此奏折可以看出:在乾隆即位前,也就是说在乾隆生母被尊称皇太后之前,宫中已有一位皇太后——在雍正黄舆进宫之时,她必须随行。

  此皇太后不可能是乾隆生母。

  如果上述判断正确的话,在乾隆生母被尊称皇太后之后,宫中便应当有两位皇太后。

  对乾隆有关谕旨的剖析

  笔者从乾隆即位后最初一年内所发谕旨中发现,清宫当时确实存在两位皇太后。除乾隆生母之外,还有另外一位皇太后。下面我们剖析乾隆的几份谕旨:

  谕旨一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五日上谕:

  尔等敬听朕之谕旨:皇考大事,朕五内崩摧,所仰恃者惟皇太后。……国家政事,关系重大,不许闻风妄行传说, 恐皇太后闻之心烦。皇太后仁慈抚爱朕躬,圣心切至,凡有所知,母子之间岂有不告之理?但朕与王大臣所办政务,外人何由而知?其应奏闻母后者早已奏闻矣。宫禁之中,凡有外言,不过太监等得之市井,传闻多有误。设或妄传至皇太后前,向朕说知,其事如合皇考之心,朕自然遵行;若少有违,关系甚巨,重劳皇太后圣心,于事无益。尔等严行传谕,嗣后凡外间闲话无故向内廷传说者,即为背法之人,终难逃朕之觉察,或查出或犯出,定行正法。陈福、 张保,奉派出侍奉皇太后之人,乃其专贵,并令知之。

  这道上谕发布于雍正死后的第三天,其对象是宫中总管或太监首领。内容主要有四点:

  其一,上谕一开始便说“皇考大事,朕五内崩摧,所仰侍者惟皇太后”。——这话的意思是:料理父皇丧葬之大事,我所仰仗依靠的人,只有皇太后——这就是说,乾隆所仰恃的这位皇太后能主持后宫事务,是个十分精明、遇事不慌之人。此人似乎并不是乾隆的生母,而是《雍乾嘉三帝事记》一书中所记——雍正暴亡时,出现在御榻之旁的那位皇后。乾隆上述数语,是向这位并非自己生母的皇太后表示尊重和服从。这是乾隆所作的表面文章。

  其二,向宫中太监、女子明确任务,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该做的:“尽心竭力侍奉,务要皇太后宽心,此即是尔等出力之处。”即在生活上要将皇太后照顾好。

  不该做的:“凡国家政事,关系重大,不许闻风妄行传说”,以免传入皇太后耳中。说明白点,就是必须对皇太后封锁消息,尤其是“国家政事”。

  其三,向太监等表示:自己的权力比皇太后大。无论什么事,皇太后终要“向朕说知”,然后由“朕”决定应该如何处理:“其事如合皇考之心,朕自然遵行”。因“皇考”已死,如何得知合还是不合“皇考之心”?当然由“朕”决定。

  其四,向太监首领等陈述利害:谁若把宫外的话传给皇太后,“便是背法之人”,“定行正法”。

  其五,派出陈福、张保侍奉皇太后。其实是派出此二太监监视皇太后,随时向乾隆汇报皇太后的言行。

  读者从我们对上述谕旨的分析中不难看出:谕旨中所涉及的皇太后,决不是乾隆的生母,而是雍正驾崩时身边的那位皇后。雍正驾崩,乾隆即位,其皇父的那位小皇后,便自然成了皇太后。由于雍正的这位小皇后有能力主持宫中事务,而乾隆又刚刚即位,羽毛未丰,因此谕旨中才有“皇考大事、朕五内崩摧,所仰恃者惟皇太后”之说。由此看来,雍正丧事主要按香玉旨意办理。这件事隐写进《红楼梦》中之后,便是贾敬(隐雍正)死后的'“独艳理亲丧”。因为书中贾敬的“宾天”隐写了雍正的宾天。

  自史料得知,乾隆一生,对生母十分孝顺遵从。乾隆对上述谕旨中所提到的皇太后,却十分警惕,似怀有戒心,甚至抱有敌意。乾隆对谕旨中所提到的皇太后,表面关心、尊敬,甚至“仰恃”,而却暗中监视,显然已开始对她封锁消息。

  评论只看楼主

  angelnun的玫瑰园 楼主

  2015-07-11 13:52

  35楼

  霍国玲《红楼解梦》

  曹雪芹把乾隆皇帝钉上了篡改历史的耻辱柱(三)

  为了进一步阐明上述观点,我们不妨再来分析乾隆的另外两项谕旨,……谕旨二与谕旨三,所涉均为皇太后娘家之人可否进宫请见之事, 乾隆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称呼不同:在谕旨二中,称皇太后之父母为“外祖父母”,因此说,谕旨二中的皇太后,想必是乾隆的生母。按此逻辑,“皇太后之弟”,应为乾隆之舅。然而在谕旨三中,乾隆却避不称舅,而直呼其为“皇太后之弟”。由此可证,谕旨三中所提到的皇太后,不可能是乾隆生母,而是另一个人。

  亲疏有别:按谕旨二,皇太后的娘家人,都可进宫请见,不同的是“外祖父母以时进见则可”,其他人则不可“时常请见”。但按谕旨三,皇太后的娘家人,哪怕是亲弟弟,哪怕是来谢恩,亦不得进见,甚至以“成何体制”加以反对。很明显,谕旨二中所谈及的皇太后为乾隆生母,而谕旨三中所谈及的皇太后为另外一位。

  有无自由:按谕旨二,皇太后可以自由地与娘家人相见,并无他人干涉。而按谕旨三,皇太后似乎无此自由。……

  由此看来,谕旨三中皇太后己处于乾隆的严格控制之下了。此人不可能是乾隆的生母,她与谕旨二中的皇太后,显然不是同一人,因此在会见报家人时,才受到不同待遇。

  如果上述情况还不足以令读者相信乾隆初年,清宫存在两位皇太后的话,我们不妨再从乾隆对待两位皇太后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入手,作进一步分析。

  《清史稿》中,介绍了乾隆对待母后的情况。乾隆对生母不仅平时定省间安,率后妃侍膳,而且每有出巡游幸,也多奉皇太后同行。因此,无论南巡北狩,一年四季时令节日,总与生母共享人间荣华富贵。……上述情况说明乾隆对母亲的确孝顺。但乾隆元年七月初三日的上谕,却是另外的情形。

  上谕四

  乾隆元年七月三日

  皇太后及裕贵妃移居慈宁宫,不可照宁寿宫之例添用 水上女人。

  按理说,这位移居慈宁宫的皇太后要添个把水上女人不算什么,更何况此皇太后住在宁寿宫时,已经添用了水上女人。借着这位皇太后由宁寿宫移居慈宁宫之际,乾隆将已为皇太后添用的水上女人予以削减,且口气冰冷坚决,没有商量余地,这与对待自己生母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照。此皇太后决非彼皇太后。乾隆对这位皇太后因何如此苛刻,甚至刁难?原来谕旨四中的皇太后与谕旨三和谕旨一中的皇太后实为一人。因为在谕旨三中已经提到了她将来要移居慈宁宫。谕旨四正是针对这位皇太后移居后不准添用水上女人而发。

  为了说明乾隆对这位皇太后不尊不敬。

  ……

  经过分析,自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乾隆即位初期,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约一年),宫中有两位皇太后。周汝昌先生所说的雍正那位包衣籍孝仪后,可能就是乾隆即位初期的这位皇太后。

  这位皇太后在雍正末年主持后宫事务,有一定办事能力。乾隆即位后,首先对她封锁消息,防止她干预朝政。

  乾隆对生母孝敬有加,体贴入微,而对另一位皇太后不仅限制生活标准,甚至限制与其娘家人来往。

  乾隆严密监视、限制这位皇太后,凡与此皇太后相关立事,严令太监按他的旨意办理,否则,“定行正法”。

  需要辨明的第三个问题——乾隆刚刚继位时,为什么急于关注曹家?

  《红楼解梦》从《红楼梦》中挖掘出:香玉以曹家女儿身份进宫之后,十七岁时被纳为皇贵妃。为皇上生子后,又被立为皇后。——如果这一挖掘与史实不合,正史以外的各种史料便会否定这一结论。相反,如果《红楼解梦》中所揭示出隐秘,历史上确曾发生过,即使雍正最后的这位小皇后已被乾隆从正史中抹去,历史上乃会留下蛛丝马迹。

  乾隆在即位时,把关照曹家放在诸多政务之首位,亦可被视作旁证。……

  需要辨明的第五个问题:雍正的死因是什么?

  ……

  最近报端所披露的一些史料,也说明雍正有可能死于丹药中毒。

  《活计档》中有一则雍正死前圆明园用铅纪录:雍正十三年八月初九日,圆明园“用牛舌头黑铅二百斤”。黑铅是有毒金属,当时却用它作炼丹原料。果然,十三天之后,雍正便在圆明园暴亡了。

  笔者认为,雍正八月二十二日所服之丹,与他以前常服的既济丹决非一种。既济丹“性不涉寒热温凉,征其效亦不在攻击疾病,惟补益元气是乃专功”,雍正甚至将既济丹送大臣服用。说:“此丹修合精工,奏效殊异,放胆服之,莫稍怀疑,乃有益无损良药也,朕知之最确。”若雍正八月二十二日服用的仍是既济丹,不可能暴死,暴死本身便说明此丹定是“秘法新制”出的——正如曹公在《红楼梦》中所隐写的那样。

  此丹由谁“秘法新制”?又是谁劝雍正服用的?由于乾隆驱逐了道士,未曾查询明白,以至成了历史之谜。有谁料到曹雪芹将此隐记于《红楼梦》中,以期将来有人读懂这种隐写时,从中揭示出:正是他和香玉皇后,二人合谋用毒丹将雍正杀死,报了那抄家之仇与夺爱之仇!脂砚斋云:“微密久藏偏自露,梦里幻里语惊人。”曹雪芹与香玉谋杀雍正皇帝一事不正是《红楼梦》作者“自露”的“微密”,小说的梦幻里所隐写的“惊人”之语吗?

  五个问题的辨析结束了,从中我们看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一方是至高无上的雍正、乾隆两代皇帝,他们可以为所欲为,滥施淫威;可以颠倒黑白,篡改历史——使史书上所记下的只是对他们的赞歌。另一方则是被欺凌、被损害、被蹂躏的文弱书生曹雪芹。他前辈几代人为清宫卖命,到头来,却家产被妙,恋人被夺,悲天怆地、天地不应。他为了报仇雪恨,竟以无比的勇气和智谋,挺身与两代帝王相斗,结果使一个暴君死在他的手中,之后又以“春秋笔法”如实地将这段历史隐记在自己的书中,以弥补、纠正另一帝王对历史的删削和歪曲。这场斗争竟持续了二百余年才见分晓:胜利终于属于代表真理和正义的曹雪芹。他以一身正气战胜了雍正和乾隆两代皇帝,最终将乾隆帝钉上了篡改历史的耻辱柱!

  紫军

  评论只看楼主

  天涯游戏

  2016-05-11 10:11

   36楼

  霍国玲《红楼解梦》

  香玉皇后的十二幅画像(一)

  中国故宫博物院收藏着十二幅《雍正妃子行乐图》。各幅画像的大小相同,均为97.7cm×184.6cm,绢本,设色。这套人物画,是绘于十八世纪初期的艺术珍品。这套画像既然标明是为雍正之妃而作,画像上就应该注明其姓氏。然而却令人失望。这些画像上不仅未注明画中人的姓氏,甚至清宫档案中,至今亦未发现相关记载。由此看来,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雍正妃、画像上所画的究竟是谁?已成了历史之谜。

  本文的写作目的,正在于揭开此谜。

  从人物特征看——十二“妃”画像均为同一人

  面对这十二幅多姿多彩的雍正妃画像,我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便是——画像上画的是谁?雍正为他的某一个妃子画了十二幅画像?为他的某几位妃子画了十二幅画像?为他的十二位妃子画了十二幅画像?在此我们不妨作些分析。

  对人物特征的分析

  十二幅画像上所画的如果是雍正的十二个妃子,那么每幅画上的人物特征便会各不相同。比如:年龄会有的大些,有的小些;身材会有的高些、有的矮些,有的胖些、有的瘦些;面庞会有的长些、有的圆些、有的方些;眼睛会有的大些、有的小些;鼻子会有的高些、有的低些……然而,当我们将这十二幅画像认真比较之后,竟然发现,虽然这套画像可能并不是出于同一画家之手,画中人物的特征彼此之间却基本一致。请读者认真观察这十二幅画像——

  年纪:均十分年轻,约二十岁左右。

  身材:均苗条袅娜,胖瘦适中,高矮相当。

  肩:均削肩膀。

  手:均纤细灵巧。

  面庞:均鸭蛋型脸。

  眉:均柳叶细眉。

  眼:均细目有神。

  鼻:均鼻梁较高。

  口:均端正小口,嘴唇较薄。

  耳:所有十二幅画上人物的耳朵,均十分相像。

  上述各方面如果仅仅一两项一致,当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若项项相似,便不能不使人想到——这十二幅画像所画之人均为同一人。

  当时的绘画水平

  这十二幅画像属于工笔重彩人物画。中国的人物画,在明清时期有较大提高,其中重要原因,是受到传教士利玛窦 (1552-1610)从西方带来的肖像画法的影响。康、雍期间画家莽鹄立在《画史》中写道:“其写真,纯用西洋法。”即此时已经开始把西画中的写生画法,运用到中国画中去,所绘人物形象已经比较准确、传神。从绘画技巧看,当时是采用了线条与烘染并用手法。如:用线条所绘衣裙,行笔隐定、流畅,造型准确;以烘染法所绘面部,突出了立体感。这种画法到雍正时期更加成熟。这大概与西方画家郎世宁来华(康熙五十四年,即1715年)并供奉于清廷有关。有人从清朝内务府档案中发现了这样的记载:雍正元年,有些画家如孙威凤等人曾向郎世宁学习绘画技艺。

  以上情况说明,到雍正时期,中国的肖像画,一方面已有了长足进步,脱离了千人一面的早期阶段,所画之人与原型已很接近,另一方面,与有十分精确画技的西画相比,仍有差距。因此在这十二幅画像之间,仍可找到细微差别,如眼眉,虽都是柳叶细眉,但各别画像有眉端上扬的,而其它则多是下弯的。尽管如此,如果从整体来看,画中之人,似乎应该是同一人。在此处我们必须强调的一点是:我们在欣赏、评价这些画像时,不能脱离开当时的绘画水平:当我们认为,画像与被画之人大体相像的同时,又不能要求绝对一致;当然,为了证明十二幅画像上的人物是同一女子,还需作大量验证工作。

  下面,我们将通过验证,证明这十二幅雍正妃子画像,是同一人物的画像。

  十二幅画像是统一的和谐整体

  我们可以设想画中被绘之人是雍正的十二位妃子,即雍正令画家为他妃子中的十二人每人作了一幅行乐图。由于画像是根据画中人的特征以及她们各自对画面的要求绘制的,每幅画像必然会体现一种风格,这就会使十二幅画像具备十二种风格,它们彼此之间是互不相干的独立个体。

  我们还可以设想,如果被绘之人是雍正的四位妃子,即给雍正的四位妃子每人画三幅像。那么,十二幅画像必然会分成四组,每组一种风格。在组与组之间会出现明显区别。

  ……

  然而,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这十二幅画像,却不具备上述两种特点,而完全是围绕着同一个人物的活动组成的互相关联的和谐整体。

  下面我们来进行论证:

  十二幅画像的背景均有竹——验证之一

  请读者注意:在十二幅《雍正妃子行乐图》上,有种奇怪的现象,即张张含竹。这些竹,有的种在门旁,有的植于窗外,有的栽于盆中,有的被画在画上,悬挂室内;甚至被做成工艺品镶在多宝格上;除此之外,有些画面上还有竹箫、竹椅、竹篱等竹制品,却没有一幅画面上未曾出现竹。这说明画中人对竹有着一种非比寻常的感情,而是在力图借画中之竹,表现一种特定的寓意。尤其发人深省的是第二张妃子像旁,竟出现了“喜鹊登竹”的一幅画,她的身后还有字画——百寿图。

  在国画中常见的一种题材是“喜鹊登梅”,表示吉祥、福运。“喜鹊登竹”是何意呢?从表面来看,是画中之人更喜竹,因而,便令人画了一张“喜鹊登竹”的画挂在墙上,以竹代梅;鹊这种鸟之所以叫喜鹊,盖因按中国民间说法:听见它的叫声,便预示着喜事来临。故此得名。我们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喜鹊登竹”,其含意应该是——喜事已登临于竹。

  下面我们再分析画面上的寿图。这幅图上共写着一百个 “寿”字,正是借此向画中人祝寿。——由此可以料及,画中人的生日,应该在为其作画的这个月份:二月。

  我们仍然回到十二幅《雍正妃子行乐图》。每幅画背景上必须出现“竹”的问题上来。如果十二幅画像上的女子不是同一个人,这些女子的喜好、要求就不可能完全相同,从而在背景上的反映也会千差万别。然而,这十二幅画像的背景中却无一例外地均含竹,因此这个特点便可作为十二幅画像所绘之人实为同一人这一推断的第一个验证。

  十二幅画像是按月份顺序排列的——验证之二

  十二幅《雍正妃子行乐图》顺序井然,画中四季十分鲜明——春、夏、秋、冬,每季三幅。三幅中又有初、仲、暮之别,合在一起整整十二幅。从画中人物的衣着、用品、摆设,读者可判定,每幅画画于哪个季节,甚至哪个月份。

  正月:以画面上出现馨香的春兰表明月份。

  二月:其它各幅画都可以找到某些特点来判定其作画月份,最后剩余的便是这幅,由此笔者判定此画绘于二月。这幅人物画的背景中出现了“百寿图”,标明画中人的生日恰在此月中。

  三月:以画中出现牡丹,标明这幅画绘于三月。

  四月:画面上出现了月季花,画中人身边放把折扇,以此表明这幅画绘于初夏。

  五月:画面上的梧桐遮天蔽日,画中人左手持团扇,右手端茶皿,在树荫下饮茶消暑,表明此画绘于仲夏。

  六月:以盛开的荷花,表示此画作于六月。

  七月:虽已入秋,不必用扇,但天气仍然很热,故画中人坐的是竹椅。

  八月:画中人作画于八月份,以背景的瓶中所插之花为花表示。

  九月:此画以瓶中所插之菊表明此时已是深秋。

  十月:画中人在室内观猫嬉戏,表明天气已寒。

  十一月:画中人身着皮袍,窗台上摆放着盛开的水仙,表明此时已是隆冬。

  十二月:画中炭火正燃,竹枝青翠,梅花怒放。腊梅之“腊”意为腊月开放。腊月即十二月。

  从《雍正妃子行乐图》的人物之穿着、景物之陪衬可以看出,十二幅画是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安排的,因此可把这套画视为系列画,即每一幅都是这系列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试想,如果画中十二人不是同一人,而是数个人,很难要求某人在某月画像,某人在室内、某人在室外画像。笔者认为十二幅画像有严格时序这一特点,亦可作为“画中十二人所画均为同一人”这一推断的一种验证。

  十二幅画像均着汉族“南装”——验证之三

  《雍正妃子行乐图》除了每幅画上均有竹,十二张画像按一年十二个月排列外,还有一奇处,便是:十二幅画像上的女子,均着汉装。这一点不能不令人深思。

  里衣:十二幅画中女子所穿里面的衣服,均是高领、双扣、对襟、紧身。

  外罩:画中十二个女子所穿外罩皆为开领、肥袖、长褂。

  裙:画中女子,皆着落地长裙,不露足。

  我们的朋友鲁南教授在查阅了《中国历代服饰》一书后告知:画中女子所穿服装叫“宽袖背子”。该书选用了这套《雍正妃子行乐图》中的第六幅(绘有荷花的一幅)载入,并在说明中指出,这是明末服装,直到清初还十分流行。



  评论只看楼主

  angelnun的玫瑰园 楼主

  2015-07-11 13:57

  37楼

  霍国玲《红楼解梦》

  香玉皇后的十二幅画像(二)

  我们认为,这十二幅着汉装的雍正妃子像,所画的实为一人,此人是汉族女子。谈至此,定会有读者说,难道雍正的满族妃子便不能着汉装吗?为了阐明这个问题,请读者将视线投入这十二幅画像中的第十一幅。在这张画上,其主题是画中人在梳头,手中拿着一面铜镜——这是汉族妇女梳头的方式。满族妇女因要梳“两把头”,所以一定要有两把镜子,除面前的镜子外,还需要一把照后面的“靶镜”。这张画像的设计,便排除了满族妇女着汉装的可能。

  常言道“穿衣戴帽,各人所好”,如果十二幅画像中的女不是同一人,画中衣服的式样,决不会如此雷同。比如故宫博物院中另有一幅《雍正行乐图》,画中绘有四个女子,四人的服式样便各不相同。仅从衣领来看,其中有两个的衣领较高,另外两个的衣领较矮些。再从衣领四周的花边看,其中一人的衣服无花边,一人衣领的花边宽些,另一个窄些,第三者衣领花边的宽窄,居于宽者和窄者之间。这四位嫔妃的穿戴,则更像当时满族妇女的装束。如果一定有人说这十二幅画像上所画的不是同一人,而是雍正的数名妃子——既有满族人,又有汉族人,既有南方人,又有北方人——我们很难想象,她们都乐于统一穿戴当时流行于中国南方汉族贵族妇女的服装来画像。这点便可作为“这十二幅画像均属同一人”这一推断的第3 验证。

  十二幅画像反映了同一人物的身份、信仰和爱好

  《雍正妃子行乐图》的十二幅画像,每一幅都突出一个主题,将这些主题合起来看,便形成了完美的整体——它将画中人的身份、地位、信仰、爱好,一一予以显示。现试述如下:

  身份:在第十一幅画像的背景中有一架屏风。屏风上有幅行书字画,所书内容是两首七绝,落款是“破尘居士”,下面有两枚图章:一是“壶中天”,一是“圆明主人”。从落款和图章看,这幅字画的作者非雍正帝莫属。

  雍正在当亲王时便信奉道教。康熙癸巳(1713-1714年)曾撰《破尘居士语录》一稿(未刊,该稿现存中国第一档案馆中)。做了皇帝后,为了延年益寿,曾召来著名道士娄近垣等在圆明园内炼丹。娄于十二年八月离园时,获得巨额内帑,返龙虎山增建道观、购置香田、招选道众。他走后,由张太虚、王定乾二人继续为雍正帝炼丹。雍正帝本人对烧丹炼汞也颇熟悉。他的《御制文集》中有这样一首诗:

  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

  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

  光芒冲斗耀,灵异卫龙蟠。

  自觉仙胎熟,天符降紫銮。

  这首诗不仅说明他与道士往来密切,也说明他对道家思想了解的程度以及对道教信仰的虔诚。所以说,“破尘居士”正是他对自己的称谓。

  图章“壶中天”,严宽先生认为源于古联“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壶”应指“酒壶”,说明此人好饮酒。尽管雍正一贯标榜自己从来不好饮酒,并将政敌对他“酗酒”的政评,说成“谤言”,看来雍正否认好饮,是在骗人。这枚“壶中天”的印章,则是他好酒的明证。据说自康熙到雍正,到……光绪,清宫有专用御酒“玉泉春”。“玉泉春”的酿制,现已失传。

  另一枚图章“圆明主人”,可视为雍正的别号。圆明园是雍正做亲王时,康熙赐给他的。他称帝后,又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圆明主人”自然是雍正帝。

  雍正擅长书法,以行书为佳,亦有草书作品。自前面分析得知这屏风上的字体和诗,均应出自雍正之手。那么,在这架屏风前对镜梳妆的女子可能是谁呢?只能是后宫之主——皇后(若无皇后便是皇贵妃),很难想象如此珍贵的御笔字画用来装饰一般嫔妃的房间。

  信仰:第十幅画像,画中人手持念珠。念珠是佛教徒念经时计数用的,画中人手持念珠,表明她信奉佛教。

  喜诗——爱好之一:在第八幅画像的桌子上,摆放着一匣书籍,画中人翻开一册正在吟读。从书中文字的排列来看,她手中拿着的是本诗集。

  喜欢字、画——爱好之二:在第七幅画像的桌子上,摆 放着砚、壶等,旁置一叠字帖;在第十一幅画像中,除屏风上是一幅字画外,画中人身后墙上的架子中,置数卷画轴;此外,在第二、四、八等幅画像的背景上,都悬挂有字画——这一切都表明画中人喜欢字、画,情趣高雅。

  爱好音乐——爱好之三:在第四幅画中,墙上挂着对联,仅显露三字“有清音”;第九幅画像中,墙上挂有一支南箫——这些都表明画中人擅长音乐。

  对弈——爱好之四:在第四幅画像的桌子上,摆放着一张棋盘和两盒棋子儿,以此表示画中人会下围棋。

  刺绣——爱好之五:在第六幅画像中,画中人正在烛光下缝制绸衣,以此表明她具备针前与刺绣的能力。

  品茶——爱好之六:在第五幅画像中,画中人正在手持 茶蛊品茶。以此表现她对茶的爱好。

  养猫——爱好之七:在第十幅画中,画中人在观看两猫嬉戏。以此表示她爱猫。

  爱竹——爱好之八:这是一种超出寻常的爱好。十二幅画像中,每幅必有竹,似乎画中人须臾也离不开竹,甚至有的一幅画中竟几处出现竹。如第七幅画像,背景是个多宝格,内置铜、瓷、玉器等多种珍宝古玩。然而正中一格却是雕出的一枝竹。不仅如此,画中人坐的是竹椅,画的右下方还有一盆竹盆景。显然画中人对于竹浸透着难以名状的感情,画面上多处出现竹,是一种刻意的安排。

  笔者认为,十二幅《雍正妃子行乐图》上所绘制的,是同一人物一年之内各方面生活的写照。通过这些画,反映了她的身份,记录了她的信仰及爱好。试想,若将十二幅画像中的人物视为数人,下列问题便无法作出解释:为什么仅有一位妃子在雍正的书屏前作像?难道其余几人没有这种资格?此人为谁?为什么只有一个“妃子”手持念珠,难道其他“妃子”没有一个人信仰佛教?为什么所有人都喜欢竹,都愿将竹布置在身旁以作背景?为什么只有一个“妃子”喜欢下棋?她同谁下?为什么喜欢读诗的仅只一人?难道其它人都不喜欢读书?为什么有个“妃子”在缝衣?她因何不似他人那样,也去花前月下游乐?……然而,如果我们将这十二幅画视为“为了表现同一人物生活的各个方面”,上述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因此,我们从画中人物的身份、信仰、爱好入手所作出的分析,将成为“十二幅画像所绘均为同一人”的验证之四。

  前面,我们已从这十二幅画像的背景、时序、服饰、爱好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所得结论为:十二幅《雍正妃子行乐图》上所绘女子,实为一人。但是,画中的女子究竟是谁?因何画轴上不注明其姓氏、品级?为了揭示此谜,还需作进一步探寻。

  画中女子的三个基本特点

  这十二幅画像虽然是“行乐图”,却是雍正时期留下的极为重要的后妃像。我们的朋友鲁南教授在圆明园的展览室注意到:清代皇帝、皇后都有正规画像,唯独雍正帝的皇后,是以这套画像中的第七幅(背景中有百宝格的一幅)代替的。这说明雍正的皇后或从未画过画像,或虽有画像却被乾隆毁掉了。另外,我们还注意到了这样的问题:清代任何皇帝都未曾为他们的后妃留下如此珍贵的十二幅“行乐图”。这足以说明,雍正对画中女子的宠爱以达极至!

  为了从史书中查寻画中女子的踪迹,我们首先应该了解这位女子有哪些基本特点:

  画中女子年轻漂亮,年纪不过二十上下。

  画中女子应该是后宫之主——皇后。若后宫无后,画中女子便应该是皇贵妃。此说理由如下: 1.在十二幅画像上,均未允许画家署名:清代宫廷绘画有个惯例,若为帝、后画像,不论肖像画还是“行乐图”,画面上均不允许画家署名。这十二幅画像虽然画了整整一年,画家付出了巨大代价,却不能在任何一张画上留下自己的姓名。读者由此可以料及,画中之人不是皇后便是皇贵妃。2.十二幅画像背景均富丽堂皇,十二幅画像的背景各不相同,分别依据圆明园中十二处景致绘就,画面中出现的每一件摆设或用具都十分考究,其中有珍宝、古玩,还有西方进贡的座钟,甚至有些画(如“喜鹊登竹”)是按画中人的旨意由宫廷画家绘制的。从这些特点来看,除非后宫之主,一般嫔妃不可能得到这样的待遇。3.室内装饰品中有皇帝的御笔,除前面提到的第十一幅画像上的屏风是由雍正题记外,第四幅画像背后的对联署名为“……居士书”下面有两枚图章,与屏风的形式完全相同,可能书写人亦为“破尘居士”(即雍正帝)。从上述情况看,画中人的住处即正宫娘娘的住处,画中人的身份只能是后宫之主。第三,画中女子应为汉族女子而决非满族女子。我们如此说是因为十二幅画像上的人物全部着汉装。因为很难想象,在一个满族统治的国家里,一个满族女子已经被册立为皇后之后,却突然心血来潮,丢掉满装,一年四季穿起汉服来。

  我们在对画中女子有了上述基本了解之后,便可以此作为依据(或线索)从史料中进行查寻了。史料中记载着雍正的九名后妃,……我们逐个进行分析:

  孝敬宪皇后,满族,进雍亲王府时若是十四岁,到雍正即位时已经四十六岁了。由于她的民族与年龄都与画像不符,故应将其排除。

  熹贵妃和敦肃皇贵妃均是满族,雍正继位时,年逾三十岁,另外她们又都未曾主持过后宫。从她们的民族、年龄、地位分析,均与画中人不符,故亦应予以排除。

  其余数人(裕妃、齐妃、谦嫔、宁妃、懋嫔、李贵人等)在宫中地位较低,与画中人身份不符,故亦应排除。

  从上述情况看来,画中之人并未被载入史书中。

  ……



  评论只看楼主

  angelnun的玫瑰园 楼主

  2015-07-11 13:58

  38楼

  霍国玲《红楼解梦》

  香玉皇后的十二幅画像(三)

  那么,被人从历史上抹掉的这位画中女子有可能是谁呢?

  十二幅画像中所绘女子是香玉皇后

  正当我们无从查找《雍正妃子行乐图》中所绘女子为何人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隐记的史实,弥补了史书中这页空白。这段史实如下:

  雍正八年,清宫在仕宦名家之女中选聘才女、秀女等。香玉这年虚龄十五,被曹雪芹的婶娘王夫人认作女儿,以曹頫之长女的身份选进宫去,做了公主、郡主的入学侍读。雍正九年九月,皇后病逝。十年,香玉以其才貌出众被雍正帝纳为皇贵妃,主持后宫事宜。十一年六月十一日,香玉为雍正帝生下皇子弘瞻,十二日被晋封为皇后。

  曹公隐写在《红楼梦》中的这段史实,与前面画像中所绘女子的三个基本特点完全吻合:

  画中女子:年轻、漂亮,年纪约二十岁。香玉:雍正十至十三年间,香玉正是妙龄女郎,自然年轻、漂亮,年纪约二十岁。

  画中女子:身份为后宫之主。香玉:雍正十年后主持后宫,先是皇贵妃,后晋封皇后。

  画中女子:汉族,南方人。香玉:汉族,苏州人(即南方人)。

  香玉的情况,不仅在上述三个基本方面与画中人一致,而且在其它方面也都能一一对应。

  信仰:画中女子信奉佛教。香玉亦信奉佛教:《红楼梦》第八回中,关于元春<香玉之分身>省亲,太监道:“……未初刻用过晚膳,未正二刻还到宝灵宫拜佛,……”

  画中女子擅长诗歌。香玉亦擅长诗歌。李纨称黛玉(香玉之分身)的《咏菊》、《问菊》、《菊梦》等诗“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内隐香玉极会作诗。

  画中女子喜欢书画。香玉亦能书会画。……

  画中女子爱好音乐。画面背景墙上挂着箫。香玉同样善于丝竹。

  画中女子善对弈。香玉亦会下围棋。关于这点,《红楼梦》中曾多次提到。

  画中女子善针凿。香玉亦善于刺绣与缝纫。《红楼梦》中不仅写黛玉(香玉之分身)送给宝玉荷包,还曾为宝玉做过香囊,第十七回写道:“宝玉已见过这香囊,虽尚未完,却十分精巧,费了许多工夫”。第五十二回还特意写了晴雯(亦香玉之分身)绣补雀金袭之事。Angelnun注:另外还有苏州慧娘一段(慧纹)。

  画中女子善品茶。香玉亦善品茶。《红楼梦》第四十一回着重描写了妙玉(香玉之分身)烹茶待客的情景:所用之茶是“老君眉”,水是旧年的雨水,甚至还有旧年从梅花上收的雪化成的雪水。

  画中女子爱猫。香玉便十分爱猫。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时,雪芹便让黛玉吟出“锦罽暖亲猫”的诗句。罽,是用毛做成的毡子一类的东西。这句诗的意思是:用锦缎做罩的毡毯,温暖心爱的猫。

  从画中人上述八种特点的分析比较中,可以看出:香玉与画中女子完全吻合。这就进一步说明十二幅《雍正妃子行乐图》中所绘之人,便是以曹家女儿身份进宫的香玉。

  《香玉皇后行乐图》绘于何时?

  前面,我们已从不同的角度论证出,十二幅画像中的人物,是以曹家女儿身份进宫的香玉皇后。那么,这些画像绘于何时呢?

  香玉于雍正十年夏初,被雍正纳为皇贵妃,这一年刚刚成为后宫之主,在宫中尚未站稳脚跟,不可能把为自己作画放在首位。更何况她不久便怀了孕,身体逐渐变得臃肿,更不会急于为自己画什么《行乐图》了。

  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香玉生下了皇子弘瞻,六月十二日被晋封为皇后。

  雍正十二年二月十二日,是香玉十九岁寿日(在《红楼梦》中这一天是黛玉的生日),亦是她做皇后之后第一次过生日,雍正必定要为她庆贺一番。于是画了一张背景是百寿图,画面上出现“喜鹊登竹”的画像,作为贺寿之礼。这时弘瞻已有八个月,开始活泼可爱,招人喜欢,成了雍正的宠儿。“母因子贵”,雍正对香玉也就更加宠爱,于是三月又为其画像,四月再画……为明年——雍正十三年春香玉二十岁整寿作准备。这套画整整画了一年,共作了十二幅画。到她二十岁整寿时,十二幅画像已全部画成,成为为这次祝寿而做的重要准备。

  至此,笔者对故宫博物院所藏十二幅《雍正妃子行乐图》的论证便告结束,下面作一小结: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十二幅《雍正妃子行乐图》,所绘均为同一人。此画中人的身份并不是妃子,而是雍正帝的最后一位皇后。她年轻、漂亮,曾受到雍正帝非比寻常的宠爱。经论证,画中人便是香玉皇后(曹香玉皇后),也就是周汝昌先生在《曹雪芹小传》中所提及的雍正的汉族(包衣)皇后“孝仪后”。

  本集中的《曹雪芹把乾隆皇帝钉上了篡改历史的耻辱柱》一文,论证出了在雍正暴亡后的很短一段时间内,清宫曾有两位皇太后,其一便是香玉皇太后。而此十二幅《香玉皇后行乐图》则证明雍正帝晚年及驾崩时,清宫的确有一位年轻的皇后。通过这篇文章,便将上述两段史实连接了起来。在正史中查找不到这样一位皇后和这样一位皇太后,恰恰证明乾隆帝对清宫档案作了删削,他是从历史上抹去香玉皇后和抹去香玉皇太后的罪人。

  《红楼梦》有五个书名,其中之一为《金陵十二钗》,其含意为,为金陵的十二位女子所作传记。这是正面之喻。那么它的背面之喻是什么?即:十二钗,乃至六十钗,均为香玉之分身。《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为自己钟爱的女子所作的传记。现在这十二幅《香玉皇后行乐图》已充分证明曹雪芹在《红楼梦》背后所隐写之香玉,确有其人其事。曹公在小说背后为香玉作传时,确是“追踪摄迹,不敢稍加穿凿。”这套“行乐图”的发现,再次证明曹公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同时还是伟大的史学家,是忠诚的撰史者。

  紫军于1996年7月

  《香玉皇后行乐图》绘画性质及绘制时间的再考论

  《香玉皇后行乐图》今珍藏在故宫博物院中。该《行乐图》为绢本,设色,每幅纵184.6cm,横97.9cm,共十二幅。对这套《行乐图》,在《香玉皇后的十二幅画像》一文中已作详尽论证,本文不再重复,只想对几个相关问题再作进一步考论。这几个问题即:

  这十二张画像,是否肯定是“行乐图”?在新发现的档案资料中曾提到“美人绢”,与此“行乐图”有何关系?

  这十二张画像,有没有可能绘于雍正称帝之前,即他做亲王时期?

  《香玉皇后行乐图》为何能保留下来?

  《香玉皇后行乐图》在《红楼梦》中还有哪些反映?

  《香玉皇后行乐图》和“美人绢”

  对这十二幅画像是“行乐图”原本并无异议,直到1995年出版的《清代宫廷绘画》一书,也仍是这种提法。但因不知是谁的行乐图,所以便笼统的称作《雍正妃行乐图》。

  那么为什么有人对这十二幅画像是“行乐图”突然产生疑问了呢?原来近来有人查到一条清内务府中的档案材料,内容为:

  雍正十年八月二十二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司库常保持出由圆明园深柳读书堂围屏上拆下美人绢十二张,说太监沧州传旨:着垫纸衬平,各自己作卷杆,钦此。

  这套美人绢若仍保存着的话,应具备如下特点:

  为仕女画,画在绢上,共十二张。

  因是从围屏上拆下的,画面较小,必要时仍可复原到围屏上。

  根据圣旨,这十二张画已被被衬,并“配作卷杆”。

  判定《香玉皇后行乐图》是否就是上面档案资料中提到的十二张“美人绢”,只要看它是不是符合那些“美人绢”的三个特点就可明了。即是说,如果《香玉皇后行乐图》的特点与“美人绢”的特点相吻合,那么此“行乐图”就是彼“美人绢”;否则它们便是各不相同的两套绘画。

  评论只看楼主

  angelnun的玫瑰园 楼主

  2015-07-11 13:59

  39楼

  霍国玲《红楼解梦》

  香玉皇后的十二幅画像(四)

  首先,《香玉皇后行乐图》并不具备“美人绢”的第二、三个特点。

  “美人绢”既是从围屏上拆下的,即是说它是围屏上的“画芯”,尺寸大约为:纵130-140cm,横30-40cm;而《香玉皇后行乐图》的尺寸为:纵184.6cm,横97.7cm。两种绘画的尺寸并不相合。试想:若将《行乐图》做成围屏,这围屏至少高为250-260cm,长为15米左右!书房里用如此大的围屏做什么?

  前面提到,“美人绢”已按“圣旨”装被配轴,而《行乐图》还只是绢本,在这点上也不相符。如果认为传达御旨后,办事人疏忽了,没有将这些画“配作卷杆”,恐怕是对中国封建专制制度还不够了解,尤其不了解雍正其人,当时的臣仆谁敢对他的“圣旨”“疏忽”?假使某人“疏忽了”定被判罪,而这件事还会由另外的人完成。

  其次,对美人绢的第一个特点也应有个正确的认识。表面看“美人绢”和《香玉皇后行乐图》,都是画的年轻漂亮的女子,都是画在绢上,又都是画了十二张,似乎可以等同起来,其实它们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画。“美人绢”即画在绢上的仕女画;而《香玉皇后行乐图》则属一种“写真画”。

  什么叫“仕女画”?即以美女为题材的中国画。所绘之人并非某人的肖像画,并不专指某人。这种画多用来作装饰用。档案资料中提到“美人绢”是从围屏上拆下的,正说明它的装饰作用。

  什么叫“行乐图”呢?它是“中国画‘传神写照’的一种,一般指个人或集数人为一幅的描写生活行为的肖像画,犹今之生活照相”。即它是为某个人或数个人所画的“写真画”。画中人是有所专指的。这种画除具有装饰作用外,主要还有纪念作用。

  为什么不能把《香玉皇后行乐图》归到“仕女画”一类呢?因为它是为专人画的肖像,是一种“写真”,一种“生活照相”。从哪里可以看出这些画是“写真”呢?——可以从这些画的背景上看出。

  如第十一幅画像。背景有个书屏,内容是两首七绝,落款是“破尘居士”,下面有两枚图章:一是“壶中天”,一是“圆明主人”。从落款和图章来看,这幅书法的作者非雍正莫属,唯他才是“圆明主人”。试想,雍正是当时的皇帝,有哪个女子能够在他的书屏前作画?这无疑是以雍正的身份暗示书屏前女子的身份。纵观“仕女画”的背景,多是风光、花鸟,哪位画家敢以当时皇帝的书法作美女的陪衬?

  再如第八和第九幅画像,背景分别是米元章和董其昌的书法。如果不是写实,有什么必要背景上悬挂名书法家的作品,一笔一画地对其进行模仿?哪幅“仕女画”出现过这种画法?

  还如第二幅画像,背景是幅百寿图和松树盆景,以此暗示为画中的人物祝寿。这种写实的背景,在“仕女画”中也决不可能出现。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香玉皇后行乐图》不可能是档案材料中提到的从“围屏上拆下”的十二张“美人绢”。

  ……

  可以想象:“美人绢”如果没有足够为绘制《行乐图》用作参考,得到启发的特点,是不会从好端端的围屏上“拆下”的。因此,“美人绢”也是一套很有价值的绘画。如能找到这十二幅“美人绢”,将对研究《香玉 后行乐图》的形成过程,及雍正时期宫中情况是有重要价值的。

  《香玉皇后行乐图》 不可能绘于雍正称帝之前

  有人看到《香玉皇后行乐图》第十一幅画的背景有一架书屏,所书内容是两首七绝,落款是“破尘居士”,下面有两枚图章:一是“壶中天”,一是“圆明主人”,便认为:由此表明这套《行乐图》应绘于雍正称帝之前当他做亲王时期。理由是“破尘居士”是雍正称帝前的“自谓”。他以这种办法给康熙和自己的兄弟们以假象:表明自己没有争夺皇位的野心。“壶中天”也是当时他的一种以饮酒为乐,与世无争的表示。而由于这些画画的又恰是年轻漂亮的女子,与他的这些假象是一致的,因此可以判定这套《行乐图》应是雍正做亲王时所绘。

  这种看法把雍正作书的时间与这套《行乐图》绘制的时间等同了起来。其实这是两件事:雍正作书在前,《行乐图》的绘制在后。按《红楼解梦?香玉皇后的十二幅画像》的论述,《行乐图》绘于雍正十一年末到十三年初。雍正的书法必定写于此时之前。

  为什么说雍正的书法与《行乐图》决不可能是同时完成的,只能是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呢?这是由雍正书法在《行乐图》中的作用决定的,它仅仅起着背景的作用。这十二幅画像的背景各不相同。有的是字画,有的是古董或舶来品,有的是松、竹、梅“岁寒三友”,有的是茂树繁花,有的是“百寿图”……,每个背景都有一定的含意。以字画来说,有董其昌的,有米元章的,还有这幅雍正的。悬挂董其昌、米元章书法,是用以说明画中人懂得书法,喜爱书法;悬挂雍正的,是用以说明画中人的身份。这些书法书写的时间与《行乐图》绘制的时间,并无必然联系。以董其昌的书法为例,他的书法肯定书写于顺治之前,因为顺治登极之年 (1636年),他正好去世。如果把作为背景的书法书写的时间,与《行乐图》绘制的时间等同起来,比如因看到董其昌的书法,便把《行乐图》的绘制时间,向前推到顺治之前,就要产生笑话。

  关于《香玉皇后行乐图》绘制时间问题,因笔者在以前的文章中已作详尽论述,这里不再重复,只想着重说明为什么这些画像不可能绘于雍正登极之前他做亲王时期?

  从宫廷绘画的审查制度来看:

  《行乐图》虽未署画家名款,但对从年轻女子的绘画手法和山石花木的造型特点来看,一般认为可能出自陈枚等宫廷画家之手。《行乐图》应是宫廷画家画的,——在这个问题上似无异议。但是宫廷绘画的审查制度是很严格的。《清代宫廷绘画》一书中写道:

  皇帝对宫廷画家的控制,除去表现在赏罚方面外,还表现在对他们的作品的内容有很严格的规定。在宫廷中供职的画家决不能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趣味和想法进行绘画创作,而处处需遵从皇帝之命。

  在翻阅内务府档案的过程中,随处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画样呈览,准时再画。”所有的作品都必须由画家先画出革图,再由太监将草图呈进御览,经皇帝点头同意后,才能正式定稿。

  试想,如果《行乐图》绘于雍正做亲王时期,这些绘画的“草图”都要经由康熙“御览”,并“点头同意”,而康熙甚至自己都极少画“行乐图”;他有24个儿子,更少为他们画“行乐图”;他自己后妃成群,也未见为他们中的哪个人画“行乐图”;怎可能想象:他忽然灵机一动,为其中一个儿子的福晋、侧福晋画起“行乐图”来,而且一画便是十二幅呢?

  从《行乐图》的背景来看:

  《行乐图》的背景是圆明园,有的在室外,有的在室内。对于“室内”背景,《清代宫廷绘画》一书介绍说:

  室内的摆设富丽堂皇,各具特色,既有传统的多宝格,内置铜、瓷、玉器等古玩珍宝,又有欧洲式样新奇的钟表等,是清朝宫廷豪华生活的真实写照。

  笔者认为:这个介绍是客观的。

  如果认为这些画是画于雍正做亲王的时期,当然就不存在“清朝宫廷豪华生活的真实写照”了,而仅仅是清朝一个年俸一万两银子的亲王府邸生活的真实写照。为了使画面得到较合理的解释,有人便把“多宝格”上的珍宝都加个“仿”字。即“仿官窑瓷器”、“仿汝窑瓷器”、“仿洋瓷器”等。因为如果不是仿制的,一件便价值连城,决非一个亲王身份的人能够所有。但有的能加“仿”,有的加不了“仿”,还是不能圆满解释。比如新式样的洋钟、洋表,总该是真的;第三幅画中人所持的罕见的灵芝,总该是真的;根据珍宝的大小高矮而专门制作的“多宝格”,总该是真的……这些也不是一个亲王所该拥有的。总之,从背景来看,说这里是宫廷要比说这里是亲王府邸,更符合实际。

  从雍正的“行乐图”来看: 雍正在称帝之前画过一幅“行乐图”。画面是:他坐在屋里,屋外有四个年轻女子。这幅绘画,与香玉皇后的十二幅画像相比较,要死板得多。如果这些绘画都是绘于雍正做亲王的时期,为什么绘画水平不很一致,为自己画的“行乐图”,其水平比不上为福晋、侧福晋们画的;而且为自己只画了一幅,为福晋、侧福晋们倒画了十二幅?

  从为福晋、侧福晋西像原则来看:

  在《红楼解梦?香玉皇后的十二幅画像》一文中已经论证,这十二幅画像均为同一人,而这个人应是个汉族女子。如果这些画像是绘于雍正做亲王时期,当时的福晋是乌拉纳喇氏,即后来的孝敬宪皇后;侧福晋有年氏,即后来的敦肃皇贵妃;格格有钮钴禄氏,即后来的熹贵妃,乾隆生母,孝圣宪皇太后等等。他们都是满族。雍正因何连一幅“行乐图”也不为她们画,却为一名地位不高的汉族女子画了十二张?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明了:《香玉皇后行乐图》不可能绘于雍正称帝之前。这些“行乐图”应当绘于何时呢?从第九幅画中人手持念珠可知:这些画应绘于雍正十年之后。这个问题因已在《红楼解梦?香玉皇后的十二幅画像》一文中详尽论证,这里不再赘述。

  评论只看楼主

  angelnun的玫瑰园 楼主

  2015-07-11 14:00

  40楼

  霍国玲《红楼解梦》

  香玉皇后的十二幅画像(五)

  《香玉皇后行乐图》为何能保留下来?

  乾隆皇帝在乾隆十六年香玉死后,将其所有档案史料均作了篡改或删削,为什么漏掉了这十二幅《香玉皇后行乐图》,能使其保留至今呢?后面另有论述。

  《香玉皇后行乐图》说明:

  佚名绘,绢本,设色,共十二幅,每幅97.7cm*184.6cm

  第一幅:正月

  以画面上出现馨香的春兰表明月份。此外,左下方有一盆粉色、一盆白色梅花盆景;正下方有一盆红色梅花盆景,表明梅花季节尚未过去。

  画中女子身着汉族“南装”。里面的衣服是高领、双扣、对襟、紧身;外罩是开领、肥袖、长褂。裙子是落地长裙,不露足。这种服装在《中国历代服饰》一书中称作“宽袖背子”。盛行于明末清初。画中女子头上戴着绒帽,说明天气尚寒。

  背景右侧上方有翠竹。

  第二幅:二月

  其他各幅绘画都可找到某些特点表明月份,最后剩余的便是这幅。

  画中女子的背景为“百寿图”和松树盆景,用以表示她的生日应在此月。

  画面右侧是幅《喜鹊登竹图》。“喜鹊登竹”的寓意是:“向……报喜”。这里的“竹”只能是喻人。这样,“喜鹊登竹”的寓意即为:向竹——即画中女子——报喜。

  画中女子亦身着汉族“南装”。在她的寿日身着汉民族的服装,说明她应是汉族人。

  画中女子手持念珠,说明她信奉佛教。

  第三幅:三月

  画面前方及右侧面是盛开的牡丹,以此表示此画绘于三月。

  画中女子仍旧身着汉族“南装”说明她的汉族身份。

  画中女子手持形似“如意”的硕大状美的灵芝仙草。

  画中女子身后的绿竹,与面前编制精细的竹篱相呼应,表现出她对“竹”的偏爱。

  第四幅:四月

  右侧方桌上有个精美的花瓶,瓶中插着月季花;左方栏外画有三只飞蝶,蝶的下方有鲜花隐约可见;画中人面前摆放折扇;这些都表明时令已到初夏。

  方桌上摆有围棋盘,棋盘上放有两合围棋子,说明画中女子善于对奕。她的手中握一葫芦,表现着她的情趣。

  墙上有幅楹联,但只露出下联的三字:“有清音”,书写者为“……居士”,下面印有两枚图章,其形式与第十一幅图中背景上的书法相似。

  画中女子亦是身着汉族“南装”,'背景中也仍有绿竹出现,画于左上角。

  第五幅:五月

  画面上两棵梧桐遮天蔽日,画中女子手持团扇在树荫下乘凉,表明此画绘于仲夏。

  树后置放着茶几,几上有一茶壶,画中女子正手持茶蛊饮茶。以此表示她善于品茶。

  左侧书架上置有数套书籍,暗示画中女子能够识文断字。

  画中女子仍是穿着汉族“南装”。她的头上饰有数颗硕大明珠,表示她的富有和高贵。

  画中亦有竹,在后方红色栏外。

  第六幅:六月

  画面右下方是个荷花盆。荷花正盛开,以此表明时令。盆内放有嫩绿的水草,草间有数条金鱼游动。

  画面中央是个彩漆方桌,画中女子在桌前缝制绸衣,说明她善针线。在方桌前放置着烛台,蜡烛正燃,方桌后方是个小竹筐,筐内有针线,以此表示她常在夜晚做针线活。

  画面上方可见支起的藤编窗户和在屋顶悬挂着的宫灯。画面左上方绘有青竹。

  从画中可看出:画中女子不仅喜爱竹,也十分喜爱用竹藤制品。

  第七幅:七月

  画中女子坐在竹椅上,说明夏季虽过,不必用扇,但天气仍热,时为初秋,该女子所坐之椅为斑竹所制,做工精致。

  画中女子前面方桌上的花纹极像波斯风格。桌上放有砚台、水壶等,桌旁放有字帖,以此表示画中女子善于书法。

  该画的背景是富丽堂皇的百宝格,百宝格中每一件物品都十分珍贵,为稀世之宝。从百宝格的宽窄高矮对于所置珍宝都恰到好处来看,百宝格是专为这些珍宝而设计的。

  百宝格正中部份是个雕竹,画面的右下角是个竹盆景,再加上竹椅,表现出画中女子对竹的特殊感情。

  画中女子同前面几幅画一样是汉族打扮。桌角上有个十分别致的小瓶,瓶中插有野生的小黄花,表现出她的情趣。

  第八幅:八月

  桌上花瓶中插有茶花,以此表现月令。

  桌上摆放着一叠书籍,画中女子正展读一册诗集,说明该女子喜欢诗词。

  墙上悬有一幅风景画和一幅米元章的书法。

  画中女子的着装仍是汉族“南装”式样。

  左上角窗外是茂密的翠竹。

  第九幅:九月

  瓶中所插之花为菊花,表示天气已是深秋。

  墙上悬有董其昌的书法。字旁挂一长笛,以示画中女子擅长乐器。

  画中女子旁边的方桌上有一叠书。该女子手中握有一块怀表。

  画中女子同前面各幅绘画一样,是汉族装扮。

  左上角窗外可见竹影婆娑。

  第十幅:十月

  窗已紧闭,画中女子在室内观猫嬉戏,表明此时已寒。

  桌上放着两块玉玺和一个印油盒,说明画中女子在后宫是有权力之人。

  画中女子手持念珠,说明她信奉佛教。

  墙上悬挂着风景画。

  画面的左侧是个书架,架子上放有图书。

  书架旁边的几上放着欧洲制造的座钟。钟的四周似是镶嵌着各色宝石,以示珍贵。

  画中女子的装束仍旧是汉族的“宽袖背子”。

  透过窗枝隐约可见室外之竹。

  第十一幅:十一月

  窗台上放置着一盆水仙花,说明此时已是隆冬。

  画中女子身着皮袍,衣服样式仍是“宽袖背子”。她手中拿着铜镜自照,再次说明她属汉族。因为满族妇女是梳“两把头”,另一只手要拿“靶镜”。

  画中女子坐在床榻上,床上有一盘佛手,以嗅其香气,床旁的几上有暖水壶,盖杯放在床前的竹凳上。

  画中女子身后是个书屏,写有两首七绝,署名“破尘居士”,下面印有两枚图章,一为“壶中天”,一为“圆明主人”,证明此为雍正皇帝所书,该女子的身份应是皇后。

  书屏后面的墙上有个架子,放置着一些轴画。

  画面的左上方是个玻璃窗,窗外生长着青竹。

  第十二幅:十二月

  画中炭火正燃,腊梅怒放,表明已到年末。前方翠竹含霜,背后松树盆景雅丽,使“岁寒三友”别具一格。

  画中女子仍旧身着汉族样式的服装,只是为御严寒换成皮衣皮帽。

  整个画面生机盎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评论只看楼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