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六计》07计 【敌战】无中生有

 liuhuirong 2016-11-05

【原文】 诳也,非诳也,實其所诳也①。少陰、太陰、太陽②。

【注釋】 ①诳也,非诳也,實其所诳也:诳,欺诈、诳騙。實,實在,真實,此處作意 動詞。句意為:運用假象欺騙對方,但並非壹假到底,而是讓對方把受騙的假象當 成 真象。

②少陰,太陰,太陽:此“陰”指假象,“陽”指真象。句意為:用大大小小 的假象去掩護真象。

無中生有

【解讀】 古人按語說:無而示有,诳也。诳不可久而易覺,故無不可以終無。無中生有, 則由诳而真,由虛而實矣,無不可以敗敵,生有則敗敵矣,如:令狐潮圍雍丘,張 巡縛嵩為人千餘,披黑夜,夜缒城下;潮兵爭射之,得箭數十萬。其後複夜缒人, 潮兵笑,不設備,乃以死士伍百砍潮營,焚壘幕,追奔十餘裡(新唐書壹玖贰《張 巡傳》《戰略考·唐》)。

此計的關鍵在於真假要有變化,虛實必須結合,壹假到底,易被敵人發覺,難 以制敵。先假後真,先虛後實,無中必須生有。指揮者必須抓住敵人已被迷惑的有 利時機,迅速地以“真”、以“實”、以“有”,也就是以出奇制勝的速度,攻擊 敵方,等敵人頭腦還來不及清醒時,即被擊溃。

無中生有,這個“無”,指的是“假”,是“虛”。這個“有”,指的是“真”, 是“實”。無中生有,就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虛實互變, 擾亂敵人,使敵方造成判斷失誤,行動失誤。此計可分解為叁部曲:第壹步,示敵 以假,讓敵人誤以為真;第贰步,讓敵方識破我方之假,掉以輕心;第叁步,我方 變假為真,讓敵方仍誤以為假。這樣,敵方思想已被擾亂,主動權就被我方掌握。 使用此計有兩點應予注意:

第壹、敵方指揮官性格多疑,過於谨慎的,此計特別奏效。

第贰、要抓住敵方思想已亂迷惑不解之機,迅速變虛為實,變假為真,變無為 有,出其不意地攻擊敵方。

唐朝安史之亂時,許多地方官吏紛紛投靠安禄山、史思明。唐將張巡忠於唐室, 不肯投敵。他率領贰叁千人的軍隊守孤城雍丘(今河南杞縣)。安禄山派降將令狐 潮率肆萬人馬圍攻雍丘城。敵眾我寡,張巡雖取得幾次突擊出城襲擊的小勝,但無 奈城中箭只越來越少,趕造不及。無有箭只,很難抵挡敵軍攻城。張巡想起叁國時 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心生壹計。急命軍中搜集秸草,扎成千餘個草人,將草人 披上黑衣,夜晚用繩子慢慢往城下吊。

夜幕之中,令狐潮以為張巡又要乘夜出兵偷襲,急命部隊萬箭齊發,急如驟雨。 張巡輕而易舉穫敵箭數十萬支。令狐潮天明後,知已中計,氣急敗壞,後悔不迭。 第贰天夜晚,張巡又從城上往下吊草人。贼眾見狀。哈哈大笑。

張巡見敵人已被麻痹,就迅速吊下伍百名勇士,敵兵仍不在意。伍百勇士在夜 幕掩護下,迅速潛入敵營,打得令狐潮措手不及,營中大亂。

張巡乘此機會,率部衝出城來,殺得分狐潮大敗而逃,損兵摺將,只得退守陳 留(今開封東南)。張巡巧用無中生有之計保住了雍丘城。

戰國末期,柒雄並立。實際上,秦國兵力最強,楚國地盤最大,齊國地勢最好。 其餘肆國都不是他們的對手。當時,齊楚結盟,秦國無法取勝。秦國的相國張仪是 個著名謀略傢,他嚮秦王建議,離間齊楚,再分別擊之。秦王覺得有理,遂派張僅 出使楚國。

張仪帶著厚礼拜見楚懷王,說秦國願意把商於之地陸百裡(今河南淅川、內江 壹帶)送與楚國,只要楚能絕齊之盟。懷王壹聽,覺得有利可圖:壹得了地盤,贰 削弱了齊國,叁又可與強秦結盟。於是不顧大臣的反對,痛痛快快地答應了。懷王 派逢侯醜與張仪赴秦,簽訂條約。贰人快到咸陽的時候,張仪假裝喝醉酒,從車上 掉下來,回傢養傷。逢侯醜只得在館驿住下。過了幾天,逢侯醜見不到張仪,只得 上書秦王。秦王回信說:既然有約定,寡人當然遵守。但是楚未絕齊,怎能隨便簽 約呢?

逢侯醜派人嚮楚懷王彙報,懷王哪裡知道秦國早已設下圈套,立即派人到齊國, 大罵齊王,於是齊國絕楚和秦。

這時,張仪的“病”也好了,碰到逢侯伍,說:“咦,你怎麼還沒有回國?” 逢侯醜說:“正要同你壹起去見秦王,談送商於之地壹事。”張仪卻說:“這點小 事,不要秦王親自央定。我當時已說將我的奉邑陸裡,送給楚王,我說了就成了。” 逢侯醜說:“你說的是商於陸百裡!”張仪故作驚訝:“哪裡的話!秦國土地都是 徵戰所得,豈能隨意送人?你們聽錯了吧!”

逢侯醜無奈,只得回報楚懷王。懷王大怒,發兵攻秦。可是現在秦齊已經結盟, 在兩國夾擊之下,楚軍大敗,秦軍盡取漢中之地陸百裡。最後,懷王只得割地求和。

懷王中了張仪無中生有之計,不但沒有得到好處,相反卻喪失大片國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