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军指挥自动化建设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

 q1338 2016-11-05

一、俄军指挥自动化建设的现状

俄军指挥自动化建设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50~60年代的基础性研究与初步建设阶段、70年代的深入发展阶段、80年代的实际应用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改进、完善阶段。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继承前苏联指挥自动化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不断对系统进行更新、改进与完善。特别是在科索沃战争结束后,随着军事理论和建军方针的调整,俄军在重点改善反弹道导弹系统和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正积极发展“非战略导弹防御综合系统”等新一代指挥自动化系统。

俄军指挥自动化系统可分为战略级和战役/战术级两个层次。战略级指挥自动化系统由战略预警探测系统、指挥控制中心和战略通信系统组成,主要任务是保证国家最高指挥当局对战略核部队实施不间断的指挥控制。战术级指挥自动化系统相对落后,80年代未开始装备师和师以下单位,其中包括C-300PMU地空导弹系统C-300V反战术导弹系统、火箭炮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以及各种电子战系统和战术通信系统。90年代以来,俄军开始在集团军和方面军司令部建立战役级指挥自动化系统。

二、俄军指挥自动化建设的特点

1、集中领导,统一建设。俄军在指挥自动化的建设上始终坚持一体化的设计思想,打破军兵种和部门界限,对全军指挥自动化建设实施集中领导,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和统一建设,并以国家行政力量进行干预,从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给予保证。俄军总参谋部成立了俄联邦武装力量信息与自动化管理局,负责全军的指挥自动化管理和信息保障工作。为保障联合作战,俄军还组建了综合性研究所。在分工上,军方的综合性研究所负责提出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战术需求,地方军工部门的综合性研究所负责进行系统的设计。指挥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工作综合了各兵种部队、后勤保障部队、战术导弹部队、战术空军部队的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从而在体制上避免了各自为战的“烟囱式”局面。

2、军民兼容、平战结合。俄军一贯重视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军民兼容能力,并将军事信息网络建设纳入国家信息网络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其军用和民用系统兼容性好,平战转换能力强。俄所有采用先进技术的民用信息和通信系统,在设计时都充分考虑了与军用系统的兼容问题。如俄国家通信系统就是一个军民共用系统,其大部分通信网络和设备可直接用于保障军事目的。在通信系统建设方面,军用固定通信设施的建设也充分利用了民用通信系统,而军队则重点发展支线传输设施和关键的交换设备、终端设备。军民共用通信系统具有相当高的冗余度,平时军民分立,相对独立使用战时则重点保障军事行动。

3、立足国产,讲求实效。俄军指挥自动化建设坚持国产化原则,各种电子元器件、各类集成电路、各种通信和交换设备以及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开发、研制和生产完全立足于国内。同西方发达国家军队相比,俄军在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各种设备的数字化程度也相对较低。但俄军积极引进国际标准和先进技术,提高系统与设备的性能和技术水平;高度重视对指挥自动化方法论的研究,注重系统的总体设计和科学论证工作,并提出系统建设的原则;采取多种手段弥补技术与设备上的不足,增强系统的机动能力、生存能力、抗干扰能力、全天候作战能力和相互替代能力,形成了与西方国家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相抗衡的局面。

4、强调生存,注重防护。俄军认为,未来战争以及洲际核冲突,在战争初期就会遭受多次核攻击,因此非常注重系统的生存能力,主张通过隐蔽、分散、加固、机动、冗余备份和通信保密等手段提高系统的生存能力。俄军重视指挥系统的配套建设,基本设施与备用设施的配套结合,固定设施与机动设施的配套结合,有线通信、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的配套使用,形成了空中与地下、地面相结合并具有较强抗干扰与反摧毁能力的综合指挥体系。俄军的固定指挥自动化系统大都配置在地下坚固的防护工事内,其中一些战略指挥自动化所建在数百米的地下,每平方厘米能承受70公斤爆炸冲击波的压力。战术指挥自动化系统指挥车以履带式装甲车为主,具有良好的装甲防护性能。俄军还建有多个备用指挥所,配置有各种主要指挥与通信设施,保存有当前的战场态势及必要的情报信息,以便在基本指挥所遭到破坏时能迅速接替工作。俄军的大部分通信设备和电台都采取了防截收措施,对通信实行严格控制,平时使用的都是战时通信的备用频率。

三、俄军指挥自动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1、加强战略火箭军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1998年出台的《俄联邦2005年前国家军队建设政策构想》认为,对俄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是地区性冲突和局部冲突,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出现大规模侵略的可能性,俄仍要保持足够强大的核威慑力量。1999年出台的《俄联邦军事学说》(草案)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俄联邦把核武器视为遏制侵略、保障俄罗斯及其盟国安全的有效因素。根据这一战略,俄军将进一步加强战略火箭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扩大核遏制范围,随时做好应付核战争的准备工作。

2、加强空间指挥自动化系统研究。俄军认为,建立和保持太空优势,是未来武装斗争的一个发展趋势,空间、空中、地面已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未来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制天权将成为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的重要基础,对达成现代战争目的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太空的攻防能力。1994年,俄军正式决定建立统一的空中空间防御系统,以防空军为基础,使各军兵种的防空力量和军事航天力量相结合,建立统一的空中空间侦察体系,形成统一的防空防天部署。最近,俄军又提出研制“往返式航天系统”。该系统可实施战略与战术空间侦察,也可实施太空战,以高精度武器装备打击敌地面目标。专家预测,该系统的研制成功将是俄航空般天领域的重大突破,为其军事天事业的发展铺平道路。针对美国的战区导弹防御计划,俄正积极发展“非战略导弹防御综合系统”。

3、强调积极防空,优先发展高度机动的防空系统。1998年,俄在C-300V防空导弹系统的基础上,研制出车载机动“安泰-2500”反导、反飞机一体化防空系统。该系统可同时跟踪24架飞机或16枚弹道导弹,拦截射程在2500千米以内、飞行速在4500米/秒以下的各类弹道导弹的飞机。今年2月,俄罗斯成功地进行了新型C-400防空系统的试验,这一系统可探测和摧毁400千米以内的目标。

4、积极发展和部署新一代国防卫星系统。俄军的战略通信和空间预警主要依赖卫星,其卫星系统是在前苏联卫星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设备多是70年代研制的,技术上已相对落后。俄目前正积极倡导发展新一代国防卫星系统,采用最新技术提高卫星的功率,增大通信容量,延长卫星的寿命。在移动卫星方面,俄正全面落实的“马拉松”计划可为俄提供1800~2000条移动电话通道。

5、发展新型通信技术装备,改进和完善通信系统。俄军计划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装备,分阶段逐步完善现有的通信系统。在不断完善反导反航天力量、战略核力量、战略侦察力量、电子战力量的通信和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各军兵种共用的地区性通信系统,尔后进一步完善野战通信系统,提高野战通信系统的机动性和综合性。在通信体制上,俄军正由模拟化向数字化方向发展。俄正在兴建一条穿越全国的数字微波干线,可使俄境内多数大城市接入长途数字网。在陆上移动通信方面,到2010年,俄将建成GSM国家数字网,并实现与国家模拟网的互联。

6、适应现代战争的特点,深入研究信息战理论,发展信息武器。俄军事科学院在预测21世纪战争时明确提出:“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即信息战将成为一种新的战斗行动,它将在武装斗争各个领域和各个水平上进行”。进而提出俄“必须加紧研制信息武器,把它作为军事技术装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国家军事政治和战争潜力的组成部分”。据外刊报道,目前俄军研究的微波武器“释放出的强烈的微波能脉冲,可以摧毁北约用于控制雷达和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固态神经系统”。1998年,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小型强电流电子加速器,它所发出的激光、X射线、宽带无线电波和高功率微波,其能量脉冲可以使军事指挥中心计算机内的细小电路开关“熔断”,从而造成系统瘫痪,指挥失灵。这种强电流电子加速器的体积比手提式公文箱还要小,重量只有8公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