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希望孩子差几岁 文|昱子 “亲爱的,二胎差多少岁最合适?” 一个许久不见的同行发微信来。 “四岁。” 我秒回。 是的,就是这样简单粗暴 是不是狠简单狠粗暴? 是的。因为这是我血与泪的教训。 我家老大和老二相差三岁。刚开始的时候,想得可好了——老大上幼儿园,老二出生~老大上小学,老二入园~一双小怪兽,我只用全力伺候一个,另一个扔到学校交给老师打理;等到学龄,两个都入学,我正好落个双手清闲——多好呀! 嘻嘻,我。错。了。 老大上幼儿园的第一年,我一下就傻眼了——上学这事,哪里是甩包袱这么简单呀? 活生生一小孩,从家里万千宠爱的环境进入到集体生活,这个冲击和影响不亚于一场恐怖的心理大地震!老大还算坚强,上学不哭也不闹,但身体是不会骗人的。进入了新环境,他就像只小白鼠,从无菌室进入了肮脏的大气。小朋友间相互传染疾病,前一天咳嗽刚好,后一天就开始感冒发烧,好不容易熬到不发烧,重返学校不到一周——啪嗒,又感染了手足口…… 在入园的第一年,老大以平均每月病倒一次的频率考验着我,而我作为一个新晋二胎妈,不仅要照顾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还要天天求佛拜神,求老大少生病、别生病。 风箱老鼠、两头受气——就是我此时最生动的写照。 所以,差四岁好 so,如果你可以选,四岁是一个理想的年龄差。 老大已经适应了幼儿园,步入中班,老二才出生。老大适应了小学,老二才进入幼儿园,避免双重冲击。 差四岁的好处,当然还有年龄差距不是很大,按照通行的想法:“依然可以玩到一起”。 所以,小结一下差四岁的好处:
那没差四岁咋办? 差四岁固然是差四岁的好处,但其他年龄差距就不成么? 当!然!不!是! 生活需要精密的设计,但孩子却往往是最不能预设前提的。你需要的不一定是精密、谨慎地规划俩娃的年龄差,而是对生活前景有一定的预期,蓝图在手、胸有成竹。 先说说年龄差距小于四岁的,特别是在三岁以内的,可能是怎么一副场景呢? 来看看我的朋友阿娟家的例子。她家的俩娃相差一岁九个月。家里成天是啥模样呢? 简单八个字:鸡飞狗跳。痛并快乐。 我去她家基本不敢光脚,因为俩兄弟在地板上铺陈了大量的玩具,车和飞机就不说了,乐高积木那是铺天盖地呀,自行脑补一下满屋乐高的场景,简直就是家庭版的地雷战呀! 一不小心,我们这些大人就像日本鬼子踩地雷一样,踩中乐高,疼得唧哇乱叫,两兄弟开心得手舞足蹈、乐不可支。 ——这就是年龄差距小的特点: 共享着极其类似的兴趣、发展里程碑非常相近,两个人可以毫不费力地玩到一起!这带来了极大的乐趣,但也带来了特别的烦恼——他们彼此模仿、彼此学习,老大的调皮捣蛋可以分分钟复制到老二身上,老二的新伎俩可以随时随地被老大copy。他们前一分钟还亲如一人,后一分钟就可以毫无征兆地大打出手。你尝试跟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但他们头一昂、脚一跺,谁也不懂你到底在说什么!这能怪谁呢?谁让他们俩个差的这么近,与其说长幼有别,不如说就是一对双儿呀! 所以,小结一下年龄差距3岁以内的手足特点:
特别提示:年龄差小于一岁?! 有人觉得,年龄差距越小越好,这样累就累一次! 但这里要特别提示一下,如果可以选择,俩个孩子的年龄差不要小于1岁。 年龄差距相距一岁最大的槽点来自于那些喜欢吓人的医生,2010年美国儿科学会在针对怀孕及生产的手册中就表示,母亲怀二胎的时间差距在18个月以上的,二胎的早产率、缺陷率都会降低。同时有数据表示,母亲在生育头胎的半年后就怀孕的,孩子出现早产和健康问题的几率更高。 威廉王子夫妇的夏洛特公主就比哥哥小近两岁,而威廉王子与弟弟哈利之间的年龄差也是两岁。 总而言之,为了孩子更健康,最好在头胎一岁之后再怀孕! 年龄差大,真的就玩不到一起吗? 年龄差能选当然好,但不能选怎么办! 尤其中国全面二胎的放开不过是一年前的事,多少家庭不是等到老大都上小学、甚至上中学了,才能考虑要二胎。那么,俩娃年龄差距大,真的就玩不到一起吗? 这可不一定!追求俩娃玩到一起,那只是大人看着热闹、觉得好玩罢了,大孩子与小孩子情感链接的坚固,往往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这是42岁的娟姐,我采访她的时候,老大14岁,刚刚念高中,老二出生八个月。哥哥正值青春期,对我们这些陌生的访客全程黑脸,猫在屋里做自己的事情。唯一的笑容,只出现在面对弟弟的时候。哥哥总是不由自主地去亲弟弟,弟弟一张胖脸被亲得变了形,却不哭不闹,各种逆来顺受。 这是我们二胎群最活跃的大吼姐姐的俩娃,老二最服哥哥,哥哥抱在胸口,比亲娘还亲,服服帖帖、亲蜜极了。 那些已经懂事的大孩子,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手足,更像是准父母。他们不需要和小孩子共享相同的兴趣和爱好,他们更像是小孩子的领路人,老大在前面走、老二在后面跟。他们可能会因为小孩子的到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地位,有的孩子甚至会因此一脱调皮叛逆的个性,成为负责任、有担当的楷模。 兄弟姐妹的神奇之处,往往在这种年龄差距比较大的组合中体现出来。因为对年龄差距小的孩子来说,老大不会对老二的存在进行深度的思考,老二的到来会让老大感觉不适,但是很快可以适应;但只有对年龄差距大的孩子来说,老二的到来,才可能重塑他们的人生,他们可能会有严重的不适、也可能会有前所未有的责任感,这一切,既是父母对他们长期养成的集中爆发,又是他们自我修炼、自我思考的结果。 所以,小结一下年龄差距在五岁以上、尤其是差距在八岁以上的手足的特点: 神奇的化学作用就此产生,倾心接受or抵死反抗,多数发生在这个年龄差当中 适应的过程五花八门,这不仅仅是年龄差本身带来的考验,也是父母对老大长期养成的结果 “长兄如父”“长姐如母”的古语,在年龄差距大的手足身上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在这样的年龄差下,老大不是老二的同伴,更是老二的领路人,他们可以扮演月嫂、保姆,甚至近似于父亲、母亲的角色,成为全家的脊梁! 那么,到底什么是最佳年龄差? 写到最后,必须有一个你可以参考、可以使用的标准 ——那么,什么是最佳年龄差? 再说一遍,如果你可以选,四岁。 但这是参考答案,而非标准答案。 世界上的人千差万别,世界上的家庭千差万别,每家每户的情况不同,不可能、也没有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所以,我还是会不厌其烦地说:无论哪一种年龄差距,都有它的好、也有它的不好,没有人可以按照最佳标准去精确地安排自己的人生,更何妨是孩子的人生呢?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过是这样:二孩娘
![]() |作者|昱子妈妈 二孩娘 时常在写字,偶尔会涂鸦 剩下的时间,带娃在旅行 微信公众号:我要生二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