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温下降须防幼兔腹泻病

 Msfu 2016-11-05



    随着秋季气温下降,早晚温差加大,易引起幼兔腹泻病的发生。此病死亡率高,治愈后生长缓慢,常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

    一、发病原因

   1.应激反应。由于提前断奶,幼兔的消化机能、调节功能和免疫力都不健全,特别是环境和营养物质的突然改变,都会对幼兔造成各种应激反应。幼兔以母乳为主,突然断奶改为以饲料为主,这一变化降低了幼兔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同时造成机体免疫力的下降,表现为体弱、消瘦、被毛粗乱、食欲减退、腹泻便秘交替。

   2.饲养管理技术水平低。(1)幼兔饲喂不定时定量,饲料被粪尿污染,发霉变质,兔舍通风不良,饮水不卫生,消毒不及时等很容易引起幼兔消化不良而发生腹泻病。(2)断奶后的幼兔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不完善,对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难以消化吸收,由于幼兔食量较大,如果吃多少喂多少,会造成胃肠道内的食物消化不良,从而加重胃肠道负担,同时也为胃肠道内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营养条件,造成后段肠道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幼兔腹泻病的发生。

    3.疾病引起。幼兔感染球虫病后易引起腹泻病的发生。

    二、预防措施

    1.幼兔断奶后,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温度控制10℃以上,同时保持兔舍干燥卫生,湿度控制在55%~60%,保持通风良好,定期清便消毒,减少疾病发生。

    2.幼兔断奶后,更换饲料饲喂时要有一定的适应过程,并且要采取定时定量,少喂勤添的方法。每天喂3~4次,但总喂量不可过多,阴雨天时要少喂,防止幼兔受凉引起消化不良,等幼兔适应后逐渐增加饲喂量,确保幼兔的生长发育。

    3.幼兔断奶后要3~5只在一起,不可单独喂养,以减少幼兔应激反应,并根据幼兔的生长速度逐渐分笼。

    4.及时注射疫苗,幼兔断奶后经过3~5天的适应过程,在没有疾病症状的情况下,及时注射抗球虫药物,间隔7天后注射二联疫苗,可有效预防球虫病的发生。还可饮水中定期添加抗肠道疾病的药物。

    三、治疗方法

    幼兔发生腹泻病后应及时查明病因,采取有效措施。治疗腹泻病主要原则以消炎、止泻为主。对有食欲的幼兔添加青干草或干树叶,减少饲喂量。

    1.肌注氧氟沙星2毫升,维生素B21毫升,每天2次,可止泻和增加食欲。

    2.口服诺氟沙星0.5~1片,每天2次,止泻消炎为主。

    3.穿心莲2毫升,庆大霉素2毫升,每天2次,治疗因细菌引起的腹泻病。

    4.毒痢金方注射液按0.2毫升/公斤体重,对不明原因引起的腹泻有较好治疗作用。


山西省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 常福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