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祸福,都是自己的行为方式召来的

 传统文化网站 2016-11-06

9.祸福,都是自己的行为方式召来的

【原文】敬王十年,刘文公与苌弘欲城周,为之告晋。魏献子为政,说1苌弘而与2之。将合诸侯。

卫彪傒适周,闻之,见单穆公曰:“苌弘其不殁3乎?《周诗》有之曰:‘天之所支,不可坏也。其所坏,亦不可支也。’昔武王克殷,而作此诗也,以为饫歌,名之曰‘支’,以遗后之人,使永监4焉,夫礼之立成者为饫,昭明大节而已,少典与焉,是以为之日惕其欲,教民戒也,然则夫‘支’之所道者,必尽知天地之为也,不然,不足以遗后之人。今苌、刘欲支天之所坏,不亦难乎?自幽王而天夺之明,使迷乱弃德,而即慆5淫,以亡其百姓,其坏之也久矣,而又将补之,殆不可矣。水火之所犯,犹不可救,而况天乎?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昔孔甲乱夏,四世而陨,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帝甲乱之,七世而陨。后稷勤周,十有五世而兴。幽王乱之,十有四世矣。守府之谓多,胡6可兴也。夫周,高山、广川、大薮也,故能生是良材,而幽王荡以为魁陵、粪土、沟渎,其有悛7乎?”

单子曰:“其咎孰多。”曰:“苌叔必速及,将天以道补者也。夫天道导可而省否,苌叔反是,以诳刘子,必有三殃。违天,一也;反道,二也;诳人,三也;周若无咎,苌叔必为戮。虽晋魏子亦将及焉,若得天福,其当身乎?若刘氏,则必子孙实有祸。夫子而弃常法,以从其私欲,用巧变以崇天灾,勤百姓以为己名,其殃大矣。”

是岁也,魏献子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遂田于大陆,焚而死。及范、中行之难,苌弘与之,晋人以为讨。二十八年,杀苌弘。及定王,刘氏亡。

【译文】周敬王十年,刘文公与苌弘想在成周筑城墙,把这事告知了晋国。晋国魏献子当政,喜欢苌弘而随从这个要求,将集合诸侯来做。

卫国彪傒到周国来,听说这件事,见单穆公说:“苌、刘二人恐怕不得好死吧?《周诗》有这样的话:‘天所支持的,不可毁坏;其所毁坏的,也无法支持。’从前武王战胜殷国,写作这首诗,作为饫礼之歌,取名为‘支’,留给后人,使后人永远以为借鉴。礼仪站着完成的叫饫,表明大节而已。少有典章仪式介入其间,所以对此天天恐惧混乱的欲望,那是想教民戒慎。然而‘ 支’所说的,一定彻底了解了天地要做什么。不然,不值得留给后世人。现在苌、刘二人想支住天所毁坏的,岂不困难吗?自幽王以来,天夺去他的明智,使他迷惑昏乱抛弃规律,走向怠慢荒淫,因而失去了百姓的拥护。天毁坏它已经长久了,现在却想补救它,大概不可以了。大水、火灾的侵犯,尚且不可救,何况天呢?谚语说:‘从善象登山一样困难,从恶象山崩一样容易。’以前孔甲乱夏,四代就垮台了。玄王为商勤劳,十四代才兴盛。帝甲乱商,七代垮了台,后稷为周勤劳,十五代才兴盛。幽王乱周,到现在十四代了,能够保住周的府库就算不错了,怎么可以兴盛?那周国,好比是高山、大河、大沼,所以能生出这些良材,而幽王把它们弄坏,变成丘陵、粪土、沟港,还能改变崩溃吗?”

单穆公说:“苌、刘的过错哪一个多?”回答说:“苌弘一定来得快,他是以天道补人事的。那天道扬善抑恶,苌叔与此相反,用来惑乱刘先生,必定有三祸。违背天意,是一;与天道相反,是二;惑乱人,是三。如果周国没有灾祸,苌叔一定会被杀。就是晋国的魏献子,也将遭到灾祸。如果得享天福,只是他自身承当灾殃吧!至于刘先生,他的子孙必定有祸殃。这两位卿大夫抛弃常法不用,依从自己的想法,用机巧加重天灾,使百姓勤苦以成就自己的功名,那灾殃大着啦。”

这一年,魏献子在翟泉会合诸侯,在大陆田猎,被火烧死。到范、中行作乱,苌弘参与其事,晋人就此进行讨伐。二十八年,杀死苌弘。到定王时,刘氏灭亡。

【说明】本节记录的是彪傒与单穆公的对话,彪傒很不同意苌弘和刘文公的所作所为,于是与单穆公讨论,预言他们不得好死。后来事实果然如此,这也就说明,所谓的祸福,都是自己的行为方式召来的。

本篇《周语下》,共收集了九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单襄公与鲁成公的对话,各诸侯国君主在柯陵开会时,单襄公观察到晋国君主和三郤的言谈与行为方式,于是告诉鲁成公,晋国很快就要出问题。于是鲁成公回国后驱逐了亲晋的叔孙侨如,果然,不久后,单襄公所预言的都实现了。第二个故事记录的是单襄公与儿子单顷公的对话,单襄公预言了晋国的公子周将来必然担当大任,并详细例举出公子周的行为方式,从而说明了行为方式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未来。第三个故事记录的是周灵王与太子晋之间的对话,周灵王想堵住谷水而避免水灾,太子晋就劝说了一大通,但终于没有劝谏住周灵王,周灵王终于堵塞住谷水,他死后,周王室大乱,王室地位逐渐衰微。第四个故事记录的是晋国的叔向对周国单靖公的称赞,单靖公接待宾客有礼有节且不耻下问,赢得了许多人的赞美,所以叔向认为他必然能兴盛周国,而且能繁衍家族。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礼貌待人,尊重别人,因此也就能获得别人的尊重。第五个故事记录的是周景王的大臣单穆公的劝谏,他极力劝说周景王不要铸大钱,可是周景王不听劝谏,仍然一意孤行,铸出大钱。这个故事说明了统治者依凭自己的心意执政的问题。第六个故事记录的是周景王与大臣单穆公的对话,单穆公极力劝谏周景王不要铸造大钟,但周景王还是一意孤行,铸造出大钟。大钟是供娱乐使用的,并不关切民生问题,然而周景王只关心自己的娱乐享受,丝毫不关心民生问题,这当然就会在社会上造成不和谐。可惜周景王没有听懂单穆公的话,终于造成了不和谐的局面。第七个故事记录的是周景王与乐官伶州鸠的对话,周景王询问了音乐中律管及七律的问题,乐官伶州鸠作了详细的回答,其言外之意就是音乐中的和谐与现实中的和谐问题。第八个故事记录的是周景王与宾孟的对话,宾孟借着公鸡断尾之事诬告单穆公,意思是单穆公做出自我牺牲,是想要统治人民。周景王听信谗言,准备在田猎时趁机杀死单穆公,谁知没有杀成就去世了。这也就说明了统治者听信谗言的问题。第九个故事记录的是彪傒与单穆公的对话,彪傒很不同意苌弘和刘文公的所作所为,于是与单穆公讨论,预言他们不得好死。后来事实果然如此,这也就说明,所谓的祸福,都是自己的行为方式召来的。

总结全篇,虽然我们不清楚编者为什么要把九个不同主题的故事编纂在一起,但我们可以了解到春秋时期人们的语言环境是什么,周国君主及各诸侯国君主都在说什么想什么,由此而可以知道从西周到春秋到战国时期人们的思想发展过程。

总结《周语》三篇,共二十九个故事,时间跨度从公元前800年左右的周穆王,到公元前400年左右的周敬王,共有400年。这期间大部分是春秋时期,周敬王后就是战国时期了。

西周末期,继昭王而立的是其子穆王满,在位长达五十五年。他好大喜功,仍想向四方发展。曾因游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进贡,西征犬戎,获其五王,并把戎人迁到太原(今甘肃镇原一带)。穆王好游行,致使朝政松弛。东方的徐国率九夷侵周,甚至西至河上。穆王南征,通过联合楚国的力量,才得以平定。经过昭穆时代,周朝实力削弱,中期四王仅能守成。但共王曾灭姬姓的密国(在今甘肃灵台),夷王初年曾招致诸侯,把齐哀公置于鼎内烹死,可知王朝还有较大的权威。

这一时期,西北地区的戎狄逐渐兴盛。懿王时,出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的局面,周人深为所苦。夷王命虢公率师征伐太原之戎,获马千匹,但这一胜利未能挽回王室的颓势,戎狄继续成为周朝的严重威胁。夷王卒,子厉王胡立。厉王在位的期间,西周各种社会矛盾趋于激化,终于达到爆发的境地。西北戎狄,特别是猃狁,进一步加强对周朝的压力,不时入侵;曾臣服于周的东南淮夷不堪承受沉重压榨,奋起反抗。厉王命虢仲征伐。结果失败。连年战乱,给民间带来深重的疾苦。与此同时,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为压制国人的不满,厉王命卫巫监视,有“谤王”者即加杀戮。结果人人自危,终于酿成国人起义。

公元前841年,国人大规模暴动,厉王被迫出奔到彘(今山西霍县)。朝中由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两大臣行政,号为“共和”(一说由诸侯共伯和摄行政事)。国人起义时,厉王太子静藏在召穆公家中,召公以自己的儿子代之,得以脱险。共和十四年(前828),厉王死于彘。次年,太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 在位共四十六年。宣王在召穆公等大臣辅佐下,励精图治,朝政有明显起色。在国人支持下,宣王着手对西北防御猃狁,对东南讨淮夷。公元前781年,幽王宫涅继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激起国人怨恨;三年(前 779),伐六济之戎失败;同时天灾频仍,周朝统治内外交困。

引致西周灭亡的导火线是幽王废掉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以嬖宠美人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一作伯盘)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和西方的犬戎进攻幽王。幽王与伯服均被犬戎杀死于戏(今陕西临潼东)。公元前771年,西周覆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为前 477年,《史记·周本纪》为前478年)周敬王卒的中国历史时期,因鲁史《春秋》记录了这一阶段的历史而得名。由于周的东迁,前人也称这时期为东周。

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见于《左传》的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其中以姬姓者为最多,有晋(在今山西侯马)、鲁(在今山东曲阜)、曹(在今山东定陶)、卫(先在今河南淇县,后迁至今河南濮阳)、郑(在今河南新郑)、燕(在今北京)、滕(在今山东滕县)、虞(在今山西平陆)、虢(在今河南陕县)、邢(初在今河北邢台,后迁山东聊城)等国;姜姓国有齐(在今山东临淄)、许(原在今河南许昌)、申(在今河南南阳)、纪(在今山东寿光),嬴姓有秦(在今陕西凤翔)、江(在今河南罗山西北)、黄(在今河南潢川)、徐(在今江苏泗洪);芈姓有楚(在今湖北江陵);子姓有宋(在今河南商丘)、戴(在今河南兰考);姒姓有杞(原在今河南杞县,后迁到今山东潍坊);妫姓有陈(在今河南淮阳);曹姓有邾(在今山东邹县)、小邾(在今山东滕县);任姓有薛(在今山东滕县);曼姓有邓(在今湖北襄樊)。另外还有属于风姓、己姓、□姓、偃姓等小国。各国之中最强大者为晋、楚,其次为齐、秦,再次则为郑、宋、鲁、卫、曹、邾等国。春秋末崛起者为吴、越两国。除以华夏族为主的大大小小国家之外,还有不少的戎、狄、蛮、夷交错其间。在长期的相互混战之中,不少小国被强国所吞并。见于《左传》的一百二十余国,到春秋末只剩下原来的三分之一了。

东迁后的周,起初尚占有今陕西东部和豫中一带的地方,后来这些领土渐被秦、虢等国所占据,周所能控制的范围,仅限于洛邑四周。疆域的缩小,使周失去了号令诸侯的能力,各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述职和纳贡,周王室的收入因此而减少。周经常向诸侯求车、求赙、求金,失去了昔日的尊严,已和一般小国无别。

与周相邻的郑,也是西周末从关中迁到今河南新郑一带的,但在春秋初中原的小国中,堪称佼佼者。特别到庄公时,郑的武力较强,不仅战败戎人,而且还灭掉了许国。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伐郑,结果被郑打得大败。此后,周王再也不敢用武力来制服诸侯,而野心勃勃的郑庄公则颇有称霸中原之意。除郑以外,宋、鲁等国都很强盛。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替代。公元前 636年,流亡在外达十九年之久的公子重耳,在秦的援助下回国继位,是为有名的晋文公。他备尝“险阻艰难”,所以即位后能奋发图强,任用有才干的赵衰、狐偃等人,并注意发展农业、手工业生产。经过文公的治理,晋政权不仅巩固起来,而且还出现“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局面。

同年,周王室发生内乱,周襄王出居郑以避难。公元前635年,文公利用这一机会,出兵平乱,护送襄王归国。襄王为了酬谢文公的功劳,把阳樊、温、原和攒茅之田(今河南济源、武陟一带)赐给晋文公。文公通过兴兵勤王,除得到土地外,还提高了晋在中原诸侯中的威望。

自齐霸中衰,楚又乘虚而入,中原的一些小国都在其支配之下。当时不仅鲁、郑屈服于楚,甚至象齐这样的大国也受到楚的威胁。由于晋的强盛,晋楚之争势在必然。公元前632年,晋楚发生城濮之战,楚人战败。晋文公和齐、鲁、宋、卫等七国之君盟于践土(今河南原阳),并得到周王的策命。是年冬,晋文公又会诸侯于温(今河南温县),周王也被召去赴会,晋跃升为中原的霸主。历史就是如此发展的,也将会如此发展下去,我们要记住的不仅是这段历史,更要知道在这段历史中人们说了什么想了什么。

——————————————————

【注释】1.说:(yue)《易·困·九五》:“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诗·召南·草虫》:“我心则说。”《诗·小雅·頍弁》:“未见君子,忧心奕奕。既见君子,庶几说怿。”《管子·小问》:“桓公不说,瞋目而视祝凫巳疵。”《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礼记·中庸》:“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孟子·梁惠王上》:“王说曰。”《韩非子·二柄》:“故加衣于君之上。觉寝而说。”这里用为喜悦之意。

2.与:(yǔ雨)《诗·召南·江有渚》:“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诗·小雅·楚茨》:“我黍与与,我稷翼翼。”《老子·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论语·乡党》:“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礼记·中庸》:“夫妇之愚,可以与之焉。”《孟子·公孙丑上》:“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荀子·强国》:“故凡得胜者,必与人也。”《韩非子·主道》:“弑其主,代其所,人莫不与。”《史记·项羽本纪》:“孰与君少长。”这里用为随从、随着之意。

3.殁:(mò没)亦作“没”。《管子·心术下》:“援而用之,殁世不亡。”《楚辞·九叹》:“嘉皇既殁,终不返兮。山中幽险,郢路远兮。”《国语·晋语四》:“管仲殁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伯乐既殁兮。”《广雅·释诂四》:“殁,终也。”这里用为“死”之意。

4.监:(jiān)《书·召诰》:“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诗·大雅·大明》:“天监在下,有命既集。”《诗·周颂·敬之》:“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管子·宙合》:“毋育于凶,毋监于谗。”《论语·八佾》:“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荀子·解蔽》:“成汤监于夏桀,故主其心而慎治之。”这里用为借鉴之意。

5.慆:(tao)《书·汤诰》:“无从匪彝,无即慆淫。”《诗·唐风·蟋蟀》:“今我不乐,日月其慆。”《左传·昭公元年》:“慆堙心耳,乃忘平和。”这里用为怠惰之意。

6.胡:(hú壶)《书·太甲下》:“弗虑胡获?弗为胡成?”《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诗·小雅·四月》:“先祖匪人,胡宁忍予。”《诗·大雅·生民》:“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后稷肇祀。”《管子·大匡》:“胡不行矣?”《礼记·中庸》:“君子胡不慥慥尔。”《韩非子·难二》:“此非有国之耻也,公胡其不雪之以政?”《广雅·释诂三》:“胡,何也。”这里用为怎样、何之意。

7.悛:(quān)《书·泰誓上》:“惟受罔有悛心,乃夷居。”《晏子春秋卷四·内篇问下》:“而君日不悛,以乐慆忧。”《左传·襄公七年》:“亦无悛容。”《左传·昭公九年》:“为是悛而止。”《韩非子·难四》:“过而不悛。”《广雅·释诂三》:“悛,更也。”这里用为悔改、改变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