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着虚构的作品,过着真实的人生

 霸王龙勇士 2016-11-06
   
  阅读时间
  3 分钟


    ▲


话题回顾:虚构类的书都教了你哪些真实的事?


这次话题的留言让我感到最意外的一点是不少同学都提到了漫画对他们的改变,那些如今不能在黄金时段播放的日本动漫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童年,还教会我们善良与正直等美好的品德。当然,非虚构类的书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这些:


马晓东  


你以为非虚构类的书就是真实的么?


雪上蒿  


《茶花女》教会了我不要跟幼稚的男人谈恋爱……


冯娇  


故事是虚构的,故事里的复杂人性是真实的,越是了解人性的阴冷面,感觉身边的世界越安全,因为不再对人性有过高的期待,对皆为利往的尔虞我诈更是多了份理解与宽容。


崔圣甜  


啃非虚构类的书需要强大诚恳的 “求知动力”,而虚构类的书又对这 “动力” 是一种促进和激发。《月亮和六便士》中画家穷其一生寻找天命,就像普通人追求真理一样。没有同样的认知感,很难产生读非虚构类的书的动力。


容竹


我用微信读书 app 看了三体,因为 app 的评论和互动功能,我在书中的人性人心描写片段看到很多过激评论大骂女主角,似乎他们的生命真的因她受到了威胁一样……由此知道人心的脆弱和自顾不暇。


阿春  


虚构类的书让我的精神世界越发充实,却让我在现实世界面前丑态百出。道理不错,却不见得能适应现实。虚构类的书更多的是让我们在心灵的层面获得满足,现实世界还是需要自己去实践,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马  


读虚拟类的书并不可笑啊,书中人物通过努力做到了我做不到的事情,他们的勇气和毅力鼓舞了我。 比如《简·爱》对爱情的追求,《一九八四》中对极权的反抗,他们的行动和精神令我钦佩,也让我相信:小人物也可以有大作为!


原力兔  


我读了 17 年的《科幻世界》杂志。小时候很多文章看不懂,想办法去理解,算是一种找资料动脑子的过程。成年以后感觉很多事情都曾经在某一个科幻故事里面读到过,也特别能接受新事物。 科幻让我关注和思考了很多虚无缥缈的,在一些人看来没用的事。但这些对科学的幻想,指引着我走实践科学的路,为我带来了更好的生活体验。


Ace杨森然  


《鹿鼎记》里的韦小宝是我的偶像,高中时的我通过看这本书学了很多。如何奉承领导,如何撒谎,如何挑逗女友,如何随机应变...... 这些成人必须掌握的技巧,韦小宝做出了最好的演示。到现在我也自愧不如,如果能有韦小宝一半的本领,我早就成为大土豪啦~


BOLIANGMA  


文学就像青山在水中的倒影,缺了这个倒影,也就缺少了这个美。虽然小说经过艺术加工,但也是作者对生活的看法,比如《红楼梦》,里面也有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物,从他们成功或者悲剧的人生上,也可以得到很多劝诫。所以,我同意文学即人学,我们不可能过几辈子的生活,但看小说,可以了解作者眼中的生活,学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时,培养文学素养。


孙业飞  


之前常看网络小说,喜欢九把刀和猫腻。虚构类肯定没有非虚构类学到的东西多,但阅读优秀的虚构类作品,可以当作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在心智不断成熟的过程中,常回想读过的小说情节和人物特点,发现绝大多数牛人都有几个共同点:善良,勤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行者  


初中看《骆驼祥子》,被祥子每月理一次板寸,保持很好的精神头,穿得干干净净,每天斗志昂扬所感染。我读后觉得自己应该也是这个样子,于是剪去长发,留起板寸,坚持每月理一次发,每天都像祥子一样体面地,好梦想地,精神地生活学习,就这样坚持了好长好长时间。现在想想都暖暖的,那些年少的时光。


苍苍苍  


必须要说《冰与火之歌》!小恶魔如何在厌恶唾弃他的家中周旋却依然真挚地爱着家人,用知识武装自己同时也敢爱敢恨敢泡妞,关键时刻可以扛把子领导战争,被诬陷了也能绝地反击!他的行为可能很污(泡遍了女人)但是心灵最真诚头脑最清醒,“即便是矮小的人物,也能投射出硕大的影子”。


王胖子  


看《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主人公穿着拖鞋出去溜达,就这样碰到一个女人,到了国外,再也没回来。想想人生真是无常啊。和朋友去玩,碰到一个笑魇如花的女子,结婚生娃了;或那天恰好有事没去成,回来碰到了一个天仙一样的女孩,苦求无果,单身终身。所以,去 TMD 稳定,敞开坦然地迎接未来。


奇迹  


《简·爱》,人与人的灵魂生而平等,即使在爱情面前,也不必觉得自己卑微。爱要理性克制,要有自己的道德和原则底线。要有内在的才华和能力,那比美丽的外表更重要。面对艰难处境的坚韧和坚持,相互支撑相互依恋的友情,人生际遇起伏下遵从内心的指引……十几岁时读到这本书,它就是我成长为女性路上的启蒙和榜样。


半支烟  


最近在成长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比如渴求能够一起成长的伙伴,希望努力会得到肯定。这种友情、努力、胜利的想法不就是日式 Jump 漫画的主题么,自己在看七龙珠、灌篮高手、火影忍者、海贼王这些漫画的时候已经被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上学的时候老师总是说看这些书有什么用,以后能有出息么?我们这些八零后也长大了,伴随着动漫、游戏长大的一代人,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是有正能量的一代人,那些看似可笑的虚构的故事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吴江  


曾经我一度想不开这个问题,读虚构类的书到底有何意义?后来明白,读书也好,看电影也好,都不过是在我们日常平淡的生活里添加点不一样的、可以引发思考的东西。虚构的东西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会因为它去想一些问题。


虽然我也提倡大家多读非虚构类的书,然后进行思考实践,但说起心里最喜欢的书,还是一本半虚半实的散文集。看了许多留言之后我更加坚定一点:不管是虚构类的还是非虚构类的书,好的作品就是好的作品。



校订:吴巍、姚色丰


    ▲


一句话,一张图




新生大学精选文章,建议你也读一读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至相应文章)




 戳原文,了解新生大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