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仔猪八字腿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豪豪豪豪豪 2016-11-06
仔猪八字腿又名“外足”,是由于肌纤维发育不全所直接导致。这个疾病本身并不致命,死亡都是与之相关的饥饿和母猪碾压造成的,因此这种病造成的死亡率也存在很大差异,具体取决于猪场为仔猪提供的管理和照料水平。在饲养操作与管理欠缺的情况下,患仔猪的死亡率可达100%。

1、表现形式

表现症状在出生时或出生后很短时间内出现,可表现为下列多种形式:

——“星状”,患仔猪前后腿均外翻呈八字,这样的患猪无法站立,只能通过爬行或扭动身体来移动。

——后肢外翻,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后肢向外前侧翻伸出,后肢站立有困难。多数情况下患猪会呈“犬坐”状,靠扭动后体来移动。这会造成明显的皮肤损伤,从而引起继发感染。

 

——前腿外翻,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唯一能够见到这种病例的情况是蓝耳病暴发的早期。患猪后肢正常,但前腿向外侧翻出,患猪移动时下颌会拖在地上。这种患猪哺乳会非常困难,死亡率很高。

2、病因

八字腿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最少见的两种形式 - 前腿外翻和“星状”八字腿 ,通常与母猪妊娠后期的疾病感染有关,疾病可能影响了神经和肌肉的发育。例如,在急性PRRS暴发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这两种形式的八字腿。

然而,后腿外翻这种最常见的八字腿的原因却不是那么单一。总的来说,下列情况出现频率会较高:

1)有的猪场为了降低成本,没有采购优质饲料(玉米、豆粕、麦麸等),加上目前市面上的脱霉产品都不能彻底脱毒(个别猪场主没有认识到这点),因此很容易造成母猪霉菌毒素蓄积,甚至中毒,直接导致仔猪八字腿严重。这类情况出生的仔母猪多表现为外阴红肿,且多发生于个体较大的仔猪。

2)生产中的数据统计表明,长白猪和长大二元的仔猪发病率高于三杂猪,且存在一定的遗传性。

3)能导致仔猪先天性震颤的疫病都可能引起八字腿,特别是圆环病毒感染、猪瘟等。

4)母猪妊娠期的疫苗注射(特别是后期)或某些副作用较大的抗生素保健(如磺胺,土霉素等),高温嘈杂,发生热性病等应激也可加重八字腿的发生。近亲繁殖则可直接造成八字腿等其他畸形猪出生。

5)饲料营养方面,国内普遍认为妊娠母猪饲料中硒、蛋氨酸、维生素E和胆碱不足是产生八字腿的重要原因。

6)母猪体况过肥或过差,特别是过肥影响更大。

7)接产时仔猪身上的黏液未擦干净,若放入光滑垫板的保温箱中地板就更滑,新生仔猪可能因站立困难后腿韧带被拉长而造成八字腿。

 

3、预防

针对上述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便可有效控制或减少仔猪八字腿。

首先必须保证饲料质量,尽量选用优质产品,加强饲料库房建设和保管,防止饲料到场后变质。猪场主应该树立一流饲料生产一流产品的思维。因有些饲料肉眼根本无法判断其是否霉变,所以母猪妊娠料应全程添加脱霉剂,霉变饲料绝对不能用于种猪。做好相应疫病控制,保障猪群健康;加强饲养管理,控制母猪体况适当;减少不良应激;初生仔猪的接产和护理相当重要,一定要尽量擦干仔猪身上的黏液,若保温地板比较光滑,可以垫上洁净干燥的毛巾或麻袋,防止仔猪滑成八字腿。

一句话,就是要求生产中所采取的每项决策和行动都要有利于猪。

4、治疗

前腿外翻和“星状”外翻八字腿的猪存活率非常低,尽早实施安乐死可能是最佳的方案。

对于后腿外翻的情况,只要能提供良好的护理并假以时日,患猪能够恢复得很好。有一套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案,成活率可达65%以上。首先通过人工单独护理保证其初乳的摄入,吃奶困难的可人工挤奶20mL喂给,吃足初乳后,先把两后腿用胶带绑到正常腿距固定(见图。采用绝缘胶带效果还可以,但注意一定要在胶带对皮肤造成损伤之前将其取下,不可以用线绳或草绳栓捆),然后用细绳一端系牢仔猪尾巴,另一端打活结栓在产床钢管上,目的是强行让仔猪后肢站立着地,防止其坐下。这样就防止了被母猪压死,同时加快了猪只的康复。母猪喂奶时及时将活结打开,护理其吃奶,一般2天左右便可成功。

有一个更有效的办法,但是相当耗费人工,那就是按摩。在出生后头一、两天当中,用拇指和食指每小时给患仔猪后腿上部和臀部的肌肉按摩五分钟,可以实现很好的康复率。如果进行按摩的话,那么就最好不要进行捆绑,因为按摩的目的是刺激肌肉的活动,而捆绑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把小猪的八字腿并起来
   刚出生仔猪出现八字腿的诊治案例
    仔猪八字腿
   仔猪八字腿的防治(图)
    仔猪八字腿的防治

猪友之家

关注猪友之家微信号,查猪价、看猪病更方便!长按二维码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