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始皇陵打开后会有多少谜被破解

 霃楓 2016-11-06

秦始皇陵被打开最先解开的谜团是秦陵地宫的规模。在史记中,司马迁向我们展示了地宫富丽堂皇的景象,地下有穿三泉而建的地宫,豪华的陪葬品以及水银来表现的百川江河大海,防止盗墓人的机关弩失,玄宫顶部装饰天文星宿之象,地上模拟有统一得的中国疆域图,还有鲸鱼油做成的长明灯,照亮整个地宫,经久不息。

此外,在《汉旧仪》一书中也有关于秦始皇地宫深度的一段介绍,公元前210年,在秦始皇五十岁生日时,丞相李斯报告说他带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的连火也点不着了,凿时听见轰轰的声音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在旁行三百丈乃至”。如果“旁行三百丈”可信的话,那么秦陵地宫的面积的会大的惊人!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人,他们推断地宫的深度在500-1500米之间大多数中国学者认为这个数字难以自信,因为倘若地宫挖着1000米,那么它就超过了陵墓位置与北侧渭河之间的落差。那样不仅地宫之水难以排出,甚至会造成渭河之水倒灌秦陵地宫的危险,与此同时,国内文物考古地质学家专家学者在研究后推算,地宫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深,地宫坑口至底部实际深度约,26米至地表最深约37米。

无论地宫的确切深度是多少,可以确定的,是地宫的规模之庞大,结构之复杂,构造之巧妙必定是超乎想象的,那么传说与史书中对地宫“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景象的涵义是什么呢?著名考古学家,给出了这样的推断,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应当是墓室顶绘画或线刻日,月,星象图,位于西安交大的汉墓陆续发现了类似天文地理的壁画,进一步验证了这一推,那么下具地理呢?北魏学者郦道元给的解释是,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在于水银为是百川,五岳。等1981年和1982年,研究人员曾经对秦始皇陵进行了大规模的汞含量测试,结果发现在封土中心1.2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有一个强汞异常区,其汞含量的平均值的八倍,封土中的汞异常是地宫大量存在的水银发挥造成的,其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几何形,证明了司马迁所记地宫中“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内容属实

那么,地宫之中到底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有许多的传说,流传最广的是秦陵地宫内有水银所制得五湖四海,秦始皇躺在纯金打造的棺材里,游荡在水银制成的江河上,巡视着帝国的领地。当然这个真相没有人知道

秦始皇陵这么宏达的规模,和大量价值连城的陪葬品,那么秦始皇陵有没有被盗过?从史书来看有过几次大的破坏,经过对陵园部分的陪葬坑的发掘,也找到了被盗的痕迹。那么地宫有没有被盗呢?通过对地宫周围水银含量测定,考古人员断定地宫依然完好。

《史记》中记载地宫中有防盗的“机弩矢”,并且能做到射穿的来者,不仅如此,秦始皇以水银为江河的目的,不单是营造恢宏的规模还可以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烂。汞本身易挥发,有剧毒,一旦吸取可致死。

对于这些谜团其实只是秦始皇陵的冰山一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