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百零三|皇帝一梦

 剪刀_石头_布 2016-11-06

成功将反对派一网打尽的霍光终于名正言顺地站到了帝国之巅,他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掌管这个帝国的大小事务,内减赋税、外平戎狄,干得风生水起。在他的努力之下,大汉又重现出欣欣向荣的场景。可惜的是,好景不长,仅仅几年之后,一场重大的变故再次将霍光推到了风口浪尖。


事情的起因是,汉昭帝驾崩了。


“皇帝一梦”


汉昭帝刘弗陵去世的时候年仅二十一岁。哥们十七岁元服,到死也没能亲政,基本上是个坐在幕后的皇帝。不过,后世普遍对他评价不错,特别是在上官桀一党进谗言废霍光的事情上,他的机警聪慧博得了一致的好评。唐武宗宰相李德裕(牛李党争时的李党领袖,naming partner)这么评价:“人君之德,莫大于至明,明以照奸,则百邪不能蔽矣,汉昭帝是也。周成王有惭德矣,高祖,文、景俱不如也。使昭帝得伊、吕之佐,则成、康不足侔矣。”——把汉昭帝抬到周成王、汉高祖、文帝、景帝之上,还说如果汉昭帝有伊尹、吕尚的辅佐,肯定能超越成康之治的成就。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汉昭帝毕竟是死了,而且,无嗣。


有趣的是,这件事,霍光有责任。汉昭帝十二岁大婚,对象是霍光的外孙女上官皇后,时年六岁。而霍光虽然起初在立后这件事上不着急,但在皇帝大婚之后,就跟换了个人似的,想着法儿的要保障自己的外孙女能够得到专宠——不仅不让别的妃嫔侍寝(《汉书·五行志》),还要求宫女穿一种“穷绔”的特殊裤子(脱起来比较麻烦,《汉书·外戚传》),来抑制汉昭帝的冲动性需求。这使得汉昭帝无法广播雨露,而上官皇后年龄又太小,很可能尚不具备怀孕的身体条件,最终导致汉昭帝死时无嗣。


怎么办?


一般来说,皇帝死后没有儿子,第一继承顺位是皇帝的亲兄弟们。汉武帝一共有6个儿子,而此时尚在人世的唯有四子广陵王刘胥了。我们之前曾经讲到过,刘胥因为行为不检点,是汉武帝最不好看的皇子,从未入选过太子候选人的大名单。


但刘胥却有个独特的优势:身体好!硬生生把自己5个亲兄弟都耗死了,眼看着皇位就在眼前了。然而,即便如此,他都最终未能染指皇位——岔子出在了霍光那里。


对于霍光来说,刘胥是一个非常不理想的皇帝人选。此时的霍光,刚刚肃清了政敌,在朝廷上树立起了威信,而汉昭帝刘弗陵在他的教育和看护下,也服帖得不行——这正是霍光在政治上一展拳脚的绝佳时机。而刘胥呢,和刘弗陵截然不同:他年纪大,大概四十多岁了,有自己的想法;他资历老,数十几年前就封了王,在政治上也有自己的势力;最关键的是,他那种鲁莽的性格能听霍光的话吗?所以,一旦此人继任皇位,别说霍光的政治抱负能不能延续了,恐怕连他的性命都会陷入险境。这是霍光万万不能接受的局面。


那怎么办?毕竟有宗法制度在,这广陵王刘胥身体倍儿棒,吃饭倍儿香,耗死5个亲兄弟,这皇位轮也该轮到他了。朝廷大臣一致拥立刘胥。霍光虽然权倾一时,但也不敢和祖宗礼法外加整个朝廷公然撕逼,因此特别地忧愁。


正巧此时,一位郎官上书,举了周朝两个立贤不立长的例子,明确提出“广陵王不能继位”。霍光一看很高兴,转手就将此上书抄送众大臣,大臣们一看立刻明白了霍光的意思,由此也不再坚持拥立刘胥,而上书的郎官则跨级晋升成了九江太守。


其实,这封上书的逻辑完全说不通。“立贤不立长”确有先例,但应用在刘胥的皇位继承问题上是不合理的。这道理和我们现在的法定继承制度相似。遗产的法定继承对于继承人有第一顺序和第二顺序之分。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而第二顺序继承人则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原则上,只要存在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就没第二顺序继承人什么事。而皇位继承也是同样,皇子和皇兄弟的继承顺位远高于其他皇室成员。而周朝的两次“立贤不立长”都是发生在同一个顺序——天子之子——中的;而刘胥在此时可说是唯一适格的第一顺序继承人,而霍光却公然剥夺了刘胥的皇位继承权,直接转给第二顺序继承人,是大大地违背了礼法的要求。


Whatever,不管是出于国家利益,还是出于私人目的,抑或兼而有之,霍光终归是做了抉择。这也令他承担了很大的政治风险。


那么,选谁合适呢?


就在此时,年轻的昌邑王刘贺——汉武帝四子刘髆之子——进入了霍光的视线范围。对于霍光来说,刘贺有三大优势:第一,年龄合适。刘贺比汉昭帝刘弗陵小一两岁的样子,还很年轻,对于霍光来说,容易驾驭;第二,血缘相对亲近。霍光刚刚将刘胥从候选名单上划掉,不可能找一个跟汉武帝血缘太远的皇室成员,而刘贺是汉武帝的亲孙子,直系血亲,关系不出三代,相对有说服力;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刘贺这小子看上去不像刘胥那样有政治实力和野心。不同于刘胥是皇子,刘贺是“藩王二代”,按照正常理解,他登上皇位的机率比中国男足拿世界杯冠军的机率还要低,且他从小就是按藩王的模式来培养的,这样的人一般来说都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和控制朝廷的野心,因此对霍光来说是个特别理想的人选。


就这样,刘贺坐着中央政府派来的车驾进了长安城,吃着火锅唱着歌儿,就成了皇帝。


谁曾料到,仅仅27天后,霍光就亲手将刘贺拉下了皇位。


伊霍之事


按照史书的记载,刘贺即位的事情发展是这样的。


刘贺即位后,“行淫乱”(《汉书·武五子传》),霍光忧懑不堪,和死党大司农田延年商量。田延年举出殷商宰相伊尹——传说中“神话”水平的贤相——放逐殷王太甲的历史案例,暗示霍光要做“当代伊尹”,帮助他下了废掉刘贺的决心。


废刘贺需要得到两方面的支持:皇室和大臣。皇室的支持是礼法的要求,而大臣的认可是客观情况的需要。皇室好办,霍光的外孙女——汉昭帝的皇后——早已是皇太后的身份了,她一个人就能代表皇室。


而大臣们的态度就很难说,毕竟,行废立之事,是天大的事情,弄不好是会引发天下大乱的。而且,从利益角度出发,大臣们是否主动站在霍光一边,也是很难说的。


所以,为了“说服”这些大臣,霍光和田延年做了一场戏。首先,由霍光出面召集朝廷主要的大臣来未央宫开会,议题是“昌邑王行为昏乱,恐怕会危害国家,我们应该怎么办”。一听这议题,台下的大臣顿时都惊愕失色——人臣哪有讨论皇帝靠不靠谱的道理——谁也不敢先发言拿主意。这是霍光事先预料到的。就在这关键时刻,剧本中的“托儿”田延年就上台了。


“先帝(汉武帝)让大将军辅佐襁褓中的皇帝,是把整个汉家天下的重担都托付给了大将军。所以,延续刘氏江山的香火,是大将军的责任。如果汉家天下危亡了,大将军又有什么面目去地下见先帝呢?”


这是典型的混淆概念——把托孤说成了让天下,把老刘家自家的事情说成是霍光的事,拐着弯儿地来证明“这天下虽姓刘,却要有姓霍的来作主”的狗屁道理。


不过,更精彩的还在后面,老田顿了顿,手按着剑,龇牙咧嘴地对群臣说:

“现在汉家天下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了,没有时间再犹豫了,如果谁不立刻作出决断,死于我剑下!”


说着便要砍人。


这时,坐在旁边的霍光赶忙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嘴脸,说:“田延年同志批评我,批评得很对啊!国家现在不安定,我应该先受处分啊!”装出一副责无旁贷的样子,将废立大权一股脑儿地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得,这台上戏都演到这份上了,底下那帮群演,不,大臣们,也都觉悟了,忙不迭地表忠心,说什么天下苍生的幸福都系于大将军一人,我们都听大将军的!


为了防止这帮人反悔,双簧二人组趁热打铁,马不停蹄地带领大家去见太后,并立刻定下具体行事方案,将刘贺在封地带来的大臣全部收押了起来,以皇太后的名义诏刘贺觐见,由丞相杨敞宣读弹劾刘贺的奏章,以掩耳不及盗铃的速度将刘贺请下了皇帝宝座。


最终,刘贺被送回了昌邑,监视居住,虽然没有死,但政治上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浑浑噩噩地过完了一生;而陪同刘贺入京的昌邑群臣二百多人,除极少数之外,全部下狱处死。


而这件事还有另外一个影响更加深远的结果:霍光自此之后于伊尹并称。凡是后世权臣有二心、意图擅自废立皇帝的,史书大都会以“行伊霍之事”来指代。


何错之有


27天前,霍光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拥立刘贺入京即位;27天后,霍光冒着更大的政治风险胁迫群臣废了刘贺。这短短的一个月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霍光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变?


先来看史料记载的废帝理由。逻辑很简单,之所以废刘贺,是因为他的行为不端,不适合做皇帝。诏书里列举了他以下几个方面的劣迹:


1、不孝。在国丧期间,刘贺不仅不表现得特别悲哀,还做一些不务正业、淫乱出格的事情。

2、违背朝廷制度要求。如接受了玉玺之后不再封存,将朝廷赐予诸侯及高级官员的绶带随意赏给昌邑国郎官等等。

3、不听劝。丞相杨敞等人多次规劝,刘贺不仅不改正,还变本加厉地行事不端。


这封诏书所载之事的份量够不够弹劾一位皇帝,首先就是有疑问的;而其中所述是否是事实,更是难以确认。这些都暂且不表。更令人奇怪的是,史料中还有许多刘贺在入京即位前所做的荒唐事,在《通鉴》中所占篇幅之大,一度给人以“罄竹难书”的即视感。为什么在此之前霍光他们没有发现刘贺干了那么多龌龊的事情,而上位后短短27天,刘贺的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就通通被抖落出来写进史书里头了呢?


后台君:来来来,霍光先生,请你正面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霍光:这都是昌邑群臣的责任,他们没有及时将刘贺在封地的狂悖行为上奏中央朝廷!所以他们也难逃死罪!


后台君:那刘贺即位后,这些事情又怎么突然为人所知了?


霍光:……那我也不知道,肯定是天意使然!天命所归!


后台君:啊呸!


很明显,这显然是后来写史书的时候通过舆论操控添加进去的。


大家想想,我们现在公司招人,HR还要做个背景调查什么的。汉朝选天子即位,难道什么调查也不做?绝对不可能。而且霍光说昌邑群臣没有尽到上奏的责任,因此罪当死,难道他霍光作为朝廷柱石,对此事一无所知,还违背礼法制度将这样狂悖不羁之人立为新帝,就全然没有责任了吗?


不管怎么说,道理上都是说不通的。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因为这压根不是导致刘贺被废的真正原因。


与史书所记载的昏庸不堪相反,当时刘贺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成为一名贤君的野心。


1、在收到入京的通知后,以非常快的速度整理行装去奔丧,一天走了一百多里,导致侍从骑乘的许多马匹都死在了路上。

2、在位27天,就下了超过一千道政令,非常勤政。

3、努力提拔自己的旧下属,迅速在中央政府中壮大自身势力。


事实上,正是因为刘贺一心想做一个有成就的皇帝,才导致了他最终的悲剧。换言之,刘贺之所以被废,是因为他踩了霍光的红线——他想把皇权从霍光手里收回来


对此,一个极好的例证是昌邑群臣中被免除死罪的那几个人:龚遂、王吉。龚遂曾经数次规劝刘贺在政治上不要做太大、太多的动作,并且建议他多多提拔先帝的大臣和子孙(霍光首当其冲),并和他们搞好关系;而王吉更是毫不隐讳地建议刘贺入京后务必善待大将军霍光,“事之、敬之、政事壹听之,大王垂拱南面而已”。刘贺入京以来,向他提出建议的昌邑大臣不少,但绝大多数都被诛杀,而此二人却能幸免于难——全赖他们选择了正确的政治立场,站对了边。


当然,眼尖的小伙伴或许会发现,刘贺入京后施行的措施,与当年汉文帝进京即位的所作所为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为什么他俩却最终得到了迥然相异的政治结果?


在后台君看来,最大的原因还是两次场景中权力结构的不同决定了霍光能够行废立之事。汉文帝时期,朝臣中虽有陈平、周勃等猛人,但能互相制衡,且在外边,各地藩王虎视眈眈,任谁都不敢乱来;而刘贺时期,霍光一家独大,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缺乏能够制衡霍光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之下,霍光自己一人就能确保政局的稳定,自然有实力也有动机来行废立之事了。


讽刺的是,按照这个逻辑,如果刘贺真的是一个很昏庸的皇帝,完全不管政治事务,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反而能得到保全,说不定也能坐享“昭宣中兴”的成绩。


然而,刘贺最终还是被废了。更惨的还是那群陪他进京的昌邑小伙伴们。据说,昌邑群臣被斩首示众的那天,不停地呼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霍光金日磾传》)——他们哀叹的,正是刘贺未能采纳他们的建议,先下手为强,率先除去霍光一党,从而在这场斗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


刘贺想夺权,却没能成功,还是因为:


太善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