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共读《大学》复习

 刘军的菩提树常 2016-11-07

闺女的妈咪/2016.11.6

“三纲领、八条目”的《大学》——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孔子早期弟子曾子作,是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朱熹在他所著的《大学章句》中,把《大学》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称为'大学之条目'。后人称之为“三纲领八条目”,简称“三纲八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参考《王阳明心学传承文献精编》第126~129页)

【拓展】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山东嘉祥县)。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曾子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包括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

“大学”是使人成长的学问——

朱熹认为:“大学者,大人之学也。”这里的“大”,是使人变大之意,即让人不断地进步成长。也就是说,《大学》是使人成长进步的学问,也可说是“修身”之学,认为人们应该理性地不断去挖掘自己,要“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里的“德”不光只指“道德”,还指世人所拥有的内在属性。人要明自己之德,且要发挥自己的“德”,到社会生活中去实践,而且要“止于至善”,要做到“恰恰好”。人生的最高点是“平天下”,“平天下”的基础是“治国”,“治国”的前提是“齐家”,管理好一个区域,这种管理的根本就是“修身”。

学习方法——

观其大略,不求甚解,领悟思想精髓为要。(参考王阳明的解读《大学问》)

一 、《大学》之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读解)完整的大人之学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大人之学”乃使人成长之学,真实的成长是建立在自己本心之上真实的成功,抛去私心杂念,即“明明德”。明白知晓了自己的自觉力,已看清自己对是非的判断,就要尽自己所能去行动,此乃“亲民”。此外,人还要不断地修炼自己,逐步减少外界不利的干扰,要“止于至善”,使自己变得完美,使自己“恰恰好”地发挥天命之性,始终去追求成长的完美性。

(一)《大学》的第一个关键字:明明徳

1.视天地万物为一体者方为“大人”

王阳明《大学问》解读:“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大人即有天人合一之胸襟,能理智地看待天地万物:人作为与天地万物一种有关系的存在,不只是独立的个体,还存在于天地万物间,是天地万物中的“个体”。

2.“德”乃人之天命之性

“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人存在于天地万物,自然与天地万物产生关系,即“看见关系”,这种看见会影响到看者真实的内心。人心对事物的这种感应是对“关系”的肯定,是天命之性,是天生的属性,也就是“德”,看见它、知晓它,乃“明德”。

(二)《大学》第二个关键字:亲民

1.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社会实践

(王阳明)曰:“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明明德”让我们看到了万物这个客观事实,乃是“体”。有了这种存在就必然采取行动,以自己的方式与万物打交道,即自己的生存方式,是“用”,这就是“亲民”。

2.“亲民”与“明明德”的关系

“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首先是“明”自己之“明德”,这是根本之“体”,而后才去“亲民”去行动,是“用”,二者是一体的,人的成长过程就是“明明德”且“亲民”的过程。

3.“尽性”而为的“亲民”历程

万事万物纷繁复杂,人不可能凡事亲历亲为,毎个人对于自己的内心心动的感知而采取相应的行动,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去践行。即“夫是之谓明明德于天下,是之谓家齐国治而天下平,是之谓尽性。 ”每个人“尽性”就好,让自己的人性得到完全发挥就好,不能成为“圣人”,可以成为“贤人”,不能做“贤人”也可以做“君子”,最起码,不要去做“小人”。

【拓展】王阳明“亲民”的思想,可谓是对宋学的继承。“北宋五子”之一的张载,作《西铭》:“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在可称父、母的天地之间,我们是如此的渺小,天地万物是一个大家庭,有生命之所有物体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与我们是一类的,这种“民胞物与”的思想比佛教中的“众生平等”还要开阔。

(三)《大学》第三个关键字——至善

(读解)“至善”对于“明德”“亲民”而言,就是原则、是要求,是儒家区别于佛教、道教寻找内心之本的根本所在。

王阳明曰:“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现,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人天生能对自己的生命状态进行判断,即拥有本体的“良知”。但“良知”会被外界的规则、道德观念等“拟议增损”影响,产生“私意小智”,偏离“至善”的轨道,丢失最真实的“惟精惟一”。以致后来者均不知“至善”在“吾心”,而以外在的“私智”“揣摸测度”做人做事外在的,使得人的欲望肆虐而天理之,明德、亲民大乱。

佛教、道教等寻找内心之本虽与儒家是一致的,但因其不知“止于至善”,往往不能回归到客观事实,而成为虚幻、不真实。有的虽“亲民”,但因夹杂着私心,弄权谋术,丢失了坦荡荡的本心之诚,都是因为没有“止于止善”的原因。

“故止至善之于明德、亲民也,犹之规矩之于方圆也,尺度之于长短也,权衡之于轻重也。……明明德、亲民而不止于至善,亡其本矣。故止于至善以亲民,而明其明德,是之谓大人之学。”
“至善”对于“明德”“亲民”而言,就是规矩,就是方圆,也是人真实成长的标准,是不可丢之本。所谓大人之学,就是要不断修炼,“止于至善”而去做“亲民”之行动,遵从内心之“德”,发挥内心之“徳”,使自己更加真实完美地发展。成不了极致之“圣人”,就做“贤人”,做“君子”。

二、 格事:心学之路的基础

(读解)王阳明认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实际上前五条都在说同一件事,那就是“修身”,修身是根本的,前四条都是对它的分述。“盖身、心、意、知、物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条理,虽亦各有其所,而其实只是一物。格、致、诚、正、修者,是其条理所用之工夫,虽亦皆有其名,而其实只是一事。”

正心——修身的过程也是为善去恶的过程,人心本是好的,是正的,修身的根本,就是要“正”的心开始修,遵从自己的本心。“故欲正其心者,必就其意念之所发而正之,凡其一念而善也,好之真如好好色,发一念而恶也,恶之真如恶恶臭,则意无不诚,而心可正矣。”

诚意——本来人心是正的,但一夹杂着意念、受个体认知的影响,就会产生波动,以致“不正”了。没有了诚意,人本有的“是非之心”就会产生偏差,于是得“诚”人之“意”,怎么做呢?“故欲诚其意者,必在于致知焉。”

致知——“致”,可解释为“达到”,也可为“至”,“知”乃人内心真正的呈现出来一种状态,即“良知”。王阳明认为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是对错都是有明确判断的,君子听从了自己的判断为“致知”,小人受利益驱使就成为了“自眛”,那么怎么才能“致知”呢?“故致知必在于格物”。(朱熹认为《大学》没有对“格物致知”进行解释,疑文本丢失,且将“致知”解释为知识达到了极致,“格物”乃是研究事物,都是理性的行为。)

格物——”“格”就是“正”,“格物”就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正”事物,通过亲历亲为去进行自我训练,自我调整,自我教化,自我提升。人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修炼,才能不断地提高。

【拓展】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是理性与感性的综合判断,是天生的能力。与《大学问》中的“自然灵昭明觉者”一致。为避免这种判断出错,就得“格物”,放到现实中体验具体事务,给出判断。所以,“格物致知”中既有理性与感性是一体不可分割的,并不像朱熹认为的是纯理性的。

三、《大学》之核心——“诚”(回到原典解读)

(读解)王阳明认为《大学》中的核心要点是“诚意”,且“诚意”与“格物”相连:“《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 “诚意”包含了“致知”和“格物”,与《中庸》里的“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相一致,要实现“诚”,要到生活中去实践(“格物”),去做“新民”,做到仁、敬、孝、慈、信。。(《大学古本》“序”)

儒家认为谁也不是天生的成功者,要想在社会上有抱负、有发展、有进步,就需要外界支持,这个外界有亲人也有朋友,要获得这些外界的支持,就得讲信用,这是一个做人最基本的原则。“顺乎亲有道:反者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身”这件事一定要是在“明善”的基础上进行,做人的根本就是诚身、明善。一个人活在世界上,“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一个人如果天生真诚,从而由真诚达到明白道理,做事情时就会“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一)自知、慎独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析:“诚”就是真诚地、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把握自己的心理动态,做到不自欺。)

(原文)“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析:就像看到恶心的东西就会恶心,见到美丽的事物就会心花怒放一样,都是最直接内心的反映,这就是“不自欺”。所以人要正确面对自己的内心,慎其独处之时。)

(原文)“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析: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自吹自擂。实际上每个人看自己是最清楚的,内心的真实也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君子得慎其独。)

(原文)“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析:一切的来源在心里,修身的根本是正心,修身完成才可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个人都必须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内心不断得到提升,首先要做到自知。)

(二)自修、自明

(原文)“《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析:引用《诗经》的话,说明人在自知的基础上,还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建设,不断地修炼自己,让自己去切磋,去琢磨,去努力,达到“至善”,做“民不忘”的君子。)

(原文)“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析:引经据典证明,人自修的目的是要让自己明白,“克”为克服之意,不断地“克”自己不对的地方,从而使自己对事物能够进行明确的判断。)

(原文)“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

(??析:只要不断自修、自明,就能够使自己每天都进步,天天都进步,一直都在进步,成为“新民”。)

(三)实践、历练

(原文)“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析:人要做到“诚”,光自知、自修还不够,还要把自己投身于社会实践,去不断地历练,做人君,要仁爱;做人臣,要恭敬;做人子,要孝道;做人父,要慈祥;与人交往,要做到诚信。为君、为臣、为人子、为人父、与人交往都是在历练的基础上进行的,坚持这样做,就是有“诚意”。)

(原文)“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析:人一定要考虑到自身的状况,不自欺,谨慎对待自己的心理建设,锻炼自己的人生判断力。)

四、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之关连

(一)修身在正心

(原文)“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读解)人能够感性地感知自己、感知别人,也能理性地看待自己、看待别人,这是上天赋予每个人的能力。但是,拥有理性与感性的人为什么还是不能冷静客观对待一切呢?原来,我们会受到外界干扰而影响自己的“心正”!当我们愤怒时、恐惧时、喜好时、忧患时,我们的心就难以摆正了。于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太多的情绪影响了我们的客观冷静判断,变得冲动易暴,使我们的心偏离正轨,必须不断修身,正己心、规己行。王阳明认为“修身”与正心、诚意、致知、格物是一体的。有正确的行为就说明已经修身,没有正确的行为就是没有修身,为使让自己的社会行为正确、恰当,人就必须正心,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情商要高,内在要不断进步,要使自己的内心更加完美。

(二)身不修家难齐

(原文)“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僻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读解)齐家在于修身,是因为家是人们生存的小的生态环境,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人们往往会因为一些利益关系而纠结,以自己的喜好来作判断。因为自己所亲爱的人往往会偏爱,对于自己所厌恶的人往往会偏恶,对于自己所敬畏的人往往会偏敬,对于自己所同情的人往往会偏护,对于自己所轻视的人往往会偏轻。因此,人“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已。”喜欢一个人也知其缺点,讨厌一个人却了解其长处,这样的人天下少有。正像人们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而觉得自己的庄稼长得最不好,有了偏见、掺杂了利益,一个人就不能冷静客观地对待事物,自身品德不修,“良知”不完善,又何谈“齐家”呢?

(三)治国在齐家

(原文)“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读解)“家”如此小的生存环境都管理不好,“国”这个大的环境更不可能驾驭了。自己在家族中都不能有影响力,自然也不会有社会影响力。故而“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对父母孝顺,方可侍奉君主;对兄长恭敬,才能服从长官;对子女慈爱,才可统治民众。所以“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尽量做到“义”,成为“君子”,成为有正能量影响力的人,每个家就会有秩序,一个国家也才会有秩序。

【拓展】儒者之境界

用《礼记.儒行》孔夫子与鲁哀公的问话来解读儒者的境界。孔夫子说道:“真正的“儒”是靠自己,而不是靠穿衣服,讲形式。”鲁哀公问:“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儒?”孔子用大段的言论来论述了真正“儒者”的形象。他们不追逐名利,将自己的成长进步作为一生的追求,不断地修身,不断地完美自己的人生。他们自强自立,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他们注重形象,“大则如威,小则如愧”;“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侮辱也” ,他们特立独行、有远见且刚毅。做人如此,处事也如此,“儒生”是一个人整体修养的过程,也是孔夫子认为的真正做人的典范。

五、推动社会进步的“平天下”

(一)“平天下”理想——全面推动社会进步

(原文)“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挈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句中省略的为《诗经》内容)

(读解)这段话主要讲了“挈矩之道”,即做事要有一定的规矩,与“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人民喜欢你也喜欢,人民不喜欢你也不喜欢是一个道理。所谓的“平天下”,并不是平定天下之意,而是指人经过“修身”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并且随着自己正向的、正能量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进而对社会的发展变化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如牛顿、爱迪生等,通过他们的发明创造,推动了人类进步,这也是“平天下”的表现。

【拓展】儒家的理想——“三立”与《礼运》

儒家的“三立”指的是立德、立功、立言,这是儒家提出的做人、做事、为学的理想状态,人要不断修养自己,成为榜样和标杆;要在社会上建功立业,推动社会发展;留下自己的思想成果,传承人类文化。这是儒家为人的成长进步指出的方向,也可以说是人生的理想状态。在《礼记·礼运》篇中,更是把理想的人生、社会进行了完美论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人尽其用,互爱互助,社会大同。

【拓展】爱有差等的现实

儒家提出的“平天下”也好,“立德、立功、立言”也罢,都是给人的成长进步指出的方向,并且是留足了广阔空间的方向。认为只要人在成长进步的道路上行进,始终修身克己,就已经及格了,至于能不能做到良好、优秀、满分,还要看自己的实际情况,还要看当时的社会环境。孔子虽贵为“圣贤”,但也只能说是做到了“立德、立言”,他周游列国,但却没有起到推动历史进程的作用,并没有“立功”,“圣贤”如此,何况普通人。所以,儒家只是提出了理想的人生规划,但却没有要求人们都必须做到,这和墨家提出“兼爱”,要平等地爱,佛教的“众生平等”是不一样的。儒家提倡在现实中要具体地去做,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主张“爱有差等”。每个人都应根据自己与生俱来的固有的普遍本性,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先从明白自己的内心开始,进而影响自己的身体和行为,从孝悌慈爱做起,爱自己的亲人,先优化小的生态环境,然后再去奉献大的生态环境,爱社会、爱国家。

(二)“平天下”现实——儒家的学以致用

1.来自《管子》的经济学

(原文)“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才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译文)所以君子首先先要谨慎俢炼自己的德行,只有有了信服人的德行,才会得到百姓的拥护;有了百姓拥护,才会有广大的领土;有了广大的领土,才会有厚实的资财;有了厚实的资财,才会有足够的用度。可见,德行是一切治道的根本,而钱财则是治道的末节。假如把根本当成了外在的东西,却把末节当成了内在的根本,那就会和百姓争夺利益。所以,君王聚财敛货,民心就会涣散;君王散财于民,民心就会聚拢。”
(读解)在此之前讲到的儒家的“修齐治平”等“八条目”,是为一个人的成长指明的方向或道路,是偏于理想的。实际上,儒家是一个非常讲实用主义的学派,今天引用的这一段可以作为儒家经济学来探讨,是讲求学以致用的,这种经济学思想的来源,应是《管子》。

【拓展】儒家学以致用的基础——《管子》

管子简介——
管子,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齐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管仲开始辅助公子纠。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管仲任齐相。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国强兵。管子对中华文明的延续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华夏对抗夷蛮、抵抗夷蛮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管子对儒家思想的影响——
管子创立的“稷下学派”,主要功能关于治国、治理社会、发展经济等一整套的思想。这一整套思想对儒家影响极大,其中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也成为了儒家思想主流。孔子在《论语》中对管子评价非常高,称其有仁有义有礼。
《管子》中还有许多对当今经济发展有益的思想:国家如何发展财政、货币体系的构建等,价格不仅与事物发生关系,也与人的喜好判断关连,且认为货币不断贬值,国家就能挣钱,掌握对事物的定价,就能控制经济,突出人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管子精于管理学,认为要让一个诸侯国称霸天下,不仅要内部管理好,还要打造外部,因此他提出运营学的理论框架:重视会计学基础上的价值观治理。
管子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对儒家经济学思想形成有较大作用。所以说,会《管子》方能懂儒家。

2.以人为本的知识运用

(读解)儒家受用了管子在社会发展中突出“人”的关键作用的思想,主张儒者在修身养性、广纳知识,成为百科全书的同时,还应将这些知识广为应用,他们可以说是实用主义的坚定奉行着,有着“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理学的哲学倾向。
(原文)“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增殖财富有个大原则,就是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就会使财富长久充足了。 ”这是儒家关于提升经济的思考:多劳动多创造少消耗。

(??析:创造财富的过程就是:“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意为:有仁德的人用财富来发展成就自身,没有仁德的人则利用自己的身心去聚敛财富。 也就是说人可以借助仁义礼智信,以财发身;而不仁者把自己的生命消耗在聚敛财富的过程中,得不偿失。可见儒家极为强调“仁”,人应该以精神层面的东西作为核心,而且一定要一直以此为核心。

(原文)“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译文)一个国家不应该以有利益的东西为重,应该把“义”作为有利的东西。

(??析:一个国家要全面发展,只发展经济,容易走向趋利之途,发展经济时要注重思想建设,提升文明程度,才是正途。)

六、总结——《大学》的整体思路
定规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止于至善”,这是人生成长的规划,是方向,正如朱熹对《大学》的评价:定其规模。

成长路——一个人活在世上,要不断地成长,要不断地“明”自己之“明德”,全面发挥本能,进而产生社会效果。而且这个过程要恰到好处。《大学》中针对这个成长过程列出了八个要点,就是八个主线。王阳明把前五个合一,认为人的成长应从内心建设开始,找自己判断是非的“良知”功能,然后在实践中去锻炼提升自己的“诚意”,使我们的思想行为越来越客观,越来越“明明德”。而且要反复地去“明”,反复锻炼自己的“诚意”。先从治家开始,从孝悌慈爱做起,先发展自己的小生态环境,使自己的影响力影响到亲人,进而影响到周围,不断地逐渐变大能“治国”,进而再变得更强大,大到能够推动历史的发展,这就是平天下。

修身行——“五合一”的修身是做人,治国平天下乃处事,人不一定要全部做到,能做到哪一步要视自己的具体情况。但只要是在“礼乐文明”下不断自我教化,就是对“大人之学”的真实践行。

闺女的妈咪

评论

  • 菩提树

    5分钟前

    温故而实习之!从新学习了一遍!谢谢!

  • 生生不息

    4小时前

  • 苏冬冬

    6小时前

    学的好快。

  • 散落天涯

    7小时前

  • 卷毛

    9小时前

    好爱你

  • 静秋

    9小时前

    收,转

  • 思绪沙丘

    11小时前

    珍藏

  • 名字

    12小时前

  • 生生不息

    12小时前

    佩服你的坚持不懈

  • 雪儿

    13小时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