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慕容、耶律、完颜、拓拔们都去哪儿了

 木柳书屋 2016-11-07

 

 


 

慕容、耶律、完颜、拓拔们都去哪儿了

 

(本文转自:凯风网宁夏频道 供稿:樊玲)

导语

众所周知,历史悠久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不断融合的文明古国,众多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共同谱写了一部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中国史诗画卷。每个中国人都会为华夏民族、炎黄子孙引以为豪,也情不自禁为构成中华民族的所有少数民族充满敬意。放眼泱泱中国历史,历史上,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女真等民族一度建立了政权,用“辉煌”注释了自己在中国历史中的位置。如今,让我们极目远眺,去寻找那些在中国历史上惊鸿一瞥又悄然退出历史舞台的少数民族。


凯风网宁夏频道 供稿:樊玲 编辑:荷蓬 仲德

突厥.jpg
慕容、耶律、完颜、拓拔们都去哪儿了

  一、古代少数民族的本源、名称及演化

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少数民族都是由五部分演化而来:(一)匈奴部分:以匈奴为代表;(二)东胡部分:以鲜卑、契丹、蒙古为代表;(三)突厥部分:以突厥为代表;(四)通古斯部分:以满洲为代表;(五)羌藏部分:羌族,吐蕃。

 

(一)匈奴。《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人的先祖是夏王朝末代国王夏桀的遗民。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的重要游牧民族,诞生在今内蒙古大青山一带,在中国民族史上曾演出过许多威武雄壮的活剧。在历史演进中,匈奴的名称多有变化,王国维先生专门作了系统概括,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匈奴兴起于战国末叶,沉寂于南北朝后期,从其出现至消失,前后经历近700年。

 

(二)东胡。“东胡”一名最早见于《逸周书》。据近人考证认为,早在商初,东胡就活动在商王朝的北方。春秋时期,东胡居住在燕国北部;战国时期,东胡居住在燕国和赵国北部,这个时期东胡最为强盛,号称“控弦之士二十万”,曾多次南下侵入中原。秦汉之际,东胡逐渐衰落。公元前206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从此东胡的名字从历史上消失。其后兴起的鲜卑、契丹、蒙古都属于东胡这一系统。

 

(三)突厥。突厥与匈奴有着共同的渊源,是匈奴的别支,是北方一个以狼为图腾的游牧部落,在南北朝至唐朝时住在现今中国西北地方。突厥最早游牧于中亚的叶尼赛河上游,后迁徙到高昌(今吐鲁蕃)北山(今博格多山),以从事锻铁而著名。西魏时突厥建立政权,隋初分裂为东西两部,约在7世纪末8世纪初亡于回纥。

 

(四)通古斯。“通古斯人”的语言与东北的满族语言同源,故这个语言群体被称为通古斯-满语族,如今在中国属于这个语族的包括满洲人、赫哲人、鄂伦春人、鄂温克人等。通古斯--满语族的祖先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来到中国东部地区后发展成为女真和满族。通古斯人中的第一大支系是满洲人,19世纪以来逐渐与汉族混居,在现代已不再被特别当作通古斯人。

 

(五)羌藏部分。主要是羌族、吐蕃。羌族(古羌和现代羌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尊称周武王为灭商复羌的大英雄,所以羌族是黄帝的后代。《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羌,属他称,即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称。今天的羌族正是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称以及部分传统文化的一支。吐蕃一词始见于唐朝汉文史籍,多数人认为“吐”是汉语“大”的音转,蕃为古代藏族自称。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四川、云南、甘肃、宁夏这一带。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9世纪中叶,吐蕃发生内乱,国势衰落,以后内部分裂。

  二、历史上哪些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

 

从历史发展阶段的生产条件来看,当时由于是狩猎与采集生产,人群的居住也不可能长期定居,中原也没有特别优越之处,华夏族也不会一直居住在中原,所以,当时中国上古时代的原住民无所谓少数民族。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族不断融合。那时,中原人常常自称为“诸夏”,将居住在周边地区的部族称为“蛮、夷、戎、狄”。随着中原各国与周边民族的密切交往,到春秋战国之际,“蛮、夷、戎、狄”中的大多数部族逐渐与“诸夏”相融合,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下面,就让我们沿着历史河流去看看那些鲜为人知的古代民族。

 

(一)犬戎。即猃狁,也称西戎,活动于今陕、甘一带,猃、岐之间。到西周末期,君王荒淫无度,玩物丧志,烽火戏诸侯,结果周幽王被野蛮强悍的犬戎族攻杀,幽王的宠妃褒姒被掳,都城丰、镐西北被犬戎占领。强盛约三百年的西周覆灭。至春秋初期,犬戎又成为秦国的强敌。后来犬戎的一支北迁到蒙古草原,成为蒙古草原最早的游牧民族之一。

(二)羌方。又称羊方,是古代亚洲民族。与羌龙、北羌、马羌等合称羌族。武丁时,国力强盛,以妇好统率13000名士兵与羌方作战,俘获大量羌人充奴隶,经常被作为祭祀时的牺牲品。

 

(三)鬼方。鬼方是商周时居于我国西北方的少数民族。那时,漠南地区多次发生讨伐鬼方的大规模战争,甲骨卜辞载“鬼方易”,即鬼方向远方逃走或迁走。史载,居匈奴北和康居北。本世纪以来,经我国、原苏联、蒙古的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证明鬼方迁到了南西伯利亚东起贝加尔湖西至巴尔喀什湖一带。

(四)土方。土方是殷北方另一游牧部落,在盘庚迁殷前,土方利用王室“九世之乱”的机会,迅速扩展势力。为了掠夺更多的生活资料,土方逐渐向南游移,骚扰商朝属国,并经常深入商王畿西效进行抢劫。土方这一举动,对商王朝的统治构成严重的危胁。于是武丁命武将禽和甘盘率军征讨,经过几年征讨,终于将土方平服,土方的领地从此归入商朝版图。

(五)山戎。山戎是我国春秋时期北方的一支较强大的少数民族。又称北戎,匈奴的一支。活动地区在今河北省北部。见《春秋·庄公三十年》《汉书·匈奴传上》。后亦为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据史书记载,山戎部族以“射猎禽兽为生”,“随畜牧而转移”,经常联合侵犯中原,成为燕、齐诸国之边患。公元前664年齐桓公兴兵救燕伐山戎,灭掉令支、孤竹山戎部旅,约战国晚期,山戎逐渐销声匿迹。

 

白狄所在位置 

(六)白狄。亦作“白翟”。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春秋前期主要分布于古雍州北部(今陕北一带)。前550年,因受秦国的压迫和晋国和戎政策的诱惑,东迁至今河北省石家庄一带。东迁后的白狄主要由鲜虞氏、肥氏、鼓氏、仇由氏 4个氏族组成。后肥氏、鼓氏、仇由氏为晋所灭。公元前507年鲜虞建立中山国,是为早期鲜虞中山国,公元前406年为魏文侯所灭。前381年左右,“中山复国”,是为后期鲜虞中山国,都灵寿(今河北省平山县),公元前296年为赵国所灭。

(七)赤狄。亦作“赤翟”。春秋时狄人的一支。或说因其俗尚赤衣而得名。主要分布于今山西长治一带,与晋人相杂居,是春秋时期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狄族部落。公元前660年,赤狄因受晋国压迫,东下太行“伐邢、灭卫”;齐桓公率领郑、宋等华夏国抵御狄人, “救邢安卫”。此后,赤狄还攻打过郑、东周、齐等国。前594年晋灭潞氏,接着又灭其余诸部。

 

(八)月氏。月氏起源于乌拉尔山、南西伯利亚一带,居于河西走廊、祈连山古代原始印欧人种游牧部族,亦称“月支”“禺知”。月氏于公元前二世纪为匈奴所败,西迁伊梨河、楚河一带,后又败于乌孙,遂西击大夏,占领妫水(阿姆河)两岸,建立大月氏王国。后来月氏南下恒河流域建立贵霜王朝。五世纪初贵霜王国为厌哒族所灭。

 

氐族服饰 

(九)氐。中国古族名,原在中国北部和西部的广大地区游牧,从东汉起陆续内迁,主要居住在今陕西、甘肃、四川等广大地区。历史上曾建立过仇池、前秦、后凉等国。唐代,吐蕃势力从西藏高原兴起,并逐步进据氐族地区,氐族逐步与吐蕃人相融合,或与汉族融合。

当然,在中国历史上,优秀的民族远不止这些,他们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历史发展长河中或昙花一现、或演变融合,最后都为“中国人”注入了强大基因,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三、那些勇悍民族的神秘去向

我国历史上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很多,但是,在辉煌之后,又一个个退出了历史舞台。历史上少数民族消失的原因各不一样,有的是战乱,有的是迁移到其他的地方,有的与其他民族和亲之后慢慢消失,有的是自由合并和自由吸收,有的是被历史上某一个君主进行了种族屠杀等等,原因不一,很多也无从查找。让我们从草蛇灰线中探寻我国古代建立政权少数民族的神秘去向。

(一)匈奴。匈奴人是夏朝的遗民,在商朝时逃到北边,子孙繁衍成了匈奴。真正与匈奴进行大规模战斗是在汉朝。汉初前201年,韩王刘信投降匈奴。次年,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征讨,在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被匈奴冒顿单于30余万骑兵围困七昼夜。后用计逃脱,之后开始与匈奴和亲。其后的文、景诸帝也是沿用和亲政策以休养生息。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两部,南下附汉的称为南匈奴,留居漠北的称为北匈奴。89年到91年南匈奴与汉联合夹击北匈奴,先后败之于漠北和阿尔泰山,迫使其西迁,从此北匈奴就从中国古书中消失。东汉末年,南匈奴参与了中原混战,其首领归附汉丞相曹操,曹操将南匈奴分成五部。五胡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匈奴在中国历史舞台上进行了最后一场演出。之后,匈奴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从中国历史中消失,和其他一些民族一起融入华夏族。匈奴后裔汉化后,所改汉姓有刘、贺、丛、呼延、万俟等,很多生活在今天的陕西、山西和山东等地。

(二)东胡。东胡是一个古老的游牧为主的民族,自商代初年到西汉,东胡存在了大约1300年。公元前206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余部聚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形成后来的乌桓族与鲜卑族。从此东胡的名字从历史上消失。

(三)乌桓。乌桓随水草放牧,以穹庐为室,常要向匈奴进贡,匈奴每岁向乌桓征收牲畜、皮革。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46年),乌桓趁匈奴内乱之时进攻匈奴,把匈奴赶出大漠以南。东汉对乌桓优抚,允许乌桓人部分移居太原关内各地,驻牧于辽东属国,乌桓人大多归附于汉。东汉末年,辽东、辽西等地的乌桓大人趁乱称王,辽西乌桓大人蹋顿统一现辽宁一带的乌桓各部。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战于柳城,斩蹋顿诸王,从此乌桓彻底衰落。五胡十六国时期,乌桓与各族杂居,形成“杂胡”,之后乌桓融入其他民族。

(四)鲜卑。鲜卑是古代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源自东胡部落(一说山戎),名称有吉祥与神兽的意义,指的是驯鹿。汉朝时期,匈奴以东的游牧部落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击败后,有一部分退居鲜卑山,因此得名。鲜卑起源于辽东塞外鲜卑山,后主要活动于内蒙古东部阿鲁科尔沁旗哈古勒河附近。2世纪时鲜卑占据匈奴领地,称雄塞北。4世纪西晋灭亡后,鲜卑陆续在今天的中国北方建立前燕、代国、后燕、西燕、西秦、南凉、南燕及北魏等国,而漠北则由鲜卑别支柔然称霸。后北魏经历六镇之乱后分裂成东魏、西魏,东魏、西魏随后也分别被北齐、北周所篡。最后北周统一华北,于581年因杨坚篡位而亡。称霸塞北的柔然汗国也于552年为突厥汗国所灭。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在青海建立的鲜卑别支吐谷浑汗国则维持到663年为吐蕃所灭。大多数的古鲜卑人后裔都融入了汉族,还有少部分融入了契丹,更少的一部分演变为了锡伯族。

(五)柔然。柔然是鲜卑人的一支。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于中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古代民族。柔然最盛时,其势遍及大漠南北,北达贝加尔湖畔,南抵阴山北麓,东北到大兴安岭,西边远及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流域,并曾进入塔里木盆地,使天山南路诸国如乌孙服属。552年,柔然人在蒙古高原被突厥土门可汗击败,汗国崩溃。有一些柔然人逃至外兴安岭一带,融入当地室韦民族。室韦人是蒙古人的祖先。

 

(六)契丹。契丹族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柔然部,兴起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契丹”原意为镔铁。在战事动荡的岁月中,契丹民族形成,先后经过了大贺氏和遥辇氏两个部落联盟时代。自北魏开始,契丹族就开始在辽河上游一带活动,唐末建立了强大的地方政权,唐灭亡的907年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统治中国北方。辽末,女真族起事,辽帝国迅速走向灭亡。元代蒙古人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时,连年征战,频繁用兵的契丹人被征服,分散到各地,有的保持较大的族群,如达斡尔族作为民族续存保留下来,有的则被当地人同化了。经过不断地迁徙、隔离和融合,契丹人大多融入其他中国北方的民族,如女真族、蒙古族等。

 

(七)党项。党项是古代西北的一个民族,是羌族的一支,又称作党项羌,是西夏王朝的建立者。党项族原居住在四川松藩高原一带,以畜牧为生,唐朝中期时,受到吐蕃所迫,主要北移至今天宁夏、甘肃、陕西交界一带,原居地的党项族人则受吐蕃贵族役使,被称作弭药人。北移的党项则分为八部,唐末,其中较强的拓跋部首领拓跋思恭曾被唐朝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并赐姓李。至宋,李元昊称帝,成立了西夏,统治西北地区达约200年之久,西夏为蒙古灭亡后,党项族被蒙古人称作“唐兀”,属色目人的一族,在元朝时还有部分甚为活跃,但其后逐渐与其他各族融合,党项之名逐渐消失于中国历史上。

以上这些民族仅仅是笔者比较感兴趣的,读者切不可以偏概全。其实,悄然退出历史舞台的民族很多,都还有待我们去寻找。但是,他们真的消失不见了吗?在浩瀚的民族发展历史中,表面上看这些民族都消失了,仔细搜寻不难发现,这些消失的民族都融入到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族中。可以说,一部中华民族历史,就是一部各兄弟民族不断融合、不断贡献智慧的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