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话题】热点时事遇高考,文综理综怎么考?(内附各科点拨精华)

 许愿真 2016-11-07

  当“南海仲裁”出台、当神舟11号顺利升空、当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时,高考的老师和学生从来不会置身事外,因为高考一直要求学生关注日常生活、关注时政、关注科学发展,这些热点事件总是以千奇百怪的考题形式令许多学生心怀胆怯,今天本报邀请贵阳市颇有经验的高中老师为大家就容易涉及热点的学科进行指导。

★文科★

  语文:善于比较

  解答教师:蔡晓鸿(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社会热点繁冗芜杂,只有那些真正具有思维训练价值和教育价值的新闻事件才能成为高考命题的材料。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高中语文高级教师蔡晓鸿认为热点搜寻有必要从两个角度做一些筛选,一是能够反映时代风貌。如神舟11号飞天这类事件素材积累,着力中国挖掘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二是能够有助于反思自我,促进社会进步。

  例如,所谓“南海仲裁”出台后,有人号召砸苹果手机、抵制肯德基、禁止购买美日产品是否是真正的爱国,积累素材还要认清本质,提高认识。另外,老师还建议学生阅读主流媒体就热点事件发表的优秀评论员文章,借鉴其思维方式和写作方法。

  “语文学科要求学生在面对问题时都需要由表及里揭示本质,还需要学会比较树立看法。”蔡老师为大家举了几个例子,如女排奥运会夺冠,就不仅仅要看到摘取桂冠时的荣耀,还要看到过去也曾有过跌入低谷的迷茫,看到无论顺境逆境,中国女排都能坚守为国争光的理想,永葆求新求变的精神;

  又比如“十一”黄金周,不少旅游景点出现游客拥堵甚至滞留的现象。而神农架景区,则在10月2日11点到下午1点停止售票,将游客人数限制在可控量的80%以内,维护旅游生态,保证旅游品质。将两种现象加以比较,前者无限制售票,是只顾眼前,影响了景区的声誉;后者虽然会割舍一点暂时的利益,但是能着眼长远,树立起景区的口碑。

  历史:灵活答题

  解答教师:刘从容(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历史教师)

  “历史考题题面往往是历史对人民生活的影响,通过跟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过去和现在作为题干,考的却是书本上相关的史实内容,历史的点滴都是为了现实而服务的,首先学生需要具备一种社会生活史观。”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刘从容解释了历史和生活的关系,她认为这也是历史对人民过去或者现在生活的影响是近几年高考历史命题的方向。通过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对相关史实进行考查。有的试题直接联系社会热点,有的则隐形嵌入。这类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因此在作答时,学生既要掌握书本知识,又要具备提炼材料中有效信息的能力,这样才能准确完整解答此类试题。例如:2015年全国文综卷2和2016年全国文综卷3,第41题和第40题就是从不同的角度考查了长效热点问题——民生问题。

  刘老师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研判,热点问题一直以来就是高考命题的核心,这类高考试题往往紧扣周年纪念或社会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应加强对三农问题、民主法治、经济教育、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热点内容的关注。同时要学会把热点问题与书本相关史实相联系。特别是在二轮复习中,教师一定要结合时政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专题复习,并进行大量的试题训练。

  政治:结合作答

  解答教师:王晓祥(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政治教师)

  “‘不回避热点、迎着热点上’是近年高考政治部分考题的显著特点,对于市场上繁多的时事政治材料,我们最重要的不是以知道的数量为追求,而应该提高分析材料的能力,结合材料找到教材知识点准确作答。”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政治教师王晓祥一语点破关于政治要多多了解时政内容的关键,不是以数量取胜,而是去挖掘材料背后的知识点。

  文综试题的热点始终围绕“经济、生态、社会、政治、文化”五大主题展开,王老师表示政治更是如此,往往着力在头年10月到第二年的4月之间发生的事情,数量庞大,学生应当懂得如何分析,因此学校可以开设一下热点分析讲座,采用背景材料+理论分析的模式,另外就是老师上课前用5分钟让学生开展热点分析为主的演讲,并鼓励同学私下共同交流。学生在面对任何类型的材料,认真阅读领会中心意思,找出关键词与教材对接可有效提高答题能力。

★理科★

  生物:融汇知识

  解答老师:郑天兰(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生物教研组长)

  “像诺贝尔生物学医学奖,转基因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环保问题,人类健康问题等与生物相关的热点事件,往往以一个新颖的考题背景涵盖了许多高中阶段所学的知识,面对热点问题,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与教材内容相对应的知识点,思考突出成就以及热点问题与高中阶段所学知识的联系,用所学知识和生物语言尝试探究和解释这些成就和热点问题。”北师大贵阳附中高中生物科研组长郑天兰老师认为生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关注过程中学生可以尝试提炼知识点,再在解答题目时挖掘其延伸义,并尽可能用教材语言,规范答题。

  例如:2016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奖励他在“细胞自噬机制方面的发现”。郑老师剖析“细胞自噬的典型特征是形成自噬体并呈递给溶酶体,这一过程在蛋白质和细胞器控制中起基础作用并维持了细胞能量的稳态。一些研究表明,自噬与细胞衰老密切相关。”这个突出成就是为了告诉学生与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1第3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6章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的知识以及人教版必修2第4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等知识有关。面对这一事件,学生需要掌握“核糖体”、“溶酶体”、“细胞衰老”、“蛋白质合成”等相关知识点。

  化学:扎实基础

  解答老师:姜武(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化学教研组长)

  目前在贵州考区,我们频频看到考题要求学生知晓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据北师大贵阳附中高中化学教研组长姜武老师介绍,化学与社会生活试题的题型不光是选择题,在大题中的实验题(如有机实验题、无机化工框图流程题、物质性质的探究型实验题),还有有机合成与推断题中均会以化学与社会生活及一些新闻事件为切入点来进行命题,且分值往往不会低于20分。今年考试大纲虽然删去了选修的“化学与技术”和“化学与生活”,但这并不意味高考不考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了,那只是选做部分不考了,必做部分还是要考的。

  由于有些以“化学与社会”为素质的试题具有“高起点,低落点”的特点,除考察考生的能力外,更注重的是考察考生的知识功底。因此立足课本、考纲,引导学生加强对基本概念及知识点的剖析与理解,深化知识点和考点,同时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之形成系统化和网络化。姜老师告诫学生不要担心考题的多样化,基础夯实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在进行基础复习后姜老师还推荐学生适当进行一些分类专项训练,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前沿科技与高新材料、自然资源与食品安全五大问题已成为高考命题的热宠。如果能花时间对上述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类训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物理:建模去简

  解答教师:陈卫国(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物理高级教师)

  在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中,而最令学生害怕的可能落在大题上,因为长长的题目内容会让许多人找不到答题思路。而北师大贵阳附中高中物理高级教师陈卫国认为大批量文字描述却能够提供更多信息,反而更好解答。他认为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不会读题。通常是一口气读完全部题,完了也就完了,究竟获得什么信息,一片茫然。

  既然众多的基础知识、简单问题组合成大题,解答的途径当然是如“庖丁解牛”一样对题目进行解构,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实际问题模型化、复杂问题简单化”。现在的物理压轴题,为降低难度,都设置了几个小问题,并且小问题是逐层推进的。陈老师认为对于设置现实物理情境的长叙述物理问题,将文字描述转化为简洁物理语言、图像描述(建立物理模型),再将物理语言、图像描述转化成数学语言描述是解题的好方法。

  比如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学生可能对于泥石流情景感到疑惑,力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的呢。陈老师认为将题目尽量简化后提取信息,解构成单物体的受力和分段运动过程,最终得到题目的解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