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高校的录取密码,你知道怎么用'批拔高度'报志愿吗

 培根阅读 2016-11-07

 

新浪2016高考升学规划峰会

身处高考大变革时代,学校、考生、家长乃至整个教育行业免不了多出许多新“烦恼”。升学规划被迫提前开始 ,“等不起”的考生和家长要如何应对?
       11月22日,新浪2016年高考升学规划行业峰会将在北京望京昆泰酒店举行,峰会以“大变革时代高考升学规划的应对之道”为主题,邀请多位知名教育专家、高校招生负责人、中学校长代表及高考志愿专家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这一“改革的烦恼”。
       报名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或登录网址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6-09-29/doc-ifxwkzyk0649575.shtml。


我们用什么来衡量山的高低呢?海拔高度。如果把一所所高校比作一座座山,那么批拔高度就等同于山的海拔高度,这是高校的真实门槛。

什么是批拔高度?


批拔高度指的是超出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数值。高校、专业和考生自己都有不同的批拔高度,其中,高校批拔高度是广大考生反复选择的结果,也是得到广泛认同的标准。


关键词解析:

批次录取控制分数=批次线或省线


高校批拔高度=高校录取平均分数线-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专业批拔高度=专业录取平均分数线-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考生批拔高度=考生高考总分-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当考生批拔高度>高校(专业)批拔高度时,录取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当考生批拔高度高校(专业)批拔高度时,存在着不确定性。

差值越大,不确定性越大,请谨慎选择。


也就是说,家长只需要算出孩子的高考成绩减省线的成绩和所选学校录取平均分数线减省线的成绩即可。接下来就是比较差值了。

如何使用批拔高度?


根据公式,考生可以快速挑选出几所高校。考生再适当考虑分数变化趋势等因素,就可以锁定处于理想和现实交汇地带的目标高校了。


1匹配高校


运用上述公式,考生足以筛选出几所自己比较有把握的高校。

 


因受到招生人数、热门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专业批拔高度的稳定性不及高校批拔高度,但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同一所高校不同专业之间的批拔高度会有一定的差距,考生使用批拔高度找出的专业应是不太热门的专业,如果考生要填报热门专业,还需适当调低批拔高度的数值。


2提高准确率


将批拔高度与其他数据相结合,可以进一步增加准确率。


一是结合最低录取线。

顾名思义,最低录取线代表着进入高校的最低门槛,非常直观。


二是结合第一志愿投档率。

第一志愿投档率偏低的高校,参考其批拔高度时应该将数值适当下调。


三是结合批拔高度的变化趋势。

考生应注意高校批拔高度的变化趋势,并据此采取不同策略。逐年走高者,数值应适当上调;逐年走低者,数值应适当下调。


四是结合梯度变化。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拉开梯度。


五是结合考生自身特点。

不具备较强判断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考生,宜报考那些批拔高度低于自身批拔高度的高校。


3确定目标


找到目标高校后,考生应当有针对性地研读这些高校的招生章程,查阅各种资料,听取多方意见,力争熟知目标高校的招生细则、师资力量等信息。


在综合分析和权衡比较的基础上,考生还应比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因素,最终确定想要报考的高校。


使用批拔高度需注意:

同一高校的不同专业有可能处于不同的批次,考生需准确掌握高校和专业在何批次。




在实际录取中,各高校对政策性照顾分值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这些分值也会影响录取分数线,考生需充分了解后方可使用提拔高度。


当出现疑义时,考生应以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招生意见、相关高校的招生章程为准,必要时还可向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或高校求证。对于政策改革和调整措施带来的新变化,考生应当高度重视,慎重对待。


任何理论、方法和数据都不可任意套用,在正式填报高考志愿时,考生一定要将各批拔高度以及排位情况分别印证,统筹考量,慎重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