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怎样听人说话

 木桩指路 2016-11-07

谷园:

倾听的意义首先在于它是一种讨好的姿态,并足以赢得对方的好感,从而达到沟通的目的,而不用管对方到底说了什么。对方到底说了什么呢?倾听者是有本能的取舍过滤的,那些共鸣的或者刺耳的内容,立即就听进去了,其他的内容则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

关于怎样听人说话,以下这些观点,对我们应当有所启发。

一是,别听什么就信什么。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

年轻时,别人说什么,我们信什么,然而岁月最终让我们明白,有人在对我们说谎。我是近两年才意识到这一点的,我为自己的“晚熟”而惭愧,不过,看到季羡林讲自己是积九十年的人生经验,才意识到这个世界有坏人,于是心里就平衡了,因为有更“晚熟”的,哈。人类的说谎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有善意的,也有恶意的,还有无意的,充斥于生活。谎言总是配合着表演,听不出的谎言,也未必能让眼睛看穿,但一直演下去却并不容易,所以,我们应当耐心地审视他一段时间。

二是,说话与做人有时是两张皮。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

有的人文章写得漂亮,有思想,有见地,但实践上未必强,想得到、说得到,未必做得到,所谓“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所谓“纸上谈兵”、“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这种人。“纸上谈兵”这个看似轻巧的成语背后,是40万赵国大军战败被活埋,以言举人的这个教训多惨痛。

有的人向你宣誓表忠心,却未必真跟你一条心,没准哪天还会背后给你捅刀子。

有的人或位卑言轻,或品行不端,但他的思想和言论未必不可取。比如英国的培根公认的人品卑劣,但不影响他是世界级的思想家,他的智慧滋润了世界文明。法国的拉罗什富科也是一个浪子,但他的《道德箴言录》风靡全球。明末的颜习斋生前不过一个乡村医生,但后世照样把他尊为与顾炎武、黄遵曦、王夫之比肩的大思想家,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曾提出要用颜氏思想来救中国。而且,颜习斋很重要的思想都是非常年轻时就形成的。

三是,别人的评论不足为凭。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孟子·离娄上》

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即便睡一张床的人,也都有各自的隐私。在这个人情日益冷漠的年代里,人们无心去了解别人,而且各自戴着不同的面具,当要去评论一个人时,往往想象大于事实。

然而,哪个人前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远到明星的绯闻、高官的秘事,近到身边的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的如何如之何,大家都津津乐道,乐此不疲。三个女人,AB在一起说CBC在一起说A。但真事是什么,其实谁也不知道。有的赞扬言过其实,有的贬损不过是鸡蛋里挑骨头。

我们应当提醒自己:一是勿妄加评论;二是不要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三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四是,话痨都是小人物。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孟子·离娄上》

人为何喜欢吹牛?因为吹牛不上税。总是信口开河、大放厥词、一点准根也没有的人,必然是最底层的小人物,因为他肩上一点担子也没有,不用考虑什么影响和责任。责任最大的人是谁?天子,皇帝。所以他最需要慎言,天子无戏言,一句玩笑可能亡国。慎言久了,就成了金口玉言,再久了,就得哑巴了。唉,做个大人物不容易。所以,话痨肯定都是小人物,俗话讲,叫唤的家雀没有肉。

五是,太能说的人多数不厚道。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公冶长》

做人说话得实在。为人严肃、沉稳,说话慎重,甚至带一点憨厚笨拙,这样的人多数不坏。而那些跟你说话时小嘴巴巴的,一套一套的,让你怎么舒服他怎么说,甜言蜜语,极力讨好,大献殷勤的,这样的人很少是真正仁义厚道的。他这样讨好你,多数只为利益而已。

前段时间,网上流某著名大在高官面前笑得极其夸的一照片,网友送了位校“×大笑”。可,巧言令色谄媚讨好,也是中人普遍看不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