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陪伴着爸爸的DIY作品共同成长

 竹林微风518 2016-11-07
题记:爸爸看到论坛有这样一个活动时,非常想参加,可是爸爸年过半百,不会拼音,写文章着实有些困难,于是要求我来写文章参赛。为了体现原创和真实性,我站在自己的角度记录爸爸是如何加入木工DIY〔木工爱好者网站〕这个大家庭的过程,希望能和大家共同分享。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从一个女儿的角度,看待父亲与他的DIY木艺作品的故事。故事要从我小学说起。

人人都或多或少保有儿时的记忆,无论是当年那个冒傻气的同桌,或是非常喜欢的一位老师;无论是考试得一百分的喜悦,或是面临朋友关系疏远的哀伤;无论是足球场上英姿飒爽的隔壁班男同学,或是书桌上小刀刻下的欲盖弥彰的小心情……所有记忆中的一切都那么原汁原味,萦绕心头。可是我的记忆中,比别人还多那么一抹骄傲,就是爸爸的特殊才艺。

没错,小时候的我文化课成绩还不错,唯独缺少点美术细胞,我真的在少年宫学过素描,学过山水画,而结果都一一阵亡。于是小学时期的美术作业,都由父亲一手包办。他有个绝招,总能一笔不间断地勾勒出许多动物的线条,鹅啊,老鼠啊,大象啊……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也正是如此,我有了向朋友们炫耀的资本。

高考后,我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上大学,与父亲的关系并没有因此疏远,只是他的绘画天赋仿佛就此停滞了下来,大概也是工作的缘故。这里,我要介绍下父亲的工作。父亲曾经学过电工、钳工,当年学车的时候是以半年为一个周期,学的类别是大解放,课程细致到即使汽车在路边抛锚,他都能找到问题并且修好的程度。之后上班也是负责一些大型设备的维修工作。所以这些都让他对于制造业并不陌生,动手能力也在积累中不断提升。

究竟你有多了解身边的亲人?他们的爱与梦想你知道吗?有的时候常常听见别人这样问自己,自己的心会瞬间悬空一下,是啊,究竟有多了解呢?其实不必太多自责,因为有时候身边的亲人自己也未必真的知道自己的兴趣与梦想。

再一次让父亲眼前为之一亮的东西,是一只挂在墙上可以挂衣服的,形状是一只小毛驴的工艺品。这要追溯到2010年的6月。大学毕业后的我并没有选择留下工作,而是追寻梦想,离开了中国,踏上奔赴法国的求学之路。2010年顺利通过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在巴黎的毕业典礼召开前夕,我邀请父母一同赴法参加,顺便再安排一下周边的行程。

首选肯定是希腊,圣托里尼岛被誉为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在购买纪念品的时候,爸爸无意间发现一家创意手工作坊,门口便挂着那只“小毛驴”。爸爸对它是一见钟情,每一件作品都有自己的故事,经过询问才得知,因为圣托里尼是个岛,最初当地人建造这里时没有交通工具,只有小毛驴能上山驮东西,所以这里的人都非常尊重和爱护小毛驴。这无疑是一个美丽又真实的故事,可它的价格也如神话般,65欧,要600多元人民币,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算,也不方便携带,于是爸爸给它照了些照片,我们就离开了……

父母回国后的两个月后,我也办妥一切手续彻底回国了,到家的当天,我的卧室里赫然出现了那只“小毛驴”,几乎一模一样,父母还一同说是从希腊买回来的,让我真的有些怀疑自己的记忆了,大概看到我呆住的模样已经达到他们的预期,才对我说实话,这是爸爸回国后自己对照照片,从画图构思设计,到选取材料,到纯手工打磨制作,独立完成的,完全的DIY作品!我那种儿时的骄傲感又突然全找回来了。

有了第一件作品,爸爸便开始将创新融入DIY的精神里,从“小毛驴”又延伸到我的属相“牛”,同时开始DIY一些小的手机挂饰,因为工具的局限性,所做的成品只能是小而精,比如现在仍挂在我手机上的“小脚丫”样子的挂件,这也是爸爸说想起我小时候胖胖的脚丫而产生的灵感,还有车钥匙上的挂饰,是“脚丫”上用金粉镶嵌一只蜘蛛,取意“知足常乐”。

人的思维能创造一切,但同时又会充满局限性。当爸爸自己从生活中找不到灵感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网络。“木工爱好者论坛”是爸爸自己在网上搜索到的,一开始只是看看别人的帖子,因为有些需要注册才能回帖,才让我教他怎么注册用户名。我不知道这些总和他聊天的“木友”们是否清楚,爸爸是一个年过半百的人,他小学没有上完就跟着父母工作调动去了另一个城市,初中上了一半又因为受伤休学,之后又遇上文革。也许学历对于他们那一辈人并不是很重要,可这使得他连拼音都不会,最早用手机时,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应对短信,后来有了电脑,又要我帮忙下载笔画输入法才能勉强与别人沟通。自从加入“木工爱好者”这个大家庭,他上网的时间增多,可是眼睛有些老花,加上沙眼等从前的顽疾,看久了屏幕就会流泪,于是他浏览一阵就要起身溜达一下。通过交流与分析,爸爸发现自己仅有的工具限制了他的DIY作品发展,决定从网上购买一些迷你车床这类工具。网银这样的新事物他更是操作不来,于是就转嫁在我和男友身上,一边和卖家沟通,一边征询爸爸意见。爸爸工作很忙,只能从八小时外的时间里再挤出时间做他的木工活,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把地点放在了单位的空闲厂房里。为了完成一件自己DIY的作品,他经常做到深夜,转天又正常上班,作为女儿的尽管担心,可嘴上也只能说出鼓励和支持的话,谁能忍心打消一个父亲的积极性呢,尤其在他说出“希望自己以后即使不在了,当我看见他的那些作品,能觉得他仍陪在身边”这样的话后。

随着爸爸DIY作品陆续出炉,他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个“招牌”了,于是要求我给他起个艺名,我想了又想,还是一个中文加一个英文的比较好,鉴于爸爸名字和王力宏同音,所以选定“LeeHom”冠上他的姓首字母,即“LeeHom·J”,而中文名则选取妈妈与我(这两位坚强后盾)名字中各一字,即“梅琳轩”,“轩”字相较于“阁”字而言,强调的是一种氛围和情怀,能体现出作品温文尔雅的气息。父亲欣然接受,然后不负众望的DIY出一对绝美的镂空莲花刻章。

沟通与交流是一件很重要的小事,一开始爸爸只会对别人的作品评论“好”,后来他也想自己发表作品,我又手把手教他如何拍照,如何把照片倒入电脑,如何添加图片,如何增加描述,如何修改字体等等,现在的他是轻车熟路。对于“木友”的留言,爸爸非常在意,会逐一回复,你会发现他一会拿卷尺去量尺寸,一会看产品的出口国信息,都是因为回答“木友”的提问,但是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年纪,很多年轻人留言中出现一些网络词汇或者英文,爸爸完全摸不着头脑,就会当下,不管我身在何处,电话过来求解。几个月前,他又从别人的分享中发现许多外国DIY木艺网站的链接和资料下载,我突然发现,世界上无国界的除了音乐,还有木艺。外国网站的免费下载是有诸多条件的,尤其需要耐心,也许一天只能下载成功一次,不过这样爸爸也很知足,时不时在我身后看我操作。最让我佩服的是,爸爸的DIY作品都只是借鉴资料,自己一定会琢磨后改良并加以创新。至此,我家墙上、桌上的作品越来越多。在爸爸的DIY木艺生涯中,我一直扮演着并且会继续扮演他的“眼”,他的“手”,他的“思想”,他的“翻译”以及他的支持者的角色。

朋友和同事都会羡慕我有这个厉害的爸爸,这样的称赞我通常照单全收,他当之无愧啊。我想爸爸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并且会一直充满热情的沉浸在DIY木艺作品这个过程当中。梦想不是一成不变的,我相信更多人需要那个努力追寻的过程,正像爸爸给自己取的网名一样,“寻找幸福的猪”,幸福是什么?如何去寻找?究竟找到了没有?我想答案自在人心,唯一不变的是,我们将会一直对爸爸的这个DIY爱好盲目崇拜、追从下去,并且毫无保留、不求回报地支持下去,毕竟,无论是谁,想到一个五十多岁还在网上与“木友”们分享自己的成功或失败的人,多少都会觉得有那么点不可思议吧?

后记:洋洋洒洒写完这么多字,只想让大家看到渺小又平凡的我们,在偌大的世界里追寻自己的爱好和梦想的故事。以上所有涉及到的,未涉及到的作品,可以去我爸爸的帖子中看到,搜索“寻找幸福的猪”,也一同寻找你们的小幸福吧。
应色蛤蟆木友要求,将小毛驴放上、95%为原创作品样式!
注:本编文章获得中国木工受好者网站, 第六届DIY达人大赛一等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