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仓故事 || 直塘诗人崔华

 老年人CWK 2016-11-08

    最新鲜的展览\演出\讲座

    探讨传统风俗\寻觅民间工艺\素描文化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


冯鼎元/文


  崔华,又名崔黄叶,字蕴玉,号不凋。太仓直塘人。生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九岁父殁,与母亲凌氏相依为命。家贫好学,自幼聪颖,博通经史,工律历及天文地理书画之术。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丁酉科举人。诗学出自大诗家、刑部尚书王士禛门下。 


  崔华与其师渔洋山人王士禛既是师生,亦属诗友。崔华自中举后北上,途经姑苏浒墅关,深有所感,咏诗一首云:霜兼月色漾河湄,晓起频将玉笛吹。同立桥边忘别绪,独行关外解相思。丹枫江冷人初去,黄叶声多酒不辞。此路三千今日始,蓟门何必胜于兹。这首七律被收入《渔洋集》、《池北偶谈》、《香祖笔记》等书。王渔洋在他的《池北偶谈》中特别提到:“予门人不凋,乃太仓之直塘人也,家贫工诗,性孤洁寡合,画翎毛花卉甚工,尤工诗律,旁及天文地理,经史律历,清迥自异。”崔华能以极平淡、极自然的句子,抒发离情别绪,得到王渔洋的称赏。渔洋山人因此写下了:“江南肠断何人会,只有崔郎七字诗。”  


  著名诗人吴梅村对崔华佳句亦赞叹不已,称之为“直塘一崔”。对于崔华:“骑墙坐清书,薄冷出频间”“一寺千松内,飞泉屋上行”“丹枫江冷人初去,黄叶声多酒不辞”之类佳句,吴梅村直言:“余极爱之”,乃至“呼为崔黄叶”。崔华住地直塘也因此别称:黄叶村。 


  清代初期,崔华自北上会试落榜之后,返回故乡直塘时已是深秋。遂赋闲居住于玉树园中。玉树园旧为马将军宅第,昔称“七浦十景”之一。明代崇祯年间,归广西按察副使凌必正所有。清代初期,外祖父凌氏遗传玉树园于崔华。园内以玉兰树为主。大树横荫十余亩。前后有堂,堂后有轩,轩前植有樱桃树一棵,故名樱桃轩。轩宽敞,窗明亮,清净幽雅。崔华常与同好酬唱于樱桃轩中,存志自娱。崔华著有《破碎录》、《始愁吟》、《越客吟》三卷,后又续增《哀江小草》、《庚寅草》、《后申吟》、《梦草》、《慨余草》、《燕游草》及《竹西杂录》计十篇,合为《樱桃轩集》。


  当时,号称“江南三布衣”之一的慈溪姜宸英为《樱桃轩集》作序云:“是集乃娄江崔君华所著,君既汇集其诗十余种,乃嘱余为序,而先生之以文曰《樱桃轩集》者,故观察凌氏玉树园也。园植玉兰,横荫十余亩,前后有堂,堂后有樱桃一株,与玉兰先后盛开。玉兰始放,香溢沁心,车马填塞门外,键门以谢客,待揖客退,则坐卧轩中,岸帻而吟。今数轴之诗皆得之于轩中,故不名之‘玉树’而称‘樱桃’。 


  直塘“七浦十景”之一张七寰园亭落成,崔华题赠诗云:“转一溪湾开竹扉,六逍遥馆不相违。书传酉室言多秘,贴重兰亭本自肥。明月携来双玉笛,仙风吹出五铢衣。他年去尺天街近,留取家山隐翠微。”另,为吴梅村称道的佳句“一寺千松内,飞泉屋上行”出自“七浦十景”之另一景“石桥夜月”。


  清康熙十七年(1678),王士禛推荐崔华试博学鸿词科为官,崔华不为所动,改选直隶安肃知县,亦未就任。崔华曾与人言:“大丈夫功名当以才取,如依人所荐举,为天下人所讥。”其性情耿直狷介,可见一斑。


  崔华为直塘贤者。清顺治年间,太仓知州白登明来直塘广安寺西南院中创建白公讲院,教化民众。明末清初知名学者、被合称为“太仓四先生”之一的陈瑚为白公讲院所撰碑文,崔华碑上有名。


  崔华平素好饮酒。有某亲戚怀恨之。一日在苏州相遇,崔大醉,遂被其亲戚推落河中害死,时称“坠水间”。卒年六十二岁,墓葬于直塘故居宅前,即今直塘粮站附近。崔华墓前(七浦塘北岸)曾立有祠堂,名:崔华孝廉祠。渔洋山人有怀崔华诗云:“藉甚崔黄叶,才名二十年。身无一枝隐,诗已众人传。屋旁捞虾渚,潮荒种蛤田。风尘京落客,深愧博陵贤。”清代乾隆时直塘市河七浦塘西段掘得石碑,即见碑刻“捞虾渚”字样。 


  嘉定名士王恪亦来直塘吊崔华祠,有诗二首。其一:清句渔洋集里知,春风直水览遗祠。徘徊犹有吟魂在,正值桃花芳草时。其二:座满蛛丝几积埃,飘零断句起余哀。年时黄叶萧萧里,谁向西风酹酒来?


  1959年因改造直塘米厂,崔墓南移至西凌家坟,附有墓碑一块。1968年平整农田时毁没。 


 介子君有话说:

1959年因改造直塘米厂,崔墓南移至西凌家坟,附有墓碑一块。1968年平整农田时毁没。 这一句,让介子君内心一紧。写下如此佳句的诗人,如今,竟然是连墓碑都找不到了。我等想要瞻仰,已是不能。而这位诗人,也是被人害死。隔着百年,再读他的诗句,让今人赞叹其才华的同时,也觉得难过且唏嘘不已。

 

 (编辑 介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