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昌龄《闺怨》赏析

 江山携手 2016-11-08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在我们赏析这首诗歌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唐代的“七绝圣手”、“诗家夫子”吧!

    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一说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授汜水尉。二十八年又中博学鸿词科,官校书郎,出为江宁令。晚年贬龙标尉。安史乱后,居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后世称为王江宁或王龙标。擅长五古和五七言绝句,尤以七绝著称。他与王之涣、高适并为唐朝边塞三大诗人,有旗亭赌诗的趣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其实他是铁血柔肠,闺怨诗也写得不错,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集为《王昌龄集》。
    王昌龄作为出色的边塞诗人,能够写出哀怨的宫闱诗是有原因的。我们从他的身世遭际可以看出,他才高位卑,命途多舛,一腔抱负无由施展,故而郁积勃发,表达自己的身世之悲,命运之悲。正是由于这样特殊的经历和情愫,才使得他能够体会宫闺女子的悲凉和凄惨。《闺怨》便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这首七绝。
    我们从题目可知,这是一首写闺中少妇愁怨的诗歌,但是作者一反常规写法,从“不曾愁”写起,可谓独具匠心。作者使用这种变态(指不符合常规的形态)方式,其实是有自己的目的的。正是为了更好地表现闺中少妇的心理变化,由“不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
    其实,我们可以想见,闺中少妇一定是位年轻的女子。丈夫从军在外,怎能不令她愁闷呢?那么她为什么叫自己的丈夫从军呢?一方面是因为科举制自隋朝兴起到唐朝前期以来,录取的人数是少之又少,简直可以说是万中取一。另一方面是因为唐朝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快速取得功名的重要捷径,比如高适、岑参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取得功名的。由此我们可知,闺中少妇的丈夫从军觅封侯的行为,是当时社会的风气使然。还有就是闺中少妇对美好生活的单纯幻想之后的的推波助澜。所以,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也是合情合理的。这看似合理的行为就是日后“悔”的原因。
    接下来的一句,便是无忧无虑之闺妇的具体行为。清晨,春光灿烂,春色如画,怎能不令人春情荡漾,春意阑珊呢?于是在这种情境中,虽然夫婿从军在外,但是她还是精心地打扮自己,装扮自己。登楼远眺,观赏这美好春色,自娱自乐。如此快乐的场景,少妇尽情欢乐,这就为接下来的一转蓄积了足够的力量。
    第三句急转直下,“忽见”二字力沉千钧,突兀腾跃。看似不经意的一瞥,偏偏就是路边盎然绿意、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杨柳,这就勾起了闺中少妇对丈夫的思念。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久而久之,普通的“杨柳”便被赋予了离愁别绪的涵义。同时,“柳”还是春色的代名词,当柳树勃发的时节已是晚春时节,自然便蕴含了青春易逝的伤感。这一切的一切,让这位开始“不曾愁”的闺妇,内心深处生出了极大地伤悲和思念。她此时就后悔了,比起要求夫婿觅封侯来说,青春易逝的闺妇,还是觉得相伴相依来的温存。
    作者就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其道而行的表述方式,将闺妇春日独守空房的内心矛盾刻画地淋漓尽致,生动地展现了闺妇由喜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真是耐人咀嚼和回味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