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如古代也有公众号,你打算先关注谁?

 【点石成金】 2016-11-08

文丨党霄羽


假如古代也有公众号,那么谁是黄段子手,谁是鸡汤号,谁又是软文君呢?




超越了杜蕾斯官微的黄段子账号,应该是李渔大大。这位李先生不仅发明了床笫之间的种种花样重口味玩法,而且联想能力超强,啥事都能让他联想到性。






书评大号六神磊磊一支笔写尽金庸笔下的人情世故,看的是小说,品的是人生。《郭靖的普通一天》和《郭靖的常委班子》对郭靖“忠厚而近伪”的形象进行了犀利的剖析。




这种事,其实古人也干过。






随着咪蒙的爆红,在咪蒙公号上投放软文的公司也纷至沓来,而咪蒙的广告费收入,更是冲上了一次四十五万元的高价。




古代诗人中,谁能收到天价推广费?估计白居易可以。






如今有一些科普辟谣的账号,在关乎百姓日常生活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我们可以放心地同吃螃蟹和柿子,也不怕同时吃榴莲和牛奶了。




早在魏晋时期,就有人在科普辟谣方面做出了这样的贡献,这个人就是直男王充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空气、水和心灵鸡汤组成的,一刷朋友圈、微博、QQ空间,迎面而来各式各样的心灵鸡汤,避之不及。




纵观历史就会发现,不只是现代人,古人也爱熬“心灵鸡汤”,比如下面这位:






衣锦夜行的燕公子靠传授撩男秘诀声名大噪,光是这种书就出了好几本。比如她会传授想谈恋爱的女生这样的秘诀:“长发,裙子,细高跟,说话嗲。你已经在外在条件上靠近女性了。




接下来就是举止神态。如何认识陌生的吴彦祖,主动搭讪要电话是绝对不行的,那样很容易变成哥们儿备胎甚至为他人做嫁衣的悲剧。”




古代也有全民闺蜜讲怎么吸引男性的秘诀,虽然也许她们不是故意传授经验的,不过从内容上来看和燕公子的这段话很相似。




很多古人假如能生在现代,应该都会成为玩转新媒体的大V吧!




等到我们这一代人渐渐凋零的时候,说不定有些公号已经被人遗忘,而另一些还会留在网上给后人凭吊欣赏。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也有人来八一八文字君(微信:zimeiti-sogou)呢?我们正在创造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