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峥嵘岁月】记忆中的笛子独奏曲《牧民新歌》

 夷陵书馆 2016-11-08

记忆中的笛子独奏曲

《牧民新歌》

【峥嵘岁月】默人

 

 

  记忆中的红色经典名曲《牧民新歌》(笛子独奏曲)

   
       那是七十年代初期,我来到了广阔天地插队劳动,唯一的娱乐传媒只不过是家家户户墙壁上安装的小广播喇叭,很简陋的那一种,连音箱盒子都没有的那一种。
       小型的收扩音机放在生产队长的家里,每天大清早天还没亮时广播就会吱吱的想起来,先转播县广播站的一些节目,然后用它当作安排“出工”的工具,你干什么、他干什么……,有条不紊,决不会遗忘一个社员。广播关闭后,三三两两的社员同志们就会陆陆续续的奔赴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开始一天的劳作。
       每天早晨总是担心广播响起来,那是因为又要上工了;但我又希望广播响起来,那是因为我又可以沉浸到广播里那美妙的乐曲和歌声中去。那时候,广播里常播放我喜爱听的笛子独奏曲《牧民新歌》,那是一首十分美妙的曲子,尽管我不是草原的牧民,不知怎的,这首曲子却把当年的天、地、我紧紧的联系到一起,那情那景那曲,不正是我当年的生活镜像吗?
      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这首曲叙述的什么,表达的什么,曲作者是谁,演奏者是谁。只觉得喜欢,美妙动听,令人遐想,对生活充满着莫名的希望。[转载]【峥嵘岁月】记忆中的笛子独奏曲《牧民新歌》
   
      过去了三十多年,这旋律仍长在脑海中回荡,一时兴起,在网上下载慢慢欣赏,闭上眼睛,沉浸到回忆中……。
      这首笛子独奏曲简广易、王声伟1966年在内蒙伊克昭盟有感于生活,以内蒙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了《牧民新歌》这首乐曲。宽广辽阔的引子仿佛把我们带入一望无际的草原,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短暂离调,使动人的引子增添了明亮向上的色彩。第一段是优美深情的慢板,羽调式的旋律富于内蒙民歌风味,它倾吐着牧民对党、对新生活的热爱。第二段是跳跃的小块板,把前面的慢板曲调加以变奏处理,运用吐音技巧和的节奏型,描绘出牧民骑着骏马前进的欢乐景象。紧接着的第三段,将主题音调的节奏拉宽,旋律热情舒展,表达了牧民们对社会[转载]【峥嵘岁月】记忆中的笛子独奏曲《牧民新歌》主义的衷情歌颂。第四段巧妙地运用调式对比的手段,以明亮的宫调式色彩,使音乐情绪更为高涨。第五段运用了花舌、飞指等技巧,生动地模拟骏马的嘶鸣声。最后,急速的十六分音符进行和强烈的节奏,渲染了辽阔草原人欢马叫的热烈气氛,在高潮中结束。 
      那时听到的是笛子演奏家,上海民族乐团独奏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俞逊发演奏的。在网上没找到俞先生的原奏曲,却意外找到高传忠先生的演奏视频。高传忠先生是全国著名的笛子演奏家,其演奏的曲目涵盖了100余首传统笛子独奏曲及最近10年创作曲目。其演奏曲目艺术品位广博、风格流派多样。该曲目为高传忠先生的独奏曲目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