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玩低温科技与超导体,认清超导体

 昵称38008368 2016-11-08

1913 年,荷兰物理学家、超导现象发现者海克.昂内斯(Heike Onnes)受颁诺贝尔物理奖以来,陆续有众多科学家也获得诺贝尔桂冠,表扬他们在研究液氦、超流相、超导及其他低温物理方面的成就。

荷兰物理学家、超导现象发现者海克.昂内斯(Heike Onnes)。

超导是自然现象:当一电导体降温到它的特定超导转变温度 superconducting transition temperature,简称 Tc),电阻会完全消失。

从有到无的突变,似乎很难想象。但水蒸气会在它的冷凝点 100 变成水、水在凝固点 0 又变成冰,我们司空见惯,没有人会讶异。而从有电阻的正常态到零电阻的超导态,和这些气态、液态、固态间的突变,都属于自然科学中的相变。其他类似的突变,就我们已知的包括铁磁(ferromagnetism)或反铁磁 antiferromagnetism),铁电(ferroelectricity)或反铁电(antiferroelectricity),以及液氦的超流态。

这些自然界奇特现象,在被发现以前,没有人会知道它们的存在,也绝不可能经由技术去发明。一旦被发现后,科学家才经由研究去了解。无可否认的,除了液氦的超流态以外,各种相变都已有了很多应用,促进工业、经济进展,提升人类生活质量。

一直到今天的高科技时代,任何物质的相转变温度,都无法预测,仍得靠实验数据。当然了,要是有一个新材料,可以是合金或化合物,只要不会因热分解,我们都能从经验,大致猜到它的熔点。看似例外的二氧化碳,在极低温下是俗称干冰的固体;升温到 -78 ℃,不经过液体而直接气化;但在高压,超过 5.1 大气压时减温,气态仍是先变液体、再变固体。

 

从这里,可以领悟到:

「压力」和「温度」在热力学中占同等地位,我们习惯的常温、常压在自然界中并没有绝对意义。

这也指明,为什么科学研究必需延伸到高、低温及高、低压。在技术上,改变温度比改变压力容易得多,所以一般实验是由升、降温着手。有进一步需求时,再调整压力。类似温度有不同的温标,文献中压力也有不同的通用单位:baratm(标准大气压)、及 Pascal (简称 Pa)。

高压换算:1 kbar = 0.987 katm = 0.1 GPa k 103G 109)。


铁磁转变

无论如何,除非会在加热时分解,几乎所有物质,在适当的压力情况下都会有固态、液态、气态间的相变。相对的,超流态相变只发生在液氦。

介于两者之间的铁磁转变,有材料的限制:它们的原子必须带有磁矩 magnetic moment)。铁磁转变温度 (例如纯铁的 770 ℃)以上是顺磁性(paramagnetism):在外加磁场中,只有随温度而定的部分磁矩顺着磁场方向排列。转变温度以下,不需要外加磁场,原子磁矩就会同方向排列,成了铁磁性。铁磁性也就是永久磁铁的基本特质。

反铁磁性是指在转变温度以下,原子的磁矩正、反相间排列,抵消为零。铁电及反铁电与铁磁及反铁磁相似,只是原子磁矩被电偶(electric dipole)取代,也是限于少数材料。


超导体

至于超导体,一般分为两类:1987 年出现所谓「高温」超导体(high-Tc superconductors)的铜氧化物,有 100K -173 ℃)附近的转变温度,远超过了传统超导体(traditional superconductors)的 20K 左右上限。有关的文献很多,不在这里赘述。只是指出,尽管传统超导理论已在所有相变中最为完美,但仍无法预测任一物质是否会有超导转变、更不必谈超导转变温度了,还是得靠实验。

一块超导体沿着磁道道前进。

【回顾历史】汞是第一个被昂内斯在 1911 年发现的超导体。一个世纪后,今天已知的超导体,种类繁多,尤其是合金,可以连续改变成分的比例,使得超导体的数量,没有了有意义的答案。

电导体异于绝缘体,因为有部分电子可以在整个固体中自由运动。超导体除了必然是导电的固体外,有其他要求吗?到底超导可被认为是自然界中很特殊(类似液氦的超流),或是很普通(类似固态、液态、气态间相变)的现象?与其给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不如就从周期表中,简单的看一看,多少元素有超导转变?都是意料中的吗?其他非超导体的,是否有易于被接受的理由?


从周期表看超导体

有一点可以肯定,纯元素都属于传统超导体。这一类超导体的理论机制,主要是晶体中的离子,经由与自由电子的交互作用、形成瞬间生成和消失的「虚声子(virtual phonon)」,而虚声子导致两个有相同动量值,但方向相反的自由电子成为零动量的电子对(electron pair)。因此,当电流通过胜博发超导体,虽仍有电子和离子间的交互作用,但不产生电子整体的能量减少,或是晶挌振动的能量升高,也就是为什么,从整体现象来看,就没有了电阻或是热的产生。

尽管这里的讨论着复位性,只有一些特殊情形,才会比较超导转变温度的高底。但是不妨提一下,已知的超导元素中,以铌(Nb)的 9.2K 为最高,而钨 W 0.015K 为最低。也顺便说明,同一元素可以因晶体结构不同,有不同的超导转变温度。例如镧(La)的六方密排体(hexagonal-close-packed)或面心立方体(face-centered-cubic)分别为 4.9K 6.0K。再有一点,对理论和应用都有相当贡献的是薄膜和块材间性质的差异。例如锡(Sn)的 Tc,块材时是 3.7K,但在 1,000 ?)左右的薄膜中可以达到 4.6K。为台湾科技产业奠基的元老李国鼎先生,早于 1936 年,就参与英国剑桥大学对液氦中锡薄膜的研究,是华人在低温、超导工作的先驱。

 

周期表中,超导呈现在常压 (红色)、高压(蓝色)、或薄膜(绿色)情况下的元素。

在周期表中,标明呈现超导的元素。利用元素间的周期性,可以大致作出一些结论:

 

 1. 从氢(H)到銤(Am)的 95 个元素,有超过半数的 54 个超导。其中 30 个,转变在常压下发生;23 个需要在高压下;而唯一在薄膜中才会发生的是铬(Cr)。

 

 2. 第七周期,从锔(Cm)开始后段的元素,只能在高能实验中形成,量少、放射性强而不稳定,至少目前还无法形成可用以量测的固体试样。因此,它们是否会有超导转变,仍是未知数。

 

 3. 最后一族的 6 个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惰性气体,氦(He)到氡(Rn),虽然可在低温固化,但是它们没有自由电子,也就不会超导。

 

 4. 理论上,超导与铁磁不能共存,因为在超导态中,形成电子对的两个电子有相反的自旋(electron spin)。离子磁矩若有序排列呈铁磁性,就会破坏这种组合。属于这类的非超导体有过渡元素中的钴(Co)和镍(Ni)。铁(Fe)应该也是一样,它的超导性(Tc ≈ 2K),是因为在 150 kbar 以上,原有产生铁磁性的磁矩由于离域状态(delocalization)消失。镧系中,除了铕(Eu)之外,从镨(Pr)到镱(Yb)也都带有相当磁矩。

 

 5. 高压引发的超导态,主要是因为压力导致固态晶体结构改变,使得在常压下不见的转变在新结构中发生。例如第五族的磷(P, Tc = 5.8K)、砷(As, 0.3K)、锑(Sb, 3.6K)分别需要 17158.5 kbar 的高压。

 

 6. 超导元素中,最令人讶异的可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氧。常压下,氧在 90K 液化、55K 固化,由双原子分子(O2)构成的晶体没有自由电子,根本是不导电的绝缘体。但压力超过 950 kbar,会有晶体结构改变,同时引发金属性。再高到 1,000 kbar (近 100 万大气压),就成了有 0.6K 转变温度的超导体。

 

为何在常温下最好的电导体,包括铜(Cu)、银(Ag)、金 Au)反倒不超导?

 7. 最有趣的问题:为何在常温下最好的电导体,包括铜(Cu)、银(Ag)、金 Au)反倒不超导?其实这也可从传统超导理论中,找出原因:超导态中自由电子形成电子对,是依靠虚声子的生成和消失,而虚声子则是受电子和离子交互作用激发。好的导体,电阻小,是因为电子和离子交互作用弱,反而使得虚声子、及电子对不易生成。当然也有可能,超导态会在比今天可达到的低温更低的温区出现。既然理论无法决定,只有靠时间,等待技术的提升了。


 8. 最有挑战性的是高压下的固态氢。理论上,在所有元素中,它有最轻的离子和最大的自由电子密度,有助于虚声子和电子对的形成,成为超导体,并且有相当高转变温度的可能,但是实验一直没有成功。直到 2015 年后期,有研究报告,在极高压下,固态硫化氢(H2S)呈现金属性。而在 1,500 kbar(差不多是 150 万大气压)下,冷却到 203K-70 ℃)时,就有了超导转变。203K 是今天所有超导转变温度最高的记录。这份令人惊喜的结果,被认为有可能,来自主要成分氢的贡献。

其他元素,例如钠(Na)、钾(K)、镁(Mg)、铂(Pt),不超导并没有任何理论上的支持。或许只是有限的实验尚未达到适当的高压和低温。让我们拭目以待。

往回看,许多现象,包括超导,虽然它们在自然界中,极为普遍,但是假如没有低温科技,我们就不会知道它们的存在。更不会利用到它们,对人类生活可以有重大贡献的潜力。也许这就是自然法则:要求新、要突破、就必需尽可能向前所未知的领域深入研究。低温科技如此,太空、奈米、生物科技又何尝不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