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键, 黄辉, 郑日新 校对:卜菲菲 编辑:杨葛巍 汪机(1463年-1539年),字省三,号石山居士,明代弘治至正德年间南直隶省徽州府祁门县(今属安徽省黄山市)人,世居祁门县石山坞(又称南山朴墅)。出生世医之家,“早岁习春秋经,补邑庠弟子员”,从小受到新安理学的教育,于学无所不稽。其父汪渭,为当地名医,对朱丹溪、李东垣之说颇有见地,认为“病当升阳,治法则从东垣;病当滋阴,治法则从丹溪。不可南北异宜而不化”,对汪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汪机20岁时,因母病头痛呕吐经治罔效而始潜心医学,随父诊病。由于刻苦钻研,医技日益,疗效甚佳,名声鹊起。30岁时于徽州府歙县见到戴元礼笔录其师朱丹溪医案医论的稿本,遂录之以归,加以整理,编成《推求师意》。所谓“师意”,即以丹溪为师,实私淑丹溪是也。他悉心探讨丹溪学术,并以滋阴法为主治愈母亲多年宿疾,声名益噪,求治者接踵而至,门庭若市。之后其父三次患病,汪机也三次治愈。其为人亲善和蔼,心存仁术,好儒爱书,心地坦荡,守信自重,不随波逐流,自言“不知我者谓我狂妄,其知我者谓我坦夷”。时人谓: “病之见石山也,如饥者得食而充,渴者得饮而解,弱者得援而登巅,危者行扶持而安。”《明史·方技传》载其“精通医术,治病多奇中”,《祁门县志》载其“行医数十年,活人数万计”。 明初丹溪滋阴学说盛行,过用苦寒滋阴而致脾胃正气受损的案例比比皆是。汪机主朱丹溪”阴常不足、阳常有余”说,临证又不主张其养阴泄火的治法。经过认真思考,他以《内经》气血营卫立论,首倡“营卫一气说”,认为营为水谷精气,属阴气,而卫为阳气,但营中有卫,营卫一气,营兼血气,补气亦补营气,补营即补阴,朱丹溪补阴是补营,李东垣补气也是补营,“补营”具有补阴、补气等多元价值。以营气为切入点和共同环节,将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统归为营卫阴阳,既扩大了丹溪说的本意,又沟通了丹溪补阴与东垣补气之说。主张补阴不可拘泥于滋阴苦寒,而应注意补营;重视脾胃元气,又不可拘于升阳辛散,而宜甘温。以营卫阴阳虚实论为理论基础,汪机又倡“参芪双补说”,认为人参、黄芪善补营气,具有补气补阳和补血补阴的双重作用,临证力荐并活用参芪温补。由此阴阳、营卫、血气都归结为了个”气”字,在此基础上他结合东垣《脾胃论》培补元气说,提出了“调补气血,固本培元”的学术观点,开创了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派”。“营卫一气说”和“参芪双补说”构成新安温补培元派的核心学术思想,大大地拓展了“杂病法丹溪”的治疗思路,改善了历来在难治病方面治不如法的局面。另外,汪机在针灸科、外科上也颇有建树,强调针灸治病须重视诊脉,分经辨证取穴施针,主张”治病无定穴”,提倡疮疡用灸;主张外病内治,提出”治外必本诸内”的思想,“知乎内,以求乎外”,并“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反对滥用刀针,还是中医学史上定义“外科”概念的第一人。 SEE MORE → 汪氏一生勤于著述,直至古稀仍笔耕不辍,“集古今诸名家之所长而为大成”,先后编著、抄录了12种医书。代表作《石山医案》为其原创著作;另编著有《针灸问对》、《医学原理》、《本草会编》;还有《脉诀刊误》、《重集读素问抄》、《运气易览》、《痘治理辨》、《推求师意》、《外科理例》、《伤寒选录》、《医读》等作,系录他人著作内容加以点评发挥之作。汪机被《明史·方技传》和《四库全书提要》列为我国明代嘉靖年间四大名医。弟子众多,汪副护、黄古潭、汪宦等均学验俱丰。 孙一奎满腹经纶,阅历甚广,临证中体验到了生命“活力”的重要性,乃以理学太极论和《难经》原气论为依据,吸收了太极非阴非阳的思想精髓,结合“仙家(内丹术)”、”玄牝之门”等认识,发明动气命门说及三焦为相火说。他以豆发芽来比喻命门动气与两肾的关系,认为命门为两肾间动气,原气之所系,非脏非腑,非水非火,造化之枢纽,有名而无形,后天命门即先天太极;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命门动气为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根,五行由此而生,脏腑以继而成,五脏六腑之上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命门动气。并得出“命门不得为相火,三焦不与命门配”的结论,认为命门无寄相火,三焦为原气之别使,主持相火,三焦之相火化生于命门之原气;肝肾之火则为贼火。临床十分重视命门、三焦元气的温补,反对滥用寒凉、动辄滋阴降火,损伤命门动气,注重补养正气、温补培元。擅治外感内伤杂病,提出“肿满多因火衰”,对于气虚肿胀、中满、癃闭、遗溺、小便失禁、痿证等病以温补论治。强调治肾消当“暖补肾气、温补下元”,力荐肾气丸,强调多用黄芪等补气之药。作为汪机的再传弟子,善用参芪培本固元治眩晕、中风脱证,然培元而兼温补,重参芪又适当配伍桂、附、姜。也注意阴阳互根,论治鼓胀既反对滥用寒凉又反对过用辛热疏利,对肾虚气不归元的喘证、眩晕也强调补益肾阴。重用人参、白术,创制有温补下元治膨胀的壮元汤和治下焦虚损、脾阳不振的壮元丸等名方,突出脾肾同治。平生以注重元气之生生不息为己任,故自号生生子。 吴崑(1552年-1620年),字山甫,号鹤皋,又号参黄子。明嘉靖、万历年间南直隶省徽州府歙县(今属安徽省黄山市)人。世居歙西澄塘。吴崑出生于书香门弟,祖父吴正伦医术高超,医名颇著。吴氏幼年英异,为文藻思横溢,因举子业不售而“投举子笔,专岐黄业”。15岁学医于乡贤名医余午亭,“居三年,与师谈论,咸当师心。继由三吴循浙,历荆襄,抵燕赵,就有道者师受之焉”,“未及壮年,负笈万里,虚衷北门,不减七十二师”。由此扩大了见识,丰富了临床经验,对各家兼收并蓄,奠定了雄厚的医学基础。行医于宣城、当涂、和县等地,通晓针灸方药,所至声名籍籍,活人无数。 汪昂(1615-1694) 字讱庵,晚年被乡俚 尊称为“浒(许)湾老人”明代万历四十三年至清代康熙三十三年间南直隶省(清改为江南省)徽州府休宁县(今属安徽省黄山市)人。出身于富商家庭,祖居县城海阳镇西门。早年攻读经史,长于文学,为明末诸生,一方辞学宗工。与同乡抗清义士金声(字正希)过从甚密。长年寄居同属一省的处州府括苍县(今浙江省丽水市)、赣东许湾(今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浒湾镇)及苏杭两地,设“延禧堂”及“还读斋”从事刻书出版和医书编撰工作,30岁时明亡入清,不愿入仕,乃弃举子业,逐渐潜心于医药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