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总统是怎么选出来的?

 pgl147258 2016-11-08

美国总统是怎么选出来的?

美国拥有世界上耗时最长、耗资最多、最为复杂的国家首脑选举体制

选举人团制度的批评者称,决定选举结果的实际上只有几个州

对于能成为美国总统的人,美国宪法只列出了三个条件:年满35岁,在美国居住总时长超过14年,而且得是通过自然出生获得公民身份。但成为美国总统所需要的其他条件并不简单。美国拥有世界上耗时最长、耗资最多,同时也可以说是最为复杂的国家首脑选举体制。在经历了各种辩论、政党决策会、初选、党派大会之后,即使是得票最多的那个人也依然可能落选。这是一个让非美国人(以及许多美国人)大为困惑的体制。

整体状况

每隔四年,美国人就会在11月的某个周二选举他们的总统。两名候选人分别代表共和党和民主党,在大选当日之前,他们都已经通过了旷日持久的一系列州级初选(无记名投票)以及政党决策会(把候选人的所有支持者聚在一个屋子里举手表决),这两个过程要从2月一直持续到6月。

然后,每个州要选出代表参加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全国大会,在全国大会上,他们一般会对普选票进行换算,正式提名本党参加11月大选的候选人。民主党人中还会包括一批“超级代表”(superdelegates),议员、州长、前总统以及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成员拥有支持任何一位候选人的自由,无论他们所在的州投给谁。最近几十年来,党派全国大会成为了专门为电视而举办的精彩节目,以赞颂最终当选的候选人、以及被该候选人选中的副总统竞选搭档。但如果没有哪位候选人提前赢得多数代表的选票,就会出现一场“竞逐大会”(contested convention),会上将进行数轮投票,直到有多数代表支持同一名候选人为止。在第一轮大会投票时,虽然大多数州的代表都保证将按照自己所在州的选择投票,但在随后的几轮里,这些代表可以任凭自己的喜好投票。

选举背景

自1789年宪法生效以来,美国的总统就一直是选出来的。1860年,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当选总统之后,所有总统都是共和党或者民主党的党员。其他党派的候选人很难赢得参加11月大选所必需的各州普选,他们所赢得的选票比例也再没有能超过1912年前共和党总统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创下的27.4%的纪录。当时他代表的是公麋党(Bull Moose Party)。

这场竞争中最古怪的部分是选举人团(Electoral College)。这是由美国的创立者们设立的一个具有妥协意味的组织,它把希望直接通过一人一票的普选选举总统的人和希望由立法者来选择总统的人的意见进行了折衷。根据各州所拥有的国会议员人数,每个州都被分配了一定的选举人团票数,这种安排可以放大人口规模较小的州的影响力。19世纪初,那些想让自身影响力最大化的州采纳了一种“赢者通吃”(winner-take-all)的办法,把所有选举人团票数奖励给大选当日在某一个州获得票数最多的候选人。唯独缅因州和内布拉斯加州是例外:它们会把一票选举人团票奖励给每个国会选区得票较多的候选人,把两票选举人票奖励给全美范围内得票较多的候选人。

美国总统是怎么选出来的?

美国总统是怎么选出来的?

有关争议

赢者通吃的制度导致选举人团在1876年、1888年和2000年选择了并没能在全国投票中获得较多票数的候选人当总统。2000年,在进行了数周的重新计票后,共和党的乔治·W.布什(George W. Bush)战胜了民主党的阿尔·戈尔(Al Gore)。每经历一次这样的选举,就会掀起一阵新的浪潮,以推动由普选总票数来起决定性作用。但各州、特别是人口较少的州不愿意转换选举方式,说这样会使它们失去影响力。

选举人团制度还会迫使候选人去关注一些“摇摆州”(swing states),也就是民调显示竞争态势较为激烈的州,因为通常情况下,加州一般会支持民主党,德州一般支持共和党,所持的选举人团票并无悬念。选举人团制度的批评者称,决定选举结果的实际上只有几个州,而且城市里的问题也无人问津。而选举人团制度的拥护者称,如果不采用选举人团制度,人口较少的州以及乡村地区则会被忽视。但人们对于一点形成了广泛的共识,那就是资金在竞选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太重要了。根据预计,到2016年大选当日,每个党派候选人的花销可能达到1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都花在做广告上。所以那些收取了这部分广告费的地方电视台,以及那些喜欢关注这个冗长故事发展的政治狂热分子,也都算是这个漫长过程里的赢家。撰文/Angela Greiling Keane 翻译/葛仲君 编辑/刘馨蔚

总之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候选人需满35岁,在美国居住总时长超14年,而且是通过自然出生获得公民身份。

下载商业周刊App,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