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中的意象分析

 犀然 2016-11-08

《道德经》中的意象分析

唐黎标

《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道德经》为了将“道”的精髓清晰地表达出来,从自然界中选择经验性的物象作为意象,赋予其丰富的哲学文化意蕴,来阐发道家思想。纵观《道德经》全书可以看出,老子创造的意象大致有:“水”(江海、溪流、川谷、雨露)、“婴儿”(孩之、赤子)、“玉”等。《道德经》一文出现的意象虽少,还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一、“水”(江海、溪流、雨露、川谷)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递进式逻辑过程提醒我们,“人”最终也要“法自然”,也就是“取法于自然”的自然性。我们都知水是生命孕育的源泉,任何生命其生存都离不开水。所以《道德经》开篇即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8章)[1]意思是讲,最高境界的善行如同水的品性,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道德经》全文,论道几乎都取譬于水,以水喻道。在老子看来,或许水与抽象的“道”最接近。于我们看来,这种以水来喻意抽象的道的思维方式,探究实质,其实就是一种“物我同一”、“以己度物”的智慧。[2]《道德经》中数次用到“江海”、“溪流”、“雨露”、“川谷”等有关水的不同意象,体现出水随物赋形的柔弱形态。同时,老子看到水有莫之能御的力量,其性虽柔而力至坚,常顺势而为,充满爆发力。如:“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第32章)道与万物之关系如同川谷与江海的关系。“大道汜兮,其可左右。”(第34章)[1]意思说,道如同水一样,四处漫流,无所不至;“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第28章)。“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第78章)[1]《道德经》之水其性柔。“柔”是老子处世哲学精华之所在。水之柔弱,正是道的“无为”的一种表现,也正因其“无为”,才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与兼收并蓄的胸怀,从而获得“善胜”;“大国者下流,故能为天下之交。”(第61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第66章),[1]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川之首领,就在于它善处下,终有容乃大,成“百谷之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第8章)[1]正因水之利万物不争,才能执守“道”,才得“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

正是据水的这种品性诠释了“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第73章)[1]的为政之道,圣人应如上善之水,为而不争终而有容乃大。

二、“婴儿”(孩之、赤子)

“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源始,在创生万物时,顺万物之性,使万物自生自长。“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64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37章),[1]婴儿无知无欲无求,最自然,在宇宙生灵中,老子选取“婴儿”来阐释他“无为”的道。如:“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第28章)[1]老子希望人们摒弃各种欲望,皈依大道,回到纯朴的原始状态;“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第55章)[1]这章老子以婴儿的种种生理现象作比喻,宣扬其虚静处下,柔弱无为的人生哲学。在老子眼中,真正得道高人像赤子,如婴儿般纯真柔和。本性如何,就应如何,无任何扭曲与外在约束;“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第10章)[1]老子用开启智慧的语气,向世人提出可否专气致柔像婴儿一般,在心态上能否去除欲望回到玄览的地步,希望人们回归自我自然本性;“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第20章)[1]本章老子通过婴儿似的圣人(昏昏、沌沌、闷闷)与俗人(洋洋自得、昭昭察察、注重功利)的对比,揭示出生命的本质:自然。在他眼中,婴儿无知无欲无为,是生命本质自然的象征;“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第49章)[1]老子在这章进而提出圣人之治应如婴孩般幼稚无知。即无私心,清心寡欲。圣人的治国目标是“为天下浑其心”使百姓自化、自正、自朴、自富,使人民安乐。总之,婴儿般的“纯真自然”“无知无为”“清心寡欲”是老子追求的生命大道的境界。

三、玉

古人十份重视佩玉,《礼记·曲礼》:“君无故,玉不去身”,孔颖达注:“玉,谓佩也。君子于玉比德,故恒佩玉,明身恒有德也。”《说文解字》对于玉比德有着更详细的解释:“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不析,勇之方也;月廉而不技,洁之方也。”

圣人是老子笔下最理想人格的现实承担者,是人类道德的最高体现者。[3]全文概括起来,圣人集注的内在美有:自然无为、为而不争、贵柔守雌、贵重守静、少私寡欲、务实有度、功成不处、无私谦虚、知足节约等等。“是以圣人被褐怀玉。”(第70章,圣人身穿粗布衣服,而怀里却怀揣着美玉。)[1]老子在文中以“玉”来象征圣人的内在美,暗示这种内在道德美是圣人所最珍视的,是不能也不会“去身”的。老子又说:“是以大丈夫处其实,不据其华。”(38章,得道之人追求内容朴实而摒弃形式的虚华。)[1]所以在老子看来道德方面达到很高境界的人,形象修饰必然会疏忽,从而使外在形象有所缺欠,不那么美。在庄子那里,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是可以的,即“形有所长,德有所忘”。所以道家是摒弃外在形式美而重内在修养之美的,而玉是《道德经》内在美的象征。

综上,《道德经》所涉的意象超越了物质层面的束缚,上升到精神层面而成为“道”的象征载体,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意象可谓为“自然”的具化,其中水最能体现“自然”的本真本性,但无论是“水”还是“婴儿”“玉”都以“道”为宗,归于自然,以顺应自身本性规律。品味《道德经》中的意象,可揭开道家思想的神秘面纱,把握其哲学内涵与精神风貌,也可探本溯源,让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