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能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的,竟然是这门课程!...

 昵称31837974 2016-11-08


文 | 天月

近在网上看到一个事。有位老师在五年级小学生的哲学课上问了这么个问题:“我们怎样才能确信我们是真实的人,而不是虚拟世界中的一个角色呢?”


一个10岁的小女孩回答:“OK。也许我没法知道自己是电脑中的一个游戏角色,还是住在山洞里的人。但是我能知道的是,如果我在思考我能知道什么,我就可以肯定,至少存在一个在思考着的我。这就是我所知道的关于自己和其它一切的全部东西。”


老师当场就震惊了:“我告诉她,这就是400年前法国大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的结论啊。”


这个10岁小女孩,竟然自己悟出了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1
哲学课实验的意外收获


为何要讲这样一个事例呢?这要从英国进行的一项课程改革实验说起。


去年,英国的一个研究团队给3000名9-10岁小学生增加了一周一次的哲学课,一年以后,发现同对照组相比,这些孩子出现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是他们提问和建构论据的水平明显提高,二是数学和阅读能力也比对照组进步得更快。


他们在每次时长一小时的哲学课上讨论什么问题呢?范围很广,包括知识概念、真理、正义、公平等等,诸如“一颗健康的心脏应该捐献给没注重保健的人吗?”“可以剥夺一些人的自由吗?”这样的问题。


一位研究者说:“哲学课使他们学到了这些能力:更好地倾听、接受不同的看待世界的方式、清晰地表达和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个实验结果一发布,引起了许多媒体的关注。该研究有力反驳了“儿童没有必要学哲学”的观点,证实了儿童不但能学哲学,而且哲学还是非常有益的思考训练。


以学数学为例。如果说,学好数学必须要有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仅靠反复练习就能学到这种能力吗?


当孩子拿到一个完全没做过的题目时,“要从哪个方向想?我要怎么做?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理由在哪里?”这样的思考过程,就是学到了学习数学的思路,形成主动的知识建构,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不仅是数学,任何领域的学习,都需要经过缜密的思考,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这种思考力,就是哲学教育想要培养的能力:思索和探究自己感到好奇、想要找到答案的问题。


2
独立思考是人生的硬功底


这几年每年高考季节,热议高考语文作文题都是必不可少的节目。很多人都会注意到,总有人将法国的高中哲学考试题目拿出来做对照。


法国高中哲学考试,四个小时只要写一个题目。写什么呢?随便列举几个题目:《如果国家不存在,我们是否会更自由?》、《我们是否必须寻求真理?》、《工作能让我们获得什么?》、《工作的价值是否只在于“有用处”?》、《人应该竭尽所能让自己快乐吗?》、《是否只要有选择就算自由?》、《艺术家是作品的主人吗?》……


据说有的学生可以字体工整地写满15页,几乎就是一篇小论文。这样的功夫不是天生的,是法国人从小学起就逐步训练起来的。


而我们,十多年的学习生涯都在选择题、是非题或简单的问答题里摸爬滚打,没有哲学发展的空间,没有哲学思考成长的土壤。我们的思考能力早就被这些题目搞得四分五裂、支离破碎,还有能力回答这样的问题吗?


台湾驻法国记者罗惠珍曾在一篇剖析法国哲学教育的文章中说:“法国老师被学生问倒不是新鲜事,也会在课堂上坦然说出‘我不知道’,接下来怎么一起找到答案才是关键。”


她说,法国哲学课最大的意义是将学生带入门,“碰触自主思考的乐趣”。这样的练习,可以从法国学生的答题方式略微窥见。


“‘工作越少,生活会越好吗?’这样的题目,学生必须先定义工作与生活的内涵,再找出问题,例如:为什么工作少、生活会好?工作少是时间问题还是量的问题?工作会让人失去什么?生活品质包括什么?生活品质好或不好受什么影响?人该追求什么样的生活品质?可以减少收入而增加生活品质吗?



一个简单的问句到了学生手上,逐一被拆解,答题过程必须提出正、反面思考,找出题目背后真正的问题,这考的是思考过程,而非单纯回答对或错。你必须综合脑中所有的文化、历史、科学、艺术等知识,再融合个人观察、质疑和反思。即使离开学校,孩子们进入企业写计划案、当律师打官司,都离不开这样的思考基础。”


罗惠珍的孩子自小接受法国教育,对哲学课非常有兴趣,还主动将答案给其他老师看,希望对方提点自己的不足之处。有的老师会注重定义明确,有的老师特别重视结语。


她写道:“我感觉到孩子得到了真正的学习乐趣,他有能量去倾听他人的批评与建议,清楚自己是去请教,而非等着被‘评价好坏’,更不是为了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1
家庭哲学课,你开不开?


这些年来,很多国家都在探索课程改革的问题,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但儿童哲学课的引入,仍然进展缓慢。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李普曼教授在为大学生授课的过程中发现,大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哲学素养,甚至都不具备基本的逻辑推理能力,他认为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形成应从儿童时期开始,于是他创建了美国儿童哲学教育促进会,致力于儿童哲学教育在美国和世界范围内推行。


受李普曼的影响,澳洲从上世纪80年代成立了儿童哲学研究中心,希望在全澳推广儿童哲学教育与课程。但因为缺乏联邦政府的支持,进展缓慢。


2009年,一个由比尼组成的工作小组成立,他们指出,如果澳大利亚人想要成为可以深入而富有逻辑性思考的学习者,成为可以为自己的生活做出明智决定的自信个体,成为遵循伦理和道德、积极参与公民活动的公民,那么就应该拥有这些能力:逻辑思考能力、作出理性和知情决策的能力、伦理和道德反思能力。他们提议将儿童哲学课纳入国家课程中,并向澳大利亚课程评估和报告局提交了提案。


这门课至今还没有被纳入国家课程,只在部分学校推行了一些试点,虽然反响很不错,但是受师资储备、学生学业负担等条件的限制,在澳洲这一课程的全面推进还需要时日。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我们希望学哲学可以使孩子变得乐于探究、善于合作、有能力获取新知识,是否可以帮他们开一门“家庭哲学课”?如果可以的话,应该如何开始?


对此我做了一番研究,整理了一份Q&A。也欢迎对这个问题有见解或感兴趣的读者一起来探讨。


Q:多大的孩子可以开始学哲学?


A:早期研究倾向于认为幼童没有形式运思的抽象推理能力,因而无法进行批判思考。然而数项实证研究却发现幼童就能进行批判思考,如 3到4岁的儿童能分辨各种信息的可信性,尤其4岁的孩子更乐于在成人话语中进行判断与纠正。


因此在给幼儿园的小朋友讲故事的时候,就可以启发和引导他们的思考了。有个例子是一位儿童哲学老师问3岁的孩子:如果女巫的魔法棒丢了,她还是女巫吗?如果大人不发问,不引导,他们可能就不会自觉地做这样的思辨。


Q:是否有相关的参考书籍?


A:如前文所说,儿童哲学的理论从上世纪70年代起建立至今,相关的研究、著作和儿童故事绘本等资源都不少,通过很多渠道都可以找到。


儿童哲学的创始者李普曼撰写一系列引导儿童思考学习的教材——儿童哲学小说。在这些教材中,李普曼将一些儿童所关心且经常面临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及其背后所可能蕴涵的哲学概念(如友情、公平、真假、正义……等),有系统的安排、设计在小说的情节脉络中,并且经由“合作思考”和集体讨论为核心概念的教学方法,引导儿童在哲学的对话与讨论中,学习与培养合理、有效思考的能力。不过目前为止中国大陆尚未引进这套教材。


Q:是不是必须得找到一些书来作为课本,给孩子讲哲学?


A:按照儿童哲学创始人李普曼的观点,理想的哲学教育应该是把教室变成一个能探索的社会,学生彼此倾听,尊重彼此不同的想法,挑战彼此,帮助彼此,在思考和对话中提供理由、建立推理,学生被鼓励去研究、寻找答案。


典型的儿童哲学课程实践是以儿童和老师围坐成圈为形式,从依次阅读教材开始,孩子们在听完哲学故事、小说甚至是诗歌等材料后提出问题,老师把问题一一列在黑板上,并附上提问者的名字,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老师会先准备2-3个哲学主题,引导学生在提问与对话过程中尽量向主题靠拢,这样,孩子们的探究变得更加训练有素,也更加集中。


如果我们的学校不存在这样的课堂,在家也可以模仿这样的形式。比如围绕一个故事、一段新闻、一个身边的人或事、一个话题……和孩子一起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会问问题是最好的方法。当小孩问问题时,大人不要急着回答,最好是能引导孩子,让他们自己找到答案。已经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孩子,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去从书和网上查找资料。 


要注意的是,在这过程中,孩子的问题常常会让大人觉得无从回答。如果成人只是用所谓的“常识”来否定孩子问题的合理性,或者不耐烦地予以应付,孩子的探索兴趣也许会被无情地抑制。


Q:我对哲学知之甚少,能有“资格”帮孩子学哲学吗?


A:我们对哲学的误解是,哲学必然是枯燥和深奥的,是无趣与玄虚的知识。这个误解让很多人一生都对哲学望而却步。


哲学其实是平易的,是可以纳入生活的,是对生活的再思考。如果我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哲学训练,那么也许我们可以把和孩子一起学哲学看作一个提高自己思考能力的机会。在和孩子讨论的时候,我们也需要专心于反省,寻找自己过去的生活经验、认知和道德,对一些问题做自由和深入的思考。


如果我们也做好准备,与孩子一起练习思考的技巧,这不正是一举两得的成长吗?


Q:我听说过有儿童哲学工作坊,但受现实条件限制,没法去参加。如果自己在家引导,我担心我没有工作坊的老师那么专业,达不到所期望的效果。


A:儿童的想法常是蕴涵着极大的思考趣味,然而,唯有当大人能以正视及尊重的态度去面对他们时,才能进入儿童的思考世界,去了解与欣赏儿童思考的趣味,并且,也才能针对儿童想法上的问题以及思考上的谬误,进行引导,从而培养儿童养成合理、有效的思考习惯。


从这个角度说,即使你没有工作坊的老师的专业性,从一个正确的态度出发,并耐心坚持,你和孩子总会看到进步。因为当我们以“哲学思考”的规格来看待与了解儿童的想法时,我们不仅会比较愿意去正视和尊重儿童的那些看似简单的想法与念头,而且,也正是在这种态度中,我们才会发现,事实上,小朋友的想法没有成年人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与幼稚,它常是具有哲学的趣味与思辨的复杂,值得我们欣赏与品味的。


哲学家马修斯曾在英国给一群8-11岁的孩子上课,讨论“花会不会快乐”的问题。

有的孩子认为不会,因为“它们没有心灵”。


有的孩子认为植物可以彼此沟通,例如通过无线电波或者漂来漂去的尘土。


马修斯问,确定一个东西会不会说话,跟认定这个东西会不会快乐有关系吗?


孩子们认为,语言肯定可以表达心情,其他方式也可以表达喜怒哀乐,“植物可以利用开花表示它很快乐”。


一个孩子问:“植物有脑吗?”


另一个孩子说:“没有脑的话,你就不会考虑、悲伤,没有脑的话,你甚至不会存在。”


我们在这个例子中看到,大人适时提问的关键在于把握住话题的关联性,厘清孩子的思路轨迹。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与创造力的特质,他们的思考就像玩游戏一样自然。在互动的过程中,不一定要达成特别的结论,而应该帮助孩子把他们的哲学思想抽引出来,思考自己如何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