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近代绘画概览|范曾谈书论画

 聽雨軒sjh 2016-11-08
中国近代绘画概览
摘自《吟赏丹青:范曾 论中国书画 》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的洋枪大炮打开了中国封建主义森严的壁垒。中国解放前的一百多年是一部蒙受屈辱、丧失主权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贫穷和愚昧是文化保守主义滋生的最佳土壤,这是事物的一面。另一面是动乱不安的生活,也会造就一批桀骜不驯的天才,他们的成就有时会超过承平之世娇生惯养的艺术家,这是艺术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在起作用。

    没有安史之乱,就不会有杜甫的《秋兴八首》;没有南唐的灭亡,也就没有李后主的《虞美人》;宋代李清照的万贯家藏不在战乱中丧失殆尽,就不会有她不朽的《金石录后序》这篇千秋妙文。近代乱世偏出才人,鸦片战争爆发时赵之谦才十一岁,虚谷十六岁,吴昌硕两岁,任伯年刚呱呱落地。十余年后,洪秀全三元里起事,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农民战争。

     现在已经知道,任伯年曾当过太平军的小旗手,而虚谷不愿奉命去打太平军,削发为僧,并暗中帮助过太平军,其他的几个杰出的画家也都曾有不同寻常的历史。震荡的时代风云对沉闷腐朽的现实,宛若飚风狂澜对积垢太久的海面无情地冲击,是件好事。而天才的艺术家,总是需要一点刺激,方能使其耀眼的光华脱颖而出。

    中国画 史上的和尚,真是值得大书一笔的。他们遁入空门之前,都有着一段悲痛凄楚的身世。或因国破家亡,或因厌倦红尘,他们的一腔孤愤加之蒲团上的静悟,使其下笔不凡,似得神助。对中国近代山水、花鸟画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石涛、石溪、渐江这几位和尚,这倒不一定要感谢释迦牟尼,应感谢的恐怕是皇太极和李自成。当然还有较早于八大他们的陈道复和徐渭。对近代人物画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明末的陈老莲。

    石涛是复古主义的最强烈的反对者,同时他主张师法自然,主张自我个性的表现,他认为“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的画家是决不能在艺术上出人头地的,他要求画家“搜尽奇峰打草稿”。尽管他的思想和艺术实践如永夜中的明星,晶莹皎洁,但是毕竟势孤力单。和他友善并长他十几岁的八大山人,在艺术上无疑是其盟军。

     八大山人的作品趋向于内省,他激越的情感用最含蓄蕴藉的方式表现出来,而笔墨的清华无渣滓,一直是近代百余年来画家的典范和圭臬。石涛的画名当时那么大,但皇家却不收藏他的作品,当时风靡画坛的是清初的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祈和王石谷。他们“远法大痴(黄子久),近师文沈(文徵明、沈周)”,以南宗嫡传自居,笔墨功力深厚,不能一笔抹杀。

    中国画 史上“南北宗”说的创始人是明末的三个华亭人:莫是龙、董其昌和陈继儒,他们抬高“文人画”的地位,崇南贬北,视王维、董源、巨然和元四大家黄子久、王蒙、倪瓒、吴仲圭是画法正宗,而视唐李思训父子、南宋的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为异己。其中董其昌为朝廷重臣,影响最大。

     董其昌又与王时敏、王鉴同为画中九友的核心人物。董其昌的历史贡献并不止于画史的分类学,他还告诉人们什么样的笔墨是最好的。受董其昌影响很大的八大山人,便是为史立极的里程碑式人物。我们不能将画坛后来者的一切过错加诸董其昌之身,这是有欠公允的。我们可以认为四王对董其昌缺乏理解,只重古人笔墨而忽视现实生活,必然使自己的创造力凋萎,他们的造就会远逊于八大山人;然而就四王本身而言,和他们的后继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王翚之后的虞山派,尚有顾昉等一两个能画的,而其他三王的娄东派,则笔枯意窘,殊不足道。

    以上便是对近百年中国画 来自两个完全不同方向的影响,那么,它们影响的后果是什么呢?无论四王的声势如何大,学四王的人如何多,但,成千累万在南窗下靠古人讨生活的画家都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了。清代的方薰、黄昌、奚冈、戴醇士辈虽生前名噪一时,然死后寂寞,评价不高。到了清末正如康有为所说,摹古派已“枯笔如草,味同嚼蜡”了。近代如顾沄等人抱残守缺,在绘画上因循保守,不过徒兴嘲议而已。有诗人讽刺他们不写生,所作山水峦头多白,讲:“笑他处处峦头白,不过欺人纸上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