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隔六年的两次楼市调控,为何股市反应截然不同?

 无明无语 2016-11-09

六年前(2010年)的国庆节前夕,中央出手调控楼市,国庆节后,沪指一口气涨了600多点

六年后的今天,还是在国庆节前后,楼市又迎来新的政策拐点,然而,这一次股市则中国男足一样,已经进入“下届练兵”和“看到希望”的阶段……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对这两次国庆行情做简单类比。但在对两次楼市调控时股市所面临的环境仔细分析后,投资者也许能明白,为什么被寄予厚望的国庆行情在今年迟迟未能展开?从大环境来看,全球流动性泛滥的拐点已经若隐若现。从A股本身来看,现在的强监管格局则是之前没有的。

如果考虑到历年国庆行情的共同点,那么这种对比还能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在四季度,十月份是最具备发动一轮行情的时间窗口。一般而言,由于整个四季度行情是较为复杂的时间,年底资金结算压力,机构排名战压力,以及国内政策面和国际消息面的纷繁复杂等。而10月是年底3个月中不确定因素最少的月份,因此最值得期待。具体到今年四季度,这种现象可能更为突出。因为在今年11月和12月,我们将要面临的是如此多的潜在“黑天鹅”11月8日美国大选;12月4日意大利宪改公投,若失利,反对党上台可能启动脱欧公投;11月1-2日、12月13-14日美联储两次议息会议,目前12月份加息概率超过60%;英国退欧程序启动时间及欧洲银行业危机。

现在,A股多头很可能会把握十月份的有利时机,让国庆长假后的反弹行情延续下去。预计这次反弹至少将回补“扶贫缺口”(沪指3078点),但在楼市资金池已经满溢之后,如果得不到来自决策层的启动股市资金池的信号,那么A股“失血”状态难以改善——资金南下、新股融资、股东减持、定增等等都给A股资金面带来压力,而场外资金则顾虑重重、迟迟不愿进场。这或将导致国庆节后的短线反弹高度较为有限(沪指3100点附近压力)。

两次楼市调控,股市反应截然不同

很多人都会拿2016年的10月行情与2010年的10月行情作比较,因为这两次都出现了楼市调控(且政策内容较为相似)但股市表现为何截然不同?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资金面出现巨大变化。

 

从全球流动性来看——

2010年10月,全球央行都在搞量化宽松,推动大宗商品价格大幅走高,进而传导至股市短期走牛;

2016年10月,美联储通过“口头加息”收紧货币政策,其他央行也难以维系更加宽松的格局……

从A股成交量来看——

2010年10月,当时出现了连续5周的历史天量交易,使得10月和11月成交量激增,行情一下子由弱势调整变为中级行情,甚至让很多股民认为久违的牛市来了

2016年10月,股市成交量虽然较国庆节前有所增加,但两市合计成交量都低于5000亿元/天,放在全年来看,也只是一个中等水平。面对A股如今的体量,这样的成交量能够维系小级别反弹就很不容易了……

时隔六年的两次“国庆行情”差异如此之大。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当前A股“失血”状态难以改善——资金南下、新股融资、股东减持、定增等等都给A股资金面带来压力,而场外资金则顾虑重重、迟迟不愿进场。另外,两次楼市调控后股市走势巨大的反差,也表明楼市限购→资金进入股市的逻辑是需要极为苛刻的前置条件才能成立的——栽得梧桐树,方能引来金凤凰。看看眼下的A股市场,热点难以持续、赚钱效应缺失,较长时间段的低波动难以为投资者提供盈利机会,这样的A股很难受到资金的青睐。这也是为何博览研究员始终认为,即使今年国庆节后有一轮反弹行情,其反弹高度也较为有限的主要原因。

10月或是多头最容易把握的时机

一般而言,在四季度的三个月份中,A股市场在10月份受到的扰动相对较少。而临近年底时,资金结算等因素会造成短期流动性的波动、而机构排名等因素会对股市的部分板块、个股的波动性形成干扰。

除了上述传统的季节性因素,在今年11月和12月,更多的冲击恐怕会来自海外。这是与以往不同四季度有所不同的地方。

11月8日美国大选;12月4日意大利宪改公投,若失利,反对党上台可能启动脱欧公投;11月1-2日、12月13-14日美联储两次议息会议,目前12月份加息概率超过60%;英国退欧程序启动时间及欧洲银行业危机。

其中美国11月份的大选结果和美联储是否加息从而带来全球流动性拐点,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两大事件。美大选两位候选人的对华政策友好程度会对未来的中美政治、经济、军事、旅游、投资等双边关系带来不同的影响,也会对A股市场产生不同的影响。而美联储加息对全球资本市场都是较大的利空,届时会给全球市场带来较大的动荡,特别是新兴市场的资本外流将会加剧,预计A股市场也会有一定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A股市场虽然是相对封闭的市场,但海外市场的联动性正在变得越来越。10月初,人民币已经加入SDR。考虑到沪港通和即将开通深港通等管道直接与海外市场对流,国际上资本稍有风吹草动,对A股市场即期情绪的影响见有所增强因此,11月和12月的海外黑天鹅隐现,各路资金届时或再次趋于谨慎,A股或复制9月上中旬那种低波动、“千股横盘”的戏码。

所以对A股市场中的多头来说,10月份就是最好的时机了,如果当下再不发动“秋收行情”,那么很快就会进入默默无闻的“冬眠行情”了。本内参此前曾指出,国庆节后的短线行情为何以上涨居多,这是因为面对长假期间的不确定性,市场中的空头、滑头纷纷提前撤离股市,留下的都是坚定的多头。现在,留给多头的发挥的时间并不多了,也就10月份的十几个交易日。从技术上看,近三个交易日市场表现已算强势,两市日均成交量也恢复到了四千亿之上的水平。如果场内主力资金真的有意继续做多,那么沪指回补3078点缺口将是他们的第一目标。必须明确的是,在政策面(强监管)没有变化、赚钱效应不明显、场外资金短期内大规模进场意愿不足的背景下,预计A股整体反弹空间有限,上方层层套牢盘的压力不可小觑。在这一阶段,有限的存量资金必然在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少的局部热点行业和主题中寻找结构性机会。

来源:博览财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