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遇(四) | 闻方辨香

 为什么73 2016-11-09

香遇(四) | 闻方辨香

2016-11-09 五方九如




香遇,闻方辨香

作者:滕军        图文:小九
小九先说

       康德说:“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这句话用来描述香的境界,再恰当不过。

       香,看之不见,触之不及,听之不得,挥之不去,终究转瞬即逝。亦幻亦真,让人每当接近香,便生出一种痴痴的怜惜与叹惋。

冬日午后,寻一处暖席,来赏“夕熏”的心安和悦吧。


     

每一种文化形态都不会是偶发的,都是与其背后的文化根基相关的,是其文化根基的外在表现。香作为一种物质,在中国与日本的不同文化根基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成果,即药香与组香。

药香与组香有以下主要四个不同之处:

1.药香用复方,组香用单方。

在中药学里,单方是指单味药制剂,复方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混合制剂。

追溯中药的历史,是以用单味药也就是单方用药开始的。随着人们对药物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对病因病机理解的逐步深入,才逐渐将药物配伍使用。复方用药数量较多,药效较强,多用来治疗较复杂的病症,又可称为重方。

与其单方药相比,复方药有增强作用、降低毒副作用等优势。在复方的配制上又有“君臣佐使”之说:即“君”指方剂中针对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指辅助君药治疗主症,或主要治疗兼症的药物;“佐”指配合君臣药治疗兼症,或抑制君臣药的毒性,或起反佐作用的药物;“使”指引导诸药直达病变部位,或调和诸药的药物。

药香制作的目的在保健养生,所以也多遵循君臣佐使的规则。药香的药材多在10种左右。

而组香属于单方。从中药理论上来讲,沉香属于阳中之阳的药物,火气很大,长期使用对身体会产生副作用。按中药的配伍原则应加上其他药物后使用。但是,日本组香的目的并不是保健养生,所以没有顾及单方之事。

2.药香用全身吸纳,组香用鼻子吸纳。

药香的利用方法是空熏,即把药香点燃,让药香的香气充满整个房间。人们在此环境下读书写作、谈天会客、生活作息,人体各个部位在不知不觉中吸纳药香,达到行气、发散、助阳、消炎、松肌的保健养生作用。空熏药香可以发挥药香的最大药效,以保健养生为目的的中国药香选择了此种利用方式也是必然的。

而日本组香是将闻香炉拿近鼻端处并且用手拢住香气来享受香气,因沉香片很小,其发出的香气只能扩散在不足1立方米的空间内。所以,组香会上,人们要传递闻香炉,每每闻香。这种方式不利于身体的其他部位吸纳香气,显然妨碍了香药的治疗效果。但组香的初衷并非在疗疾。


3.药香的香气持续时间长,组香的香气持续时间短。

药香所用的药材种类多、浓度高,每次用量可以根据情况自行调节,可以做到全天24小时香气不断。

而组香的发香时间原则上设定在20分钟左右。这一是由于沉香片很小的缘故,二是由于组香会上要闻三款至十款香,某种沉香片的发香时间过长的话反而会妨碍其他沉香片的发香。在较短的时间内享受多种沉香的香气才是参加组香会的一大享受。

4.药香重在养生进而养性,组香重在养性间接养生。

从中医的角度,焚烧药香当属外治法中的“气味疗法”。药香所用的原料,绝大部分是木本或草本类的芳香药物。由于药香所用原料药物四气五味的不同,制出的香便有品性各异的功能,或解毒杀虫,或润肺止咳,或防腐除霉,或健脾镇痛。但药香的意义不止于养生,由养生延伸的养性效应非常显著。通过熏香这个载体还可以修养身心、调动心智、培养情操、完美人性。

熏香在馨悦中,于有形无形之间,让人调息、通鼻、开窍,令人愉快、舒适、安详,香气最能调动难忘的追忆,最能激活思维思绪,故熏香之事又与文学、艺术、哲学紧密相关。可以说,药香重在养生进而养性,药香首先强壮了人的身体,进而强健了人的精神。

日本组香的初衷虽在寻求精神的快乐,其外在形态虽止于娱乐游戏,但在严谨的仪轨、紧张的比赛、优雅的环境中,人的呼吸调和了,思绪平稳了,身姿端正了。对香气的强记活跃了大脑,精神的愉悦带来了身体的健康。可以说,组香重在养性,但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完)

小九后说

         今天推荐的“夕熏”是五方九如药香三味中最适合午后点燃的一款线香,纯天然的配方,气味轻柔芬芳,和情益志、安神养心,调节睡眠的作用,午后及夜晚熏赏,夕熏相得益彰。

         “夕熏”缭绕的午后,愿你的时光踏实安定


注明:

此文娓娓善语,小九从网络贴吧寻来,心念分享良言美词,如作者或出处方有版权要求,请联系我们。






 戳原文,夕熏等你的香遇!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