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是一篇打假人诉说田黄造假的文章!

 蚌之沙 2016-11-09

这是一篇打假人诉说田黄造假的文章!

"黄金易得,田黄难求"等民间说法也使田黄的尊贵地位得到凸显,甚至让田黄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如今优质田黄早已以克论价,而出色的名家名作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造假方法与真伪鉴别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升温和田黄价格的逐年提升,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田黄仿制品,如何使其现出"原形"成为考验收藏者眼力的难题。

这是一篇打假人诉说田黄造假的文章!

小编总结下市场常见的几种田黄造假方法!

1 、用树脂造假法 骗人指数: ★ ★ ★ ★ ★

这种造假的田黄通常看起来十分匀称通透,有些甚至做上去"乌鸦皮"浅雕。这种造假田黄通常较轻,并且质地过于均匀,而这样的田黄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是一篇打假人诉说田黄造假的文章!

2、高科技造假法 骗人指数: ★ ★ ★ ★ ★

利用高科技技术在同等地质生成条件下,加入化学元素,快速催生成田黄石。据说这种制假的田黄石比真的还像真的,仅凭肉眼是很难分辨的。遇到此种情况,只要价格适宜,不妨把它当成一件艺术品去欣赏吧,何必较真

这是一篇打假人诉说田黄造假的文章!

3、绿泥石染色法 骗人指数: ★ ★ ★ ★

就是用一种低档石头绿泥石经过染色来冒充田黄。由于绿泥石质地松软,染成黄色后,从外观上看,与真田黄颇为相似,一般消费者根本无法凭肉眼分辨。由于其密度比较低,分子之间的缝隙较大,故而颜色容易沁进去,具有较大迷惑性。 鉴别时可以用指甲划一下,因为绿泥石的硬度较低,用指甲划会出现一些粉状物质

这是一篇打假人诉说田黄造假的文章!

4、化学材料染色法 骗人指数: ★ ★ ★ ★

用黄色石粉与环氧树脂等化学材料涂抹石面,制成假石皮,仿佛是带皮的"田黄"。但这种石头的石皮表面光泽异常,很容易有擦痕,刮下的粉沫呈黄色,皮质很干燥,缺少纹理。

这是一篇打假人诉说田黄造假的文章!

5、山石仿制法 骗人指数: ★ ★ ★ ★

山石仿制法指利用各种蚀变型黏土类岩石依照田黄的颜色、石形、石皮等特征进行仿制。目前,这类田黄仿制品在市场上数量最大,由于其外观与田黄十分相似,其欺骗性也最大,使不少人上当受骗,鉴别时需结合仪器与感官分析。鉴别方法为:一是测量石质。运用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石质进行测试,以确定其主要矿物组成以及样品的密度。二是观察石形。山石仿造的田黄砾石形态通常为单调的浑圆状,表面光溜,缺少天然田黄表面的大小不规则状凹坑与沟槽。三是观察石皮。仿制的石皮质地较干涩,皮色较鲜艳、均一,不自然;而天然石皮质地较细滑,色泽较柔和,颜色不十分均匀,非常自然。四是观察石色。经染色处理的田黄仿制品总体上颜色较均一,有些过于鲜艳,有些过于色浓,不够柔和。

这是一篇打假人诉说田黄造假的文章!

6、拼接法 骗人指数: ★ ★ ★ ★

拼接法指将许多小块田黄(小于30g)拼接为大块田黄,并在拼接处以工艺手段掩盖其痕迹。这种拼接田黄的鉴别方法是:(1)寻找接合缝。接合缝一般用胶黏合,放大观察可看到胶的存在,或用热针试之会冒白烟;(2)内部的格纹特征。在强透射光下,可发现其内部的不同部分,红格和"萝卜丝纹"的形态不同,粗细与色调相差很大,还有突然断开、不连续等现象。

7、仿制法 骗人指数: ★ ★ ★ ★

用黄塑料假造的田黄石。造假的颜色极似黄金黄田黄石,仿田黄塑料无外皮,颜色较均匀,而真田黄石常见的外皮,颜色表里变幻,外浓内浅。真田黄石有萝卜纹、红筋。而仿田黄塑料品无萝卜纹、无红筋,通透均匀。塑料假造是一种技术含量较低的造假之法,只要仔细看,不难分辩。

这是一篇打假人诉说田黄造假的文章!

造假田黄石的方法林林总总,层出不穷。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有待各位石友在实践摸索中去检验真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